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证病因病机
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专业模拟题2021年(139)_真题-无答案(966)
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专业)模拟题2021年(139) (总分97.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各项,不属痹证病理因素的是A. 风邪B. 湿邪C. 寒邪D. 热邪E. 燥邪2. 下列各项,不属于颤证病因的是A. 年老体虚B. 情志过极C. 饮食不节D. 劳逸失当E. 跌仆损伤3. 下列各项,不符合颤证痰热风动证主症特点的是A. 头摇不止,肢麻震颤B. 手不能持物C. 口苦口黏,甚则口吐痰涎D. 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E. 表情淡漠4. 下列各项,不符合寒湿腰痛主症特点的是A. 腰部冷痛重着B. 腰转侧不利C. 静卧腰痛减轻D. 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E. 脉沉而迟缓5. 痹证日久引起心悸,其主要病机是A. 心阳不振B. 瘀血阻络C. 水饮凌心D. 心血不足E. 阴虚火旺6. 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的是A. 张子和B. 朱丹溪C. 刘完素D. 李杲E. 张景岳7. 下列不属于痿证形成的原因的是A. 感受温毒B. 跌仆瘀阻C. 饮食不节D. 风寒外袭E. 涉水冒雨8. 下列不是湿热腰痛特点的是A. 腰部重着而热B. 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C. 身体困重D. 腰部冷痛E. 活动后或可减轻9. 颤证病理因素之火,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为A. 外感风热B. 五志过极化火C. 胃热炽盛D. 湿热内蕴E. 感受温毒10. 赵某,女,56岁。
关节疼痛活动不利15年,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其辨证属于痹症的证型是A. 肝肾亏虚证B. 痰瘀痹阻证C. 风温热痹D. 行痹E. 痛痹11. 患者,男,83岁。
腰部酸痛,缠绵不愈,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该病证的治法是A.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B. 散寒行湿,温经通络C.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D. 补肾壮阳,温煦经脉E. 益气养血,濡养筋脉12. 患者,男,70岁。
针药并用治疗颤证的经验
颤证又称“颤振”“震颤”,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1]。
轻者表现为头部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震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本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小脑性震颤、老年性震颤等疾病。
颤证呈慢性疾病过程,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严重影响患者情志及社交,从而使疾病愈发加重,故在治疗上应积极应对。
薛莉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近30年,擅于针药并用治疗颤证,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薛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血不足,血虚生风。
其发生虽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但不论是肾虚髓减,下虚则高摇,还是脾虚受损,土不栽木的风木内动,颤证的发生均与肝脏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
若情志不遂,肝失其条达,致肝气郁结,肝郁日久,阴血暗耗,血虚则内风生,风动则筋颤;肝郁日久,亦可化火而伤阴血,阴血伤则不能制亢阳,亢阳化生内风,内风动则发为震颤。
乙癸同源,肾虚则肝无所养,日久则肝血亏虚,肝血虚则生内风,风动则筋颤。
脾虚则运化失常,运化失常则气血生化乏源,日久必致肝血亏虚,继而内风生,故筋颤。
2治疗方法薛师认为本病的治疗应从肝论治,养血柔肝,舒筋止颤。
治疗时当针药并用。
针刺选用“养血柔肝针法”并配合“静针法”[2-3],方药采用逍遥散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2.1针刺治疗“养血柔肝针法”主穴:风池、支沟、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
其中风池为风所从入之池也,疏风效捷,为治风之要穴;血海养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刺之滋补三阴;阴陵泉升润宗筋;支沟、阳陵泉条达肝气以顺肝之用;《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对足三里有“补三里而能健脾,泻三里而能平肝”之说,一穴二用,补泻兼施,既可健脾养血又可平肝;针刺双侧合谷、太冲乃“开四关”之法,具有镇静解痉的作用。
临证中可根据具体病情加减配穴:痰热交阻加丰隆、曲池以祛痰泻热,动风眩晕加中脘止眩;髓海不足加肾俞、太溪以补肾填髓;风阳内动加大椎、风府以平抑风阳;气血亏虚加气海、关元以补气血;颤抖甚加百会、后溪、三间、大椎以止颤。
