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刘廷玑的戏曲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4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2013

清代刘廷玑的戏曲理论

陈仕国

(山西师范大学 戏曲文物研究所,山西 临汾 041004)

摘 要:刘廷玑的戏曲理论散见于《在园杂志》中,主要包括戏曲创作论、戏曲源流论、戏曲表演论及戏曲人物论。他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戏曲文辞风格、曲学渊源、舞蹈表演及人物个性化,并在戏剧创作实践中提出应尊重剧作家的创作个性及填词,不必拘于固定格式。他认为戏曲表演在于“传情”、“求似”,关于戏剧人物塑造应有“轻重区别之权”,要求全面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其个性等的阐述,均颇具启发。

关键词:刘廷玑;《在园杂志》;戏曲理论;人物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3)02-0050-04

刘廷玑(1654—1715),清代文学家,字玉衡,号在园,别号葛庄,辽宁辽阳人,隶汉军镶红旗人,曾任国子监,后出任浙江台州府通判,康熙二十七年(1688)迁浙江处州府知府,康熙三十五年(1696)任分巡温处道,康熙四十二年(1703)擢升为江西行提刑按察使,后来贬谪为江南淮徐巡道郎,著有《葛庄诗钞》、《长留集》(与孔尚任合编),又有 笔记《在园杂志》四卷。刘廷玑《在园杂志》涉及戏曲的文辞、声腔、表演、人物等方面的理论,对研究戏曲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由于其理论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学术界历来对此关注甚微。本文拟从创作论、源流论、表演论及人物论对其戏曲理论进行初步探讨。

一戏曲创作论

在明代诸家论争《琵琶记》与《幽闺记》时,刘廷玑将戏曲文辞列于首位,并认为“《琵琶》自高于《幽闺》”,原因在于:

譬之于诗,《琵琶》,杜陵也,《幽闺》,义山也。

比之时艺,《琵琶》程墨也;《幽闺》房书也。《琵

琶》语语至情,天真一片,曲调合拍,皆极自然,

真是天衣无缝。至于才人点染,浅深浓淡,何事不

能?岂[梁州序]、[念奴娇]二曲遂谓各一手笔乎?观

少陵诗何法不备,何态不呈,乌可以一家之管见测

之哉?[1]P650

刘氏主张以曲词为切入点来评论戏曲高低,把《琵琶记》比

收稿日期:2012-11-04

作者简介:陈仕国(1984-),男,广东阳江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戏剧与影视学。作杜诗,把《幽闺记》比作李诗,认为《琵琶记》“语语至情,天真一片,曲调合拍,皆极自然”,相比于《幽闺记》,“真是天衣无缝”。至于《琵琶记》的[梁州序]、[念奴娇]二曲非出自高则诚之手之说,刘氏则认为“观少陵诗何法不备,何态不呈,乌可以一家之管见测之哉?”“法备”是指艺术创作的具体手法和技巧完备,“态呈”是指艺术呈现的形态纷呈。换言之,戏曲家文辞风格多种多样,不要以“一家之管见测”,应尊重戏曲家各自的文辞风格。因此,他认为,“近今李笠翁渔《十种》填词、洪昉思昇《长生殿》亦大手笔,各有妙处”,不应极力反对单凭一己之好恶去片面蠡测戏曲,即使“李之宾白似多,洪之曲文似冗”,这些均由他们各自不同的文辞风格所决定。当时有人指出“汪伯玉南曲失之靡,徐文长北曲失之鄙,唯汤义仍庶几近之而失之疏”。刘廷玑认为这种评论不公平,因为“三君己臻至妙,犹如此訾议,诚太刻矣”。

为了强调戏曲文辞的重要性,刘氏还举了一例:

传言明太祖读《琵琶记》,极为称赏,但欲改易一二处。面语东嘉曰:“诚能改之,当赐以官。”

东嘉唯唯,然竟不肯易一字,于此见其品行之高。

记中宾白宏博,可以见其学问之大;词曲真切,可

以见其才情之美。

明后期曲论家,尤其以沈璟为代表于理论上对偏重戏曲文辞予以批判,而刘氏在这里却强调曲词的重要性,认为董解元《弹词西厢》“冗长太文”,不如王实甫《北西厢传奇》“情文兼美,可歌可诵也”,甚至指出“自古迄今,凡填词家,咸以《琵琶》为祖,《西厢》为宗,更无有等而上之者”,这与汤显祖倚重戏曲文辞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就戏剧文学样式而言,其文辞风格本身就含有丰富性和

50

多样性,填词时不应拘于某种定式,非要按照“类书”填词。在论及前人认为“郑若庸《玉玦》、张伯起《红拂》以类书为传奇,屠长卿《昙花》终折无一曲,梁伯龙《浣纱》、梅禹金《玉合》道白终本无一散语”之观点时,刘氏明确指出戏曲创作应遵照剧作家的个性及戏曲文辞的多样风格,反对拘泥于固定戏曲文学格式的,认为拘泥于固定格式会妨碍文辞风格,“况文章幻变,体裁由人,《公》、《谷》短奥,《史》、《汉》冗长,各出己意,何难自我作古?所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也”。戏曲文辞风格的变幻乃因人而异,不必强求千篇一律,因为剧作家“各出己意”、“各有妙处”,“自我作古”并非难事。剧作家只有“各出己意”才能形成“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文辞风格。此外,刘氏提出了“安见类书不可填词”之观点,所谓“类书”实质上是将戏曲文体与其它文体等量齐观:“《水浒》多用典故,未尝不与《荆》、《刘》、《杀》、《拜》四种白描者并传。”这种忽视了戏曲文学体裁的特殊规定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摒弃之。黄周星在批评戏曲作法时,明确指出戏曲不应“少引圣籍”,应“多发自然”[2]P120。

