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系统在运行中有哪些常见的异常现象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的异常情况及对策

活性污泥的异常情况及对策

活性污泥的异常情况及对策污泥膨胀:正常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在98%以上。

现象:当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50-120良好)值较高,污泥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颜色也有异变,这就是污泥膨胀。

原因:污泥膨胀主要是丝状菌大量繁殖所引起的。

一般污水中碳水化合物较多,缺乏氮、磷、铁等养料,溶解氧不足,水温高或PH值较低都容易引起大量丝状菌繁殖,导致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剃度过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那么易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对策:为防止污泥膨胀,首先应加强操作管理,经常监测污水水质、曝气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进行显微镜观察等,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就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一般可调整、加大曝气量,及时排泥,有可能采取分段进水,以减轻二沉池的负荷。

发生污泥膨胀解决的办法是针对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采取措施,当缺氧或水温高等可以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污泥负荷,或适当降低污泥浓度,使需氧降低等,如污泥负荷过高可适当提高污泥浓度,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

如缺氮、磷、铁等养料,要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铁等,如PH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PH,若污泥流失量大,可投加氯化铁,帮助凝聚,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抑制丝状菌生长,特别能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也可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惰性物质,降低污泥指数。

污泥解体:现象: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那么是污泥解体的现象。

原因:导致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有运行中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质。

运行不当,如曝气过量,会使污泥生物营养的平衡遭破坏,使微生物量减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下降,絮凝体缩小质密度,一部分那么成为不易沉淀的羽毛状污泥,处理水质浑浊,SVI 指数降低等。

当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质时,微生物受到抑制或伤害,净化功能下降或完全停止,从而使污泥失去活性。

对策:一般可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并判别产生的原因,当鉴别是运行的原因时,应当对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况以及SVI、污泥浓度、DO、污泥负荷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加以调整。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一、污泥膨胀二沉池或曝气池的沉淀区有时出现污泥膨胀与上浮现象。

污泥结构松散,沉降性差,造成污泥上浮而随水流失。

不仅影响出水水质,而且因污泥大量流失,使曝水池中混合液浓度不断降低,严重时甚至破坏整个处理过程。

广义地把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恶化以及处理水浑浊的现象总称为活性污泥的膨胀,即污泥体积增大而密度下降的现象。

描述污泥膨胀程度的指标有30min沉降比、污泥体积指数和污泥密度指数。

污泥膨胀的原因呢很多,除了理化、生化及生化方面的原因外,还有运行管理和构筑物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因素。

污泥膨胀可大致分为丝状体膨胀和非丝状体膨胀两种。

大多数污泥膨胀是由于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菌胶团的繁殖生长受到抑制的结果。

丝状体对活性污泥絮体起架桥作用,如果没有足够的丝状体,形成的绒絮不牢固,在曝气池紊动水流的冲击下,容易被破碎成细小的针状体。

这时,污泥沉降快,SVI低,但出水浑浊,叫做非丝状体膨胀,主要是由于排泥不通畅、高负荷运转而引起的。

当丝状体过多,长出一般絮体的边界而伸入混合液时,其架桥作用妨碍了絮体间的密切接触,致使沉降较慢、密实性差和SVI高,但这时的上清液可能较清。

丝状体存在的数目足以形成适宜的絮体架桥而无显著分枝伸入溶液时,絮体大而浓密、沉降性好、SVI低、上清液较清,叫作非膨胀污泥。

以沉淀过的生活污水为料液的实验表明,丝状体长度小于107μm/mL者,为非膨胀污泥;反之为膨胀污泥。

导致丝状体大量繁殖的原因如下:1、溶解氧浓度。

曝气池内溶解氧在0.7-2.0mg/L范围内,虽然都可能出现丝状微生物,但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却能生长良好,甚至能在厌氧条件下残存而不受影响。

应加大曝气量使曝气池溶解氧最低应保持在2mg/L左右。

2、冲击负荷。

如果曝气池内有机物超过正常负荷,污泥膨胀程度提高,使絮体内部DO消耗提高,在菌胶团内部产生了适宜丝状体生长的低DO条件,促使丝状微生物的分枝超出絮体,深入溶液。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废水处理工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活性污泥法则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它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

但是在处理中,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本文介绍了这些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异常现象污泥泛白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出现污泥泛白、发恶臭等现象,一般是由于发生了过度酸化或氧化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污泥活性的降低,微生物死亡的增加,往往会影响处理效果。

污泥削弱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污泥活性削弱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氧供应不足、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积累过多,或废水中的化学品污染造成的。

污泥活性削弱,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以及处理系统的停机维修。

污泥颜色变化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污泥颜色变化的现象。

污泥颜色变化多半是由于污泥中含有过多的铁、锰等金属离子,或者是有机物质积累过多导致的。

这种现象会导致污泥的活性下降,微生物生长受到影响,影响处理效果。

防止措施加强管理日常管理关键是要加强检测、监测和控制,避免污泥泛白、颜色变化等异常现象产生。

特别是在污水生产量大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管理的密集程度,定期监测池内的氧量、PH值等参数,并及时调整反应器内的温度、氧浓度等条件,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

