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港:一个城市起航的原点

为了能停靠大型船舶,德国人修建了码头。图为当时码头繁忙景象。(图

片取自《青岛旧影》)

德占时期,港口初建时的码头运煤工。

如今的港口工人机械化作业。

上世纪70年代老港口的道路极其狭窄。

如今的前湾港,道路通畅、宽阔。

晚清的海防:李鸿章一道奏折催生青岛建港

“说起青岛建港,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李鸿章。”岛城文史专家鲁海,日前向记者讲述了文史资料中关于青岛港诞生的记载。1891年6月,李鸿章看完北洋水师的演习后,从威海南下到胶州湾视察。胶州湾的地形和所处地理位置的险要,让这位革新派大臣深有感触。“他认为这里是继旅顺、威海以南的第一大隘。立即上奏朝廷‘胶澳设防,实为要图’,朝廷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鲁海介绍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出于军事战略需要,决议在胶澳建置设防,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这便是青岛建置的开始。

既然是基于海防需要,那相应的军事基础设施必不可少,“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一座是位于小青岛西北向的前海栈桥,以供装卸物资和兵员上下。青岛栈桥长220米,宽10米,以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码头两侧装有从旅顺运来的铁制栏杆,前端设有吊架,便于起卸货物,亦称南海栈桥、铁码头、大码头。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码头,原是海礁形成的自然码头,经整修建成长100米,宽6米的桥式码头,也是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亦称衙门桥、蜗牛桥、小码头。”鲁海介绍说,建成后的前海栈桥码头和衙门桥码头,成为青岛正式建港的标志。

有了海港,这座新兴的城市也有了生机。“这两座码头对青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重要影响。在港航业方面,船舶往来极盛,航运通达。青岛港外通朝鲜,北通辽宁,南通江浙闽粤,以及山东诸港,进出口贸易也变得活跃起来。特别是天后宫庙会期间,船舶云集于青岛口内,甚为可观。沿港的商铺越来越多,到了1897年春,已经增至65家。随着港航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鲁海说。

“追溯青岛的城市历史,从港口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探寻是一个有效且清晰的路径,青岛把清政府设防作为建置开始,其理由并不是简单的因为‘青岛口’有了驻兵和总兵衙门,成了军事重镇,才定义步入城市历史。而是在德国占领前,当时胶澳区域内因为港口航运和贸易,已经形成‘城镇’实体。青岛,是一座与港口伴生的城市,可以说没有港口也就没有青岛!以港立市,港兴城兴,港衰城衰。”鲁海介绍说。

德日眼里的“摇钱树”:苦工感染霍乱即被活埋

“德日占领青岛期间,青岛的港口简直就是他们的‘摇钱树’。为了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他们根本不管港口工人的死活,像使唤牛马一样使唤工人。”今年82岁高龄、原青岛港务局副局长孙相合回忆到这里,情绪越来越激动。他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当时的种种苦难景象,但通过文史资料和当年老工人的讲述,那段历史在他的心中还是打下了烙印。

1898年3月,德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同年9月 2日,栈桥和衙门桥码头成为货运码头,作为自由港向世界开放。但是,德国人还不满足,他们认为这两个码头水不够深,夏天受东南风影响太大,修建防波堤难度也不小。所以他们酝酿着另建更大的码头,方便他们运输掠夺来的资源。

其实,德国人觊觎胶州湾已经很久,早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著名的地质及物理学家李希霍芬就曾多次考察胶州湾。“德国人早就谋划好了建造计划,他们给青岛新港的定位是‘东亚最大贸易港’和‘中心市场’。为此,他们投入了巨额建港经费,资金接近7000万马克,这笔花销在德国‘青岛建设总投资预算’中,是所有建设项目中数额最大的。”孙相合介绍说,在新港位置上,德国人相中了现在的大港、小港一带。