颤证
颤证颤证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轻者仅有头摇,或限于手足或单一肢体轻微颤动,可坚持工作,生活自理;重者全身颤动,头部震摇大动,扭转痉挛,四肢颤动不止,不能自理生活,甚或卧床不起。
此证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多由于年老体弱,情志、饮食失调,劳伤过度而致气血阴精亏损,风火痰瘀阻滞脉络,筋脉失养而成。
【范围】颤证可作为一种原发性疾病单独出现,亦可继发于其它疾病。
西医学中锥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麻痹、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情志不遂所愿不遂,或郁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耗伤肝肾阴精,水不涵木,阳亢化风而致颤证。
忧思伤脾,健运失司,痰浊内生,气血生化乏源,气血虚弱不能荣于四末,或夹风痰内阻,致筋脉失养而颤振。
2.饮食不节长期嗜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损伤脾胃,助湿生痰,阻于脉络,同时脾虚运化敷布水谷精微之力弱,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成颤证。
3.劳欲过度劳倦过度,耗伤脾胃之气;嗜欲无度,摄生不慎,耗竭肾精,而致脾肾俱虚,脾虚健运失司,气血虚弱,筋脉失濡养,肾精亏虚,脑髓不充,筋骨失养而致颤证。
4.年老久病年逾四十则肝肾精血日渐亏虚,或久病体弱,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致肝肾不足,阴亏阳亢,风阳内动、筋脉失养,颤动振掉而为颤证。
5.先天禀赋不足禀赋不足,先天肾精亏虚,髓海失充,筋骨经脉失养而致幼年发为颤证。
二、病机1.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隐匿起病,渐进加重。
幼年发病则以先天禀赋不足为多见。
2.病位病位在脑髓、筋脉、肝、脾、肾。
初期主病在肝,病久涉及脾肾、脑髓、筋脉。
3.病性本病以本虚标实为主。
本虚多为肝肾阴亏,气血虚弱;标实则以风、痰、瘀、火为常见。
常虚实相兼为病。
4.病热发病之初,病变轻浅,以内风、痰瘀、火热标实为主,病变迁延,则可致虚实夹杂,终则病久及肾致真阴亏损,正气衰败,肝脾肾多脏俱损而病势加重。
5.病机转化颤证初期多为肝阴不足,筋脉失养,肝风内动所致,或可见脾虚痰阻,气血不足以及风痰瘀阻脉络所致者,以肝、脾受损为主,肝风内动、痰浊瘀血内停等标实为突出。
颤证
颤证【概述】颤证亦称“振掉”、“颤振”,“震颤”,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轻者仅表现在机体局部,或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头部震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本病一般起病缓慢,中、老年患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
《内经》虽无颤证之名,但有类似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掉”字,即含震颤之义。
并且基本阐明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
为后世对颤证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医学纲目》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点,阐明风寒、热邪、湿痰均可作为病因生风致颤,扩充了病因病机内容,还指出本病与瘛疭有别。
王肯堂《证治准绳》除收录了《医学纲目》有关颤证的内容外,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说明本病是由肝气太过,乘土侮金,化火生风而致筋膜不能约束的风病。
并指出本病的发病特点以中老年居多。
《赤水玄珠》又提出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
《张氏医通》在系统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临床实践,对颤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疾病预后有了较全面的阐述。
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虚所致,导致肝之虚热或实热,脾胃虚弱,心肾虚衰,或夹痰、夹瘀,实热积滞等,并载列相应的治疗方药十余首,还对颤证的脉象做了详细描述。
高鼓峰《医宗己任编》指出了本病是以气虚为本,而以补益为本病的重要治疗法则。
西医学中某些锥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麻痹、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符合本病证候特点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颤证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失节、劳逸失当或久病脏腑受损,致使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筋失所养,虚风内动;或风火夹痰,互阻络道而成本病。
一、年迈劳欲,肝肾不足年老体衰或劳欲太过,导致肝肾亏虚。
若肝肾精血耗伤,筋脉失却濡养而致颤证,临床可见肢体颤抖头部摇动。
