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策略与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降阶梯抗生素药物治疗时所展现的临床效果及研究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来自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断治疗重症肺炎的老年患者,共计150例,并根据患者治疗时采用抗生素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和观察组(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炎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包括咳嗽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体温复常、维持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用时更短,各项炎性因子指标也低。

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降阶梯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降阶梯抗生素;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炎性指标重症肺炎是呼吸科常见的重症感染,一般是肺炎导致的肺组织损伤,进而导致肺功能的损伤,造成患者氧气交换障碍,可能会出现低氧血症,甚至是呼吸衰竭等并发症【1】。

引起重症肺炎最常见的因素就是寒冷天气相关的感染(冬天的流感病毒、细菌病毒、军团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当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并发时,患者的病情加剧,对呼吸系统影响巨大,血压急剧下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表现为呼吸变快、心率增快、双肺多发、多部位阴影、肾功能改变、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变等,其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治疗难度巨大【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本院行诊断治疗重症肺炎的老年患者,共计150例,并根据患者治疗时采用抗生素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

此次参加研究对比的患者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无先天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无认知、语言沟通障碍者。

对照组患者年龄:66-87岁;平均年龄:(78.88±5.55)岁;平均病程:(17.89±3.17)h;男女比例:39:26。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行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行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行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接受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8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分为两组。

对照组中41例接受常规抗生素方案治疗;治疗组中41例接受降阶梯抗生素治疗。

对比体温复常、喘咳消失、住院总时间、病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体温复常、喘咳消失、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接受降阶梯抗生素治疗,能迅速控制症状,恢复体温,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使总有效率提高。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降阶梯;抗生素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发病速度较快, 治疗难度较大, 是目前全社会公认的,对老年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

相关领域的资料表明, 抗生素属于临床对老年重症肺炎进行治疗一种重要手段, 但必须保证药物选择正确,且应用及时和恰当[1]。

本文研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接受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2例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分为两组。

对照组中41例接受常规抗生素方案治疗;治疗组中41例接受降阶梯抗生素治疗。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发病时间1-8天,平均(3.2±0.5)天;年龄60-87岁,平均(69.4±3.6)岁;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发病时间1-8天,平均(3.4±0.5)天;年龄62-89岁,平均(69.1±3.5)岁。

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生素方案治疗,以某一种抗生素治疗, 如果病情加重, 或细菌培养结果证明,可以应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 在进行升级处理。

治疗组:接受降阶梯抗生素治疗,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注射剂量为0.5g/6h, 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时的临床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时的临床效果
治疗后,两组的 FEV1、FVC值均有明显改善(犘 <0.05);B 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 A 组(犘 <0.05)。统计结果详见表 2。
129
经验交流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8年10月第19期
表2 两组 FEV1、FVC比较[(狓珔±狊),狀=45,L]
组别
A组 B组
狋 犘
表1 两组相关治疗指标比较[(狓珔±狊),d]
组别 A组 B组
狀 平均 MV 时间 控制感染时间 住院时间
45 6.3±1.6
14.2±4.5 18.7±11.4
45 4.3±1.1
9.7±2.3 13.2±7.6

6.910
5.973
2.693

0.000
0.000
0.009
2.2 两组 FEV1、FVC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 FEV1、FVC值无明显差异(犘 >0.05);
治疗前
FEV1
治疗后
治疗前
FVC
治疗后
1.27±0.22
1.66±0.68
2.14±0.65
2.61±0.63
1.29±0.23
2.75±0.34
2.18±0.63
3.27±0.62
0.422
10.18

