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性能研究资料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性资料模板.doc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性资料模板.doc](https://img.taocdn.com/s3/m/2962b03e6529647d26285218.png)
(一)产品性能研究1、应符合的强制性标准:标准代号标准名称举例:GB/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 1 部分:评价与试验... ...2、应包含以下技术要求条款:检验项目主要依据标准要求举例:外观 4 中条、及产品技术规范留置针软管应光的规定洁、无折痕、裂纹,能保证观察回血... ...3、产品药物相容性研究资料或文献资料XXX产品由XXX组成/ 含有XXX,已知的临床风险主要有:xxx。
通过已有文献或研究资料说明xxx 的临床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4、xxx 设计验证报告(如有)放大设计结构图略设计验证报告详细列明验证方案中的需求描述和验证结果。
验证项目需求描述验证结果举例:周期经过至少100 次插入合格周期并拆卸外鲁尔后,接头应能正常工作。
5、xxx 试验方法xxx 实验可参照YY/T xxxx-xxxx 开展。
举例:试验参数如下:(1)样品制备:试验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照:(2)培养条件:(二)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举例)1、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依据和方法根据GB/附录A进行评价,xxx 产品需完成以下生物学评价:(1)血液相容性(2)皮肤致敏(3)皮内刺激反应(4)急性全身毒性反应(5)细胞毒性(6)血液相容性(血栓)(7)血液相容性(凝血)(8)遗传毒性(9)植入(10)亚慢性毒性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溶血率(举例)溶血率实验方法按照GB/进行实验。
(1)供试品制备xxx(2)试验方法xxx(3)结果计算xxx(4)结果判定:xxx2、原材料描述及人体接触的性质列明部件、化学名称、供应商和是否与XX接触。
对于与XX直接接触的核心部件需提供生产厂家资质证明、购销协议和检验标准。
部件清单部件化学名供应商与血液接触称类型举例:软管硫酸钡。
直接接触聚氨酯。
核心材料安全性评估软管材料检验报告检验项目检验依据结果细胞毒溶血凝血急性全身毒性。
(三)灭菌/消毒工艺研究明确灭菌类型(生产企业灭菌、终端用户灭菌或终端用户消毒)、灭菌(消毒)工艺(方法和参数)、无菌保证水平(如涉及)、灭菌(消毒)方法依据。
2019深圳公司有源医疗器械 研究资料
![2019深圳公司有源医疗器械 研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c8ba3e21a37f111f0855b46.png)
版本所有禁止扩散研究资料(一)产品性能研究1、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是由公司开发并生产的新产品,该产品使用方便。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二年八月下发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本品属“6815注射穿刺器械”,管理类别为II类医疗器械。
2、主要技术指标2.1 外观组成: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由外套、芯杆、活塞和配药针(可选,由护套、针管、针座组成)组成。
配药器应清洁,无微粒和异物;配药器不得有毛边,毛刺,塑流,缺损等缺陷;配药器的外套应有足够的透明度,能清晰看到基准线;配药器的内表面(包括活塞),不得有明显可见的润滑剂汇聚。
2.2 标尺:配药器应有标尺,且标尺刻度应符合产品规定的分度值,容量单位应标注在外套上;刻度容量线应粗细均匀,应与外套长轴成直角平面;刻度容量线应在零位线至总刻度容量线之间,沿外套长轴均匀分隔;当注射器保持垂直位置时,所有等长的刻度容量线的末端应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对齐。
2.3 标尺的数字:刻度线应按产品规定的分度值标示;将注射器垂直握住,锥头向上,标尺向前时,数字应垂直位于标尺上,且应处于相应的容量刻度延长线的中心对分位置上,数字应接近,但不得接触相应刻度线的末端。
2.4 公称容量线的标尺总长:应符合产品的规定。
2.5 标尺位置:当芯杆完全推入外套封底端时,即在外套内最近接近锥头,零位线应与活塞上的基准线重合,其误差必须在最小的分度间隔的四分之一范围以内。
2.6 外套:配药器外套的最大可用的容量的长度至少比公称容量长度长10?;配药器外套的开口处应有卷边,以确保配药器任意放置在与水平成10°夹角平面上时不得转过180。
2.7 按手间距:当芯杆完全推入到外套封底时,使活塞的基准线与零刻度线重合,从卷边内表面到按手外表面的优选最小长度应不少于12.5mm。
2.8 活塞:活塞应无胶丝、胶屑、外来杂质、喷霜;当配药器被注入水后,保持垂直式,芯杆不得因其自身重量而移动。
2.9 锥头:锥头直径应不小于1.2mm;锥头的外圆锥头接头应符合GB/T1962.1或GB/T1962.2的规定;锥头应位于外套封底端的中央,与外套在同一轴线上;锥头在外套封底端偏离中心,应位于外套卷边短轴一侧中心线上,且锥头轴线与外套内壁表面最近点之间距离不得大于4.5mm。
医疗器械研究资料和综述资料范本汇编
![医疗器械研究资料和综述资料范本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45915f4a0b4e767f5bcfce3c.png)
研究资料(理疗用电极)5、概述产品名称:理疗用电极产品型号:公司名称:日期:管理类别:Ⅱ类,其代号为:6826。
本研究报告遵循了《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第43号)的编写要求,以YY/T0148-2006 医用胶带通用要求有关的国家强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研究依据,按产品分类要求和产品自身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产品属于Ⅱ类,其代号为:6826,属无菌产品,所以其中部分内容不适用(如生物兼容性、生物安全性、动物研究等)。
本报告主要针对产品性能、有效期和包装等研究分析。
5.1产品性能研究5.1.1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说明本产品的分类代号为:6826,理疗用电极。
主要供需要进行止痛的患者使用。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医疗器械应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为此,我们参考GB 9706.4-2009 《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YY/T 0148-2017《医用胶带通用要求》、GB/T15479-1995《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ISO 11137.2-2013《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照灭菌第2部分:灭菌剂量的确定》以及GB/T 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的标准,并遵循了《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第9号通告)所要求的格式编写,制定了产品技术要求,规定了理疗用电极技术要求的性能指标和生物性能指标的检验标准和依据。
