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复习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岩石的物理性质

(1)容重:单位体积岩石的重量称为岩石的容重。一般来说,岩石的容重越大,岩石的力学性质也越好。

(2)比重:岩石固体部分的重量和4℃时同体积纯水重量的比值。

(3)孔隙性:岩石的孔隙率是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岩石的孔隙率是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孔隙率是衡量岩石工程质量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岩石的孔隙率反映了孔隙裂隙在岩石中所占的百分率,孔隙率越大,岩石中的孔隙裂隙就越多,岩石的力学性能就越差。

(4)水理性:岩石与水互相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和抗冻性。

①岩石的天然含水率: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质量与岩石的烘干质量的比值。

②岩石的吸水性: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性能。

℃的温

③岩石的抗冻性: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岩石的抗冻系数是指岩样在25

度区间内,反复降温、冻结、升温、融解,其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岩样抗压强度的下降值与冻融前抗压强度的比值,即为抗冻系数。岩石在反复冻融后其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胀、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岩石孔隙中的水将结冰,其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直至破坏。

2、岩石的力学性质

(1)岩石的强度: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进行岩石力学试验所选用的试件必须是完整的岩块,不应包含节理裂隙。

(3)岩石的固有性质:凡是不受试件的形状、尺寸、采集地、采集人等影响而保持不变的特征。如岩石的颜色、密度。

(4)岩石的强度指标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试件尺寸:一般情况下,随着试件尺寸增大,岩石强度?

②试件形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③试件三维尺寸比例:圆柱体试件的高径比

④加载速率:单轴抗压强度与加载速率成(正比/反比)

⑤湿度:水饱和岩石试件与干试件相比,其强度(低/高)

(5)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对岩石强度试验所使用的试件的形状、尺寸、加载速率和湿度等先后制定了标准。如对于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推荐的试件形状为直径不小于50mm的圆柱形试件,高径比为2.5-3.0,加载速率为0.5~1.0MPa/s,试件保存期不超过30天。

(6)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破坏时,在测件中可产生三种破坏形式:①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②单斜面剪切破坏,③拉伸破坏。

(7)端部效应

(8)单轴抗拉强度:巴西试验法,俗称劈裂试验法,σt=σx=2P/πdt

(9)抗剪切强度:①非限制性剪切强度试验,包括单面剪切试验、冲击剪切试验、双面剪切试验、扭转剪切试验;②限制性剪切强度试验,包括直剪仪压剪试验、立方体试件单面剪试验、试件端部受压双面剪试验、角模压剪试验。

(10)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态(形状、体积)变化。岩石变形过程中表现出弹性、塑性、粘性、脆性和延性等性质。①弹性(elasticity):物体在受外力作用的瞬间即产生全部变形,而去除外力(卸载)后又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弹性。

②塑性(plasticity ):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塑性。不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残余变形。③黏性(viscosity):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称为粘性。

(11)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

普通柔性实验机只能获得峰值以前的应力-应变曲线。岩石破坏的形式都是突发的:瞬间崩裂、碎块四面飞射、伴有很大声响。岩石超过其峰值强度后就完全破坏了,没有任何承载能力了。与事实矛盾。

措施:提高试验机刚度,降低岩石试件刚度,增加伺服控制系统。

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应用:①揭示岩石试件破裂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②预测岩爆。若A>B ,会产生岩爆;若B>A ,不产生岩爆。③预测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的破坏。④预测蠕变破坏。

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四个阶段:① 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 段):即试件中原有张开性结构面或微裂隙逐渐闭合,岩石被压密,形成早期的非线性变形,σ-ε曲线呈上凹型。在此阶段试件横向膨胀较小,试件体积随载荷增大而减小。本阶段变形对裂隙化岩石来说较明显,而对坚硬少裂隙的岩石则不明显,甚至不显现。② 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AC 段〕:该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成近似直线型。其中,AB 段为弹性变形阶段,BC 段为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③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或称累进性破裂阶段(CD 段):C 点是岩石从弹性变为塑性的转折点,称为屈服点。相应于该点的应力为屈服极限,其值约为峰值强度的2/3。进入本阶段后,微破裂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破裂不断发展,直至试件完全破坏。试件由体积压缩转为扩容,轴向应变和体积应变速率迅速增大。本阶段的上界应力称为峰值强度。④破裂后阶段(D 点以后段):岩块承载力达到峰值强度后,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试件基本保持整体状。到本阶段,裂隙快速发展,交叉且相互联合形成宏观断裂面。此后,岩块变形主要表现为沿宏观断裂面的块体滑移,试件承载力随变形增大迅速下降,但并不降到零,说明破裂的岩石仍有一定的承载力。

(12)岩石在三轴压缩条件下,随着围压(23σσ )的增大,①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②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大;③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大;④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弹脆性→弹塑性→应变硬化。

(13)岩石变形指标: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泊松比,剪切模量、拉梅常数和体积模量。

(14)扩容:当外力继续增加,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且增长速率越来越大,最终将导致岩石试件的破坏,这种非弹性体积变形明显扩大的现象称为扩容。

(15)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水、温度、风化程度、加荷速率、围压大小、各向异性等。

3、岩石的流变性质

(1)蠕变:应力保持不变,应变随时间增加而增长。典型蠕变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b) ,减速蠕变阶段(初始蠕变阶段):应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第二阶段(b-c),等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保持不变。第三阶段(c-d):加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2)松弛:应变保持不变,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3)弹性后效:加载或卸载时,变形滞后于应力延迟恢复的现象。

(4)流变模型:弹性元件、塑性元件、黏性元件。串联和并联的性质:串连即两个或多个元件首尾依次相联的模型,并联即两个或多个元件首与首、尾与尾相联的模型。凯尔文体、马克斯威尔体的组成及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