增加氧供应氧供应不足是导致污泥削弱、泛白等现象的常见原因。

维护在合适的溶氧水平可保证反应器充足的氧气供给,保证微生物新陈代谢正常,避免因此产生各种异常现象。

因此,在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适时增加氧供应是非常必须的。

控制负荷过大的有机负荷是导致微生物污泥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活性污泥法的处理中,必须合理控制废水的负荷量,避免过大的负荷造成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死亡过量、活性下降等问题,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优化流程根据反应器中悬浮微生物群落氧供应、废水负荷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可以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从而降低污泥活性的削弱程度,减少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一、污泥上浮原因分析焦化废水处理调试期间,工艺采用A/O/O,在曝气池,二沉池存在污泥上浮原因分析1、有可能曝气量太大,使活性污泥颗粒不能充分絮凝成菌胶团,被打散,从而上浮。

2、有可能是厌氧发酵是造成积泥而上浮3、水质太差引起丝状膨胀,4、水温较低污泥负荷太高导致非丝状菌膨胀5、也有可能二沉池中反硝化生成氮气是污泥上浮综合以上有可能是1、3、5建议:控制曝气量,调整PH值,增加厌氧的停留时间,或者重新改造吧二、污泥解体后怎么办?1、废水中存在难生化的新污染物,有毒性物质的可能,确定主要污染物的指标是否高出生物降解的可能,已经形成抑制。

容积负荷不低,生活污水也没有这么高的负荷,不能成级数的增加。

2、冬季运行温度较低,营养盐N/P的控制。

控制进水浓度,楼上说的很好,闷它一段时间。

3、控制ph.4、水浓度偏高,建议画出水解酸化部分,正要厌氧停留时间不能保证。

再确定原因后再讨论污泥的增加,可能不会解决真正的问题。

检测出水进水的主要的污染物浓度。

很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

泡沫的问题,可能就是生物性解体泡沫,污泥持续的解体,还会出现。

气浮的效果不好,可能是气浮的运行有问题,或者是污泥解体残体不多,已经完全的无机化,但是控制好药剂的投加,是可以去掉的。

水质混浊、絮体解散,处理效果降低既是污泥解体现象,运行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污泥中毒,微生物代谢功能受到损害或消失,污泥失去净化活性和絮凝活性。

多数情况下为污水事故性排放所造成,应在生产中予以克服,或局部进行预处理;正常运行时,处理水量或污水浓度长期偏低,而曝气量仍为正常值,出现过度曝气,引起污泥多度自身氧化,菌胶团絮凝性能下降,污泥解体,进一步污泥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

此时,应调整曝气量,或只运行部分曝气池。

三、解决污泥膨胀的方法在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各种废水的运行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怕曝气池活性污泥致毒、活性受到抑制产生的微生物性质和类群的改变,有些微生物(如丝状菌)的过量增长形成泡沫或浮渣,以及运行时机械应力、挟裹气论等出现活性污泥比重降低而上浮。

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中常见的异常现象1.活性污泥颜色:污水中色度不大时,为黄褐色.有些受污水色度而变化.Eg:印染废水常是黑褐色.若颜色有变异,如变成灰色说明运转不正常.2.污泥絮体若生物氧化正常情况下,测定SV时,混合液体在量桶内两分钟(甚至数秒钟)就凝聚成絮体下沉.3.DO良好的活性污泥需氧量大,取样后混合夜的溶解氧很快消失.即使充氧饱和数分钟也就消耗了,而失去活性的污泥经过数分钟也不会消耗,此时用显微镜检测生物相,原生动物有萎缩变异.4.污泥膨胀污泥结构松散,污泥体积指数SVI上升,颜色变异,混合夜在量桶浑浊而不下沉,含水率上升,往往排泥也降低不了污泥体积等现象,说明污泥已经膨胀.膨胀的原因:一般丝状菌繁殖所引起的.生物氧化使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若供氧量不足,则分解产物是有机酸和有机醇,利于丝状菌繁殖,丝状菌的含N量比菌胶团低,表面积大,在N不足的情况下,丝状菌可以繁殖.另外夏季温度高,PH值较低,溶解氧不足或曝气池内循环不好,部分缺氧或者有过多的短流,以及超负荷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解决的方法:除因水质发生变异和活性污泥中毒外,可从充氧量和含N量着手.如充氧量不足,则可以加大或使一部分污水从安全出口排出,以减轻负荷.夏季需氧量较大,可以适当降低污泥浓度:必要时还可以停止进水,将沉淀池的污泥抽回曝气池闷曝一段时间.若PH较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帮助菌胶团生长,或投加漂白粉,抑制丝状菌生长繁殖.总之,运行中要根据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5.污泥解体混合液浑浊而污泥松散,絮凝体微细化,泥水界面不清出水浑浊,处理效果坏等.原因:a.过氧化(充氧量过大,负荷低,污泥氧化超过合成,一部分被氧化成灰分,使活性污泥微生物营养的平衡遭到破坏,使微生物量减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体缩小质密,SVI 降低.b.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质,微生物受到抑制或伤害,净化能力下降或完全停止,造成污泥活性下降或丧失.解决的方法: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产生的原因,当认为是曝气量过量时,应对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态加以调整,根据SV,MLSS,DO等多项指标决定调节量.如果污泥解体是水质问题,应该考虑这是工业污水混入的结果,需查明来源,按国家排放标准,责成其加以局部处理.6.污泥上浮发生在二沉池,一般有三种现象:a.污泥脱N(反硝化)或者是污泥腐化,成块上浮.原因a1:曝气池内污泥龄过长,污水在曝气池氧化进入硝化阶段.污泥在沉淀池中耗尽溶解氧后,就向氧的化合物硝酸盐夺氧,转化的气态氮使3污泥减轻,而上浮.其产生的原因是溶解氧<0.5mg/l,或静沉时间过长SLOVE1: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出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等,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原因a2:污泥腐化造成的污泥呈块上浮是由于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因厌氧而产生沼气CH4和H2S气体而使污泥呈块上浮.它与污泥脱氮上浮不同,污泥呈黑色糊状,产生恶臭.这种现象一般只是发生在池子构造上的四角地区.SLOVE2:消除二沉池的四角地区:加大池底坡度或改进池底刮泥设备;及时排泥.成块上浮的污泥可以用高压水冲碎,气体飘逸出后可下沉.b.污泥颗粒细小分散上浮,然后在池面成片凝聚.原因:可能是受水质影响,气泡不能在中心除尽,使气泡附着在沉淀区泥上,造成污泥上浮.这种现象在印染废水中常见,一般在PH>12时发生.严重时污泥覆满池面,但镜检原生动物还很活跃,可能是污水中表面活性剂所引起,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更多更细的气泡浸入水中.可用高压水冲碎池面及成片聚集的上浮污泥,使污泥下沉.c.污泥大量上翻流失.原因:此种现象情况比较复杂,如沉淀区上升流速过大,进水温差较大,发生异重流和对流等.跑泥严重时可暂停进水若系上升流带大而引起,可适当降低浓度,或扩建沉淀池解决.。