5.1.2引用及主要性能指标确定的依据GB/T 191-2016包装储运图示标志YY/T 0148-2017 医用胶带通用要求GB/T15479-1995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ISO 11137.2-2013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照灭菌第2部分:灭菌剂量的确定GB/T 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YY/T 0316-2008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 0466.1-2009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5.1.3产品技术指标5.2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理疗用电极由理疗用电极由背衬、电子层、隔离纸、底纸组成。
(完整版)医疗器械研究资料模板
![(完整版)医疗器械研究资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8a213583186bceb19e8bbf3.png)
5.研究资料5.1 产品性能指标5.1.1功能性要求及验证方法5.1.1.1准确度按GB/T 19634-2005中5.4.1.1的规定进行,血糖仪和配套血糖试测量结果偏差的95%应符合表1的要求。
5.1.1.2XXX测量重复性按GB/T 19634-2005中5.3的规定进行,重复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5.1.1.3 XXX的测试时间5.1.2安全性指标要求及验证指标本产品的电气安全的指标完全遵循《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93.1-2007)和《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第2-101部分:体外诊断(IVD)医用设备的专用要求》(YY 0648-2008)的要求,安全性指标的验证方法也按以上两个标准进行。
5.1.3电磁兼容性指标及验证方法本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完全遵循《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T 18268.1-2010)和《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6部分:特殊要求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GB /T 18268.26-2010)的要求,电磁兼容性指标的验证方法也按以上两个标准进行。
5.1.4主要性能要求确定的依据本产品的研发设计主要的性能指标依据以下标准和原则进行:①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②GB 4793.1-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③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④GB/T 14710-2009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⑤GB /T 18268.1-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⑥GB /T 18268.26-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6部分:特殊要求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⑦YY/T 0466.1-2009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⑧YY 0648-2008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第2-101部分:体外诊断(IVD)医用设备的专用要求5.2生物相容性评价说明生物相容性一般是指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相容性,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性资料模板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性资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1fc844852ea551811a6872c.png)
五、研究资料(一)产品性能研究1、应符合的强制性标准:2、应包含以下技术要求条款:3、产品药物相容性研究资料或文献资料XXX产品由XXX组成/含有XXX,已知的临床风险主要有:xxx。
通过已有文献或研究资料说明xxx的临床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4、xxx设计验证报告(如有)4.1放大设计结构图略4.2设计验证报告详细列明验证方案中的需求描述和验证结果。
5、xxx试验方法xxx实验可参照YY/T xxxx-xxxx开展。
举例:试验参数如下:(1)样品制备:试验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照:(2)培养条件:(二)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举例)1、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依据和方法1.1根据GB/T16886.1-2011附录A进行评价,xxx产品需完成以下生物学评价:(1)血液相容性(2)皮肤致敏(3)皮内刺激反应(4)急性全身毒性反应(5)细胞毒性(6)血液相容性(血栓)(7)血液相容性(凝血)(8)遗传毒性(9)植入(10)亚慢性毒性1.2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1.2.1溶血率(举例)溶血率实验方法按照GB/T14233.2-2005进行实验。
(1)供试品制备xxx(2)试验方法xxx(3)结果计算xxx(4)结果判定:xxx2、原材料描述及人体接触的性质列明部件、化学名称、供应商和是否与XX接触。
对于与XX直接接触的核心部件需提供生产厂家资质证明、购销协议和检验标准。
2.1部件清单2.2核心材料安全性评估2.2.1软管材料检验报告2.2.2。
(三)灭菌/消毒工艺研究明确灭菌类型(生产企业灭菌、终端用户灭菌或终端用户消毒)、灭菌(消毒)工艺(方法和参数)、无菌保证水平(如涉及)、灭菌(消毒)方法依据。
灭菌验证报告:(四)有效期和包装研究4.1存在有效期:应提供有效期验证报告,如XXX试验。
试验条件:XXX试验起止时间:XXX各检测点的检测报告:4.2包装在规定的有效期和运输条件下,包装应完整。
XX产品包装应符合ISO11607的相关要求。
注射成型中背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
![注射成型中背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c035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2.png)
注射成型中背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注射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背压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对产品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背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首先,背压对产品的物理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背压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注塑机中塑料的熔融温度和熔融状态的稳定性。
过高的背压会导致塑料熔融温度过高,从而使得产品的物理性能下降,如强度降低、韧性变差等。
而过低的背压则会导致塑料熔融温度过低,使得产品的物理性能不稳定,容易出现缺陷,如翘曲、变形等。
因此,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合理调节背压的大小对于保证产品的物理性能至关重要。
其次,背压对产品的表面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背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注塑机中塑料的熔融温度和熔融状态的稳定性,使得塑料更容易填充模具腔体,并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适当的背压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表面的缺陷,如砂眼、气泡等。