溲便不利,精血不能上冲于脑,则头晕目眩,心神失养则神呆健忘,啼笑失常,预言失序,寤寐颠倒,舌淡胖等精血亏损之象。
《黄帝内经》对老年颤证论述的探析
病 理 方 面 进 一 步 探 析 老 年 颤 证 的病 因 病机 , 从 而寻 找 本 病 的
振掉 , 骨将 惫矣 。 ” 从 以上论 述 可 知 , 五 脏精 气 充 盛 , 阴 阳和调 , 对维 持功 能平 衡 , 延 缓机 体衰 老有决定 性
古天 真论 》 ) , “ 肝气热 , 则 胆 泄 口苦 筋 膜 干 , 筋 膜 干 则 筋 急而挛 , 发 为筋 痿 。 ” ( 《 素问 ・ 痿论》 ) 《 素问 ・ 五藏 生成 》 指 出: “ 徇蒙招尤 , 目冥 耳 聋 , 下实上虚 , 过在 足少 阳 、 厥阴 , 甚则人肝。 ” 徇蒙 , 眩 冒也 ; 招尤 , 振摇 不定 。故 《 素问 ・ 至 真要 大 论》 归纳 为 “ 诸 风掉
作用 。
发 生发展规律 , 揭 示《 黄 帝 内经 》 蕴含 的 丰富深邃 思想, 为 其
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2 肝 气条 畅 , 肾精盈 满 , 则轻劲 多力 , 张 弛有度
关键词 : 《 黄 帝 内经 》 ; 老年颤证/ 中医病机 ; 探析 ; 帕金 森 病 /
中 医 病 机
兰秘 典论 》 日: “ 肾者 , 作强之官 , 伎巧出焉。 ” 作强 , 作用 强力 ; 伎巧, 技 能精 巧 。亦 即 言 肾兼 脑力体 力之 功 。“ 其 充在骨 ” ( 《 素问 ・ 六 节 藏 象论 》 ) , “ 肾 生骨
论》 具 体指 出五脏 失调 可 由头 、 胸、 腰、 膝、 骨“ 五府”
眩, 皆属 于肝 ” “ 诸暴强直 , 皆属 于 风 ” 。《 素问 ・ 灵
故发鬓白, 身体重 , 行 步不正 ” ( 《 素问 ・ 上 古 天 真
浅谈老年颤证的病因病机
颤 证 的 主症 是 风 动 之 象 ( 、 、 、 ) 中 医有 “ 颤 震 摇 痉 , 治风 先 治 血 ,
司机体 运动 。《 存斋 医 庆 》 “ 散 动觉 之气 , 用在 筋 , :脑 厥 第脑
黑、 舌质暗紫 或 有瘀 斑 、 细 涩。病至 后期 多 表 现 为肢 体 僵 脉 硬, 动作迟缓乏力 。这完 全符 合血瘀 证 的特征 。从 临 床治疗
充足和 调节 血量 的作 用 。肝 在 体 合 筋 , 灵枢 ・九 针 论 》 《 的 “ 主筋” 素问 ・ 节脏象论 》 肝 主身 之筋 膜 ” 说 明筋 肝 和《 六 的“ , 膜 有赖 于肝 血 的滋 养 。故 有 《 问 ・经 脉别 论 》 : 食 气 入 素 之 “ 胃, 散精 于肝 , 淫气 于筋” 。肝 的血液充 足 , 能养 筋 ; 才 筋得 其 所 养 , 能运 动有力而灵 活 。《 问 ・ 才 素 痿论 》 出 :宗 筋 主束 指 “
距 身远 , 不及引筋 以达 百 肢 , 移颈 节 脊髓 , 脑 为一 , 复 连 因遍
血行风 自灭 ” 说 。提示 风证 与血 行不 畅有关 。临床 观察 发 之 现本病患 者多有固定式震颤 、 固定 不移 的疼 痛或麻木 、 面色 黯
及焉 …… , 又从脊 髓 出筋 十三 偶 , 有 细路 旁 行 , 肤 不及 , 各 无
屈 伸不利 。故《 问 ・至 真 要大 论 》 : 诸 风 掉 眩 , 属 于 素 说 “ 皆 肝” 。即颤证 的病 位在肝 。脑为元 神之府 , 神机 之源 , 灵之 精 处, 其主 要生理功 能有三 : 神志 , 主 主思 维 ; 司五官 九窍 ; 主 主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第(4)套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颤证的基本病机是A.肌肉筋脉失养B.肝风内动,筋脉失养C.筋脉失养而挛急D.劳逸不当,筋脉损伤E.肢体筋脉拘急失控【答案】C2、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是A.大建中汤B.小建中汤C.黄芪建中汤D.补中益气汤E.人参养荣汤【答案】D3、形体肥胖,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濡。
辨证应属A.胃热滞脾证B.痰湿内盛证C.脾虚不运证D.脾肾阳虚证E.气虚血瘀证【答案】C4、《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体现了什么治疗原则A.调整整体平衡B.把握动态变化C.顺应异法方宜D.据证因势利导E.审证求机论治【答案】A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症A.倦怠乏力B.失眠健忘C.面色无华D.心悸而头晕E.脉结代【答案】E6、女,61岁。
半身不遂,一侧手足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双目干涩,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绛少苔,脉细弦。
方药宜选A.左归丸B.右归丸C.镇肝息风汤D.地黄饮子E.六味地黄丸【答案】C7、气阴耗伤型肺痨治疗最佳方剂A.麦门冬汤B.保真汤C.百合固金汤D.月华丸E.以上都不是【答案】B8、因血瘀引起的腹痛主要表现为A.冷痛B.胀痛C.刺痛E.隐痛【答案】C9、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病的病因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失调D.体虚久病E.房劳过度【答案】E10、内伤头痛与哪些脏腑有关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 C D11、肥胖在辨证时应注意区别A.寒热C.脏腑病位D.标本E.舌象【答案】B C D12、消渴的病变脏腑有A.肝B.肺C.脾D.胃E.肾【答案】B D E13、赵某,男,65岁。
