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价值观与态度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六讲-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六讲-价值观与态度

(一) 基本概念1.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 念和判断。

2. 价值观的两种属性:{ 强内度容属属性性::这一种种事事物物有是多否重重要要、、 有有多意大义意义3. 价值观体系:根据强度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排序得到他的价值观体系。

4. 价值系统:所有的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形成为了每一个人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我 们赋予如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而形成层级➢ 是非观,美丑观,人生观➢ 生活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婚姻价值观(二) 价值观的特性1. 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2. 价值观是隐含的,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

3. 价值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4. 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差异.(三) 价值观的形成1. 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社会舆论、大众传媒)2. 早期社会经验习得3. 遗传(四) 价值观的分类1. 奥尔波特:划分了六种价值观类型.1) 理论型(Theoretical ):重视以批评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2) 经济型(Economic ):强调有效和实用。

3) 审美型(Aesthetic):重视外形和和谐匀称的价值。

4) 社会型(Social):强调对人的热爱。

5) 政治型(Political ) :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6) 宗教型(Religious ):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2.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终极 工具价价值观:值观:理想个体更偏爱的行的终极存在状态,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是个体愿意终其一生去实现的目标 3. 施瓦茨的工作价值观➢ 是员工工作中希翼得到的和个人需求的表现,反映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权衡倾向。

➢ 它是个人对工作目的与工作行为的选择和评断标准.是个人价值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上的普通性态度,即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信念和偏好。

➢ 权力;成就;享乐;刺激;普遍主义;仁慈;自我导向;传统;顺从;安全秩序4. Meyer 1998 的现代工作价值观➢ 将工作特征划分为三个结构:舒适与安全,能力与成长,地位与独立。

组织行为学(6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6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下表列出了每一种价值观的范例。
表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中的两种类型: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1、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 2、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 3、成就感(持续的贡献) 4、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 5、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 6、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 7、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8、自由(独立、自主选择) 9、幸福(满足) 10、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 11、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 12、国家的安全(免遭攻击) 13、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 14、救世(救世的、永恒的生活) 15、自尊(自重) 16、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17、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18、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工具价值观 1、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奋发向上) 2、心胸开阔(开放) 3、能干(有能力、有效率) 4、欢乐(轻松愉快) 5、清洁(卫生、整洁) 6、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 7、宽容(谅解他人) 8、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 9、正直(真挚、诚实) 10、富于想象(大胆、有创造性) 11、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12、智慧(有知识的、善思考的) 13、符合逻辑(理性的) 14、博爱(温情的、温柔的) 15、顺从(有责任感、尊重的) 16、礼貌(有礼的、性情好) 17、负责(可靠的) 18、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
分析宝玉挨打后,薛宝钗与林黛玉的行为差异。
第六章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2.职业选择的价值观念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种职业内涵价值的基本认识 和基本态度,是人们对职业和劳动岗位的总的看法。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3.价值观的重要性 价值观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了解员 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它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价值观 通常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3组织行为学课件(员工的态度与价值观)

3组织行为学课件(员工的态度与价值观)

2020/12/31
(C) 中国人民大学
10
工作满意模型
价值观
公平
期望得到的 工作结果 _________ 报酬、工作本身 晋升、人际关系 工作条件
认知
2020/12/31
差异
认为实际得 到的工作结果
________ 报酬、工作本身 晋升、人际关系 (C) 中国人工民大作学条件
工作满意
11
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
• (1)把员工的需要同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 满足员工的需要。
• (2)适当的放权,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让员工参与 企业的决策,使其有主人翁责任感、对企业的归属感以 及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 (3)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包括工作和 休息环境,还包括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等。
• (4)管理人员实行走动管理,经常与职工自由交谈,保 持上下沟通,促进了解。
我的报酬与我所做的工作量
非常 满 不 不满意 非常
满意 意
不满意
(2)与(1)的区别:JDI只提供了组织成员对五个工作要素的总的态度 的信息资料,而MSQ则提供了具体的较详细的信息资料。
2020/12/31
(C) 中国人民大学
15中每一项都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应该是”,一个 是“现在是”。两个问题的得分相比较,差别越大,满意度越低; 差别越小,满意度越高。总的满意度可用各项得分的全部加总来衡 量。
2020/12/31
(C) 中国人民大学
26
组织价值观系统的形成
(1)创始人的信念和价值观。 (2)现有管理层的信念和价值观。 (3)现行法律制度。国家有关就业、环境、税收等法律法
规都会对公司信念和价值观的建立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4) 特定市场中的游戏规则。一个市场的自由竞争程度以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2. 情向感。成分──对对象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如喜好 或 “他 定厌 我反 要恶 不映 么、 喜了 是尊 欢一 否敬 张个 定或 三人 ,轻 ,对 或视 因该 者、 为对 要热 他象 么爱 歧的 是或 视喜感仇少欢受视数要,等民么一等族是般。。不要例”喜么如这欢是,就。肯 反映了例你如对,张一三个这人个说人,的“情我绪喜和欢感我受的。工作” 。 这就表明了他对其工作持肯定的态度。而且,
RED
请讨论: 薛宝钗与林黛玉谁更可爱? 分析宝玉挨打后,薛宝钗与林黛玉的行为差异。
第三章 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RED
RED
第一节 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
从个人或者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 行为模式或存在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 为模式或者存在的状态更可取。
3. 意向成他分会─表─现主出体积行极为努的力准工备作状的态行,为内倾在向的。心理 动这力样,,打态算度行作动为的一方种式心。理按动照力情,感激激励励着的主方体向采采取 取与行态动度。相因适为应你的对行张为的,厌因恶此感,情它,也所是以个你性可的能重采要 取组回成避部他分,。与他疏远的行为。
2020/03/11
的满意