然而,过高的背压可能会导致塑料在注射过程中过度熔融,使得产品表面出现熔融痕迹和烧结现象。
因此,在注射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模具结构,合理调节背压的大小,以保证产品表面的质量。
此外,背压还对产品的尺寸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背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注塑机中塑料的熔融温度和熔融状态的稳定性,使得塑料更容易填充模具腔体,并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适当的背压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尺寸精度,使得产品的尺寸偏差较小。
然而,过高的背压可能会导致塑料在注射过程中过度熔融,使得产品的尺寸精度下降。
因此,在注射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合理调节背压的大小,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最后,背压对产品的外观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背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注塑机中塑料的熔融温度和熔融状态的稳定性,使得塑料更容易填充模具腔体,并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适当的背压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的外观缺陷,如瑕疵、色差等。
然而,过高的背压可能会导致塑料在注射过程中过度熔融,使得产品的外观质量下降。
研究资料-范本模板
![研究资料-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0a530c12af90242a995e59d.png)
研究资料(一)产品性能研究1、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是由公司开发并生产的新产品,该产品使用方便。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二年八月下发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本品属“6815注射穿刺器械”,管理类别为II类医疗器械。
2、主要技术指标2。
1 外观组成: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由外套、芯杆、活塞和配药针(可选,由护套、针管、针座组成)组成。
配药器应清洁,无微粒和异物;配药器不得有毛边,毛刺,塑流,缺损等缺陷;配药器的外套应有足够的透明度,能清晰看到基准线;配药器的内表面(包括活塞),不得有明显可见的润滑剂汇聚。
2。
2 标尺:配药器应有标尺,且标尺刻度应符合产品规定的分度值,容量单位应标注在外套上;刻度容量线应粗细均匀,应与外套长轴成直角平面;刻度容量线应在零位线至总刻度容量线之间,沿外套长轴均匀分隔;当注射器保持垂直位置时,所有等长的刻度容量线的末端应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对齐。
2。
3 标尺的数字:刻度线应按产品规定的分度值标示;将注射器垂直握住,锥头向上,标尺向前时,数字应垂直位于标尺上,且应处于相应的容量刻度延长线的中心对分位置上,数字应接近,但不得接触相应刻度线的末端.2。
4 公称容量线的标尺总长:应符合产品的规定。
2。
5 标尺位置:当芯杆完全推入外套封底端时,即在外套内最近接近锥头,零位线应与活塞上的基准线重合,其误差必须在最小的分度间隔的四分之一范围以内。
2.6 外套:配药器外套的最大可用的容量的长度至少比公称容量长度长10?;配药器外套的开口处应有卷边,以确保配药器任意放置在与水平成10°夹角平面上时不得转过180。
2。
7 按手间距:当芯杆完全推入到外套封底时,使活塞的基准线与零刻度线重合,从卷边内表面到按手外表面的优选最小长度应不少于12.5mm.2.8 活塞:活塞应无胶丝、胶屑、外来杂质、喷霜;当配药器被注入水后,保持垂直式,芯杆不得因其自身重量而移动。
2.9 锥头:锥头直径应不小于1。
增材制造适用材料及产品机械性能研究
![增材制造适用材料及产品机械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0fca6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6.png)
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研究视界2021年17期增材制造适用材料及产品机械性能研究刘森(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徐州221100)增材制造是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项新型技术,增材制造技术一经提出就受到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市面上已经可以见到由增材制造而生产的多种产品,如大家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光敏类材料、超薄材料等都属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优秀成果。
增材制造推动了传统的制作工艺逐步升级,呈现出极大的应用优势,但是我们对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时间还比较短,虽然取得了一些卓越成果,但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增材制造的创新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例如增材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材料获取难度非常大,一些成品的延展性增强,但是塑形有所降低,还有一些材料极易产生形变,这些都影响了产品使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
所以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对增材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并探索如何更好地推进增材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升级。
1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分析增材制造技术是由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提出并加以定义,将其描述为: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据模型,通过分层叠加材料的方式,来完成产品制造的相关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将概念设计与产品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加工过程来设计产品,从而使制作出的产品具有多种优势,增材制造的过程可以简单用图1表示。
图1增材制造过程随着增材制造适用材料的不断拓宽,人们对增材制造工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其中有很多技术手段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使得增材制造的应用范围被极大地拓宽。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增材制造加工技术包括以下几种:金属激光烧结(DMLS)技术、电子束熔融(EBM)技术、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激光立体成型(LSF)技术、电子束自由制造(EBF3)技术、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光固化立体成型(SLA)技术、分层实体制造(LOM)技术等。