0.366
4.969
0.674
0.000
0.715
0.000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A 组(犘 <0.05)。统计
甚至加重。
1.4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9.0统 计 软 件 对 研 究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处
理,计量资料采用 (狓珔±狊)表示,用狋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进行描述,行χ2 检验,当 犘 <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及护理策略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及护理策略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及护理策略分析李静(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急危重症科,福建福州350001)摘要目的:评估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及护理策略㊂方法:将99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㊁观察组,予以常规去甲万古霉素治疗㊁利奈唑胺治疗,并运用氧疗干预㊁用药宣教等措施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 V C㊁F E V1/ F V 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㊂结论:利奈唑胺配合护理干预用于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高龄患者的肺功能,并缩短其住院时间㊂关键词利奈唑胺;高龄重症肺炎;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12-0118-02高龄人群是重症肺炎的高发群体㊂有研究指出,利奈唑胺可为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良好支持[1]㊂为确定该药物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99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分析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院内于2018年5月 2020年2月收治的99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㊂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㊂对照组中,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70.4ʃ8.6)岁㊂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70.1ʃ8.5)岁㊂两组差异不显著㊂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去甲万古霉素治疗㊂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确诊后,立即给予补液㊁营养支持㊁化痰等处理㊂同时,给予高龄患者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向250m L生理盐水中混入0.5g去甲万古霉素,充分混匀后,经静脉滴注途径给药㊂每日用药2次,持续治疗2周㊂观察组实施利奈唑胺治疗㊂常规给予高龄患者对症处理,方法与对照组一致㊂同步给予患者利奈唑胺治疗,将600m g利奈唑胺混入300m L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治疗㊂每日2次,持续用药2周㊂99例高龄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①氧疗干预㊂②用药宣教㊂按照5m L/m i n流量,给予高龄重症肺炎患者氧疗干预㊂为维持高龄肺炎患者的正常呼吸,需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㊂若发现高龄患者血氧饱和度水平异常下降,需适当增加氧流量㊂以通俗语言为高龄患者讲解重症肺炎的病理机制㊂依据高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其介绍去甲万古霉素(调节细菌细胞膜渗透性㊁与位于细胞壁的前体D-丙氨酸发生结合反应㊁诱导细菌细胞溶解等)㊁利奈唑胺(通过对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的作用,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药理机制,并利用本科室既往重症肺炎治疗经验,增强高龄患者的康复自信㊂③饮食干预㊂告知高龄患者重症肺炎的持续,容易加快机体的能量代谢速度,为维持代谢平衡,需根据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自主进食能力,为其提供适宜的饮食干预㊂无法自主进食者,经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途径,给予高龄患者充足营养支持,并注意做好营养液各营养成分比例的调控及导管的固定㊂可自主进食者,嘱咐家属为高龄患者提供高热量㊁高蛋白㊁高维生素流质饮食,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㊂④皮肤干预㊂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需长期卧床,为避免臀部㊁足踝部等部位皮肤因长期㊁持续受压而形成压力性损伤,可在按照<2h/次标准给予高龄患者体位调整支持的基础上,仔细检查高龄患者易受压部位皮肤状态㊂若出现压疮征象,立即涂抹润肤乳进行保护㊂⑤心理干预㊂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容易受严重呼吸道症状㊁I C U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良情绪㊂对此,为避免高龄患者出现康复自信不足㊁依从性下降等问题,可面向高龄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第一,康复病例讲解㊂为高龄患者讲解近期转入普通病房㊁康复出院的重症肺炎病例,消除患者的不必要担忧㊂第二,想象放松㊂结合高龄肺炎患者的偏好,于轻松音乐氛围下设置适宜想象情境,借助想象过程提高高龄患者的情绪稳定性,使其摆脱负面情绪的干扰㊂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 