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试题(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单选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5、“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
6、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
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
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的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的关系
9、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B.法律、逻辑学、宗教
C.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

"
A.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B.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另一个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B.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2、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生产管理
%
13、经济基础是指()。

A.社会中生产力的总和B.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4、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成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
15、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

A.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B.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和政府组织部门
C.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
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
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
17、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师制度
D.与不定期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关系的总和
18、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
19、社会革命根源于()
}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20、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21、“蒸汽、电力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2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23、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24、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2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27、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28、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9、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二、多选题
!
1、下列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

A.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要从社会存在得到说明
B.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变化
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D.有些社会意识不能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据
2、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B.承认意识的反作用C.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3、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5、下列各项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B.政治思想、哲学、艺术
C.法律思想、道德、哲学D.军事科学、逻辑学、道德
6、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进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训俱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
7、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发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恩
B.一种新的生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8、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关系
B.人们不随便创造或消灭某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应理解为()。

A.是第一生产力B.是独立的生产力
C.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D.是转化为生产力三要素的生产力10、科学技术也生产力,因为()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1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屋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13、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社会改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4、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5、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就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
16、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

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B.彻底抛弃原来的经济体制C.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代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D.对原来经济体制的“扬弃”(
18、“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错误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9、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20、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B.可以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
C.可以加速一定历史的进程D.可以延缓一定历史的进程2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也”,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22、“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23、“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24、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有()。

A.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基本动力
B.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

A.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B.创造社会的精神财富
C.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D.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
26、“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两种观点是辩证统一的27、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8、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阶级分析方法。

29、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规律辨析题
1、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一部生产发展史。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就在于不懂得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4、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5、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6、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7、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

9、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在于其与生产力的适应性。

10、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先进程度。

1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2、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
14、时势造英雄。

15、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问答题
1、怎样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4、什么是生产力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现代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掌握它有何现实意义
5、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
6、试述社会基本矛盾原理。

7、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为什么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9、试述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

10、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
11、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

12、试述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材料题

1、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

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3: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

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

必须切实
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

综和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请回答:(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材料1:“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


材料2:“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


材料3:“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

……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斜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

从长远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材料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材料2: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帮,一言可以丧帮”。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材料4:“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摘自《毛泽东选集》(1966年版)第3卷请回答:(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各自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性。

(4)结合材料4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基本观点。

4、材料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
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级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材料2:“大量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我们取得了一批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科技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摘选
请回答:(1)根据材料1回答,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2)根据材料2回答,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科学技术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有那些方面
(3)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

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