期刊的编校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刊的编校策略
作者:彭春芳
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04期
编校质量是评价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从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局和民间团体定期举行的编校质量评奖或编校理论研讨会可见一斑。

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呢?笔者认为,须讲究编校策略。

所谓编校策略,是指编校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编辑学界前辈和同仁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和实践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三校一读制、编校合一法、互校法、对校法、审校法、分项校对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对编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除了以上方法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切实有效地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在期刊编校时还应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步进行。

一、期刊编校分步进行的原因
(一)期刊的特点要求编校工作分步进行
期刊的编校分为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编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在编校文章内容时疏忽文章形式的规范化,如文内标题是否使用标点符号不一致,有的后接句号,有的不接句号;文内各级标题标注方式不一致,有的二级标题用“(一)”“(二)”……有的用“1.”“2.”……背题等等。

这些都是形式不规范的现象,它们不仅影响期刊的整体美观,而且降低了期刊的编校质量。

将编校工作分步骤进行,是为了在编校的不同阶段集中解决不同的问题。

(二)注意力的特点要求编校工作分步进行
“注意力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过程的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受注意力资源的限制,注意力存在分配问题,一次只能有一个主注意对象。

在编校过程中,如果将形式与内容一次性编校,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内容重于形式),编校人员习惯于将内容作为主注意对象,常常忽视期刊形式的规范化,因而经常出现上述(一)中形式不规范的现象。

编校时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分别作为编校人员的主注意对象,符合注意力“一次只能有一个主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利于编校质量的提高。

二、期刊编校如何分步进行
因为期刊分为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所以期刊的编校工作首先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对期刊形式的编校,第二步,对期刊内容的编校。

同时,一些稿件因为编校人员修改较多,在形式和内容的校对之后,应该还有第三步:“回头看”。

也就是说,编校工作应该分三步进行:期刊形式的编校。

期刊内容的编校。

“回头看”。

(一)期刊形式的编校
对期刊形式的编校是编校工作的第一步,而规范化是期刊编校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

为了期刊形式的规范化,新闻出版总署在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制订并印发了《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新出报刊[2007]376号)。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针对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于1990年6月印发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试行稿,1996年12月作了一次修订,1999年4月作了第二次修订,2000年下发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由此可见,期刊形式的规范化非常重要。

比较《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前者主要从期刊的外在形式进行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期刊封面、封底和版权页的各项内容,如期刊CN、ISSN、条码、名称等的标注规范;后者主要规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内容即每一篇文章的编排规范化(当然也涉及封面、封底和目次页的规范化)。

一篇文章形式的规范化,主要包括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等的标注规范,文内标题的标注规范,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等等。

因为期刊的外在形式如期刊的CN、ISSN、条码、名称等的标注一般都比较固定,所以对它们的校对无须经常进行,这里我们所说的期刊形式的校对,主要是就每一篇文章的形式而言的。

还有,目前在学术期刊中,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标注及著录形式已成为期刊编排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是,在学术期刊中,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标注和著录格式有的仍沿袭过去的形式,有的自创形式,可谓五花八门。

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标注与著录格式规范,早在1987年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中就有相关规定,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9年1月12日印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印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中,也有相应的标准。

(二)期刊内容的编校
期刊形式的编校工作是粗校,它是编校工作流程的第一步。

粗校工作完成后,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细校。

对文章内容的细校就是对全文进行通读,编校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的编校工作主要有:字、词、句、段和标点符号。

1.字,主要包括是否有错别字、异体字、以符号代字等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数字的录入需要使用统一的字体。

目前普遍使用电脑录入文字和排版,数字单独录入时,一些电脑默认的字体是“Times New Ro-man”。

但是,当数字与文字混杂时,文字的字体设置一般影响数字的字体,如文字是宋体,那么混杂在文字中的数字一般是宋体。

因此,在稿件中,经常出现数字字体不同的情况,编校人员在编校稿件时,要注意数字是否是统一的字体。

2.词,主要包括用词是否妥当、词语的搭配是否合适等。

3.句,主要包括句内是否有语法问题。

例如是否有无主句,关联词、顺序词搭配是否合适;句与句之间是否能衔接上,逻辑结构是否合理等。

4.段,主要包括段与段之间是否有重复的内容,段与段之间逻辑是否合理,前一段与后一段之间是否有矛盾之处等。

5.标点符号由于种类繁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但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一种与电脑录入有关的情况。

中文录入时,分为全角与半角两种状态。

当录入汉字时,全角与半角对汉字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对中文的标点符号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逗号、分号之类的标点符号,全角与半角状态样子差别细微,字符之间的间隔并不一样,但不认真校对,容易放过这种差别。

在一段文字中,如果混杂全角与半角状态的标点符号,将影响到版面的整体美观。

因此,中文标点符号的校对,编校人员一定要细心区别。

(三)“回头看”
所谓“回头看”,是指编校人员编校完一篇稿件后,要回过头仔细地通读全文,尤其是要看看修改部分有无错误,如是否拉字、表达是否通畅等。

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稿件某处修改得比较大,修改后有时前言不搭后语,这时回头看,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编校人员“回头看”,可以有效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

三、结束语
编校工作是一项技术活,作为一名编校人员,前期的知识积累非常重要,如要具备一定的现代汉语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国家有关出版物的各种使用规定(如《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等,这是做好编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但是,有了这些前期的积累,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和技巧,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编校效果。

从笔者的编校实践来看,编校工作分步进行是提高编校质量的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