(整理)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整理)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在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异常情况,使污泥随二沉池出水流失,处理效果降低。

下面介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主要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

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

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引起污泥膨胀,也有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

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

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地生长,而真菌和丝菌(如球衣球)在低于0.1mg/L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

所以在供氧不足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

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

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

根据上海城市污水厂经验,水温也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

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摄氏度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

因此,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

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

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后,解决的办法可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措施。

如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剌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1、污泥膨胀:二沉池曝气池的沉淀区:污泥结构松散,沉降性差,造成污泥上浮而随水流失,污泥流失量大,使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不断降低,严重时破坏整个处理过程。

原因:理化生物及生化方面外,还与运行管理构筑结构型式等方面的原因。

污泥膨胀分为丝状体膨胀和非丝状体膨胀。

由于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菌胶团的繁殖生长受到抑制的结果,丝状体对活性污泥絮体起架桥作用。

没有足够的丝状体形成的绒絮不牢固,在曝气池絮动水流的冲击下,容易被破碎成细小的针状体,这是污泥沉降快,SVI低,但水混浊,叫非丝状体膨胀,主要是由于、排泥不通,高负荷运行而引起的丝状体大量繁殖的原因:1、溶解氧浓度:曝气池内溶解氧在0.7~2.0mg/l范围内,有可能出现丝状微生物,但在低溶解氧生长良好或厌氧条件下,不影响,则应加大曝气,最低应保持在2mg/l左右。

2、冲击负荷:若曝气池内有机物超过正常负荷,膨胀程度提高,使絮体内部溶解氧消耗提高,在菌胶体内部产生了适宜丝状体生长的低溶解氧条件,丝状微生物快速生长,加剧了氧的渗透困难。

3、进水化学条件的变化:a、营养条件变化:一般营养为BOD5:N:P=100:5:1下生长,若是P不足,C/N升高,适宜丝状菌生长。

B、硫化物:过多化粪池的腐化水及粪便废水进入活性污泥设备会造成污泥膨胀,一般加5-10mg/l氯或曝气方法,将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

C、碳水化合物d、有毒重金属的冲击负荷可抑制丝状菌,还有PH值,水温的影响,菌胶体温度适中PH=6~8中,丝状菌在高温,酸性环境中生长(PH=4.5~6.5)解决方法:预防与抑制预防:加强管理监测水质,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溶解氧等。

制止措施:当进水浓度高,出水质差时,加强曝气,最好是在2mg/l以上,加大排泥量,提高进水浓度,合碳高而使C/N比失调时,投加含氮化合物,加氯起凝聚和杀菌双重作用,在回流污水中加漂白粉或液氯,可抑制丝状菌生长,调整PH值(加氯量按干污泥的0.3~0.4%估计)3、污泥上浮:(1)污泥脱氮上浮:在曝气池负荷小而供氧量大时,溶解氧高使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硝酸盐,发生硝化在二沉池中缺氧。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一)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活性行泥法系统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

SVI值不断升高,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的泥水分离,二沉池的污泥面不断上升,最终导致污泥流失,使曝气池中的 MLSS浓度过度降低,从面破坏正常工艺运行的污泥,这种现象称为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通常是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而导致的。

1.污泥膨胀的表现发生污泥膨胀后,SV值异常升高,有时可达 400 以上。

二沉池出水的 SS 将会大幅度增加,直至超过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导致出水的 CODcr和 BOD5 也超标。

