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规范
此篇文章较全面的说明了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包括临床,病理等),和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高发年龄为58~61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与子宫颈癌收治率比较,已趋接近甚至超过。由于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相关因素、病理类型与分级、转移途径、预后相关因素等认识的深入,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问世,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也趋于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为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治水平和5年存活率,提出以下诊治规范。
诊断
一、病史
不孕、未产或长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延迟绝经史;与雌激素水平增高相关的妇科疾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粒层细胞瘤,子宫内膜增生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家族癌瘤史,有多发癌及重复癌倾向(乳腺癌,卵巢癌)病史等。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昔芬史。
有以下因素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若有症状可立即进行分段诊刮,送组织进行病理检查:(1)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岁后)。(2)与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糖尿病、高血压。(3)与雌激素增高有关的妇科疾病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瘤、有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史和子宫肌瘤不规则出血者。(4)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5)有癌家族史、多发癌和重复癌倾向者(乳腺癌、卵巢癌等)。
二、症状
1.阴道出血:(1) 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子宫内膜癌患者中,70%~75%为绝经后妇女,90%以上有阴道出血症状,绝经时间愈长而出现阴道出血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机率愈高。(2)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围绝经期妇女。 40岁以下妇女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约5%~10%子宫内膜癌患者为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
2.阴道不正常排液:可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
3.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下腹疼痛可由宫腔积脓或积液引起,晚期则因癌肿扩散导致消瘦,下肢疼痛等。
应重视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有以上症状妇女均应考虑有无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并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
三、检查
1.全面查体:注意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2.妇科检查:排除阴道、宫颈病变出血及炎性感染引起的排液。早期盆腔检查多正常,晚期可有子宫增大、附件肿物、贫血及远处转移的体征。
四、辅助检查
1.细胞学涂片:阴道细胞学涂片(阳性率低),宫腔细胞学涂片(阳性率高)。
2.阴道B超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附件肿物大小及性质等。
3.分段诊刮: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依据。应将宫颈管刮出物及宫腔刮出物分别送活检。
4.宫腔镜检查:近年来,宫腔镜检已广泛应用于宫内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接触性宫腔镜和放大宫腔镜下,可直接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常规诊刮的漏诊。因使用膨宫剂时有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癌的扩散,在选用进行辅助诊断时应予注意,以经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
膜无明显增厚和病变;或经诊刮后活检阴性,仍有反复阴道出血的患者为宜。
5.MRI、CT、淋巴造影等检查:有条件者可选用MRI、CT和淋巴造影检查及血CA125检测。
五、诊断步骤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步骤,根据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结果等作出诊断。分段刮宫时,应注意子宫内膜腺癌浸润、腺癌掉入宫颈管和宫颈腺癌的区别。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配合其他辅助检查进行术前临床分期。
1.B超表现:
(1)早期仅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增强。增厚或伴有少许积液暗区。与子宫内膜增生、息肉、月经前期内膜图像相似,很难诊断。
(2)中晚期病变子宫体积增大,呈实质不均质性,有增强和分布不均的光点、光团。
(3)有出血、坏死时可出现低回声或暗区。宫腔积液亦表现为透声暗区。
2.子宫输卵管造影:
(1)局限的边缘清楚的充盈缺损或边缘不规则、模糊的浸润。
(2)受侵子宫壁较僵硬,可有宫腔扩大。
(3)输卵管及宫颈受侵后,可僵硬或不规则狭窄。
3.子宫动脉造影:
(1)动脉期可见肿瘤区大量新生血管扭曲、紊乱,甚至可见动静脉瘘所致静脉早现。
(2)毛细血管期可见肿瘤染色,染色可不均匀,造影剂排出延缓。
(3)静脉期静脉受压移位或闭塞,侧支静脉扩张迂曲。
(4)在血管像上易与子宫肌瘤鉴别。
4.CT表现:
(l)Ⅰ、Ⅱ期子宫内膜癌不易与正常子宫肌组织鉴别。
(2)当肿瘤侵犯子宫壁超过1/3厚度时,强化后肿瘤相对于正常肌组织表现为不增强的低密度病变。
(3)Ⅲ、Ⅳ期病变,子宫体对称性增大或局限性轮廓变形、分叶,密度不均,内含低密度坏死区。
(4)宫体癌堵塞宫颈内口可产生子宫积液。
(5)肿瘤向宫外扩展,子宫周围脂肪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增厚,甚至脂肪层消失,并可累及膀胱、直肠和盆壁。
5.MRI表现:
(l)肿瘤小于 3cm时,病变与正常子宫内膜的信号对比差异不大,诊断困难。
(2)肿瘤较大时在T1加权像上与子宫肌层相比呈等信号,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其间可混有结节状中等或低信号区。
(3)显示肿瘤在宫外及周围器官的浸润;表现与宫颈癌的浸润基本一致。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主要与子宫肌瘤鉴别;前者少见钙化,后者较多见;子宫肌瘤增强后密度较高,子宫癌密度略低。
图1.子宫内膜癌。B超示宫腔内不规则强中回声杂乱分布,呈粗糙不整的点状。BL:膀胱。
图2.子宫内膜癌。CT增强示宫腔内菜花样生长的肿瘤和积液,肿瘤密度低于子宫肌,肿瘤侧的子宫壁增厚。
图3.子宫内膜癌(ⅠB期)。CT增强示子宫壁强化,宫腔扩大不规则,内有不规则的软组织结节(白箭头)。手术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侵及浅肌层。
图4.子宫内膜腺癌。MRI增强示子宫肌强化呈中、高信号,规则(黑箭头)。子宫腔明显增大,内有低信号的积液及中等信号的小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