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教育史7(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 行修订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 订版)》,美术课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特别提出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将美术课程定为人文性质,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 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标准》将美术 课程分为“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和“综合· 探 索”四个学习领域。
1980年中国大陆第一个以侧重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研 究的理论刊物《美术教育通讯》创刊,后改为 《美术教育》,1989年底国家教委在此基础上创 刊,《中国美术教育》 199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办《中国中小学美术》
1996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创办《少儿美术》
3.美术课程建设的力度加大
国家教育部门先后组织制定了若干个中小学美术 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整体上看,美术课程理念不断发展,内容不断更 新。
美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定
1979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 案)》,美术课程被描述为“它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 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988年,国脚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初 审稿)》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明 确美术课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 1992年,教育部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 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美术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3、调整师资结构 • •
引进国外的美术教育著作也是这一时期美术教育 发展的一大特点。 目前较大规模的有: 湖南美术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外国美 术教育译丛》(共6本); 四川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版的 《美学· 设计· 艺术教育丛书》,其中涉及美术教 育的书籍有7本; 这段时间,我们主要接受的国外美术教育理 论有:罗尔菲德和赫伯· 里德的工具主义的思想、 艾斯纳的本质主义的思想、视觉文化教育的思想 以及社区和博物馆美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等。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普 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 之一。
美术教科书编写
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美术统编教 材《全日制中小学美术试用课本》,这套教科书增加了欣 赏和现代设计 内容。
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查 中小学各科的教材,并提出在同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 条件下,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
㈡20实际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这一阶段的早期,从政府的相关文件看,美 术(图画)课还是保留在学校的课程中。但总体 上这是一个中国社会生活中政治运动频发的时期, 美术教育受到了政治气候的冲击。
与图画课有关的文件
1957年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 1957年公布的《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 规定图画课每周一节
7.美术教育研究的深入与思想观念的多元
比如:偏于工具主义或偏于本质主义,或在两者直接按寻找综合 和平衡; 有的教师主张将美术教育纳入文化视野,通过美术教育传承优秀 的民族文化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有的教师将视野聚焦于学科之中,积极探索使学科结构更趋完美 的途径; 有的教师探索社区美术教育和博物馆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向更 多的社会成员提供美术教育; 有的教师热衷于现代科技与美术教育的关系,将现代科技引入美 术教学; 有的教师关心评价问题,探索适应美术学科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评 价方法; 还有的教师专注于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尤其是地方资源,扩展美 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
相关的文件
1950年8月颁发《小学图画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是第一个关于美术课程的文件,继续肯定了美术课程的 地位,并对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做了具体的规定 和说明。
1952年3月15日颁发试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首次提出了美育的目标 1956年颁发《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 《初级中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
图画课改名为美术课
1978年公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 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 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正式将图画课 的名称改为美术课。
相关文件反映出美术教育的变化
1978年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课周学时为2节 3-5年、初中一年为一节
1981年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6.对外交流与国外美术教育理念的引进
我们的美术教育专家和教师有更多的机 会到欧美、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 香港等地参观、考察,参加学术会议。
主要对外交流和学术引进事迹
中国大陆先后主办了1993年的中日美术教育研讨会、 1998年美术教育国际研讨会、2004年的国际美术教育协 会亚洲地区会议、2005年的高等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构国 际会议,以及若干次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 引进国外的美术教育著作也是这一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一 大特点,目前较大规模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 出版的《外国美术教育译丛》(共6本);四川人民出版 社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版的《美学· 设计· 艺术教育丛 书》,其中涉及美术教育的书籍有7本,以介绍DBAE美 术教育思想和方法为其主要特色。这段时间,我们主要接 受的国外美术教育理论有:罗尔菲德和赫伯· 里德的工具 主义的思想、艾斯纳的本质主义的思想、DBAE的思想、 视觉文化教育的思想以及社区和博物馆美术教育的理论和 方法等。
5.多途径培养美术师资
改革开放之初,是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发展 的最佳时期。