久嗜辛辣之品,大便下血,色鲜红,便下不爽,伴有腹痛,肛门灼热,口苦,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该病例中医辨证为A.胃热壅盛B.肠道湿热C.热灼胃络D.脾胃虚寒E.脾胃湿热【答案】B14、妙香散治疗遗精的哪一型A.君相火旺证B.湿热下注证C.劳伤心脾证D.肾气不固证E.脾肾两虚证【答案】C15、聚证的主要病位在A.肝B.心C.脾D.肾E.肺【答案】A C16、感冒的主要病因是A.寒邪B.湿邪C.燥邪D.风邪E.火邪【答案】D17、患者李某,男,63岁。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颤证
震颤麻痹又称“ 帕金森病” 属于中医学 “ , 颤证” “ 、 震掉” 的范 畴。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 变性 的锥体外 系疾 病 , 以静 止性
震 颤 、 强 直 、 动 徐缓 为 主 要特 征 。 肌 运
军 医 出版 社 。9 8 5 . 1 9 :4
的止痛作用。另外 , 石蜡 本 身的 油质 和冷却 凝 固时对 皮 肤 的压 缩, 可使皮肤保持柔软 、 弹性 , 对瘢痕 、 肌腱 挛缩等 有软化 及松 解 作用 , 并可减轻 因挛缩引起的疼痛 。石蜡中的某 些碳 氢化合物 能 刺激上皮生长 , 加速表皮再 生过程 和真皮结缔 组织 增生过 程 , 促
态 ” 患者 因失去联合动作 , ; 行走 时双手无 前后摆 动 ; 时不易起 坐
立 , 时 不 易 翻 身 ; 写 时 可 出现 “ 卧 书 写字 过小 症 ” 。
颅脑损伤 、 基底节脑瘤 、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或基底节钙化 、 慢性肝
脑变性及 一氧化碳或二硫化碳等化学物质 中毒等 。 中医学很早就对本病有所认 识 , 明王肯 堂《 病政治 准绳 ・ 杂 诸风门颤振》 中说 :颤 , “ 摇也 ; , 也。经脉约束 不住 而莫能任 振 动 持, 风之象也…此病壮 年鲜有 , 中年以后乃有之 , 老年尤多 。 其基 ”
中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9月 第 8卷
第2 0期
C IE E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薯誊 | 。:§l 叠 曩奢 || 譬誊 嚣 曹 誊 ≯。一≯ 。≥簪0誊 ≯ l曩誊 | 譬 。 l l _ : 貉 ≯碧篱 , 磐≯ 劳 0 ≯ 0碧j 细血管轻度受压 , 防止组 织 内淋 巴液和血 液的渗 出 , 速局部 肿 加 胀的消除 , 促进炎性浸润消散吸收 , 助于热量 向深 层组织传递 , 有 增加胶原纤维组织 的可延展性 , 软化瘢痕 , 松解粘连 的结缔组织 ,
中医内科学颤症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年老体虚:肝肾不足,精血亏虚
劳倦过度:心脾损伤,气血不足
饮食失节:脾胃损伤,聚湿生痰
情志不遂:
引动肝风
五志过极 煎熬津液
二. 病机--肝肾精亏
肝肾阴虚,精血两亏
水不涵木,筋脉失养,髓海空虚 虚风内动。
气血亏虚
心脾损伤,气血亏虚
筋脉失养
痰热动风
一.治本—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一.治本—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进展。 保持情绪稳定,五志平和,避免过度劳累,尤指长期高度紧张的的脑力劳动。 脑动脉硬化、中毒、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 排除其他病变:脑炎、脑外伤、 震颤:远端为显著,通常从一手开始。 强直:首发症状多为肢体无力,发硬,不灵活, 虚风内动。 原发性震颤麻痹: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异常。 早期正确治疗的患者,可有阶段性的病情 失治误治的患者,病情发展快,易并发痴 重金属中毒(锰、汞、硫化物)、 加减:痰湿较盛,合用二陈汤加煨皂角、 减轻。 夹瘀者合用牛膝、红花、丹 参,夹痰者合 伴随症:胸脘痞闷,头晕,呕吐痰涎。 夹瘀者合用牛膝、红花、丹 参,夹痰者合 原发性震颤麻痹: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异常。
三.治疗原则
一.治本—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二.治标—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四.分型论治
肝肾阴虚
主症:头部及四肢震颤日久,筋脉拘急,动作 笨拙。
伴随症: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肢体 麻木。
苔脉:舌红苔少舌体瘦,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熄风。 方药:大定风珠。 加减:动摇较甚可加千年健、伸筋草、木瓜、蚕
发于中老年
辨证论治: 实证
虚证
情志不遂:
引动肝风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痿证、颤证
痿证、颤证细目三痿证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
“痿”是指机体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
要点一概述《内经》对本病论述颇详,阐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治疗原则。
《素问·痿论》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热叶焦",还将痿证分为皮、脉、筋、骨、肉五痿,以示病情的浅深轻重以及与五脏的关系。
在治疗上,《素问·痿论》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