19.1软件统计㊂P <0.05表示差异显著㊂2 结果2.1 两组疗效对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 <0.05),如表1所示㊂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n =49)15(30.61)25(51.02)9(18.37)40(81.63)观察组(n =50)22(44.00)27(54.00)1(2.00)49(98.00)χ2-6.72P-<0.052.2 两组肺功能变化对比2周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 <0.05),如表2所示㊂表2 两组肺功能变化对比( x ʃs ,%)组别F V CF E V 1/F V C治疗前2周后治疗前2周后对照组(n =49)57.19ʃ7.5961.16ʃ7.2253.54ʃ6.4575.08ʃ8.17观察组(n =50)57.22ʃ7.6267.49ʃ7.4853.58ʃ6.4779.35ʃ8.31χ20.146.610.164.57P >0.05<0.05治疗前2周后2.3 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3.21ʃ2.65)d ,长于观察组的(10.82ʃ1.49)d ,P <0.05㊂2.4 两组治疗安全性对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高于观察组的2.00%,但差异不显著㊂3 讨论利奈唑胺属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其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药理机制为:精准作用于细菌的50S 核糖体亚单位,通过细菌翻译系统的这一初始阶段,阻断m R N A 与核糖体的正常连接及70S 起始复合物的生成[2]㊂而由于m R N A ㊁核糖体合成是细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环节,当70S 起始复合物合成㊁m R N A 与核糖体间的合成机制受到限制后,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致病菌因蛋白质合成不足,而逐渐失活㊁死亡㊂高龄重症肺炎管理中,利奈唑胺+护理干预的应用优势在于:①有效纠正肺功能㊂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受细菌感染机制的影响,而出现肺功能下降状况[3]㊂常规干预模式下,护理干预方案中的氧疗措施㊁去甲万古霉素的抗感染机制,均可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提供一定支持㊂但部分合并多种基础疾病㊁病程较长的高龄患者,难以恢复正常肺功能状态㊂而实施利奈唑胺+护理干预后,利奈唑胺可利用其特殊的恶唑烷酮类结构,为高龄患者提供强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㊁抗感染作用㊂在氧疗护理的支持下,高龄肺炎患者肺部病灶内的炎症反应可得到有效控制,其肺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㊂②作用效果显著㊂与常规治疗+护理干预方案相比,利奈唑胺+护理干预方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的原因为利奈唑胺可高度接近作用部位(细菌50S 核糖体亚单位),并于该部位发挥良好的抗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进而充分提高高龄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效性㊂本研究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P <0.05)㊂③促康复㊂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而言,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康复速度较慢㊂而在利奈唑胺+护理干预模式下,利奈唑胺的抗感染作用可与护理策略的提升依从性㊁优化情绪稳定性㊁扩充认知等作用形成协同机制,共同助力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康复㊂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82ʃ1.49)d ,短于对照组(P <0.05)㊂④安全性良好㊂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特殊健康状况,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㊂与其他抗菌药物相比,利奈唑胺的安全性特征体现为这种抗菌药物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仅经细菌50S 核糖体亚单位发挥抗菌作用㊂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㊂综上所述,宜于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管理中,引入利奈唑胺+护理干预,以缓解高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恢复正常肺功能㊂参考文献[1]王俊腾,张晋萍.1例利奈唑胺用于重症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实践[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20,29(8):559-562.[2]曾珠.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2020,18(5):61-62.[3]袁科,张晓燕.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价及对患者血清I L -1β,T G F -β和T N F -α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4):60-62.作者简介:李 静(1980 ),女,福建福州人,汉族,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重症护理㊂E -m a i l :l i j i n g@163.c o m ㊂。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抽签平均分成对照组(n=150,常规抗生素疗法)与研究组(n=150,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比转归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转归指标恢复时间均较短,P<0.05。

