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分析方法
3.2生铁分析方法
3.2.1碳的测定—见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说明书
3.2.2硫的测定—见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说明书
3.2.3硅的测定—硅钼蓝光度法
3.2.3.1方法提要
试样经硫、硝混酸分解后,在适当的酸度下(0.1—0.6mol/L)钼酸铵与硅酸生成硅钼杂多酸,用草酸配位铁并破坏磷、砷等元素干扰,亚铁还原硅钼蓝后,光度比色。
3.2.3.2试剂
a)硫硝混酸(1000mL水中含硫酸50mL、硝酸8mL)
b) 钼酸铵(5%)
c)草酸(5%)
d)硫酸亚铁铵(6%)
e) 过硫酸铵(25%)
f) 过氧化氢(1+1)
3.2.3.3仪器
722分光光度计
3.2.3.4试验步骤
称取试样0.2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硫硝混酸50ml,过硫酸铵10ml,低温加热使试样溶解(如果试样出现混浊,滴加2滴过氧化氢),煮沸1min,冷却,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备用。(母液)
吸取母液2.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5ml钼酸铵,加水30ml。沸水浴加热30s,立即流水冷却至室温。
加入10ml草酸,摇匀,加入10ml硫酸亚铁铵,稀释至刻度,摇匀。
于波长660nm处,2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液,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硅量。
3.2.4锰的测定—银盐—过硫酸铵氧化光度法
3.2.
4.1方法提要
试样经混酸分解后,用硝酸银催化,过硫酸铵氧化Mn2+为Mn7+,光度法测定。
3.2.
4.2试剂
a)过硫酸铵(15%)
b)硝酸银(1.7%)。
3.2.
4.3仪器
722分光光度计
3.2.
4.4试验步骤
,10ml过硫酸铵,吸取母液(1.3.1.3a)25.0ml,置于10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mlAgNO
3
水浴加热1分钟,冷却至室温。
于波长530nm处,2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
出相应的锰量。
3.2.5磷的测定—氟化钠-氯化亚锡-磷钼蓝光度法
3.2.5.1方法提要
试样经混酸分解后,磷全部转化为正磷酸与钼酸铵作用生成磷钼杂多酸,用氟化钠配位铁等,用氯化亚锡还原为磷钼蓝,光度法测定。
3.2.5.2试剂
a) 氟化钠(2.4%)—氯化亚锡溶液(1%)
b)钼酸铵—酒石酸钾钠(12%)。
3.2.5.3试验步骤
吸取母液10.0ml移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5mL钼酸铵—酒石酸钾钠溶液,摇匀,放置1min,立即加入10ml氟化钠—氯化亚锡溶液,摇匀。立即于波长660处,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液,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磷量。
3.2.6钛的测定—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
3.2.6.1方法提要
试样用硫、硝混酸分解,用过硫酸铵破坏碳化物,加入抗坏血酸还原Fe2+等。在酸性介质下,Ti4+与二安替比林钾烷生成一种黄色的配合物,测其吸光度,求得钛量。
3.2.6.2试剂
a) 硫硝混酸(1000mL水中含硫酸50mL、硝酸8ml)
b) 过硫酸铵溶液(15%)
c) 抗坏血酸溶液(5%)
d) 二安替比林钾烷溶液(4%):每100mL中含有盐酸30mL及10mL硫酸
e) 过氧化氢(1+1)
3.2.6.3试验步骤
称取0.5g试样于250mL三角瓶中,加50mL硫硝混酸及8mL过硫酸铵溶液(15%),低温加热溶解,再加3—6mL过硫酸铵溶液(15%),加热氧化,取下,滴加2滴过氧化氢,使溶液澄清,继续煮沸,取下,冷却至室温,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洗5-6次,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分取5mL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10mL抗坏血酸溶液,摇匀。加10mL二安
替比林钾烷溶液,摇匀,放置30min,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波长430nm处,3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求得分析结果。
3.2.7铬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光度法
3.2.7.1方法提要
试样经高氯酸—硝酸溶解,高氯酸发烟并辅以高锰酸钾将Cr3+氧化为Cr6+,用磷酸或EDTA掩
蔽铁等,用二苯卡巴肼(又称二苯氨基脲、二苯碳酰二肼)与Cr6+生成紫红色配合物,测其吸光度,求得铬量。
3.2.7.2试剂
a)磷酸(8+92)
b)硝酸
c)二苯卡巴肼溶液(0.25%):4g苯二甲酸酐溶解于100ml热的无水乙醇中,加入0.25g二苯卡巴肼,搅拌溶解后,冷却,贮于棕色瓶中保存(或直接配成乙醇溶液)
3.2.7.3分析步骤
取20mg试样于100—125ml锥形瓶中,预加2ml高氯酸,加热并滴加几滴硝酸助溶,继续蒸发至高氯酸烟升至瓶口10—20s,取下,稍冷,加30ml磷酸(8+92)摇匀,加5ml二苯卡巴肼溶液(0.25%)摇匀。
于波长540nm处,用2—3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求得分析结果。
3.3铸铁
3.3.1碳的测定—见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说明书
3.3.2硫的测定—见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说明书
3.3.3硅的测定同3.2.1.3
3.3.4锰的测定同3.2.1.4
3.3.5镁的测定—偶氮氯膦I直接光度法
3.3.5.1方法提要
试样用硝酸分解后,用三乙醇胺、邻菲罗啉-四乙烯五胺混合及EGTA-Pb溶液联合隐蔽剂消除Fe、Ni、Co等离子的干扰,在PH10的介质中,Mg2+可与偶氮氯膦I生成1:1的紫红色配合物,测其吸光度,求得镁量。
3.3.5.2试剂
a)三乙醇胺(1+1)
b)硼砂缓冲液(PH=10.5)
c)EGTA-Pb混合溶液:取EGTA1.9g加入200ml水加热溶解,滴加NaOH溶液(10%)至中性,另取氯化铅1.53g加水300ml,加热溶解,将两液合并,调至中性,以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d)邻菲罗啉-四乙烯五胺混合溶液:邻菲罗林1g溶于10ml乙醇中,加四乙烯五胺1ml,用水稀释至500ml
e)偶氮氯膦I溶液0.025%
f)硫硝混酸:1000ml水中含硫酸50ml,硝酸8ml
g)过氧化氢(30%)
3.3.5.3分析过程
称取试样0.1500g于100ml锥形瓶中,加硫硝混合酸12ml,过氧化氢2ml,低温加热溶解,再加入2ml过氧化氢,煮沸分解剩余的过氧化氢。冷却,滤于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