如果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污泥持续流失会使曝气池内的微生物数量锐减,不能满足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正常需要,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性能下降,甚至崩溃。

如果恢复,需要从培养、驯化活性污泥重新开始。

污泥膨胀可通过检测曝气混合液的 SVI。

沉隆速度和生物相镜检来判断和预测,而通过观察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和泥面的上升变化是最直观的方法。

对于市政污水处理厂,SVI超过150时,就预示者有可能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生物相镜检时发现丝状菌的丰度逐渐增大,到++级时,预示着有可能发生污泥膨胀;到+ + +级时,说明污泥已经处于膨胀状态。

2.曝气池活性污泥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在正常的环境中,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的生长速率大于丝状菌,不会出现丝状菌过度繁殖的现象,但如果活性污泥环境条件发生不利变化,丝状菌因为其表面积较大、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比菌胶团细菌强,丝状菌的数量就有可能超过菌胶团细菌,从而导致丝状菌污泥膨胀。

引起活性污泥环境条件发生不利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①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曝气池内 F/M 太低,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②进水中 N、P等营养物质不足;③pH值太低,不利于菌胶团生长; ④曝气池混合液内溶解氧太低;⑤进水水质。

水量波动太大。

对微生物造成冲击;⑥进人骤气池的污水"腐化"而含有较多的 H2S(> 2mg/L)时,导致丝硫菌过量繁殖;⑦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温度偏高(超过 30℃)。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在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异常情况,使污泥随二沉池出水流失,处理效果降低。

下面介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主要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

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

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引起污泥膨胀,也有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

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

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地生长,而真菌和丝菌(如球衣球)在低于0.1mg/l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

所以在供氧不足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

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

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

根据上海城市污水厂经验,水温也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

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摄氏度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

因此,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

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

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后,解决的办法可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措施。

如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剌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

活性污泥中污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

活性污泥中污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

活性污泥中污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污水治理中污泥异常的几类现象1·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颜色异常,沉降性能变差,上清液浑浊且有许多细小羽毛状污泥残片;2·镜检可发现原生动物,但数量锐减,镜检过程发现有原生动物但多已死亡或失去活性;显微镜下污泥絮体体积比平时小而零散;3·沉淀池内污泥呈云浪状上浮,出水跑泥严重;4·最终出水水质浑浊, COD检测指标远高出正常波动范围;污泥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废水PH值大幅波动变化当活性污泥所处污水环境pH 值<6或pH值>9时,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甚至死亡,此时就会发生污泥松散和上浮现象。

pH值大幅波动变化引发的异常症状: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色淡,沉降性能变差;镜检原生动物活性不足;曝气池混合液的溶解氧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上升,液面浮渣增多,浮渣色晦暗,稀薄松散;出水跑泥严重。

pH值大幅波动变化对应的处置建议:生物系统受到pH值大幅波动变化影响后,镜检仍然可以发现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只是活性受到抑制或部分死亡。

因此,恢复受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残存微生物的繁殖是恢复生物系统的关键。

主要采取如下措施:1、在生物池的进口处投加碱液,提高曝气池内混合液的pH值;2、加大外回流量,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3、在生物池内连续投加营养盐(如工业葡萄糖),补充进水中的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活性的恢复和繁殖;二·废水水体中油脂含量增多当废水进水中含有大量油脂时,会影响污泥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使细胞的某些重要组分流失而导致微生物生长停滞和死亡;另当废水进水含油脂量过高时,经过曝气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使细菌缺氧后上浮。

A·油脂含量增多引发的异常症状:活性污泥松散微细,色发黑,沉降性能很差;镜检微生物活性不足;曝气池内的需氧量增大且出现大量液面浮渣,浮渣颜色发黑且具有粘性;二沉池水体整体颜色发黑,出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

活性污泥异常形态及应对措施

活性污泥异常形态及应对措施

活性污泥异常形态及应对措施一、引言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厂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有益物质。

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形态的污泥,如膨胀、沉降、结团等,这些异常形态的污泥可能会对污水处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活性污泥异常形态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帮助运营管理人员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活性污泥异常形态的原因1.膨胀:活性污泥膨胀是指污泥体积增大、沉降性能恶化的一种现象。

主要原因是丝状菌过度繁殖、进水中含有过量的溶解性有机物等。

2.沉降:活性污泥沉降是指污泥颗粒变大、沉降速度加快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进水中含有过量的悬浮固体、有机物等。

3.结团:活性污泥结团是指污泥颗粒变大、凝聚成团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进水中含有过量的胶体物质、高分子物质等。

4.泡沫:活性污泥泡沫是指污泥表面出现大量泡沫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进水中含有过量的表面活性剂等。

三、活性污泥异常形态的应对措施1.膨胀:针对膨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进水水质控制,减少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增加曝气量,提高溶解氧的含量;投加适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更换部分污泥,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和代谢能力。

2.沉降:针对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进水水质控制,减少悬浮固体和有机物的含量;增加曝气量,提高溶解氧的含量;投加适量的絮凝剂,促进污泥颗粒的凝聚和沉降;适当降低反应池的水位,提高沉降效果。

3.结团:针对结团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进水水质控制,减少胶体物质和高分子物质的含量;增加曝气量,提高溶解氧的含量;投加适量的絮凝剂和助凝剂,促进污泥颗粒的凝聚和沉降;适当降低反应池的水位,提高沉降效果。

4.泡沫:针对泡沫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进水水质控制,减少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增加曝气量,提高溶解氧的含量;投加适量的消泡剂,降低泡沫的产生量;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曝气设备、搅拌设备等正常运行。

活性污泥系统在运行中有哪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如何解决?