其理论依据是:“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任、督、带脉皆络合于阳明,“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朱丹溪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在具体辨证方面又有湿热、湿痰、气虚、瘀血之别,对后世影响颇深。
明清以后对痿证的辨证论治日趋完善。
《景岳全书·痿论》指出,痿证实际上并非尽是阴虚火旺,认为“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若概从火论,则恐真阳衰败,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
”《临证指南医案·痿》邹滋九按指出本病为“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中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痿证的病因1.感受温毒2.湿热浸淫3.饮食毒物所伤4.久病房劳5.跌仆瘀阻(二)痿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痿证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本在于五脏虚损。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脉,五脏病变,皆能致痿。
上述各种致病因素,耗伤五脏精气,致使精血津液亏损。
而五脏受损,功能失调,生化乏源,又加重了精血津液的不足,筋脉肌肉因之失养而弛纵,不能束骨而利关节,以致肌肉软弱无力,消痩枯萎,发为痿证。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五)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五)肾系病证水肿(1)水肿的病机可归纳为什么?水肿的病机归纳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使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成。
(2)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水肿以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甚则遍身浮肿为主,肿自下而上者多从足跗始,自上而下者,先见于眼睑、头面。
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致。
鼓胀以单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余处一般不肿。
为肝脾肾疏泄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交阻,水聚腹中所致。
(3)阳水、阴水的临床特征。
阳水由肺气失宣,三焦壅滞,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临床症状为颜面先肿,继及全身,腹胀,口渴,小便短涩,大便结,苔黄腻,脉滑或数。
阴水由脾阳不振,肾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临床表现为面浮足肿,或下肢先肿,胸闷食减,肢冷神疲,便溏尿少,身重腰酸,舌胖苔白,脉沉迟(1)李某,男,21岁,因全身浮肿1周入院。
1年前因全身浮肿在某省级医院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服用强的松后尿蛋白转阴、病情缓解,但强的松仍维持10mg/d。
1周前因劳累过度、受凉后,又出现眼睑、下肢浮肿,伴发热、咽痛、尿少,当地医院予先锋Ⅵ静脉滴注,现已无发热、咽痛,但全身浮肿,身体肥胖,尿少尿黄,面部满布痤疮,口苦口干,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水肿(湿热内蕴)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蛇舌草茵陈车前子石苇白茅根薏苡仁茯苓丹参厚朴(2)麦某,男,65岁。
因双下肢浮肿半个月而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服用心痛定或波依定可控制。
半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全身困重,纳呆,经服用西药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效果不明显。
现在症:双下肢浮肿,朝轻暮重,腰酸膝软,全身乏力,纳呆口淡,尿少,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诊断:水肿(脾肾阳虚)治法:温阳利水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生姜陈皮泽兰益母草川牛膝淋证1.淋证的基本治则是?实则清利,虚则补益2.尿血与血淋如何鉴别?鉴别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或仅有轻微胀痛或热痛,而血淋则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肝郁震颤的治疗方案
一、概述肝郁震颤,又称肝风内动,是指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等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肢体震颤的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肝郁震颤属于“颤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郁气滞、肝肾阴虚、痰热内扰等。