指导思想
个人主义、竞争、混合的,既有个人
野心勃勃
主义、又有合作
合作
政府的作用 越少越好
虽然不好,但不可 避免,有时是必 企业的合作者 要的
对职工的看法
只是一种手段, 只有经济的 需要
既是手段,也是目 的
本身就是目的
比较方面 最大利润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社会效益
领导方式 专权方式
开明专制、专制和 民主混合
RED
RED
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测量

1100043组织行为学-价值观与态度-1109

1100043组织行为学-价值观与态度-1109
22
第22页,共43页。
(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将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 (1)不相关。 (2)协调。 (3)不协调。
• 认知不协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具有动机的作
用,会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态。在解决认
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
(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按10年平均值计算,美国家族企业的股票投资回报率为15.6%,而 非家族企业的股票投资回报率则只有11.2%;在资产回报率、年度收入增 幅两项重要指标当中,家族企业分别达到了5.4%和23.4%,非家族企业 则为4.1%和10.8%。德国家族企业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206%,而非家族 企业只上升了47%。
(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Hale Waihona Puke 23第23页,共43页。如:1、我喜欢抽烟
认知因素A;
2、抽烟--癌
认知因素B
二者是不一致的
改变:1)改变A或B;
2)增加新的因素C:抽烟也有长寿的;
3)强调A或B的重要性
特点:认为改变态度是自我认知的调节过程
第24页,共43页。
1959年实验:
• 干枯燥的工作,诱使被试说这些工作有意思令人 十分愉快
所含有的判断成分反映了个人关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可取与不可取
等观念的判断
价 内容属性:某种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可取的

观 强度属性:内容因素的重要程度
价值体系是指一个人对各个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
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
第2页,共43页。

00152《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大纲

00152《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大纲

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一、价值观1.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价值观代表的是人们最基本的信念,这种信念会使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可和可接受程度高于其他事物。

2.价值观的属性价值观的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强度属性。

①内容属性:指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否重要;②强度属性界定的是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的重要程度;3.价值观的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自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并最终稳定下来。

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和价值观以及早期学校的教育等。

随着时间和空间跨度的更迭,人们的一些观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体现的是价值观的时代属性和社会属性。

4.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对于组织行为的重要作用:第一,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第二,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第三,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第四,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二、态度1.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

或者说,态度是一种带有评价性情感倾向的主观感受与意识状态。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这三者合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1)态度知觉成分:指个体对客体的理解和价值评价;(2)态度情感成分:指个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及其程度;态度中情感成分分为两类:①情境性的情绪,是情感过程在外部表现中可以测量的部分,带有冲动性并且容易变化;②比较稳定的情感,由对事物比较深入的认识所引起;(3)态度行为意向成分:指个体对客体的行为准备状态及行为反应的倾向。

组织行为学讲义-价值观、态度、能力与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讲义-价值观、态度、能力与工作满意度

价值观、态度、能力与工作满意度个体差异对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第一节个人价值观一、个人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values〕代表一系列根本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这个定义包含判断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一个人关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观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或强度两种属性。

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说明其重要程度。

我们的价值观一局部是遗传,其余局部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化、父母行为、教师、朋友以及其他相似的环境因素。

