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冲汤合举元煎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40例临床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冲汤合举元煎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40例临床观察

作者:高志萍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固冲汤合举元煎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固冲汤合举元煎为基本方剂,随证加减对40例脾虚型崩漏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固冲汤合举元煎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固冲汤合举元煎;脾虚型崩漏;临床观察

崩漏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若经期延长达2w以上,也属崩漏范畴。现代医学将之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生于女性青春期及更年期,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紊乱。长期、反复的阴道流血可引起贫血,严重者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成为威胁广大妇女健康的疑难重症之一。《诸病源候论》认为崩中之病是因“冲任之气虚损,不能制其经脉,故血非时而下”所致。临床所见亦以脾虚致冲任不固者为多。笔者所收集的40例患者,均为笔者在2013年1~12月妇科门诊所诊治的患者,以中药固冲汤合举元煎为基本方剂,随证加减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笔者在楚雄州中医院妇科王敏主任医师门诊跟师学习期间(2013年4~7月)所诊治的患者。年龄13~50岁,未婚者16例,已婚者24例。其中13~23岁12例,24~35岁7例,36~48岁21例。病程16d~17个月。血量多者15例;伴头晕、乏力、心悸、怔忡者16例;伴腹胀、纳呆食少者17例;伴心烦易怒、胸胁乳房胀痛者12例;伴腰酸膝软、耳鸣、盗汗者8例;伴下腹疼痛、经血有块者15例;伴夜卧不安者5例。

1.2诊断标准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全国中医高等院校规划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崩漏有关内容制订,症见:阴道流血淋漓不断,无周期可循,量或多或少,或暴下如注与漏下不止交替出现,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象多为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沉细。需与胎漏、异位妊娠、产后出血、赤带以及瘕瘕、外伤引起的阴道出血相鉴别,排除全身性疾病及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出血症(经超声学诊断排除占位性病变)。本组40例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且正值出血期。

1.3方法

1.3.1基本方给予固冲汤合举元煎,黄芪30g,党参25g,白术20g,升麻15g,白芍

15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山茱萸15g,海螵蛸15g,茜草根15g,棕榈炭15g,五倍子10g,炙甘草10g。

1.3.2随症加减血量多者加阿胶(炒珠)、大红袍、白茅根、仙鹤草;见头晕、乏力或心悸、怔忡者重用黄芪,加酸枣仁、龙眼肉、阿胶;见腹胀、纳呆食少者,加茯苓、山药、大腹皮、山楂;见心烦易怒、胸胁乳房胀痛者加柴胡、元胡、川楝子、香附;见腰酸膝软、耳鸣、盗汗者加菟丝子、杜仲、续断、生地、知母、麻黄根;见经行下腹疼痛,经血夹血块者加丹参、蒲黄、五灵脂、益母草;伴夜卧不安者加夜交藤、炙远志、合欢花。血多之时,加大方中止血药的用量,而血止之后,则酌减收涩止血之药。

1.3.3服用方法水煎服,头煎加冷水600ml浸泡15min煎煮30min,取汁300ml,二煎加开水500ml,煎煮30min,取汁300ml,两煎混匀,分早、中、晚3次口服,连服2剂。1个月经周期为1个用药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1.4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相关标准,①治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血止绝经者;②好转: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或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③未愈:阴道出血无变化。

2 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22例,占55%;好转15例,占37.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

3 讨论

月经以血为物质基础,女子以血为本,只有气血充足,月经才能正常。中医认为,崩漏之基本病机为“冲任虚损,不能制约经血,而致经血非时而下”。其临床最常见者,多因脾虚气弱或久病气虚下陷,统摄失司所致。《沈注金匮》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司中气,脾主统血、升清。若脾气虚弱,不能摄血,血无所主,必然导致经血“或暴下如注,或淋漓不止”。其病因不论肾虚、血热亦或血瘀,日久都可以损伤脾气,导致统血功能失常。脾虚有失统摄,致使冲任不固,经血非时妄行,而成脾虚崩漏。固冲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具有健脾益气、固冲止血之功,主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之血崩。举元煎出自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具有益气升提之功,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笔者选用固冲汤合举元煎治疗脾虚型崩漏,意在二方合用,加强其健脾益气、固摄升提的作用。方中人参、黄芪为君药,健脾益气,以止血调经。其中黄芪用量最多,因肺为气之本,重用黄芪以补肺气;因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则肺气先绝,故辅以白术、甘草,补脾胃中的元气;白术为健脾之要药,亦可助黄芪补气;生白芍味酸收敛,功能补益肝肾,养血敛阴;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五倍子味涩收敛,善收敛止血;海螵蛸、茜草固摄下焦,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升麻升阳举陷。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益气、固冲摄血之功。崩漏的临床证候往往错综复杂,表现出虚、热、瘀夹杂的混合证型,但究其根本,仍不离“脾虚致使冲任不固”这一基本病机。固冲汤合举元煎功在健脾益气、固冲摄血,故治脾虚型崩漏常能获效。临证治疗时,针对主病机,以"健脾益气、固冲摄血"为治疗大法,同时抓住主症分析,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伴随症状,随症加减,灵活运用,且血多之时,加大方中止血药的用量,治疗偏于固冲摄血,而血止之后,则酌减收涩止血之药,治疗重在健脾益气,使脾气健运、冲任得固,从而治疗上仍然“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最终达到“塞流、澄源、复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6.

编辑/安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