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转归情况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重症感染性疾病,该疾病发病人群以老年群体占比较高,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一旦发生重症肺炎不仅会诱发呼吸系统症状,还会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肺功能损害,典型的表现是发热、咳嗽、咳痰等,甚至会与败血症、呼吸衰竭以及休克等严重病症合并发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

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消除炎性反应并改善呼吸功能,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是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可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缺氧、免疫失衡等情况[2]。

为进一步探究该疗法的有效性,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应用价值,并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抽签平均分成对照组(n=150,男/女=79/71),年龄及均值65-78(70.25±3.25)岁,病程及均值1-15(7.25±1.25)d;研究组(n=150,男/女=76/74),年龄及均值65-80(70.33±3.18)岁,病程及均值1-14(7.18±1.18)d,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1)痰培养试验、血常规及影像学检验证实为重症肺炎;(2)年龄≥65岁;(3)患者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认知、精神异常;(2)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3)合并多器官衰竭。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接诊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万古霉素治疗,研究组40例采取利奈唑胺治疗。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50%)时间,并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33/80),对照组则为52.63%(20/3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2例死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50%)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两组痰液颜色改变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稍短。

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利奈唑胺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明确,可明显缩短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in senile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78 senile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from February 2012 to March 2015,who were receiv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ion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8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ancomycin,and 40 case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inezolid.To observe and record the clinical effect,the mortality,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the time of temperature returned to normal,the change time of sputum color,and the significant absorption (>50%)time of pulmonary inflammation,and to comparative analyze.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study group82.50%(33/80)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which in control group52.63%(20/38)(P<0.05). There was no dead in study group,while 2 cases dead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ime of temperature returned to normal,the significant absorption(>50%)time of 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which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cally significant(P<0.05).Although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hange time of sputum color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P>0.05),which in study group was a little shorter. Conclusion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in senile patients has obtained better effect,has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could curtail the time of symptoms returned to normal,has high safety,is worthy of reference.[Key words] Gerontism;Severe pneumonia;Linezolid;Effect;Safety重症肺炎属于临床比较棘手的常见疾病,其中老年人群好发,有着起病隐匿、进展快、病情危重及死亡率高等特点[1],从局部炎症到全身炎症,引发一系列感染性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需加强重视[2]。

降阶梯治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降阶梯治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重症肺部感染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危急,据统计,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则会病变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是多个器官逐渐衰竭等,直到患者死亡。

目前,临床中,一般会通过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方法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但是临床疗效不佳。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属于新型治疗手段,通过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保证治疗安全性。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产生背景:因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和医院多个科室有关,特别是近些年来,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性病人数量越来越多,侵入性检查频次逐渐升高,广谱抗生素以及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导致院内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发生率逐渐升高。

而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故临床治疗难度更大。

传统采用抗生素治疗的原则就是升阶梯,即治疗早期应用青霉素,应用两至三天以后,若患者病情没有好转或者加重,考虑更换一、二代,甚至是三代的头孢菌素治疗,最后给予患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

这种治疗原则对于轻中度肺部感染患者来说,比较适用,但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来说,其病情危急、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有一定的概率发生耐药菌感染,导致无足够的时间更换抗生素治疗方案,除此之外,感染若长期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抑制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免疫能力,即便之后更换敏感抗生素,也不如早期直接应用敏感抗生素的效果显著。

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治疗费用,还会形成耐药菌株,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引发药源性疾病,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应用,可以对重症肺部感染起到控制作用,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避免形成耐药菌,改善预后,减少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抗菌药物滥用情况。

临床中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时,应该注意广覆盖原则的应用,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没有合理应用抗生素,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临床观察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临床观察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效果。

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5月,选取10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对象,依循奇偶数法分组,设有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抗生素方案治疗、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间更短,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常规抗生素方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肺炎属于常见疾病,多因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等多种因素导致,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老年人是肺炎高发群体[1]。

重症肺炎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需高度警惕的一种疾病。

抗生素方案是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常用方法,但老年人素体虚弱,多伴有不同数量的基础性疾病,病情相对复杂,所以对该治疗方案有较高要求。

若抗生素选择不合理,或用药剂量不合理,均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甚至会诱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本文以2021.1-2022.5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06例为对象,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2021.1-2022.5展开用药研究,以老年重症肺炎为临床研究对象,一共选取106例患者,施以奇偶数法分组,设有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53例。