活性污泥系统在运行中有哪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如何解决?

活性污泥系统在运行中有哪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如何解决?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种种异常情况,造成处理效果降低,污泥流失,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和解决措施。

(1)混合液溶解氧不足现象: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水水质恶化。

原因:①负荷量增高;②曝气不足;③工业废水的流入等。

对策:①控制负荷量;②增大曝气量;③切断或控制工业废水的流人。

(2)SV值异常①污泥沉淀30~60min后呈层状上浮(污泥上浮),多发生在夏季。

原因:硝化作用导致在二沉池中被还原成N2,引起污泥上浮。

对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HRT;减少曝气量。

②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微小絮体,出水透明度下降。

原因:污泥解体,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

对策:减少曝气;增大负荷量。

③泥水界面不明显。

原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流入,使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性能较差。

对策:降低负荷;增大回流量以提高曝气池中的MLSS,降低F/M值。

(3)SVI值异常原废水水质的变化和运行管理不善都会使SVI异常。

(4)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二沉池中不能正常沉淀下来,SVI异常增高,可达400以上。

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两种。

①因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

主要的丝状菌有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某些霉菌等。

②因黏性物质大量积累而导致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①杀灭丝状菌,如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的药剂。

②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

③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投加黏土、消石灰等。

④加大回流污泥量并在其回流前进行再生性曝气。

⑤使废水经常处于好氧状态,防止厌氧反应的发生,如预曝气。

⑥加强曝气,提高混合液的DO值。

⑦考虑调节水温;水温<15℃时易于发生高黏性膨胀;而丝状菌膨胀多发生在20℃以上。

遇到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有什么解决方法

遇到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有什么解决方法

遇到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有什么解决方法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处理过程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废水的处理效果下降或者系统运行出现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活性污泥系统异常以及解决方法:1.污泥沉降异常:污泥沉降异常是指污泥在系统中沉降速度变慢或者完全不沉降。

这可能是由于过度拔节、过度膨胀、污泥浓度过高或者污泥细菌活性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适当增加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氧气供应,减少污泥的负荷,加强污泥的曝气以增加氧气供应,或者添加剂来改善污泥细菌的活性。

2.污泥脱水异常:污泥脱水异常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脱水效果下降或者存在脱水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浓度过高、污泥成分变化、污泥颗粒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或调整污泥的絮凝剂投加量,调整污泥浓度、颗粒大小,或者使用机械加工方法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3.污泥气味异常:污泥气味异常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产生了刺鼻、难闻的气味。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中存在硫化物、硝化物、氨或者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产生的。

解决方法包括添加氧化剂来降解有机物,添加酸或碱来调节污泥的pH值,消除硫化物和硝化物的产生,以及适当控制污泥的温度和湿度等,以减少气味的产生。

4.污泥损耗异常:污泥损耗异常是指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的浓度和数量出现快速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中损失了一部分固体物质,或者系统中有异常的流量导致了污泥的损耗。

解决方法包括审查系统中的流量平衡和化学物质利用情况,修复任何产生污泥损耗的问题,并适当调整废水的进水流量和负荷,以保持污泥的稳定性。

5.活性污泥系统厌氧状态异常:活性污泥系统需要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交替进行,以完成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如果系统中厌氧状态异常,可能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出现系统堵塞现象。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系统中的氧气供应是否足够,适当调整污水的进水流量和负荷,以及优化污泥的曝气和搅拌等设备,以确保厌氧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异常原因分析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异常原因分析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异常原因分析1、二沉池出现细碎污泥翻滚、浑浊现象的原因?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导致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分散(水浑浊而悬浮物多)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溶解氧不足,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

二沉池负荷过高,或二沉池池配水不均匀出现重力流现象,局部流速过快将污泥带起。

二沉池回流比过大,二沉池泥层过低,水流觉动泥层过大(此原因较少)。

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泥龄过短,新合成的污泥絮体难以沉降,(水清澈而悬浮物多)。

好氧池污泥铃过长,污泥老化。

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N、P比例过高)。

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沉降性差,二沉池泥层高,水流将污泥带出(svi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此情况)。

好氧池污水中氛氮含量过高2、二沉池出现浮渣浮泥现象的原因?二沉池回流比小,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厌氧反峭化后被气体携带上浮。

好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和厌载污泥,由于部分不能转化乃好氧污泥变为浮渣排出系统。

好氧池污泥腐败变质。

好氧池泡沫多,与污泥/悬浮物等混合后到二沉池上浮好氧池污泥浓度低(污泥负荷高)或者溶解氧过高(有可能)好氧池污泥老化或者泥龄过短,絮凝性差,COD去除率和处理效果差。