材料性能学实验报告
![材料性能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c5c1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d.png)
材料性能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材料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金属(A)、塑料(B)、陶瓷(C)、纸张(D)2. 实验设备:拉力试验机、热导率测试仪、电阻测试仪、显微镜实验方法1. 力学性能测试:使用拉力试验机测定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 热学性能测试:使用热导率测试仪测定材料的热导率。
3. 电学性能测试:使用电阻测试仪测定材料的电阻率。
4.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
实验结果与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材料(A)拉伸强度:300 MPa屈服强度:250 MPa断裂伸长率:20%材料(B)拉伸强度:100 MPa屈服强度:80 MPa断裂伸长率:10%材料(C)拉伸强度:500 MPa屈服强度:400 MPa断裂伸长率:5%材料(D)拉伸强度:50 MPa屈服强度:30 MPa断裂伸长率:40%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1. 材料(A)的拉伸强度最高,适合用于承受高强度力的场合,如机械零件制造。
2. 材料(B)的断裂伸长率较低,容易发生断裂,因此不适合用于需要抗冲击能力较强的场合。
3. 材料(C)的屈服强度相对较高,但断裂伸长率较低,适用于要求强度较高,但变形要求较小的场合。
4. 材料(D)的断裂伸长率较高,适用于需要具备良好柔韧性的场合,如包装纸张等。
热学性能测试材料(A)热导率:200 W/m·K材料(B)热导率:0.5 W/m·K材料(C)热导率:5 W/m·K材料(D)热导率:0.1 W/m·K通过热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1. 材料(A)的热导率最高,适合用于导热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散热器材料。
2. 材料(B)的热导率相对较低,适用于需要隔热性能较好的场合,如绝缘材料。
3. 材料(C)的热导率居中,适用于一般导热需求的场合。
【研究】产品性能研究资料
![【研究】产品性能研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cfda215770bf78a642954cd.png)
【关键字】研究产品性能研究资料篇一: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研究资料(资料5)5、概述产品名称:xxx 产品型号:xxx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日期:XX年10月管理类别:xxxx本研究报告遵循了《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第43号)的编写要求,以xxx有关的国家强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研究依据,按产品分类要求和产品自身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因本xxx属于有源Ⅱ类(6854)产品,不包含注射器,没有接触患者的部件和附件,所以其中部份内容不适用和/或属于豁免目录产品(如生物兼容性、生物安全性、灭菌和消毒工艺、动物研究等)。
本报告主要针对产品性能、有效期和包装、软件等研究分析。
5.1 产品性能研究5.1.1 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说明本xxx是由xxx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研发和生产。
本xxx用于向病人xxx,或者用于化学科研和生物医学研究。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医疗器械应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为此,我们参考GB9706.27-XX《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GB 9706.1-XX《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 14710-XX《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和YY0505-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并遵循了《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第9号通告)所要求的格式编写,制定了产品技术要求,规定了xxx性能指标和电气安全要求的检验标准和依据。
5.1.2 引用及主要性能指标确定的依据GB/T 191-XX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 9706.1-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 9706.27-XX 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GB/T 14710-XX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0505-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316-XX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 0466.1-XX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YY 0709-XX 医用电器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器设备和医用电器系统中报警系统的尝试和指南5.1.3 产品技术指标篇二:产品研究性资料-新版注册资料海门市佳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技术文件编号:JHST-R7.3/12-XX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研究资料概述编制:孙杰审核:顾婷婷批准:王建国日期:XX-2-8文件类别:□受控本□非受控本文件持有部门:发放编号:批准:XX-2-8实施:XX-2-8海门市佳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发布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产品研究资料概述1、产品性能研究1、根据产品使用特性和公司确定的研发目的,确定产品功能及使用要求:A、确保采样前后取样拭子所处密闭环境的密封性,并确保产品部件的连接强度。
产品性能优化研究报告
![产品性能优化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7405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0.png)
产品性能优化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性能优化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报告聚焦于某产品性能优化,旨在解决现有产品在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研究的背景在于,尽管当前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份额,但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性能问题逐渐显现,影响了用户满意度和口碑传播。