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最大61-80岁,平均(70.74±5.82)岁;病程最短-最长4-68h,平均(36.37±10.29)h;体重最轻-最重41-86kg,平均(73.72±6.85)kg。

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最大61-79岁,平均(70.41±5.80)岁;病程最短-最长5-68h,平均(36.72±10.33)h;体重最轻-最重41-85kg,平均(73.40±6.82)kg。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中临床效果分析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中临床效果分析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中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中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实验时间为2018.2—2021.09,用盲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2例)运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参照组(32例)运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88%)相比参照组的(78.13%)要高(P<0.05)。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68.23±4.90)d、感染控制时间(66.87±4.56)d以及住院时间(51.75±5.61)d相比参照组的均要短(P<0.05)。

结论:在重症肺炎老年患者治疗中运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效果较为显著,对缩短住院时间有直接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老年人;临床效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老年重症肺炎较为常见,该疾病对患者的肺功能有严重损害,且在病发后患者常伴有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负性影响[1]。

目前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治疗重症肺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药物为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有显著疗效,但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疗效及预后均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用药方法,相关研究显示,将该疗法应用在重症肺炎老年患者治疗中对降低用药风险,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2]。

基于此,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实验时间为2018.2—2021.09,用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区间为61-88(均值75.69±6.42)岁;参照组(32例)男女比例为18:14,年龄区间为62-89(均值75.34±6.58)岁。

老年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

老年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

老年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8年3月-10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排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参照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8.33%,高于参照组88.33%(P <0.05);治疗组各种不良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患者痛苦。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临床疗效老年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老年重症疾病,患病后极易导致老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进行疾病的治疗,合理选择抗生素,才能有效改善病情[1]。

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老年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8年3月-10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排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参照组(60例),治疗组: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66.3±4.9)岁。

参照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65.9±4.7)岁。

参与人员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经医学检查后疾病确诊,依从性高,能够配合本次研究,并在医务人员的辅助下,配合治疗工作,并完成研究相关的诊疗项目。

排除标下:合并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疾病,患者在一个月内因同一原因超过两次入院接受治疗,聋哑人患者和文盲患者,排除外地无法随访患者,排除依从性欠佳患者[2]。

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方正常开展研究。

1.3治疗方法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国药准字H20054307),4.5g/次,每8h给药一次。

降阶梯治疗及其在严重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降阶梯治疗及其在严重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降阶梯治疗及其在严重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关键词】降阶梯治疗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对于严重细菌感染,如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新的治疗策略。

该策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最广谱的抗生素,目的在于防止患者病情迅速恶化,避免产生细菌耐药性,防止器官功能障碍,挽救患者生命,并缩短其住院天数;第二阶段注重降级换用相对窄谱的抗菌方案,以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可能性,并优化治疗的成本效益比。

现将其在严重肺炎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 降阶梯治疗策略提出的背景HAP在我国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率中排第一位,也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多数研究表明病死率超过20%。

在ICU中,高度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以及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造成VAP高病死率的主要病原体。

既往临床医师在治疗VAP时面临着采取“升级”治疗或“降级”治疗的选择,通常的选择是首先选用一类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当细菌学报告恢复对所用的抗生素耐药或患者临床情况恶化时,才升级选用更广谱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基于此种选择的理由,首先是考虑使用较便宜的抗生素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是顾虑细菌会对这些强力广谱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故希望将其保留至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但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起始不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是影响重症HAP和VAP病死率的主要因素,而且即使随后根据药敏停止这些不适当的抗生素治疗而更换为适当的治疗也并不能减低病死率。

起始不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指:经验性使用的抗生素其抗菌谱未能覆盖致病的病原体或病原体对所用的抗生素耐药。