3、好氧池溶解氧不足的原因?好氧池污泥浓度上升较快或者污泥老化导致耗氧量增加厌氧池出水悬浮物很多,进入好氧池后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鼓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或风机压才不够(出现此情况较少)厌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进水突然增大,冲击负荷大,导致好氧池负荷变大曝气头损坏或堵塞比较严重,好氧池泡沫多4、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偏低或者长期偏高(有可能)原水或厌氧出水的硫化物含量过高导致硫细菌大量繁殖好氧池负荷长期偏低或偏高好氧池水温偏高营养料不均衡或缺乏营养(N、p偏低)进水pH值问题好氧池污泥的泥铃过长,耗氧量增加导致溶解氧不足5、好氧池出现污泥解体,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现象的原因?好氧池污泥负荷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松散(清澈,细碎泥多,COD不高)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镜检污泥结构散(浑浊,不透明,COD 高)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泥龄过短(svi值在70一120适宜在此范围内二沉池细碎污泥少)好氧池进水含有有毒物质或者污泥老化,泥龄长(浑浊、有细碎泥,COD高,镜检轮虫很多)好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6、好氧池有大量泡沫出现的原因?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所至,泡沫为白色,气泡细小,轻且不带粘性)新安装曝气头后产生的微小气泡所至(短期影响)微生物繁殖中产生大量脂类物质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活动所至,泡沫为泥色,气泡大,带粘性)污泥反峭化泡沫(好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反峭化后产生的泡朱带粘性,泥色)7、好氧池COO去除率低的原因?好氧池污泥老化,泥龄长好氧池污泥负荷高,泥龄短,回流量大,停留时间短好氧池污泥负荷低,溶解氧长期偏高导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除低,溶解氧高),细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好氧池溶解氧不足营养料不足或者管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厌氧池COD去除率低,厌氧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浓度过高原水含有有毒物质,污泥中毒无机盐累积值超过规定范围好氧池冲击负荷大或者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8、厌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厌氧池污泥浓度不足(向厌氧池回生化泥)厌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无机物占多数)厌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水温r超过厌氧微生物的适应范围(超过4O)进水ph超过10.5或者低于6.5厌氧池停留时间过短难以到达厌氧水解状态(设计问题)进入有毒物质9、好氧池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细碎污泥翻滚难沉降的原因?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好氧池污泥负荷过高(二沉池出水混浊,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淀后上清液后细碎污泥,混浊)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曝气过度,污泥自身乳化后产生的细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污泥停留时间长,曝气过度导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结构松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10、厌氧池脉冲出水悬浮物多(污泥)多如何解决?控制好沉淀池物化污泥进入反氧池(必须)在厌氧池顶部增加虹吸排泥管(不建议排厌氧底部污泥)向厌氧池投加聚丙或聚铝减少进水量或者排放厌氧池底部污泥11、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如何解决?先加大排泥解决沉淀效果差问题,改善后再提升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加大好氧池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泥龄(严重时要坚持两个月左右)挂制水温再合适范围内,稳定进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必须)加大好氧池营养料投加知果二沉池泥层高可加大回流量,调节各二沉池进水量或投加聚铝聚丙(临时控制措施)12、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表象有哪些?初始阶段做沉降比时上清液开始混独,有细碎污泥悬浮,难沉降,慢慢二沉池会有浮喳和浮泥出现污泥老化会导致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注意溶解氧突然下降的征兆)镜检污泥结构分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污泥颜色变浅变黄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泡沫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粘性好氧池处理效果变差,耗氧量增加,出水COD和悬浮物增加,浊度13、好氧池污泥老化的原因?营养料不足或不均衡,好氧池中硫化物浓度过高,浓解氧不足泥龄过长(镜检污泥中轮虫多,污泥结构分散,出水浑浊,掺清水上清液还是浑浊,同时有污泥解体迹象)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厌氧反硝化后污泥变粘稠,产生脂类物质(严重时二沉池会有臭味出现)14、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解决方法?增加营养料的投加多排放好氧池污泥加大污泥回流,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适当减少好氧池进水量,待污泥活性好转再慢慢提高水量15、好氧池若停止进水检修时应该什么措施,如何恢复处理效果?加大二沉池回流量减少风机运行数量增加营养料的投加外排少量生化污泥逐渐增加进水量,并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风机运行数量恢复正常的污泥回流量,并逐渐恢复正常的营养料投加16、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好氧污泥会自身氧化,污光颜色变会白好氧污泥逐渐老化,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丝状菌增多,轮虫大量繁殖上清液细碎污泥多,处理效果变差,出水变浑浊出水颜色会变深(经过厌氧处理后断开的键在高氧氧化下会重新链接起来)17、好氧池溶解氧长期不足会出现怎徉的情况?污泥颜色变黑,处理效果变差污泥负荷增大,丝状菌容易繁殖,会出现污泥膨胀的现象镜检污泥发现轮虫大量繁殖,钟虫纤毛虫等消失,菌胶团不透明二沁池出水浑浊,回流污泥反硝化泡沫增多,污泥和泡沫都变得粘稠.。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处理⽅法1、物理性质异常的分析控制⽅法1)在运⾏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产⽣原因:1.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量繁殖,菌胶团⽣长不良;2.PH值⾼或过低,引起丝状菌⼤量⽣长,污泥松散,体积偏⼤;解决办法:1.按营养配⽐调整进⽔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污泥颜⾊可以恢复。

