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阻应变片半桥、全桥接法。 .学习电阻应变片半桥、全桥接法。 2.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单点及多点应 .
变测量方法。 变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装置及器材 实验仪器、 1.静态电阻应变仪。 .静态电阻应变仪。 2.贴好应变片的等强度悬臂梁装置、补偿块。 .贴好应变片的等强度悬臂梁装置、补偿块。 3.电烙铁、小螺丝刀、连接导线等。 .电烙铁、小螺丝刀、连接导线等。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3.组成某种桥路后对应变仪进行预调平衡。 组成某种桥路后对应变仪进行预调平衡。 组成某种桥路后对应变仪进行预调平衡 4.加载。加载是在梁的自由端挂砝码实现,共分三级, 加载。加载是在梁的自由端挂砝码实现,共分三级, 加载 每加一级后从应变仪上读出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表1中 每加一级后从应变仪上读出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表 中。 5.结束实验。实验完毕,卸掉砝码,关闭应变仪电源, 结束实验。实验完毕,卸掉砝码,关闭应变仪电源, 结束实验 将连接导线拆下,等强度梁妥善保存。 将连接导线拆下,等强度梁妥善保存。 注意:变换电桥接法时,应将应变仪开关置于短路, 注意:变换电桥接法时,应将应变仪开关置于短路,焊 接下方导线最好将梁卸下后进行,否则会损坏应变片。 接下方导线最好将梁卸下后进行,否则会损坏应变片。
σ
四、试验步骤
1.按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按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按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2.分别按图 各种接桥方法用导线连接应变片和应变仪,导 分别按图2各种接桥方法用导线连接应变片和应变仪 分别按图 各种接桥方法用导线连接应变片和应变仪, 线一端焊在应变片的接线端子上(注意焊接时间要短), 线一端焊在应变片的接线端子上(注意焊接时间要短), 另一端接在应变仪对应的电桥端子上。 另一端接在应变仪对应的电桥端子上。
百度文库
ε r = ε1 ε 2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如应变片R1与梁下表面应变片 (反面受压应变) 如应变片 与梁下表面应变片R2(反面受压应变)接成半 与梁下表面应变片 另外半桥仍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桥臂电阻,如图2( ) 则 桥,另外半桥仍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桥臂电阻,如图 (b),则 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ε r = ε1 ε 2 = ε1 p + ε T (ε 2 p + ε T ) = ε1 p + ε 2 p = 2ε1 p ,(∵ε1 p = ε 2 p ) 对于全桥接法,如应变片R1和R3(正面受拉) R2和 对于全桥接法,如应变片R1和R3(正面受拉)与R2和R4 反面受压)接成全桥如图2( ),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反面受压)接成全桥如图 (c),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 ∵σ = M ( x) = 6 px 2
W ( x) b( x ) h
式中, 为所加载荷 为所加载荷, 为加力端到计算应力点的距离 为加力端到计算应力点的距离, 式中,p为所加载荷,x为加力端到计算应力点的距离, b(x)为x处梁的宽度,h为梁的厚度。 处梁的宽度, 为梁的厚度 为梁的厚度。 为 处梁的宽度 ∴σ = E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按表 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其结果与应变仪理论值加 按表1记录 处理实验数据, 按表 记录、 以比较。 以比较。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2.计算△p=5N时,等强度梁理论应变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计算△ 计算 时 等强度梁理论应变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3.讨论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比较其优缺点。 讨论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比较其优缺点。 讨论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
ε r = ε1 ε 2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三、试验原理及方法
由电测原理知电阻应变仪输出总应变与各桥臂应变片所感受 的应变有如下关系: 的应变有如下关系: ε r = ε1 ε 2 + ε 3 ε 4 等强度梁贴片编号如图1。 等强度梁贴片编号如图 。
R1,2 R3,4 R0
ε r = ε1 ε 2 + ε 3 ε 4 = ε 1 p + ε T ( ε 2 p + ε T ) + ε 3 p + ε T ( ε 4 p + ε T ) = 4ε1 p
(∵ ε 1 p = ε 2 p = ε 3 p = ε 4 p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接成半桥和全桥,可自行设计练习。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接成半桥和全桥,可自行设计练习。
图1 布片图 对于半桥接法:如应变片 (正面受拉应变) 对于半桥接法:如应变片R1(正面受拉应变)与温度补偿片 R0接成半桥,另外半桥为应变仪内部固定电阻 ,如图 (a), 接成半桥, 接成半桥 另外半桥为应变仪内部固定电阻R,如图2( ) 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ε r = ε1 ε 2 = ε 1 p + ε T ε T = ε1 p 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a)ε r
= ε1 p
(b)ε r = 2ε 1 p
(c) ε r = 4ε1 p
图2 应变片的接桥 等强度梁(等应力梁) 等强度梁(等应力梁)是按等强度的原则设计的一种 变截面悬臂梁(除梁身外,还有底座、支架、和加载机构), 变截面悬臂梁(除梁身外,还有底座、支架、和加载机构), 当对其施加载荷时, 当对其施加载荷时,可在梁身的上下表面产生一个均匀的单 向应力场,实验中除用电测法可测出其应变外, 向应力场,实验中除用电测法可测出其应变外,还可根据材 料力学知识计算出理论值,两者进行比较。 料力学知识计算出理论值,两者进行比较。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阻应变片半桥、全桥接法。 .学习电阻应变片半桥、全桥接法。 2.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单点及多点应 .