治疗肝郁震颤,应遵循疏肝解郁、滋阴潜阳、清热化痰的原则。
以下为肝郁震颤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法1. 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中医可分为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疏肝解郁法:适用于肝气郁结型肝郁震颤。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炙甘草等。
2)滋阴潜阳法:适用于肝肾阴虚型肝郁震颤。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等。
3)清热化痰法:适用于痰热内扰型肝郁震颤。
方药: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连、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炙甘草等。
(2)针灸治疗1)体针:取穴:太冲、行间、肝俞、肾俞、合谷、足三里等。
操作: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2)耳针:取穴:肝、肾、心、肺、脾、内分泌等。
操作:每次选2-3穴,用胶布固定,留针30分钟。
2. 西医治疗(1)药物治疗1)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苯那辛等,适用于震颤症状明显者。
2)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可减轻震颤症状。
3)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等,可降低肌张力,减轻震颤。
(2)物理治疗1)康复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平衡训练、力量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肢体协调性和稳定性。
2)按摩治疗:通过按摩放松肌肉,缓解震颤症状。
3. 饮食调理1)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
3)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鸡蛋等。
4. 生活调理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三、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中医内科学试题(3)【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A.吐法B.补法C.汗法D.消法E.和法【答案】C2、聚证的主要病位在A.肝B.心C.脾D.肾E.肺【答案】A C3、厥证的病机是A.气机逆乱B.升降乖戾C.痰瘀互阻D.气血运行失常E.肝郁气滞【答案】A B D4、内伤头痛的病因包括A.情志不遂B.肝肾阴虚C.风寒上扰D.稟赋不足E.外伤久病【答案】A B D E5、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A.吐法B.补法C.汗法D.消法E.和法【答案】C6、痰饮的病理属性是A.本虚标实B.标实致虚C.阳虚及阴D.阳虚阴盛E.阳盛阴虚【答案】A D7、下列哪项是阳痿的常见原因A.劳欲过度B.情志失调C.饮食不节D.劳逸失度E.禀赋不足【答案】A B C D E8、癫狂的病位在A.心B.肝C.脾D.肾E.脑【答案】E9、阴茎萎软,阴囊潮湿,瘙痒腥臭,小便赤涩灼痛,胁胀腹闷,泛恶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应选用A.归脾汤B.逍遥散C.大补阴丸D.龙胆泻肝汤E.知柏地黄丸【答案】D10、若痉证久治不当,可以出现下列哪些症状A.半身不遂B.头痛C.痴呆D.痫证E.肢体不利【答案】A B C D E11、患者石淋日久,症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者,其主方为A.补中益气汤加减B.无比山药丸加减C.参苓白术散D.大补元煎E.举元煎【答案】A12、颤证的基本病机是A.肌肉筋脉失养B.肝风内动,筋脉失养C.筋脉失养而挛急D.劳逸不当,筋脉损伤E.肢体筋脉拘急失控【答案】C13、刘某,男,46岁,工人。
因汗出受风诱发腰痛月余就诊。
自述腰痛重着,转侧不能,热敷后症状可以减轻,阴雨天加重。
伴有畏寒肢冷,双下肢冷凉尤甚,舌苔白腻,脉沉而缓。
该病例为何种类型腰痛A.寒湿腰痛B.湿热腰痛C.肾虚腰痛D.瘀血腰痛E.痛痹【答案】A14、周某,男,16岁。
以进食海鲜为诱因,诱发血证,皮下紫斑遍身,并有鼻衄.齿衄,腹痛,便血尿血,发热,四肢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韩冠先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震颤经验
知障碍、个性改变等
.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可暂时减
[
2]
原发性震颤属于中 医“颤 证”范 畴. 吾 师 韩 冠 先 教
授为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脑病科大主任,从医 30 余年,善
治各种脑病及相关的 疑 难 杂 病,研 制 出 数 种 中 药 制 剂,
伤筋.”«素 问 至 真 要 大 论 »曰:“诸 风 掉 眩,皆 属 于
”故柔养筋脉当为颤证的治疗大法,治疗时
筋,
在气为柔.