2.调整进⽔pH值,保持曝⽓池pH值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污泥膨胀。

2)在运⾏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产⽣原因:曝⽓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成FeS解决办法:增加供氧量或加⼤回流污泥,只要提⾼曝⽓池溶解氧,10多⼩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3)化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度升⾼产⽣原因:缺乏营养或⽔温过低,污泥⽣长不良,⼤量污泥解絮解决办法: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温,改善污泥⽣长环境。

4)曝⽓池内产⽣⼤量⽓泡产⽣原因:进⽔负荷过⾼,冲击负荷较⼤,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泡上使⽓泡发粘不易碎,因此⽔⾯积存⼤量⽓泡。

解决办法:减少进⽔,稍微加⼤回流污泥量,稳定⼀段时间后⽓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

5)曝⽓池产⽣茶⾊或灰⾊泡沫产⽣原因:污泥⽼化,泥龄过⾼,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解决办法:增加排泥,逐渐更新系统中的新⽣污泥,污泥的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天时间,期间要控制好运⾏环境,保证新⽣污泥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在1.0~3.0内的稳定⽔平,营养物质⽐例要均衡,适当投加营养盐)。

6)沉淀池有⼤块⿊⾊污泥上浮产⽣原因:1.沉淀池有死⾓,局部积泥厌氧,产⽣CH4、CO2,⽓泡附于污泥粒使之上浮,出⽔氨氮往往较⾼;2.回流⽐过⼩,污泥回流不及时使之厌氧解决办法:1.若沉淀池有死⾓,可以保持系统处于较⾼的溶解氧状态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根本解决需要对死⾓进⾏构造上的改造才能实现。

2.加⼤回流⽐,防⽌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太长。

7)沉淀池泥⾯过⾼,并且出⽔悬浮物升⾼产⽣原因:1、负荷过⾼,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沉淀性能,沉降效果变差。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常见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详解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常见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详解

出水中悬浮固体(ESS)的多少会极大地影响到处理的效果。

由于进水中 SS 大 部份已通过格栅、沉砂、初沉等预处理工艺而被去除,残留的少量 SS 在进入曝 气池后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并构成为了污泥的组成部份,因此 ESS 实际上系由外漂 的污泥所组成, ESS 的多寡与活性污泥的沉降凝结性能以及二沉池的运行工况有 关。

对正常的处理系统,ESS 应小于 30mg /L 或者仅占活性污泥浓度的0.5%以下, 即曝气池中污泥质量浓度为 2~4g /L 时, ESS 应为 10—20mg /L 。

若超过这一 限度,即说明污泥性状不良, 其往往是因大块或者小颗粒污泥上浮及污泥膨胀所致。

引起大块污泥上浮有两种情况:上浮污泥色泽较淡, 有时带铁锈色。

造成原因是曝气池内硝化程度较高, 含 氮化合物经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被转化成硝酸盐, N03-—N 浓度较高,此时若沉 淀池因回流比过小或者回流不畅等原因使泥面升高, 污泥长期得不到更新, 沉淀池 底部污泥可因缺氧而使硝酸盐反硝化, 产生的氮气呈小气泡集结于污泥上, 最终 污泥大块上浮。

多排泥以降低污泥浓度; 还可适当降低曝气池的 DO 水平。

上述措施可降低硝化 作用,以减少硝酸盐的来源。

腐化污泥与反硝化污泥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泥色黑, 并有强烈恶臭。

产生原因 为二沉池有死角,造成积泥,时间长后,即厌氧腐化,产生 H 2S ,C02 ,H 2 等气 体,最终使污泥向上浮。

解决办法为消除死角区的积泥, 例如时常用压缩空气在死角区充气, 增加污 泥回流等。

对容易积泥的区域,应在设计中设法予以改进。

引起漂泥的原因大致可分如下几种:a.进水水质,如pH 值、毒物等突变,使污泥无法适应或者中毒,造成解絮。

b.污泥因缺乏营养或者充氧过度造成老化。

c.进水氨氮过高、C/N 过低,使污泥胶体基质解体而解絮。

d.池温过高,往往超过40℃。

e.机械曝气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解决办法为弄清原因,分别对待。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对策由于工艺控制不当,进水水质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会导致污泥膨胀、生物相异常、污泥上浮、生物泡沫出现等生物异常现象,这些问题如不立即解决,最终都会导致出水质量的降低。

1.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系指活性污泥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产生沉降性能恶化,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的泥水分离,污泥随出水流失。

发生污泥膨胀以后,流出的污泥会使出水SS 超标,如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污泥继续流失会使曝气池的微生物量锐减,不能满足分解污染物的需要,从而最终导致出水BOD5也超标。