本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方面,通过优化产品性能,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强用户粘性,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性能优化有助于降低产品故障率,减少售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现有产品性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产品性能对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有何影响?研究目的在于:明确产品性能优化的方向和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并为后续产品迭代提供参考。
研究假设为:通过对产品性能的优化,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
研究范围与限制:本报告针对某产品性能优化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产品性能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本研究未涉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
本报告将从研究背景、方法、数据分析、结论等方面,详细阐述产品性能优化的过程与成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产品性能优化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
在理论框架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基于系统工程、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等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产品性能优化的方法与策略。
研究发现,产品性能优化需综合考虑技术、用户需求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在主要发现方面,研究者们指出,技术创新、设计优化和用户参与是提升产品性能的关键途径。
技术创新能够推动产品性能的提升,设计优化有助于满足用户需求,而用户参与则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
然而,现有研究也存在一定争议和不足。
一方面,关于优化方法的选择,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先进技术提升产品性能,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强调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优化。
新型腈纶针织产品服用性能的研究
![新型腈纶针织产品服用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86951df28ea81c758f578fd.png)
20 0 6年 6月
针 织 工 业
N 6 o
.
、
测
与
新 型腈纶
殷 海霞 , 沈 为
标 准
针 织产 品服 用性 能 的研 究
( 东华大学 纺织 学院, 上海 2 0 5 ) 0 0 1
摘要 : 由3 不同原料编 织的针 织物进 行 了染 色以及后整理 , 对 种 测试 、 比和分析 了3 对 种腈 纶羊毛混
01 .6
648 x1 . 7 0
49 7 0 .9 x1
2.6 4
24 .0
作者简介 : 殷海霞(9o , 硕士。主要研究针织产品的开发及性能, 前从事针织横机研发工作。 18一)女, 目
・
57 ・
维普资讯
N. o 6
20 0 6年 6月
圆机 , 圆机直径为 17 m(" , 小 7 .m 7) 8 机号为 1 9针/5 m。 2 .m 4
组织 为纬平针组织 。
表 1 纤维性能
试样 单纤强力/N伸长率/ c % 动摩擦系数 静摩擦系数 弯曲刚度/ N c 2回潮璋 % ( ・ ) c m
9o . o 98 .6 78 . 2 4. 1 2 3. 89 5. 32 04 0 .6 04 6 .3 O3 1 . 8 03 4 .5 20 x 04 . 1- 2 1 5 1 . x0 3 1 9 1 . x0 2 21 . O 12 . 8 1.3 58
厚度/m m
08 08 08 .0 .0 .0
系数 大 ,则 其捻 度 应力 的扩 散 力 也 增 大 ,捻 度 向单 纱传 递使 单 纱 上 的捻度 也增 大 ,对 纤维 的缠 结
产品性能研究资料
![产品性能研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44c55f4afe04a1b071deb9.png)
产品性能研究资料篇一: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研究资料(资料5)5、概述产品名称:xxx 产品型号:xxx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日期:XX年10月管理类别:xxxx本研究报告遵循了《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第43号)的编写要求,以xxx有关的国家强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研究依据,按产品分类要求和产品自身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因本xxx属于有源Ⅱ类(6854)产品,不包含注射器,没有接触患者的部件和附件,所以其中部份内容不适用和/或属于豁免目录产品(如生物兼容性、生物安全性、灭菌和消毒工艺、动物研究等)。
本报告主要针对产品性能、有效期和包装、软件等研究分析。
5.1 产品性能研究5.1.1 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说明本xxx是由 xxx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研发和生产。
本xxx用于向病人xxx,或者用于化学科研和生物医学研究。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医疗器械应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为此,我们参考GB9706.27-XX《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GB 9706.1-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 14710-XX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和YY0505-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并遵循了《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第9号通告)所要求的格式编写,制定了产品技术要求,规定了xxx性能指标和电气安全要求的检验标准和依据。
5.1.2 引用及主要性能指标确定的依据GB/T 191-XX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 9706.1-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 9706.27-XX 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 GB/T 14710-XX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0505-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316-XX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 0466.1-XX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YY 0709-XX 医用电器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器设备和医用电器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5.1.3 产品技术指标篇二:产品研究性资料-新版注册资料海门市佳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技术文件编号:JHST-R7.3/12-XX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研究资料概述编制:孙杰审核:顾婷婷批准:王建国日期:XX-2-8文件类别:□受控本□非受控本文件持有部门:发放编号:批准:XX-2-8实施:XX-2-8海门市佳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发布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产品研究资料概述1、产品性能研究1、根据产品使用特性和公司确定的研发目的,确定产品功能及使用要求: A、确保采样前后取样拭子所处密闭环境的密封性,并确保产品部件的连接强度。