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
1979年,我国的高师美术系科大致有34个,1981年41个, 1987年104个,到1989年,我国的高师美术系科就达到了 110个,十年之内竟增加3倍之多。据1990年统计,我国 高师美术教学点就达到了147个。到了1995年,全国高师 本专科美术教学点就达到了183个,高师美术系科发展最 为迅速的事20世纪80年代。 1987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开始招收美术教育学研究 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率先 在国内招收美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03年前 后,一些高师开始招收美术学科在职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和 美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提升学历。
二、师范美术教育的定位
(一)、师范美术教育的目的
• 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分为:
• 专业美术教育: • 以培养艺术家、设计师和高校师资为主要目的 • 普通美术教育(师范美术教育):以培养中小学美术 • 教师、幼儿园美术教师和师范院校的师资为主。 •
师范美术教育的误区
• • • • • 1、重专业教育,轻普通教育 2、重纯艺术,轻应用性艺术 3、重西方美术,轻第三世界美术、民族 美术和民间美术 4、重艺术家,轻教师
(二)、师范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的关系
• 师范美术教育主要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 • 专业美术院校培养的主要是艺术家 • 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 提高每个学生的艺术素养,这就给师范美术专业 的毕业生提出了与专业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不同的 要求。师范美术院校培养的主要是教师。 • 作为艺术家,以创作为目的 • 作为教师,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印发之后,高中 教科书的编写开始启动,最初通过立项的依旧是人民教育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湖南出版集团,,之后广东教 育出版社和山东美术出版社等也通过立项,并陆续出版了 相应的教材,在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实验。
4.美术教育的范围扩大,品类增多
除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之 外,高等美术教育、少儿美术教育也迅猛 发展。
1989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包括:目标、任务、教学要求、课程协调、课外、校外 艺术活动、教学大纲、教材、考核; 师资、设备、器材及科学研究及管理等 1990年印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提出了分科性选修的 课程设置。 首次在高中涉及美术课问题 1992年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美术课程被列为13门国家安排课程之一 1996年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艺术课首次列为必修课(高一、高二开设) 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美术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均为必修课。
2.美术教育组织管理和教学研究体系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美术教育受重视程 度逐渐提高,教育部成立了相关的行政部门,社 会的美术教育非政府组织和团体也应运而生,还 诞生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理论刊物,从而形 成了美术教育组织管理和教学研究体系,造成了 信息通达、组织有序、氛围良好的美术教育格局。
第七专题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及其定位
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20世纪5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基本上处于正常状态, 政府有关部门先后颁发了有关文件,保证了美术 教育事业的存在和发展; 美术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受苏联的影响; 在内容方面以图画为主,对基本的图画方法 的学习比较讲究,但对学生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 较为忽略,而且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面较小。
美术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
1986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 育司 1986年12月28日,教育部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 1987年11月1日,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在湖南长沙 成立。
美术教育研究机构的成立
1979年中国பைடு நூலகம்一个美术教育研究机构南京师 范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成立。
主要美术教育刊物
1988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中小学教材规划会议,提出了 “一纲多本” 的思想,导致了 教材多样化格局的形成。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 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 织编写中小学教材。首批通过立项的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 的出版单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湖南出 版集团,后来又分批通过立项的有广东、江西、广西、河 北、辽宁、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教研和出版机构。
(三)、师范美术教育的策略
• 中小学美术教师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的重任。 • 一个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任务首先是让自 己的学生通过世界优秀的美术遗产来感受美术文 化的历史,通过当代美术现象来感受美术文化的 现实。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师范美术教育的策略
• 1、调整教学思路 • • 2、调整课程设置
对美术课作了简要说明、初中三年每周一节
1984年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
规定一年级至四年级美术课为每周2节,五六年级为每周1节。
1988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在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中使美育回归 对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进行了说明 美术课在小学每周2节 初中1节
1958年公布的《关于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补充 通知》(初三图画课取消)
1963年公布的《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 的通知》 1964年公布的《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 的通知》 (保持了图画课在学校课程中的格局)
㈢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课程名称的更改和对美术课程认识的不断 完善 教育行政部门颁发了一系列的教育与 课程文件,促进了社会对美术课程的认识 不断完善,保证和拓展了美术教学的时间 和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