变测量方法。 变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装置及器材 实验仪器、 1.静态电阻应变仪。 .静态电阻应变仪。 2.贴好应变片的等强度悬臂梁装置、补偿块。 .贴好应变片的等强度悬臂梁装置、补偿块。 3.电烙铁、小螺丝刀、连接导线等。 .电烙铁、小螺丝刀、连接导线等。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3.组成某种桥路后对应变仪进行预调平衡。 组成某种桥路后对应变仪进行预调平衡。 组成某种桥路后对应变仪进行预调平衡 4.加载。加载是在梁的自由端挂砝码实现,共分三级, 加载。加载是在梁的自由端挂砝码实现,共分三级, 加载 每加一级后从应变仪上读出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表1中 每加一级后从应变仪上读出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表 中。 5.结束实验。实验完毕,卸掉砝码,关闭应变仪电源, 结束实验。实验完毕,卸掉砝码,关闭应变仪电源, 结束实验 将连接导线拆下,等强度梁妥善保存。 将连接导线拆下,等强度梁妥善保存。 注意:变换电桥接法时,应将应变仪开关置于短路, 注意:变换电桥接法时,应将应变仪开关置于短路,焊 接下方导线最好将梁卸下后进行,否则会损坏应变片。 接下方导线最好将梁卸下后进行,否则会损坏应变片。
σ
四、试验步骤
1.按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按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按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2.分别按图 各种接桥方法用导线连接应变片和应变仪,导 分别按图2各种接桥方法用导线连接应变片和应变仪 分别按图 各种接桥方法用导线连接应变片和应变仪, 线一端焊在应变片的接线端子上(注意焊接时间要短), 线一端焊在应变片的接线端子上(注意焊接时间要短), 另一端接在应变仪对应的电桥端子上。 另一端接在应变仪对应的电桥端子上。
百度文库
ε r = ε1 ε 2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如应变片R1与梁下表面应变片 (反面受压应变) 如应变片 与梁下表面应变片R2(反面受压应变)接成半 与梁下表面应变片 另外半桥仍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桥臂电阻,如图2( ) 则 桥,另外半桥仍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桥臂电阻,如图 (b),则 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ε r = ε1 ε 2 = ε1 p + ε T (ε 2 p + ε T ) = ε1 p + ε 2 p = 2ε1 p ,(∵ε1 p = ε 2 p ) 对于全桥接法,如应变片R1和R3(正面受拉) R2和 对于全桥接法,如应变片R1和R3(正面受拉)与R2和R4 反面受压)接成全桥如图2( ),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反面受压)接成全桥如图 (c),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 ∵σ = M ( x) = 6 px 2
W ( x) b( x ) h
式中, 为所加载荷 为所加载荷, 为加力端到计算应力点的距离 为加力端到计算应力点的距离, 式中,p为所加载荷,x为加力端到计算应力点的距离, b(x)为x处梁的宽度,h为梁的厚度。 处梁的宽度, 为梁的厚度 为梁的厚度。 为 处梁的宽度 ∴σ = E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按表 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其结果与应变仪理论值加 按表1记录 处理实验数据, 按表 记录、 以比较。 以比较。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2.计算△p=5N时,等强度梁理论应变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计算△ 计算 时 等强度梁理论应变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3.讨论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比较其优缺点。 讨论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比较其优缺点。 讨论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
ε r = ε1 ε 2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三、试验原理及方法
由电测原理知电阻应变仪输出总应变与各桥臂应变片所感受 的应变有如下关系: 的应变有如下关系: ε r = ε1 ε 2 + ε 3 ε 4 等强度梁贴片编号如图1。 等强度梁贴片编号如图 。
R1,2 R3,4 R0
ε r = ε1 ε 2 + ε 3 ε 4 = ε 1 p + ε T ( ε 2 p + ε T ) + ε 3 p + ε T ( ε 4 p + ε T ) = 4ε1 p
(∵ ε 1 p = ε 2 p = ε 3 p = ε 4 p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接成半桥和全桥,可自行设计练习。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接成半桥和全桥,可自行设计练习。
图1 布片图 对于半桥接法:如应变片 (正面受拉应变) 对于半桥接法:如应变片R1(正面受拉应变)与温度补偿片 R0接成半桥,另外半桥为应变仪内部固定电阻 ,如图 (a), 接成半桥, 接成半桥 另外半桥为应变仪内部固定电阻R,如图2( ) 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ε r = ε1 ε 2 = ε 1 p + ε T ε T = ε1 p 则应变仪输出应变为:
电阻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和静态应变测量
(a)ε r
= ε1 p
(b)ε r = 2ε 1 p
(c) ε r = 4ε1 p
图2 应变片的接桥 等强度梁(等应力梁) 等强度梁(等应力梁)是按等强度的原则设计的一种 变截面悬臂梁(除梁身外,还有底座、支架、和加载机构), 变截面悬臂梁(除梁身外,还有底座、支架、和加载机构), 当对其施加载荷时, 当对其施加载荷时,可在梁身的上下表面产生一个均匀的单 向应力场,实验中除用电测法可测出其应变外, 向应力场,实验中除用电测法可测出其应变外,还可根据材 料力学知识计算出理论值,两者进行比较。 料力学知识计算出理论值,两者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