钢铁材料液态模锻及其产品组织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钢铁材料液态模锻及其产品组织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c17b2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d.png)
钢铁材料液态模锻及其产品组织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液态模锻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在熔融状态下模压加工成型的技术,具有成形难度低、成形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与传统的热轧、挤压等成型方法相比,液态模锻能够更好地控制材料的变形行为,从而获得更合适的组织状态和性能。
钢铁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而钢铁材料液态模锻的研究则更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钢铁材料液态模锻的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通过对不同钢铁材料的液态模锻实验,探究不同材料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成型难度、成型精度、变形行为等影响因素,优化液态模锻工艺和工艺参数。
2. 钢铁材料液态模锻后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热处理效果研究。
通过对液态模锻后的钢铁材料进行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热处理后的性能测试,研究液态模锻对钢铁材料微观组织状态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热处理方案对液态模锻后钢铁材料性能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1. 科研意义:通过研究钢铁材料液态模锻的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优化,可以为其他金属材料液态模锻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对液态模锻后的钢铁材料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效果的研究,可以为理解金属材料成型变形行为、优化金属材料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2. 应用价值:液态模锻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材料成型方式,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热处理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材料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轻量化、高强度材料的研究和生产。
四、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法:选取不同种类的钢铁材料进行液态模锻实验,观察成型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和成形效果,确定液态模锻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液态模锻后的试样进行组织分析、力学性能和热处理后的性能测试,探究液态模锻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 理论分析法:基于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理论,结合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状态,分析液态模锻对材料的形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五、论文结构本文的结构包括:绪论、液态模锻工艺优化、液态模锻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分析、热处理效果研究、结论与展望等。
研究资料范本(有源体外诊断设备)
![研究资料范本(有源体外诊断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55d47144c850ad02de804186.png)
5.4 灭菌和消毒工艺研究
本成品为非无菌产品,使用者仅需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仪器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每周的清洁之后进行,对所有可触及的部位用 75%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
5.5 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该产品采用三层包装,最里层为塑料薄膜,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水、防潮,最外层为木箱结构,中间层为泡沫,起到缓冲的作用, 经环境试验和模拟运输试验验证,产品的包装符合运输和贮存的要求。通过加速老化试验,产品的正常使用有效期等效大于 5 年,考 虑一些不可预期的因素,确定有效期为 5 年,到期后经制造商维护并确认后,可按确定的期限延期使用。产品的有效期研究见《产品 有效期验证报告》 (编号: )
研究资料
5.1 产品性能研究
5.1.1 项目来源 A 法和 A 法是目前临床检验用得最多的方法,各种各样的分析领域都在利用它。A 法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等特点,B 法具有 准确性高,能提供定量结果的特点,采用 A 法的全自 A 仪和采用 B 法的全自动 B 仪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医学研究、食品安全分析 等领域,经过多年的应用,都得到了临床诊断行业的肯定。 目前临床检验机构使用的是仅能进行 A 试验的全自动 A 仪和仅能进行 B 试验的全自动 B 仪,如想开展 A 和 B 试验,则需要采购两 台仪器,采购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公司吸取了全自动 A 仪和全自动 B 仪的特点和优点,把两者的优点和特点 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研发出了全自动 XXXXX 仪。 5.1.2 研制情况 公司组织生产,质量,技术人员通过认真学习、理解相关标准,研究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临床应用情况,参考了公司已 上市的全自动酶免仪和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制定了本产品的质量标准、技术指标,工艺要求、关键技术等,研发一开始就遵 循 ISO13485:2003 中对设计和开发的要求,做好了前期的输入确定,加强了设计过程的评审,进行了系统的验证和确认,试制的样品 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5.1.3 关键技术
体外诊断试剂仪器设备的产品性能研究资料应关注哪些方面?