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案例:;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问卷〔Rokeach Value Survey,RVS〕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instru'mentl] values〕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发奋向上〕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心胸开阔〔开放〕成就感〔持续的奉献〕能干〔有能力、有效率〕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欢乐〔轻松愉快〕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清洁〔卫生、整洁〕平等〔兄弟情谊、时机均等〕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家庭平安〔照顾自己所爱的人〕宽容〔谅解他人〕自由〔独立、自主选择〕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幸福〔满足〕正直〔真挚、老实〕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富于想象〔大胆、创造性〕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国家的平安〔免遭攻击〕智慧〔有知识、善思考〕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符合逻辑〔理性的〕救世〔救世的、永恒的生活〕博爱〔温情的、温柔的〕自尊〔自重〕顺从〔有责任感、尊重〕社会成认〔尊重、赞赏〕礼貌〔有礼的、性情好〕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负责〔可靠的〕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研究证实,相同职业或类别的人倾向于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2018/11/9
9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罗克奇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 成就感 和平的世界 平等 自由 内在和谐 工具价值观 雄心勃勃 能干 欢乐 勇敢 助人为乐 富于想象
2018/11/9
10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18/11/9
3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
外部因素:人际影响、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企业文化的 影响 内部因素:员工的认知、员工的需要、员工的个性心理特 征
2018/11/9
32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
宣传法:权威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 员工参与法:角色扮演、换位思考 组织规范法:形成决定,进行约束
2018/11/9
30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分析
(1)这是一个典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事例。 (2)学生相信老师的预言,对自己充满信心,向着教师 的预言的“未来”努力。 (3)学生努力的结果必然是取得好的成绩,好成绩反过 来又证实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对教师的预言更坚信, 更加努力。
17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
垂直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部分,但群 体成员各不相同,大家相互依赖又各不相同。 水平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部分,所有 成员彼此相似,平等是至关重要的。 垂直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每个人是不同的,不 平等被接受和认可。 水平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个体与他人的地位或 多或少的是平等的,自我独立并与他人的自我相同。

组织行为学讲义态度与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讲义态度与价值观-
得排列次序,就构成了其个人得价值观体系。 ●人们得价值观及其价值观体系就是决定其行为得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得形成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个人得价值观就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得影
响下逐步形成得。 ●一个人所处得社会生产方式和其所处得经济地位,对其价值
观得形成有决定性影响。 ●价值观既有相对得稳定性和持久性,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 蓝领工人吴清吉,国小学历、年近六十,价格比别人 高、工时比别人长,追求一百分得态度,让工作接不 完。
• 吴清吉,一个只有国小学历、年近六十岁得蓝领工人应该 就是职场竞技场得被淘汰者,却炙手可热。她不像克鲁伯 能与查尔斯王子读同样得贵族学校,但拥有另一把更可贵 得人生金钥匙,追求一百分得工作态度。态度,改变吴清吉 得人生下半场。
变态度。 ●通过参与活动而使态度改变得程度,受到两个因素得影响:一就是参与活
动得程度(深度与广度),二就是心理介入得程度(主动性)。
3、 角色扮演 ●一个人所扮演得社会角色对其态度得改变有很大得影响。 4、 利用群体或组织规范 ●群体或组织规范和行政手段具有一定得强制力、约束力,可在一定程度
上改变人们得态度。 5. 说服、宣传教育 ●成功得说服过程必须有三个条件:被说服者有改变态度得愿望;相信劝导
●在组织管理中,要致力于组织文化建设,根据组织得使命、 任务,树立明确得组织价值观,努力使组织得所有员工接受 她、赞同她。
●在招聘和选拔员工时,要重视对其价值观得考察,尽量避免 任用那些其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得价值观相悖得员工。
●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人们得价值观得变化以及其对经营管 理和组织绩效得影响作用。一方面,要使组织得经营管理 工作适应人们普遍存在得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要树立和培 植新得价值观。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 菲斯汀格认为,失调的任何形式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 将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和不舒服,因此,个体将寻求最 小失调的稳定状态。
▪ 你知道偷漏所得税是错误的,但是也许每年你都少交一点, 并且希望不被审查出来。或者,你告诉你的孩子饭后要刷 牙,尽管你自己可能都做不到。
▪ 减少失调的愿望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造成失调的原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价值观问卷
曾国军
▪ P101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态度及其改变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什么是态度
曾国军
▪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 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有指向性,必须有态度主体和态度 客体。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问题和提示
▪ 问题:

1.衫本辰夫的管理方法表现了那些组织发展的基本价
值观?

提示:尊重人,信任和支持,创新

2.这些价值观对组织发展有什么帮助?