活性污泥的SVI值在100左右时,其沉降性能最佳,当SVI超过150时,预示着活性污泥即将或已经处于膨胀状态,应立即予以重视。

在沉降试验中,如发现区域沉降速度低于0.6m/h,也应引起重视。

在活性污泥镜检中,如发现丝状菌的丰度逐渐增大,至(d)级时,应予以重视,至(e)级时,污泥处于膨胀状态。

丝状菌丰度至(f)级,说明污泥处于严重膨胀状态。

污泥膨胀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

前者系活性污泥续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的膨胀;后者系菌胶团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产生的膨胀。

(1)丝状菌膨胀的存在条件及成因正常的活性污泥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丝状菌,它是形成活性污泥絮体的骨架材料。

活性污泥中丝状菌数量太少或没有,则形不成大的絮体,沉降性能不好;丝状菌过度繁殖,则形成丝状菌污泥膨胀。

在正常的环境中,菌胶团的生长速率大于丝状菌,不会出现丝状菌过度繁殖;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丝状菌由于其表面积较大,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比菌胶团细菌强,其数量超过菌胶团细菌,从而过度繁殖导致丝状菌污泥膨胀。

引起环境条件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 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1、污泥膨胀:二沉池曝气池的沉淀区:污泥结构松散,沉降性差,造成污泥上浮而随水流失,污泥流失量大,使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不断降低,严重时破坏整个处理过程。

原因:理化生物及生化方面外,还与运行管理构筑结构型式等方面的原因。

污泥膨胀分为丝状体膨胀和非丝状体膨胀。

由于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菌胶团的繁殖生长受到抑制的结果,丝状体对活性污泥絮体起架桥作用。

没有足够的丝状体形成的绒絮不牢固,在曝气池絮动水流的冲击下,容易被破碎成细小的针状体,这是污泥沉降快,SVI低,但水混浊,叫非丝状体膨胀,主要是由于、排泥不通,高负荷运行而引起的丝状体大量繁殖的原因:1、溶解氧浓度:曝气池内溶解氧在0.7~2.0mg/l范围内,有可能出现丝状微生物,但在低溶解氧生长良好或厌氧条件下,不影响,则应加大曝气,最低应保持在2mg/l左右。

2、冲击负荷:若曝气池内有机物超过正常负荷,膨胀程度提高,使絮体内部溶解氧消耗提高,在菌胶体内部产生了适宜丝状体生长的低溶解氧条件,丝状微生物快速生长,加剧了氧的渗透困难。

3、进水化学条件的变化:a、营养条件变化:一般营养为BOD5:N:P=100:5:1下生长,若是P不足,C/N升高,适宜丝状菌生长。

B、硫化物:过多化粪池的腐化水及粪便废水进入活性污泥设备会造成污泥膨胀,一般加5-10mg/l氯或曝气方法,将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

C、碳水化合物d、有毒重金属的冲击负荷可抑制丝状菌,还有PH值,水温的影响,菌胶体温度适中PH=6~8中,丝状菌在高温,酸性环境中生长(PH=4.5~6.5)解决方法:预防与抑制预防:加强管理监测水质,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溶解氧等。

制止措施:当进水浓度高,出水质差时,加强曝气,最好是在2mg/l以上,加大排泥量,提高进水浓度,合碳高而使C/N比失调时,投加含氮化合物,加氯起凝聚和杀菌双重作用,在回流污水中加漂白粉或液氯,可抑制丝状菌生长,调整PH值(加氯量按干污泥的0.3~0.4%估计)3、污泥上浮:(1)污泥脱氮上浮:在曝气池负荷小而供氧量大时,溶解氧高使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硝酸盐,发生硝化在二沉池中缺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活性污泥系统在运行中有哪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如何解决?
2008-01-11 12:15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种种异常情况,造成处理效果降低,污泥流失,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和解决措施。

(1)混合液溶解氧不足
现象: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水水质恶化。

原因:①负荷量增高;②曝气不足;③的流入等。

对策:①控制负荷量;②增大曝气量;③切断或控制工业废水的流人。

(2)SV 值异常
①污泥沉淀30~60min 后呈层状上浮(污泥上浮),多发生在夏季。

原因:硝化作用导致在二沉池中被还原成N2,引起污泥上浮。

对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HRT ;减少曝气量。

②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微小絮体,出水透明度下降。

原因:污泥解体,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

对策:减少曝气;增大负荷量。

③泥水界面不明显。

原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流入,使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性能较差。

对策:降低负荷;增大回流量以提高曝气池中的MLSS ,降低F /M 值。

(3)SVI 值异常
原废水水质的变化和运行管理不善都会使SVI 异常。

(4)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二沉池中不能正常沉淀下来,SVI 异常增高,可达400以上。

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两种。

①因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

主要的丝状菌有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某些霉菌等。

②因黏性物质大量积累而导致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①杀灭丝状菌,如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的药剂。

②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

③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投加黏土、消石灰等。

④加大回流污泥量并在其回流前进行再生性曝气。

⑤使废水经常处于好氧状态,防止厌氧反应的发生,如预曝气。

⑥加强曝气,提高混合液的DO 值。

⑦考虑调节水温;水温<15℃时易于发生高黏性膨胀;而丝状菌膨胀多发生在20℃以上。

⑧降低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

⑨调整污泥负荷,当超过0.35kgBOD /(kgMLSS ·d)时,易于发生丝状菌膨胀。

⑩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控制高黏性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