![体外诊断试剂仪器设备的产品性能研究资料应关注哪些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abd16557f524ccbff02184be.png)
体外诊断试剂仪器设备的产品性能研究资料应关注哪些方面?
A :
提交的产品性能研究资料,应当关注以下方面:
1.产品技术要求的研究和编制说明,通常包括技术要求规定的产品性能研究、安全性研究(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
2.申报产品各组成模块或者模块中主要元器件的功能性研究资料,如温度控制模块、光路检测模块、加样模块、电路控制模块等。
3.软件研究。
4.申报产品临床项目分析性能的研究资料,建议申请人综合考虑申报产品可检测的被分析物情况以及主要功能,按照对申报产品评价最不利原则,对每一大类的被分析物选取有代表性的临床项目,采用临床样本进行研究。
5.产品整机性能研究。
6.环境试验。
7.产品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8.其他适用的产品性能研究。
审评六部供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性能研究资料篇一: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研究资料(资料5)5、概述产品名称:xxx 产品型号:xxx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日期:XX年10月管理类别:xxxx本研究报告遵循了《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第43号)的编写要求,以xxx有关的国家强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研究依据,按产品分类要求和产品自身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因本xxx属于有源Ⅱ类(6854)产品,不包含注射器,没有接触患者的部件和附件,所以其中部份内容不适用和/或属于豁免目录产品(如生物兼容性、生物安全性、灭菌和消毒工艺、动物研究等)。
本报告主要针对产品性能、有效期和包装、软件等研究分析。
5.1 产品性能研究5.1.1 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说明本xxx是由 xxx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研发和生产。
本xxx用于向病人xxx,或者用于化学科研和生物医学研究。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医疗器械应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为此,我们参考GB9706.27-XX《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GB 9706.1-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 14710-XX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和YY0505-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并遵循了《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第9号通告)所要求的格式编写,制定了产品技术要求,规定了xxx性能指标和电气安全要求的检验标准和依据。
5.1.2 引用及主要性能指标确定的依据GB/T 191-XX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 9706.1-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 9706.27-XX 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 GB/T 14710-XX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0505-XX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316-XX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 0466.1-XX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YY 0709-XX 医用电器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器设备和医用电器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5.1.3 产品技术指标篇二:产品研究性资料-新版注册资料海门市佳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技术文件编号:JHST-R7.3/12-XX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研究资料概述编制:孙杰审核:顾婷婷批准:王建国日期:XX-2-8文件类别:□受控本□非受控本文件持有部门:发放编号:批准:XX-2-8实施:XX-2-8海门市佳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发布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产品研究资料概述1、产品性能研究1、根据产品使用特性和公司确定的研发目的,确定产品功能及使用要求: A、确保采样前后取样拭子所处密闭环境的密封性,并确保产品部件的连接强度。
防止影响使用及交叉污染;B、拭子及所处密闭环境应无菌;C、取样后能够在拭子贮存的密闭环境中直接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并确保预处理液的装量;D、样液取用方便。