提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自我实现,
有利于团队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20/6/16
曾国军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组织行为学03(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03(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罗克奇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 ) 罗克奇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2)
终极价值观 成熟的爱(性与精神上亲密) 成熟的爱(性与精神上亲密) 国家的安全(免受攻击) 国家的安全(免受攻击) 快乐(享受的、闲暇的生活) 快乐(享受的、闲暇的生活) 救世(得救的、永恒的生活) 救世(得救的、永恒的生活) 自尊(自敬) 自尊(自敬) 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工具价值观 独立(自立、自足) 独立(自立、自足) 富有知识(善思考) 富有知识(善思考) 合乎逻辑(理性) 合乎逻辑(理性) 博爱( 温柔) 博爱(充满感情 温柔) 顺从(责任感、可敬) 顺从(责任感、可敬) 礼貌(有修养的) 礼貌(有修养的) 负责(值得信赖的) 负责(值得信赖的) 自控( 自我约束) 自控(自律 自我约束)
2000年至 年至 下一世代 今
中高层管理者拥有的价值观对组织内的 整体道德气氛产生主要作用 EXP1:上梁不正下梁歪; EXP2:在一些娱乐场所很难找到 新近流行的歌曲。
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架构
权力距离 长期和短期 取向
个人主义和 集体主义 生活数量和 生活质量
不确定性规避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 个人主义——社会结构结合松散 个人主义 社会结构结合松散 集体主义——社会结构结合紧密 集体主义 社会结构结合紧密 权力差距: 权力差距: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的认可程度 权力差距大——尊敬权威 权力差距大 尊敬权威 权力差距小——不畏权势 权力差距小 不畏权势 不确定性规避:低不确定性规避:容忍风险,泰然处之; 不确定性规避:低不确定性规避:容忍风险,泰然处之; 高不确定性规避:焦虑风险、 高不确定性规避:焦虑风险、规则行为 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 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 强调生活数量, 强调生活数量,偏重享乐主义和物质生活 强调生活质量, 强调生活质量,偏重人际关系和精神满足 长期与短期取向: 长期与短期取向: 长期:着眼未来, 长期:着眼未来,看重节俭和持久 短期:看重过去与现在,尊重传统, 短期:看重过去与现在,尊重传统,履行社会义务

组织行为学基础知识

组织行为学基础知识

组织行为学基础知识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的学科。

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解释和预测组织中人们的行为。

一、个体行为个体是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个体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人格人格是个体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

常见的人格特质理论包括大五人格模型,即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了解员工的人格特质有助于预测他们在工作中的行为和表现,例如,责任心强的员工更可能按时完成任务,注重工作质量。

2、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

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的目标和动机不同。

具有强烈成就导向价值观的员工可能更追求高绩效和职业发展,而注重工作生活平衡价值观的员工可能更关注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的合理性。

3、知觉知觉是个体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

知觉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知觉。

在组织中,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员工的知觉偏差,避免误解和冲突。

4、态度态度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度和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往往工作效率更高,离职率更低。

工作投入度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的专注和热情,而组织承诺则体现了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5、学习个体通过学习来适应工作环境和改进工作表现。

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都为理解个体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例如,通过及时的奖励和表扬,可以强化员工的积极行为。

二、群体行为群体是由两个或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集合。

1、群体发展阶段群体通常经历形成、震荡、规范、执行和解体这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群体的特点和问题各不相同,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促进群体的发展和绩效。

2、群体角色群体中的成员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如任务角色、维护角色等。

明确的角色分工有助于提高群体的效率。

3、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它可以是正式的规章制度,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约定俗成。

第五章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共43张PPT)

第五章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共43张PPT)

第三十五页,共43页。
一点点观点(guāndiǎn)
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 呈非显著相关,存在着一些 (yīxiē)中介因素,只有妥善处 理好这些中介因素,才能开展积 极态度,保证绩效提高。
第三十六页,共43页。
2.工作投入 工作投入:员工在工作中投入时间和 精力并将工作视做自己生活的核心的 程度,反映了个体总是(zǒnɡ shì)希 望在工作上超出一般的期望的倾向性。 高工作投入的人? 低工作投入的人? 工作投人与工作满意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十三页,共43页。
〔四〕其他方法(fāngfǎ) 1.预言的实现 2.协助法 3.强迫接触法〔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4.角色扮演法
第二十四页,共43页。
六、态度的测量
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fāngxiàng) 态度的深度
• 常采用的方法(fāngfǎ): •观察法 •自由反响法〔投射法、语句完成法〕 •问卷法 •生理反响法
第二十五页,共43页。
➢测量态度时应注意: ➢一是所测量态度越具体,那么(nà me) 所表达的态度与实际行为关联越大。 ➢ ➢二是环境因素和所处文化背景的标准, 对态度与行为间关系影响甚大。
第二十六页,共43页。
七、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jì xiào) 工作中最重要的态度种类 1.工作满意度 2.工作投入 3.组织承诺
提出(tí chū)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 关系:高工作绩效导致高工作满意度
第三十二页,共43页。
• 工作绩效
报酬(bà o chou)
工作满意度
报酬(bà o chou)公平感