起始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则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可使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在一项为期1年的前瞻性研究中,评价了107例接受机械通气的内科ICU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VAP所致病死率以及住院后的病情转归。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有效性探讨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有效性探讨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有效性探讨发布时间:2023-03-01T08:03:21.7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4期作者:弓永磊史彩华[导读] 目的: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应用效果弓永磊史彩华莘县中心医院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52400【摘要】目的: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确诊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形式,2组均40例,常规抗生素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加以对比。

结果:(1)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

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前后C 反应蛋白、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指标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

(2)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

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1s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较之于对照组得以升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

(3)治疗前血气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

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血氧分压较高、二氧化碳分压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

(4)较之于对照组(27.50%)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其观察组(7.50%)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0.05。

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行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效果确切,能够降低患者炎性因子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其肺功能,调节患者血气指标。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李翠英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李翠英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李翠英发布时间:2023-06-08T10:29:02.758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5期作者:李翠英[导读]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以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围绕 2021.06-2022.06 期间就诊的 64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展开研究。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以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围绕 2021.06-2022.06 期间就诊的 64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展开研究。

所有患者经随机分组,每组 32 例(对照组以常规抗生素治疗;研究组以降阶梯抗生素治疗)。

统计临床治疗价值。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

结论:对于重症肺炎老年患者通过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比常规抗生素疗法好,同时可促进改善临床指标。

关键词:重症肺炎;老年患者;降阶梯抗生素;治疗效果因基础疾病、环境污染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机制下降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老年群体成为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

临床表现为咳嗽、咳喘、高热等,在病情进展下可能诱发多脏器衰竭,加大治疗难度,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1]。

临床主要以抗生素作为肺炎的主要方法,有效控制炎症感染及病情加重。

但若抗生素使用方法不正确将影响抗感染效果的发挥,甚至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降阶梯抗生素疗法是基于细菌流行病学的一种经验性治疗方案,能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感染情况对用药方案予以调整,以获得更确切的疗效[2]。

基于此,本研究为证实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临床价值,于2021.06-2022.06 期间选择 64 例患者实施研究,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组 64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均 2021.06-2022.06 期间就诊治疗。

随机将患者分为每组 32 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以性别进行划分,包含 18 例为男性,14 例为女性。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11-17T18:36:33.667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1期作者:符永健[导读] 重症肺炎是老年多发疾病,一旦不慎患病,就随时会面对失去生命的危险。

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贵州省人民医院ICU 贵州贵阳 550002【摘要】:目的: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68例老年重症肺炎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观察组应用注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实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应用降阶梯抗生素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和总效率。

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和感染控制时间均优于观察组,且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抗生素降阶梯;老年重症肺炎;效果分析重症肺炎是老年多发疾病,一旦不慎患病,就随时会面对失去生命的危险。

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其治疗效果明显,但服用抗生素药时间过长,就会产生耐药性,影响病症的治疗[1]。

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提高,还可降低病死率。

为了进一步探究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应用效果,本文作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

观察组,男性18例,女16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5.46±5.62)岁。

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4.26±6.83)岁;组间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利奈唑胺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IL-1β,TGF-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利奈唑胺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IL-1β,TGF-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利奈唑胺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IL-1β,TGF-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患者用利奈唑胺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主要炎症因子水平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诊疗的患有重症肺炎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以万古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以利奈唑胺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及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抗炎因子(TGF-β)增高,促炎因子(TNF-α、IL-1β)降低,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结论重症肺炎的病患经利奈唑胺治疗后效果较好,抗炎因子增加明显,值得推广此药。

关键词利奈唑胺;重症肺炎;炎症因子;临床疗效重症肺炎起病急骤,若不及时就医不仅表现为呼吸系统的感染,还引起机体其它系统的感染、功能障碍,这严重损害病患的健康安全甚至危及生命[1]。

为了对此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对经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两种药物治疗后临床效果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急性肺炎患者。

两组病患均有剧烈咳嗽、咳黄/白色痰、静息状态下喘息,炎细胞超过正常值上限,且肺部影像学检查示重症肺炎。

参与研究的病患未自行在家中服用过抗生素,无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功能不全的表现,未有对本研究过程中所用药物过敏史。