感双手颤动减轻.守方服用 6 剂,腹胀、纳呆减轻,心烦
起,
治以养阴柔筋为主,配以镇肝息风化痰,方予芍药甘草
寐.守方加减调治 1 个 月,心 烦 易 怒 症 状 消 失,偶 有 焦
加以辨证,去其病因,则筋脉柔和,疾 病 得 愈.故 病 之 初
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病程迁延,治以养阴柔筋,
社,
2007:
117
G
121
[
3]晏章现,陈珠莉,胡翊健 浅 析«伤 寒 论»中 温 阳 通 阳 二 法[
J]
(收稿日期:
2019
G
07
G
04)
韩冠先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震颤经验
解兰琴1 ,韩冠先2 ,张 良1
(
1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N]
中 国 中 医 药 报,
2017
G
06
G
01(
004)
[
6]刘宁 论«伤 寒 论»与 «温 病 条 辨»对 通 阳 法 的 运 用 [
J]
中华
中医药杂志,2015,源自30(6):1922
中医内科学 第八单元 肢体经络病证【中医助理】
202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痹证●痹证的概念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痹证的病机病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于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气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
病理因素:风、寒、湿、热●痹证的诊断要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痹证的鉴别●痹证的辨证要点首辨病邪,其次辨别虚实,再辨体质●痹证的治疗原则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兼顾“宣痹通络”。
治风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即“阳气并则阴凝散”;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即“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痹证久病入络,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多用虫类搜风止痛药物。
●痹证的辨证论治(1/2)●痹证的辨证论治(2/2)●痹证的转归痹证日久可逐渐演变为虚劳、心悸、喘证、咳喘、悬饮等证。
●痹证的预防调护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潮湿之地。
注意生活调摄,加强体育锻炼。
痹证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
下列各项,属着痹特点的是:A.疼痛游走不定B.痛势较剧,痛有定处C.关节酸痛、重着、漫肿D.关节肿胀局限,见皮下结节E.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患者两侧上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
其证候是:A.行痹B.痛痹C.着痹D.热痹E.尫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患者,男,55岁。
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加重,得热痛缓,局部皮肤有寒凉感。
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疗应首选:A.防风汤B.乌头汤C.薏苡仁汤D.双合汤E.补血荣筋丸『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痛痹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中医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1、颤证的基本病机是A、肌肉筋脉失养B、肝风内动,筋脉失养C、筋脉失养而挛急D、劳逸不当,筋脉损伤E、肢体筋脉拘急失控答案:B2、中医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配以益气药,其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为气母答案:A3、纳少,厌食油腻,黄疸胁痛,寒热往来,其证候是A、肝火炽盛证B、肝胃不和证C、肝胆湿热证D、肝脾不调证E、湿热蕴脾证答案:C4、王某,女,43岁。
久病体弱,不耐风寒,易于感冒。
现症见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周身酸楚,体倦乏力,面色白,苔薄白,脉细弱。
其首选方剂是A、保真汤B、参苏饮C、玉屏风散D、参附再造丸E、补中益气汤答案:C5、下列各项,不属肺胀特点的是A、病程长B、时轻时重C、反复性D、传染性E、病久累及多脏答案:D6、控制癫痫的首选药物是A、地西泮B、氯硝西泮C、劳拉西泮D、苯妥英钠E、戊巴比妥钠答案:A7、以下属于卫生法中规定须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为A、非法采集、供应血液B、违反国境卫生检疫C、非法行医情节严重D、违反规定造成病菌种、毒种扩散E、以上都是答案:E8、石膏与知母均能治疗的病证是A、虚热证B、热毒证C、湿热证D、血热证E、气分热证答案:E9、医疗公正原则不包括A、政府是医疗公正的“守门人”B、做到绝对公正,即人人同样享有C、建立家庭经济困难人群医疗救助机制D、医疗机构直接负起医疗公正的职责E、医务人员合理使用稀有卫生资源答案:B10、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E、前半夜属阴答案:D11、患者女,44岁。
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