*高
*经济的
*公平
*满意

*低
*社会的
*不公平

组织行为学第3章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3章价值观与态度
第一,个人特点。 第二,角色状况。 第三,工作的某些特征。 第四,工作经历。 n 首先,个人重要性是指员工对贡献大小、职位关键性
的感知。如果员工感觉自己对组织发展贡献很大,就 会增加自我尊重。相信自己的工作对组织的至关重要 也可满足员工的内在工作动机,从而增加对组织的情 感依赖。 n 其次,凝聚力高的群体的员工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欣 赏、合作默契,会使员工舍不得离开。 n 再次,组织可信性是指组织为员工办事时是否能说到 做到、言行一致。如果管理者说话不算数,会使员工 对组织失望。 n 最后,参与管理可增加员工对组织的信任与责任,从 而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与依恋。
教学目的: n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n 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形成的过程; n 了解价值观的类型、测量以及对不同价值观的管理; n 了解态度的性质与形成; n 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第3章价值观与态度
3.1 价值观与管理
n 引导案例:价值观对态度的影响 3.1.1 价值观的概念 n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
n 第四,当态度改变的幅度不大时,容易接受 宣传;差异过大时,认知失调也会更大。
组织行为学第3章价值观与态度
3.2.5 工作态度
1.工作满意度 1)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第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第二,公平的报酬。 第三,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第四,融洽的人际关系。 第五,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组织行为学第3章价值观与态度
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 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n 价值观及其体系是指导人们行为 的准则。
组织行为学第3章价值观与态度
3.1.2价值观的形成
n 首先是遗传。 n 其次是环境。案例:孟母三迁 n 第三,价值观还受通常个人经济
地位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价值观、态度、知觉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价值观、态度、知觉

3.3.2 归因理论(续) 归因理论(
High
独特性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内部 外部
Low
个体 行为
High
普遍性
Low
High
一致性
Low
3.3.2 归因理论(续)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发现: 存在着歪曲原因的错误和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对其他人的行为做判断 基本归因错误 时,我们总是低估外部因素,而又过高估计内 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自我偏爱:人们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诸如 自我偏爱 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为不走运 等外部因素
美国员工的工作价值观
阶段 就业时间 最重视的工作价值观 工作勤奋,保守, 工作勤奋,保守, 忠于组织 生活品质,不从众, 生活品质,不从众,追 求自主, 求自主,忠于自我
新教徒工 1940~50年代 作伦理 存在 务实 X世代 1960~70年代中期
成功,成就感, 1970年代中期~80年 成功,成就感,富野心 代后期 工作勤奋, 工作勤奋,忠于事业 1990年代至今 弹性,工作满足感, 弹性,工作满足感,休 闲及人际关系之维护
罗基价值观调查(Rokeach 罗基价值观调查(Rokeach Value Survey)
米尔顿罗基设计了罗基价值观调查方法(RVS). 米尔顿罗基 RVS包括两组价值,每组包括18条个体价值条目. 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的是认可的终极 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 存在状态,反映他(她)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 ,指的是更偏 好的具体行为方式,或者实现终极价值的方法.
3.3 知觉

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武汉科技大学组织行为学(周)

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武汉科技大学组织行为学(周)

群体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群体规范
群体内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对群体行为起到约束和引 导作用。
群体压力
群体对成员施加的影响,使成员在行为上趋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
群体决策
群体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行为特征,如头脑风暴、德尔菲法等, 以及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如群体规模、成员构成等。
04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关系
态度在价值观与行为间作用
态度反映价值观
01
个人对某事物的态度往往反映了其内在的价值观,是价值观的
一种外在表现。
态度影响行为决策
02
态度作为个人对事物的倾向性看法,会影响其在特定情境下的
行为决策。
态度与行为一致性
03
一般来说,个人的态度与其行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持有积
极态度的人更可能采取积极的行为。
组织制度与规范
组织的制度和规范是组织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制定和 执行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组织能够强化员工对价值观的认 同和遵守。
领导者示范
领导者在组织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 们的言行举止、决策方式等都会对员工产生示范效应,从 而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念。
组织文化与氛围
组织文化和氛围是组织价值观的隐性体现。通过营造积极 向上、和谐共融的文化氛围,组织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员 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态度改变策略及方法
通过提供信息和论据,引导员工改变原有的态度。这 种方法需要注意论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及员工的
接受程度。
输入 群体标影题响法
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影响个体的态度。例如,通过组织 内的意见领袖或团队讨论等方式,引导员工形成新的 态度。
说服教育法
参与实践法
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强化或削弱员工的某种态度。这种 方法需要注意奖励和惩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以及员

组织行为学复习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答案

一、名词解释1、组织: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活动过程。

2、气质: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3、态度:是指个体对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4、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5、动力定型:一一没找到6、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实质就是把组织的整体目标转化为各组织单元和个体的具体目标的过程。

7、社会助长: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的现象称为社会助长8社会堕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9、从众: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的时候会感到群体的压力,在群体的压力之下他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的标准保持一致,这就是从众。

10、群体思维:即小集团思想,是指参与一个统一集体中的人们的思想作风,在这种群体中认为追求相互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

