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九品中正”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此时地方豪强势力强大,统治者不得不依靠他们的支持才能生存,于是形成了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改革。“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的实施过程是:
(一)设置中正官
郡置小中正,州置大中正,由司徒选择“德充才盛”或“贤有识鉴”的中央政府现职官员,担任其原籍贯的中正官,这样就收走了原由地方长官把持的人才选拔权,有利于加强中央对选士的控制。中正的专职就是选士,比起负责全盘事务的地方长官来,能保证投入足够精力去查访考察士人。
(二)品第人物
中正负责查访本籍贯的士人,了解其家世和德才表现,并作出评价。“家世”也称“品”,才德称“状”,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品”、“状”评定品级。具体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三)按品授官
品第士人的材料逐级审核上报:小中正报大中正,大中正报司徒,司徒呈吏部待用。吏部根据中正品第的等级授官,一般来说,品第越高官职越大。
九品中正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中正官是否“中正”是关键。初期选任中正比较慎重,多数中正对士人的品第也比较认真,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东汉以来浮华朋党之风,扭转了选士腐败的局面,国家也能选到一些有用之才。
但是后来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位居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他们品评士人,往往把门第家世作为唯一标准。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由于前程无忧,也不愿下苦功去学习。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而门阀世族把持选士任官大权,归根结蒂也是为皇权所不容的。统治者的权力一旦有所巩固,必然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选士权的控制。
第二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约595年),字介,梁朝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人。他出生于世代经学的
仕宦之家,原在梁朝作官,奉命校书。后奔齐,曾主持文林馆并主编《乡览》,相继迁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齐亡,入北周为御使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深受重用,不久去世。颜之推自称“身经三代之悲,一身而三化”。他鉴于当时许多士大夫被诛的惨痛教训,结合自己立身、处世、治家的经验,写成《颜氏家训》一书,以训诫他的子孙。《颜氏家训》是
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成为后来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材料。
【《颜氏家训》】一书,在许多篇章里都谈到了有关家教的问题,尤其是《教子》一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家教的主张。在这方面,颜之推的主要见解是:
一、家教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颜之推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他特别提倡幼儿教
育要及早进行。对此,他用民间谚语“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作比喻,说明家教从幼儿时期开始的道理。民间谚语的意思是说,要使媳妇服从公婆,遵守家规,就要从她一过门开始便
严加教训,以养成服从公婆和遵守家规的习惯。同样道理,要使子女长大成人,也应该抓住婴儿幼小的时机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打好接受教育的良好基础。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成长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又在《教子》篇中说:“当及婴稚,识人
颜色,知人喜怒,便加训诲。”这种观点与我们当代所强调的早期教育思想是一致的,符合
二、家教的主要内容
家教的主要内容是语言、道德和立志。
颜之推认为,语言教育、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1•关于语言教育。颜之推认为儿童时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期,他强调儿童学习语言要标准化,应该学习通用语言而不是方言。他在家训中批评某些贵族子弟不能讲标准语言,语音不准,言语不符合语法规范。他强调,教育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父母必须认真完成的重要任务。他指出,父母不能教好子女正确地使用语言,就等于犯罪行为。他说:“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对幼儿来说,语言教育是基础,哪怕一事一物,未经考证都不能随便称呼。否则,将会给子女造成谬误,影响终生。颜之推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首次提出语言教育的问题,而
2•关于道德教育。他认为家庭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品德,特别是培养孝、悌的精神。
他强调在儿童品德塑造方面最重要的不是长篇说教,而是有效的长者示范。颜之推把成人道
德榜样对孩子的影响称之为风化。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行后者也”
3.关于立志教育。颜之推在《家训》中教育子弟要树立高尚的生活理想,志趣要高雅、心胸要开阔,力行尧舜之道,承续世传之家学,而决不把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作为生活乐趣和人生目标。这种观点尽管有阶级的局限性,以及他本人具体处境的原因,但把立志作为家
教的内容还是可取的。
三、家教要处理好爱与教的关系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子女和爱护子女的关系。他认为,善于教育
子女的父母能把教育和爱护巧妙地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
往往只爱无教,或只教无爱,最终造成失之毫厘,错之千里的不良后果。根据他的观察,一般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处理不好这两者的关系。他说,有些父母对子女在生活方面尽量给予满足,放任自流,很少限制。做错了事理应训诫,反而鼓励;说错了话理应责备,反而以笑谅解。他进而指出,这种有爱而无教的现象,是绝对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的。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他主张,父母对子女不能没有爱护,更不能没有教育,教育本身也是爱护。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而生孝矣。”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既有严格要求,勤于
督训,又有适当的关怀和爱护,爱教结合,严慈相济,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颜之推的家庭有世代学儒的传统,本人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他总结了前人和
自己在治学方面的宝贵经验。
0端正学习目的
读书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个求学者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他针对当时求学者
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提出了以古人为鉴的正确思想。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
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0正确的学习态度
当时,在玄学清谈之风的影响下,许多士人以承认无知为耻,以巧辩胜人为荣。颜之推
反对这种恶劣的学风。他指出,求学的人本来是为了获得益处。但是,常看到有些人读了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凌忽长者,轻慢同辈。他深刻批评那些一知半解却自高自大的轻薄小
0学习要靠勤奋
读书学习没有什么秘诀,更没有什么捷径,全靠个人努力。颜之推为劝勉后生刻苦读书,曾列举了大量勤学苦读的实例。比如,握锥刺股的苏秦,映雪读书的孙康,聚萤照书的车胤,
带经而锄的倪宽等。他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能否勤学苦读,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
。学习要珍惜时光
颜之推认为,学习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需要,人的一生都要
学习,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刻,“宜当早学,勿失天机”;对于成人来说,“犹当晚学,
不可自弃”。颜之推之所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是因为他认识到学习必然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好处。颜之推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学习就
能收到“开心明目”之益。对此,他曾形象地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
秉烛夜行。”这表明他深信知识能给人带来光明,所以无论少年和成人都要抓紧学习,不可浪费时光而虚度年华。颜之推告诫子孙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