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48例,男:女=27:21,年龄均值为(57.63±3.16)岁,其病程均值为(3.97±1.38)天。

对照组48例,男:女=29:19,年龄均值为(58.25±2.42)岁,其病程均值为(3.58±2.40)天。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两组病患入院后,均应首先对其进行静脉采血化验血常规、监测机体内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密切注意病患基本生命体征的稳定。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重症肺炎老年人中的效果探讨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重症肺炎老年人中的效果探讨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重症肺炎老年人中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究抗生素降梯疗法在治疗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选出80例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参与研究,患者入院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使用简单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

前者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取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时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抗生素;降阶梯疗法;重症肺炎;老年患者老年重症肺炎是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症,对其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目前,抗生素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首选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但是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发生,耐药性的增加给重症肺炎治疗造成影响[1-3]。

如今,抗生素降阶梯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用药方式,属于一种科学性、有效性用药手段,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疗效并降低用药风险性。

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抽选出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参与(2010年10月~2021年10月),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并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小于3个月、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

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男、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44例、36例;年龄范围:62~78岁,平均:67.83±2.64岁;病程范围:3~11年,平均为:5.46±1.10年,单侧肺部疾病41例例,双侧肺部病变39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胸腔积液例数分别为:35例、28例、17例。

降阶梯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降阶梯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降阶梯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钱骏; 欧阳张宁; 漆波【期刊名称】《《老年医学与保健》》【年(卷),期】2019(025)005【总页数】4页(P661-664)【关键词】老年; 肺炎; 抗生素治疗; 降阶梯方案; 重症监护室; 疗效【作者】钱骏; 欧阳张宁; 漆波【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江油621700【正文语种】中文肺炎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泡和气道炎症,是重症监护室最常见的炎性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和发热等,由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

老年患者由于多病共存,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老年肺炎的主要措施,但常规对症治疗常无法有效控病情,临床疗效不理想[2]。

抗生素降阶疗法是以细菌流行病学说、患者的感染程度和临床表现为依据的新型经验性治疗方案[3]。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生素降阶治疗方案对重症监护室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提供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70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

观察组男性52 例,女性33 例;年龄为60~88 岁,平均年龄为(68.9±8.3)岁;单侧肺病变49 例,双侧肺病变36 例;合并糖尿病12 例,合并冠心病15 例。

对照组男性51 例,女性34 例;年龄为61~85 岁,平均年龄为(68.5±9.0)岁;单侧肺病变47 例,双侧肺病变38 例;合并糖尿病14 例,合并冠心病13 例。

入选病例符合下列全部条件:(1)年龄≥60 岁。

(2)符合2007年IDSA /ATS 制定的有关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4]:满足以下任何1 项或以上的患者:i:意识障碍;ii:呼吸频率>30 次/min 或呼吸困难;iii:PaO2<60 mm Hg;iv:动脉收缩压<90 mm Hg;v:并发脓毒性休克;vi:X 线发现2 个及以上肺野受累;vii:尿量低于20 mL / h 或80 mL /4 h。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9T05:41:52.25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期作者:乔迪樊君邓琴吴珏胡赤吴涛[导读]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开展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乔迪1 樊君(通讯作者)2 邓琴2 吴珏1 胡赤1 吴涛11.昆明同仁医院(云南昆明)650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开展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篇文章选取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文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分别有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将两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维持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最终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

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及时采用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尽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肺功能损伤程度。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降阶梯抗生素治疗;效果研究重症肺炎属于临床呼吸内科一种高发疾病类型,且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尤其是近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趋势,致使临床接收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人数也明显上升。

当该病发生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咳嗽、发热、肺部湿罗音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因此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而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若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不仅无法取得最佳抗感染效果,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和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概率,从而会严重影响疾病控制效果[1]。

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详情已在文中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