11、群体转移:是指在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或观点。

12、团队:是由一群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识的人所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它以成员高度的互补性、知识技能的跨职能性和信息的差异性为特征。

13、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14、激励:就是设法让人们发自内心地去做某件事(而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或盲从)。

用管理学语言: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外部刺邀),引起被管理者的某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动机,促使其产生组织所需要的行为的一个过程。

二、简答题1、人群关系理论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什么区别?1)传统管理理论把人当做“经济人”对待,认为金钱是刺激经济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际关系学说把人当做“社会人”加以尊重,认为影响人积极性的,除了物质利益因素,还有社会的、心里的因素,如:交往、友谊、归属感和尊严^等2)传统管理理论认为生产效率单纯的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等物质因素制约,因而在管理上只注重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等,即以“事”为中心;人际关系学说认为生产效率的好坏,不仅受劳动环境、工作方法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职工态度3)传统管理理论只注意正式组织的作用;人际关系学说不仅重视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通过霍桑实验证实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简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的重要启示1•确定适宜的目标2.提高职工的期望值3.增强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之间的关联性4.正确认识报酬在职工心中的效价3、简述目标设置理论的内涵。

组织行为学_03价值观、态度与情绪

组织行为学_03价值观、态度与情绪

员之价值标准,良好的组织文化将有利于组织成员 之间的理解和协作,是增强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 持久力,推动组织成长和发展的最核心力量。这种 共同的价值观能使组织成员的个体目标趋向组织的 整体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团 结协作,提高组织效率。
第二节、态度
一、态度概述 (一)态度概念与结构 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 价与心理倾向。态度对象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 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成分,即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一般,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 调一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然,我们也不 能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而忽视各种社会客 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 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
表2-1 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表
二、价值观与管理 (一)价值观与管理模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根据组织的总体目标、基本 的价值观、对员工的看法等方面的不同划分,存在 着以下三种管理模式。 1. 最大利润管理模式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被广泛的应用于美国企业中。 经营的总体目标就是取得最大利润,以在市场竞争 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切管理决策和组织行为都服 从于这个唯一目的,并以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好坏 的唯一标准。与这种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价值观是 利己主义、适者生存、个人奋斗、竞争等。
2. 委托管理模式 它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生产资料的所 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企业规模扩大、组织复 杂、投资额巨大等背景下形成的。员工既被看做 是手段,也被看做是目的,而不单纯是劳动力市场 中任人雇佣和解雇的资源。 它承认员工的权力必须得到承认,可以组织工 会等员工团体来关注他们的利益。但是,它仍然有 强烈的利润指标需求。因此,它是一种在谋取利润 与社会道德之间进行调和的管理模式 。

3.组织行为学-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3.组织行为学-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个体1. 个体行为的基础2. 知觉和个人决策3.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4. 激励:从观念到应用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1. 价值观2. 态度3. 工作满意度4、什么决定工作满意度?5、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绩效6、员工如何表达他们的不满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主要在好与坏、正确和错误、可取与不可取之间的判断。

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一个系统。

价值观系统:针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即那一些方面重要,即重要的程度。

影响因素:遗传教师纷乱的价值观使得对父母行为朋友管理学的认识产生误解。

民族文化其他环境因素价值观系统针对一个事物判断:那一些方面重要,即重要的程度一、价值观:如何建立卓越的价值观1、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判断是非黑白的信念体系; 价值观是人们做人和行事的规范;价值观是决定成功的最终要素; 价值观的冲突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价值观决定人生命运。

价值观是信念的一部分,且是信念的核心; 观念=价值观+信念2、价值观与信念的关系·信念价值观价值观是信念的核心如何建立卓越的价值观价值观源于你的信念,且受环境的影响; 家庭的影响; 交际圈的影响; 公众人物的影响; 工作环境的影响;3、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建立卓越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会发生变化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3、价值观的形成SH BLM 河爱之船如何建立卓越的价值观价值=积极的价值+消极的价值; 价值=工具价值+本质价值; 价值=追求的价值+避开的价值; 价值层级。

4、价值观体系如何建立卓越的价值观5、价值观的冲突是一切矛盾的根源(1)价值观的冲突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矛盾的根源;共同的价值观是形成共识和友谊的基础;如何建立卓越的价值观5、价值观的冲突是一切矛盾的根源(1)解决的办法是:——尊重别人的价值观;——找出双方价值观中的共同点,不断扩大共同点,从而逐步化解彼此之间的差异;——换位思考,尽量帮助对方实现最大的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价值观与态度一、价值观(一)基本概念1.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2.价值观的两种属性:{内容属性:一种事物是否重要、有意义强度属性:这种事物有多重要、有多大意义3.价值观体系:根据强度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排序得到他的价值观体系。

4.价值系统:所有的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形成了每个人的价值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我们赋予如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而形成层级➢是非观,美丑观,人生观➢生活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婚姻价值观(二)价值观的特性1.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2.价值观是隐含的,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体现出来。

