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具体措施及值得注意的地方,从而提高院前急救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对他们的院前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所有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无一人死亡;入院后利用溶栓及其它综合治疗后,72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2.31%。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能为其院内治疗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4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18-01
我国心血管疾病、癌症、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急性脑卒中通常发病突然,多数在院外发病,因此开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为下一步的院内治疗奠定好基础,使死亡率、致残率下降。对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都是本院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的院前接诊病例。由于患者突然发病,出现相关症状如昏迷、眩晕、失语、抽搐、偏瘫等,家属打急救电话呼救。通过头颅ct检查,并结合具体症状
与体征确诊。本组病例中,有49例为缺血性脑卒中,29例为脑出血。
2 院前急救
2.1 现场急救。现场救护措施必须和医生的诊疗工作同步开展,护士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后,立即给患者取复苏体位或头高
20-30°卧位,并立即采取心电监护、测量相关生命体征、spo2。同时,检测随机血糖值,并进行大静脉穿刺。具体方法为利用bd 套管针在肘部穿刺,用0.9%生理盐水开通并维持静脉通道。松开患者衣裤,对于呼吸平稳者采用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对于气道不畅者应及时清理呼吸道,给予临时口咽通气与面罩给氧;对于呼吸抑制或gcs评分低于8分的患者,应选择口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技术,并进行药物干预;对于躁动、抽搐者采用安定静推;若患者颅内压急剧上升,应采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与速尿静推,高血压给予降压药,选择拉贝洛尔针静推,参照下列标准:sbp>220mmhg、dbp>120mmhg或map>130mmhg;若出现呼吸抑制,可选择洛贝林、可拉明进行静推;若血糖随机测定值超过17mmol/l应利用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并留置尿管[1]。
2.2 转运过程中的护理。
2.2.1 监测生命特征。随时观察心电监护仪显示的各项参数,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心律等情况;当患者血压突然升高、脉搏洪大、呼吸深慢,说明颅内压增大,应防止颅内水肿或脑疝;若患者血压突然降低、脉搏细速、潮式呼吸,说明脑干功能
出现衰竭;若患者有高热症状、深昏迷,说明丘脑下部受损。此外应重点区别呼吸抑制到底是由安定药物引起还是病情发展所致。若患者病情恶化,必须马上就地或停车进行急救。
2.2.2 留意瞳孔与意识变化。判断脑卒中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意识障碍程度。可利用呼唤、痛觉刺激、眼球运动及角膜反射等方式来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若意识障碍程度越深,表示病情越严重。通过瞳孔变化可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可每15min观察一次,并记录结果,与上次结果进行对比,便于及时察觉病情。若患者有下列情况,说明脑疝形成,包括血压上升、意识障碍加深、一侧或两侧瞳孔出现散大[2]。
2.2.3 尿量观察。脱水利尿剂用于应对脑卒中颅内压增高。根据尿量来了解降颅压、血压的实际效果,护士必须详细记录每小时尿量,保证尿管畅通,并排空尿袋,避免引起尿液反流导致尿路感染。
2.2.4 卧位与气道控制。转运过程中,合理的体位与气道控制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气道堵塞属于院前急救面临的难题。若gcs评分低于8分者,通常没有气道自控能力,应给予正确的通气措施,取合理的体位。搬运过程中,让患者头部在前,上下坡过程中保持头部高位;运转过程中,保持头部抬高约20-30°,从而使颅内静脉回流,并缓解脑水肿症状,并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避免分泌物或呕吐物造成患者窒息;对于临时口咽通气或气管插管者都必须抬起下颌,利用牙垫将气管插管者的上、下齿分开,并利用微孔胶布交叉固定到双面颊,再用寸带固定一次,
松紧度适宜,以可伸入一个手指为宜[3]。随时检查人工气道,使其保持通畅、有充足的氧气供给,并固定好、保证位置准确。保持spo2不低于90%。
2.2.5 镇静控制。脑卒中患者出现躁动后,机体会消耗更多氧气,使病情加重,对气道控制也不利,并且癫痫抽搐还会导致患者预后恶化。护士应尽量消除救护车中所有不利于镇静的环境因素。保持通风、防止阳光直射、车内温度适宜,在18-20℃。利用约束带,并用毛巾做衬垫,松紧度合适,定时放松,放在患者肢体功能位;通过水帽保护患者头部,使用沙袋固定或让家属固定,避免路途颠簸或患者躁动而使其受到二次损伤。此外,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稳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实现人性化救治。
2.2.6 药物干预。保证静脉通路畅通,固定输液装置。如有需要,可应用弹力绷带保护静脉穿刺部位。应结合病情,及时调整药物种类与剂量,调节输液速度,避免脑水肿症状加重。静推降血压药物速度要缓慢,降颅压可交替使用脱水剂与利尿剂。
3 结果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所有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无一人死亡。入院后利用溶栓及其它综合治疗后,72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2.31%。
4 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脑血管疾病位列入院急救病例的第二位。减少脑卒中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已
成为我们的共识。院前急救主要是对症治疗,尽管时间短,但通常是抢救成功的核心环节。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共同责任是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性处理,将其安全转送入院。因此必须有一支业务熟练、敬业、配合的院前急救队伍,才能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尹媚.96例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分析.中国医疗前沿,2011,6(9):56
[2] 凌彩坚.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0):1379-1380
[3] 周峰.急性脑卒中133例院前急救体会.交通医学,2011,25(6):6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