古代曲论家认为,戏剧故事情节既包括“主体表现”的“情”,又包括“客体真实”的“理”。当“情”与“理”构成某种矛盾和冲突时,“情”可以突破“理”之束缚,不必顾及事物之“常理”和“理之有无”。[3]P152所谓“理”,一方面是指戏剧关目的合情合理,另一方面则指戏剧关目所反映出的义理。刘廷玑指出了《琵琶记》关目的“不合情理”现象:

至于立名《琵琶记》,或云因捐王四而言;赵五娘者,赵姓下第五为周氏;蔡邕者,取卖菜佣下

二字同音也。皆不可考。既诸姓名假借,何独有取

于伯喈中郎而加以不孝乎?且汉世尚无状元之名,

未有八旬父母,其子娶妇止两月者。况陈留距洛阳

不远,焉有子登巍科,赘亲相府,官居议郎,不捷

报于家,并道路相传无一知之者?陈留,洛阳属邑,

如此饥荒,即使不归,何难拯救,乃忍听父母馁死

而耳无闻者?及至五娘上路,忽又有李旺接取家眷

一差。种种疑窦,在东嘉或有别解,今后人曲为回

护,终属牵强,恨不一起东嘉而问之。

刘氏的“种种疑窦”,反映了其对戏剧故事情节的高度重视,但戏剧的创作应遵循艺术的规律,追求艺术的真实。如果一味强调戏剧故事情节必须符合日常生活情理,必会失去了戏剧的艺术特征。清凌廷堪在论及元杂剧时,认为“元人关目往往有极无理可笑者,盖其体例如此。近之作者乃以无隙可指为贵,于是弥缝愈工,去之愈远”[4]P78。凌廷堪这一认识深刻地揭示了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创作规律。戏剧创作不应遵循日常生活的逻辑,应遵循艺术的普遍规律,否则戏剧必会“弥缝愈工,去之愈远”。

二戏曲源流论

中国古典戏曲与中国古代诗词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渊源。因此在古代曲论家意识里,他们不仅把戏曲看作成诗词的自然承继,且极其强调诗词在戏曲中所起的作用,甚至把诗词看作成戏曲的主体。刘廷玑认为“迨风雅变为骚赋乐府,五言七言诗体化为诗余,及南北曲,而填词家犹名其谱曰《啸余》,亦存饩羊之义耳”。简而述之,词乃诗之余,乃由诗发展而来的,而曲则是在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早在明代,王世贞在论及杂剧和南戏的形成时,就已指出,“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婉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5]P27。

刘氏与王氏一样,认为中国古代戏曲是诗、词、赋等的承继,亦是诗、词、赋等的变体:“歌曲盛于唐之梨园……宋专事诗余,歌诗之道废。迨元作北曲,诗余遂为定场白之前引。”唐代优伶唱诗乃常事,宋词出现后,优伶不再唱诗,而改为唱词了,直到元北曲,所吟诵的词作则成为了戏曲表演艺术的上场诗。从“唐之梨园”到“元之北曲”的变化,说明了刘氏从较为宽泛的戏曲上试图论述戏曲史的发展,与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中从隋之“康衢戏”至元之“升平乐”变化之曲体源流意识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他认为那种“某君授王母,母授南极真人,递至广成子、风后、啸父、务光、尧舜、禹”而产生曲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

在艺术功能上,“曲牌联套”的曲往往承载着抒情与叙事双重功能,因此曲论家对“曲”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刘氏从“曲”之流变说明作“曲”之难:

元北曲每本不过四五折,曲皆一人始终独唱,众以白间之;若南曲则不独人可一出,甚有一出几

人分唱者。至后龙子犹辈出,以南北间错,故有北

[新水令]、南[步步娇]一套,北[醉花阴]、南[画眉序]

一套,如此不可枚举。后更碎割诸曲以成一曲,名

曰“某犯”;或串合佳名,如[金铬索]、[挂梧桐]之

类,总曰“新增”,歌者不得不曲折以赴之,亦苦

道也。

刘氏还指出作“曲”虽难,但“久沿不觉,习而安矣”,并引用黄周星之语:“诗降为词,词降为曲,愈趋愈下,愈趋愈难。尝为之语曰:‘三仄更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诗与词曾有是乎?’”来说明“今日人尽薄填词为容易,而尊诗词为上乘”之原因。由此可见,在诗体发展中,刘氏对“曲”的声律要求甚为严谨,进而说明了其尤为重视“曲”的演唱性。

弋阳腔产生于江西弋阳,是南戏诸唱腔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种唱腔。“旧弋阳腔乃一人自行歌唱,原不用众人帮合”,然而,其后来却发展为“后台众和,作‘哟哟罗罗’之声也”。弋阳腔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各地的方言土语、民间小调,从而衍变出了许多新的唱腔: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