3.价值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4.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差异。

(三)价值观的形成1.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社会舆论、大众传媒)2.早期社会经验习得3.遗传(四)价值观的分类1.奥尔波特:划分了六种价值观类型。

1)理论型(Theoretical):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2)经济型(Economic):强调有效和实用。

3)审美型(Aesthetic):重视外形和和谐匀称的价值。

4)社会型(Social):强调对人的热爱。

5)政治型(Political):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6)宗教型(Religious):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2.罗克奇价值观调查{终极价值观:理想的终极存在状态,是个体愿意终其一生去实现的目标工具价值观:个体更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3.施瓦茨的工作价值观➢是员工工作中希望得到的和个人需求的表现,反映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权衡倾向。

➢它是个人对工作目的与工作行为的选择和评断标准。

是个人价值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上的一般性态度,即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信念和偏好。

➢权力;成就;享乐;刺激;普遍主义;仁慈;自我导向;传统;顺从;安全秩序4.Meyer 1998的现代工作价值观➢将工作特征划分为三个结构:舒适与安全,能力与成长,地位与独立。

(五)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传统价值观vs 现代价值观儒家价值观新新人类价值观80后与90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六)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差异●霍夫斯泰德的文化评估构架1. 权力距离: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纳和认可程度。

{低权力距离: 相对平等高权力距离: 极端不平等2.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1)个人主义:人们喜欢以个体为单元活动而不是成为群体成员进行活动的程度。

2)集体主义:人们希望成为一个能从中得到照顾和保护的群体的一员。

3.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1)男性气质:男女角色不同,社会由男性主导2)女性气质:男女之间差异小,强调男女平等4.不确定性规避人们喜欢结构化而非非结构化情境的程度(对不确定情况感到焦虑和希望避免这些情况的程度)。

1)高不确定性规避: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喜欢并希望避免不确定的情况2)低不确定性规避:一个国家的人民不介意并能接受不确定的情况5.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1)长期取向生活在长期取向文化中的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

2)短期取向短期取向的人们看重的是此时此地,更易接受变革。

●GLOBE的文化评估构架1.决断性2.未来取向3.性别差异4.不确定性规避5.权力距离6.个人/集体主义7.组内集体主义8.绩效取向9.人本取向(七)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对其行为的影响1.影响对个人目标及实现途径的选择2.影响对他人和群体的看法,从而影响人际关系3.影响对组织目标的态度4.影响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八)价值观与管理➢必须了解组织成员的价值观,进而才能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例如,根据价值取向设置奖励诱因;在招聘选拔时需要考察候选人的价值观)➢要致力于组织文化建设,树立明确的组织价值观,并努力使员工接受和赞赏(注意:组织价值观的确立有必要考虑成员的价值观)➢要注意讲求商业伦理(黄金法则:以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态度(一)基本概念➢态度调查的作用:1.定期使用态度调查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员工对于他们工作环境的真实感受。

(态度调查的结果常常令管理层感到惊讶。

原因在于:员工的行为是建立在知觉而不是事实基础上的)2.定期使用态度调查能够提醒管理者注意潜在的问题,及早了解员工的意图,以便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因此个体会努力设法减少或消除失调。

(认知失调具有激励力量)➢个体减少失调的意愿取决于:1) 导致失调的要素的重要程度2) 个体相信自己对这些要素的控制程度 3) 个体在失调状态下的受益程度 2. 认知平衡理论: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

(三) 如何转变员工态度宣传说服法,活动参与法,组织规范法,群体压力法。

➢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四) 几种重要的工作态度1. 工作满意度(员工因对工作特征的评价而产生的对工作的愉悦感觉)2. 工作卷入(员工在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绩效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工作卷入反映了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较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 工作卷入程度高的员工对他们所做的工作有强烈的认同感,并且真的很在意他们所做的工作的类型。

➢ 工作卷入水平高与缺勤率低和辞职率低相联系。

➢ 工作卷入可以更稳定地预测流动率而不是缺勤,它可能解释流动率16%的变异。

3. 工作投入/敬业度(个体对参与度、满意度及工作的热情)➢ 员工敬业度对客户满意度、生产率和利润有正向影响,对离职率和事故发生率有负向影响。

➢ 与员工情绪、态度、行为和绩效有密切联系。

4. 组织承诺(员工认同特定的组织及其目标,并且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状态。

包括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 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

➢ 组织承诺与缺勤和流动率呈负相关,组织承诺可以解释34%的变异。

➢ 组织承诺之所以是一个更好的预测指标,是因为它是对组织整体的更全面更长久的反应。

➢ 工作满意与组织承诺的关系 外部刺激目标靶中介过程结果传播者权威性、可靠性、外表吸引力沟通差异性、情绪感染性、信息组织方式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信奉程度预防注射卷入程度人格因素信息学习情感迁移相互机制反驳态度改变信息贬损信息曲解掩盖拒绝5.组织支持感(员工对组织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并关心他们的利益的一种感知和看法)➢与员工情绪、态度、行为和绩效有密切联系。