在设计上,德国人认为,意大利热那亚港半圆形的坞型港池与青岛港新址的地理位置近似,于是将热那亚港列为青岛新港的“样板”。

1898年,德国人启动了青岛筑港工程。建港工程由德商“回利格”公司监督进行,他们在建港中采取“移山填海”、“建城建港并举”的方针,将铲除大鲍岛挖出的石料土方用以建筑小港码头,将铲除小鲍岛高坡的土石方就近用于建筑大港码头。1901年,小港建成;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北岸正式对外开放。与此同时,当年的两个小码头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是1943年到港口上干活的。那时听港口上的老人说,在建大港的时候,建筑工人都是沿海或是山东半岛腹地的民工,他们每天在德国人的监视下,用手推车和驴车从采石场向建筑工地运输石料和沙子,海面筑坝工程也是靠中国劳工驾驶舢板运送石料完成的。”孙相合介绍说。而对于德占时期劳工的悲惨生活,《青岛港的前生》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时,(逃跑的民工)甚至超过职工总数的60%,为了防止工人逃离,德国人采取寄居、圈墙等办法剥夺工人的自由。

德占时期,依靠无数中国劳工血汗建造起来的青岛新港口,使这座新兴城市具备了其他城市没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仅用了10多年,青岛便由默默无闻的偏僻渔村,一跃成为闻名于世的港口城市。这让另一个列强——日本垂涎三尺。

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掠夺,他们着手扩建青岛大港。“1943年,我从胶县农村‘闯’进青岛港,当时还是日本占领时期,像我一样在码头上干苦力的劳工还有很多,也有被抓来的。当时码头破烂不堪,路面坑洼不平,泊位又很小,没有任何机

械化操作,全靠工人肩挑抬扛,两个人抬着几百斤重的大箩筐,一铁锨一铁锨地往日本货船上装运煤炭、铁矿等。生活条件也很恶劣,吃咸菜疙瘩,当时劳工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吃的猪狗食,出的牛马力’。死亡率也很高,日本人怕霍乱,一感染上就被活埋了。”孙相合回忆说。

据统计,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青岛民族轮船业各船行船只被日军强行占用,为日军装运由内地掠夺而来的物资和劳工,各船行大都破产倒闭。1938年从青岛港输出的劳工33976人。日本侵略军独霸青岛港,强制第三国船只不得利用青岛港的码头设备,进出青岛港的船只几乎为日本所垄断。在此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仅煤炭、食盐两项,1940年由青岛运往日本煤炭125万吨,8年间共掠夺食盐216万吨。

谈及这些,孙相合眼角泛起了泪花。在他眼中,那是青岛港一段屈辱的历史。“围绕在港口周围,日本人兴建了铁路、公路,一车车的煤炭、铁矿石、稀土等资源,以及武器弹药等都被装到船上,直接拉回日本国内。”据孙相合回忆,当时的码头因为“口大肚子小”,缺少后方堆场,被形象地比喻为“五个指头”,而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码头的修建是直接为帝国主义政治侵略、经济掠夺服务的。

青岛的新希望

大会战,老婆孩子一起上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人民接手过来的港口,其实是一个烂摊子。”孙相合回忆说,针对实际情况,青岛市人民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经过3年努力,使之复苏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的一个号召,让青岛港寻得了大规模发展的契机。“我记得应该是1973年2月份,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外贸需要,周恩来总理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青岛市随即成立建港指挥部,启动了建设青岛港口的大会战。”孙相合回忆说。

1968年进入青岛港当了一名基层装卸工的国立生,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当时听说青岛港启动大规模发展后,就连普通的基层工人都感到欢欣鼓舞,大家都期盼着朝夕相处的青岛港能大变样。”国立生回忆说,“在6号码头改造的过程中,家里老婆、孩子齐上阵,自行车、扁担、箩筐统统拿来搬运,那是个‘填码头’的时代,爱岗敬业的精神在每个青岛港人身上都得了体现。”

3年之后的青岛港,果然有了新气象。“我刚刚参加工作是在6号码头,虽然青岛解放都快20年了,但码头工人的工作还没有实质性变化,一样扛大包、拼铁锨,又脏又累。一些在码头上停靠的外国船员看到出大力的中国码头工人,也都很鄙视。”国立生说。但到了1976年,青岛港新增各类装卸机械就到达了126台,从1972年首次引进门机以来,到1976年已发展到21台,港口吊装能力有很大改善。

这段时期,青岛港口最大的成就,就是建成了原油输出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黄岛一期油码头。“由于胜利油田生产的石油迫切需要通过港口出口,于是黄岛油码头的建设提上了日程。但在行政区划上,当时黄岛属于胶南,隶属昌潍地区管辖。建设黄岛油码头,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