其治法是A、清胃化痰止呃B、清热化湿降逆C、清热化瘀止呃D、清胃平肝降逆E、清胃泻热止呃答案:E12、疾病初期,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A、外感表证B、疟疾C、阴虚证D、阳虚证E、寒湿证答案:A13、小陷胸汤证的治法是A、泻热,逐水,破结B、逐水破结,峻药缓攻C、清热涤痰,宣肺平喘D、温下寒实,涤痰破结E、清热,化痰,开结答案:E14、肾气丸主治病证中不包括A、痰饮B、水肿C、脚气D、消渴E、霍乱答案:E15、与水肿水湿浸渍证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脾、肾B、肺、肾C、肺、脾D、肺、三焦E、肺、膀胱答案:C16、可出现紫色腹纹的疾病是A、肥胖B、高度水肿C、经产妇D、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E、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答案:E17、有关SARS患者外周血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B、常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C、CD4、CD8D、血小板可减少E、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答案:B18、患者男,4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倦过度:心脾损伤,气血不足
饮食失节:脾胃损伤,聚湿生痰
情志不遂:
引动肝风
五志过极 煎熬津液
二. 病机--肝肾精亏
肝肾阴虚,精血两亏
水不涵木,筋脉失养,髓海空虚 虚风内动。
气血亏虚
心脾损伤,气血亏虚
筋脉失养
痰热动风
痰湿郁积,久而化热。
热盛动风,风热相合。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实证 起病较快 中老年 可有诱因 面红目赤 心烦易怒
寐颠倒,重则神情呆滞,啼笑反 常,言语失序。 苔脉:苔薄白,舌淡红胖大,脉沉弦无力。 治法:填精益髓,熄风定颤。 方药:龟鹿二仙膏。 加减:
气血两虚
主症:同上 伴随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眩晕,面色
无华。 苔脉:苔白舌胖边有齿印,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熄风通络。 处方: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 加减:血虚加当归补血汤,气虚合补中益气汤,
呆。
预防及护理
预防
1. 保持情绪稳定,五志平和,避免过度劳 累,尤指长期高度紧张的的脑力劳动。
2. 饮食合理,忌暴饮暴食或膏粱厚味, 3. 戒烟戒酒。 4.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5. 节制房事,有利固肾藏精。
护理
坚持长期治疗,遵医服药。 随着病情进展,加强生活护理。
辨证论治:
范围
原发性震颤麻痹: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异常。 继发性震颤麻痹:
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脑肿瘤、流行性脑炎、 药物中毒(利血平、抗抑郁药)、 重金属中毒(锰、汞、硫化物)、 一氧化碳 又称震颤麻痹综合征、帕金森氏综合征
其他:手足徐动症、小舞蹈病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年老体虚:肝肾不足,精血亏虚
四.分型论治
肝肾阴虚
主症:头部及四肢震颤日久,筋脉拘急,动作 笨拙。
伴随症: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肢体 麻木。
苔脉:舌红苔少舌体瘦,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熄风。 方药:大定风珠。 加减:动摇较甚可加千年健、伸筋草、木瓜、蚕
砂。
髓海精亏
主症:同上 伴随症:头目眩晕,耳鸣,记忆力差,寤
夹瘀者合用牛膝、红花、丹 参,夹痰者合 用石菖蒲、胆星、远志。
痰热动风
主症:同上 伴随症:胸脘痞闷,头晕,呕吐痰涎。 苔脉: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兼以熄风。 方药:导痰汤合天麻钩藤饮。 加减:痰湿较盛,合用二陈汤加煨皂角、
硼砂、胆星,风势鸱张,加全蝎、 僵蚕、蕲蛇,肝火偏盛,加龙胆草、 夏枯草、山栀等。
虚证 起病缓慢 老年 无诱因 头晕目眩 气短懒言
辅助检查
无特殊 排除其他病变:脑炎、脑外伤、
脑动脉硬化、中毒、
二.类证鉴别
颤证
头或肢体背强直,角弓反张 多见于其他病中 有发热、神昏等 各种年龄
三.治疗原则
一.治本—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二.治标—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强直:首发症状多为肢体无力,发硬,不灵活, 原因为肌张力增高。
运动减少:所有动作显见缓慢,减少,常呆坐。 面具脸,写字过小症。
转归
总的来说不能治逾,由轻到重,逐渐发展。 早期正确治疗的患者,可有阶段性的病情
减轻。 带病延年,即经过适当治疗,使病情缓慢
进展。 失治误治的患者,病情发展快,易并发痴
症候归纳
主症:头部及四肢震颤摇动,筋脉拘急,动作笨拙。 病程:起病缓慢,时轻时重,逐渐加重。 后期:寤寐颠倒,神情呆滞,啼笑反常,言语失序。 虚像:眩晕耳鸣,记忆力差,失眠多梦,
腰膝酸软,肢体麻木。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
西医学临床表现
震颤:远端为显著,通常从一手开始。 肢体静止时发生,随意运动时减轻,情绪 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完全消失。
颤证
概述
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别名
颤震、颤振、振掉、鼓慄、掉等。
历史沿革
《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素问·五常政大论》: 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
慄……
明《医学纲目》《证治准绳》 《张氏医通》
病因:风热相合 风夹湿痰 发于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