三、工作满意度(一)基本概念1.工作满意度:员工因对工作特征的评价而产生的对工作的愉悦感觉2.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一个员工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规定的任务➢任何工作都要求与同事和上司相互交往,遵循组织的规章制度,符合绩效评价标准,等等。

➢这意味着员工对他的工作的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估是大量分立的工作元素的复杂的总和。

➢工资,晋升,监督,福利待遇,奖赏,工作程序,同事关系,工作本身,沟通(二)测量方法:1.单一整体评估法2.许多工作要素组成的总和评分法➢两种方法的比较:1.简单优于复杂。

2.有研究对一个问题的整体评估法和更繁琐的工作要素总和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更有效。

3.解释:因为工作满意度的概念的内涵太广,单个问题实际上成了一种包容性更广的测量方法。

(三)工作满意度的结构➢Locke:工作本身;报酬;晋升;认可;工作条件;领导;同事等➢Amold: 工作本身;经济报酬;升迁;工作环境;工作群体等➢MSQ:20个要素。

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一般满意度➢JDI:工作描述指数。

工作本身;报酬;晋升机会;主管;同事(四)什么决定工作满意度1.富有心理挑战性的工作➢能够提供机会去使用他们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为他们提供多样的任务、➢有一定的自由➢对他们工作的好坏提供反馈。

➢这些特点使得工作更富有挑战性。

2.公平的报酬➢员工希望他们分配制度和晋升政策能使他们觉得公正、明确,并与他们的期望一致。

➢当报酬公正地建立在工作要求、个人技能水平、社区工资标准的基础之上时,就会导致对工作的满意。

➢但是报酬与满意之间的联系关键不是一个人的绝对所得,而是对公平的感觉。

➢员工追求公平的晋升政策实践。

如果员工觉得晋升决策是以公平和公正的方式做出来的,他们更容易体验到满意。

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员工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既是为了个人的舒适,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

➢员工希望工作的物理环境是安全的、舒适的。

温度、灯光、噪音和其它环境因素不应太强或太多。

➢大多数的员工希望工作场所与家庭比较近,清洁,装备比较现代化的设施,有充足的工具和机器装备。

4.融洽的同事关系➢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满足了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友好的和支持性的同事会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上司的行为也是一个决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当员工的直接监督者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对好的绩效提供表扬,倾听员工的意见,对他们对表现出个人兴趣时,员工的满意度会提高。

(五)工作满意度的意义1.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正相关)➢如果在组织整体水平而不是在个体水平上收集满意和生产率的数据,拥有高满意度员工的组织比那些低满意度员工的组织更有效。

➢我们之所以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证据支持“满意导致生产率”的结论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研究是集中在个体水平上,而不是组织水平上。

➢关于生产率的个体水平的测量指标未能考虑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和交互作用。

2.满意度与离职率的关系(负相关)➢满意度和流动之间也是负相关的,但是这种相关比我们发现的满意度与旷工之间的相关更高,➢其它的因素,如劳动市场条件,改变工作机会的期望,任职时间的长短,都是对是否真正决定离开自己目前工作岗位的重要限制因素。

●与绩效水平有关:满意度--流动关系的一个重要调节变量是员工的绩效水平。

1)高绩效水平的员工满意度与流动没有相关。

2)低绩效的员工不满意更可能导致流动。

●与一般生活态度有关:一个人对生活的一般态度调节着满意——流动的关系。

那些比别人报怨更多的员工,当他们对工作不满意时,与那些对生活持更积极态度的员工相比,更不愿辞职。

所以,当两个员工报告的工作不满意的水平相同时,最可能辞职的人是从总体上对生活抱乐观态度的人。

3.满意度与缺勤率的关系(负相关)➢满意度与旷工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负向关系,但是这种相关是中度的——通常小于0.40。

➢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

4.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5.满意度与工作越轨行为(负相关)(六)员工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影响1.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生产率更高,生产率高的员工也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有更多高工作满意的工人的组织的生产率更高2.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高工作满意的员工极少缺勤3.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高工作满意的员工会觉得被公平对待并有高组织信任感,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中并取得超出期望的成果4.工作满意度与离职率高工作满意员工不易离开组织5.工作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高工作满意员工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更友好、乐观、及时响应;很少退职,因此有助于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他们富有经验)顾客不满会增加员工对工作的不满6.工作满意度与越轨行为工作不满意能为很多职场越轨行为提供预测(七)员工如何表达不满1.退出(exit):离开组织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