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
依据确定的产品功能及使用特性要求,公司确定了产品结构、使用的主要原料要求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等,并规定了使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要求。
本产品关键技术在于连接固定件中的上下连接口是否严密,上部软塑盛液管内液体密封而不泄露,下部护套塑管开启自如而又紧密,能保障操作人员取样前后拭子处于封闭状态。
2、产品结构组成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由软塑盛液管、连接固定件、护套塑管、塑料导管棒拭子及滴嘴盖组成。
(见图1、2、3、4、5、6)1 软塑盛液管 2连接固定件(带密封杆)3护套塑管4塑料导管棒拭子5滴嘴盖带密封杆图1 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示意图3、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本产品部件所用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材料。
塑料导管棒拭子采用已注册产品。
拭子头是采用脱脂棉或人造纤维,应符合标准YY0330-XX要求。
软塑盛液管中预处理液体介质为0.9%氯化钠。
其配制按GB/T4789.28-XX提供的方法配制。
4、产品技术要求和编制说明,详见资料9。
产品性能指标如下:外观要求:软塑盛液管、护套塑管应透明能观察其内容物,软塑盛液管内的液体应清澈、无杂质。
软塑盛液管、护套塑管、塑料导管棒拭子、连接固定件、滴嘴盖均应整洁,光滑,无杂质。
塑料导管棒拭子及配套护套塑管基本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
强度:护套塑管、塑料导管棒拭子与连接固定件连接紧密、不松脱,滴嘴盖与护套塑管连接不松脱。
预处理液装量:软塑盛液管内液体装量不小于1.5ml。
密封性:软塑盛液管和连接固定件无漏液,螺纹旋紧时连接件与护套塑管管口应紧密,掰断连接固定件密封杆时滴嘴口无漏液。
无菌:经辐照灭菌后应无菌。
5、性能指标的确定依据外观要求:依据产品设计要求和注塑制品通用要求确定;塑料导管棒拭子、护套塑管基本尺寸,参照依据通用塑料棒拭子基本尺寸及产品设计要求;强度:依据产品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
预处理液装量:依据检验医师检验试验结果确定。
密封性要求:产品使用要求确定。
无菌要求:产品的使用要求确定。
2、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产品中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塑料导管棒拭子采用已注册产品。
因此本产品豁免生物学试验。
3、生物安全性研究本产品未含有同种异体材料、动物源性材料或生物活性物质等具有生物安全风险类产品,不涉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4、灭菌和消毒工艺研究一、灭菌方法的选择几种灭菌方式的比较:辐照消毒灭菌原理:在辐照过程中,伽玛射线穿透辐照货箱内的货物,作用于微生物,直接或间接破坏微生物的核糖核酸、蛋白质和酶,从而杀死微生物,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辐照交联的原理:辐照交联是通过射线引发聚合物线性分子通过大分子间共价键的生成和积累,转化为分子质量很大的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和结果。
聚合物的交联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成为不融也不熔的凝胶。
医疗用品辐照灭菌的优点:1、节约能源,灭菌彻底,无污染。
由于Υ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一定剂量条件下能杀死各种细菌微生物(包括病毒),因此,辐射灭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灭菌方法。
2、辐射灭菌消毒是一种“冷消毒”法,可在常温下灭菌。
特别适合于一些热敏材料如塑料制品、尼龙、化纤制品、生物制品等。
3、可包装后灭菌。
只要所用的包装材料不透菌,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可以长期保存。
依据以上分析及公司产品的材料、表面形态、产品的结构复杂程度、生产过程及生产经验等因素公司选择用钴60辐照灭菌方式。
对于产品辐照灭菌的研究,按照GB18280-XX《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的要求展开。
二、辐照灭菌协作单位的选择通过选择与评价,南通迈克尔辐照灭菌有限公司具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射线安全许可证等资质(见附件),公司质控能力较强,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将其确定为灭菌外协供方。
三、准备工作 1、试验样品准备将连续试生产的密闭式分泌物预处理采样装置,按设计的产品包装要求进行包装,初包装每只用纸塑袋密封独立包装,产品初包装(最终包装)的材料的选择与尺寸设计按GB/T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要求进行,在本文第5章《有效期与包装研究》中描述。
2、辐照设备准备经查验辐照设备各项证书均有效。
见附件复印件。
迈克尔辐照公司的辐照设备的辐射源(源板)固定,被辐照物品为连续转动,各吊具按照设定时间在各点停留,使各个面基本上受辐射源均匀照射,停留时间长短决定了产品所吸收剂量的大小(图1)。
吊具内部边缘和中心点的吸收剂量因产品密度的不同而不同,我们称之为不均度U,实际设定的辐射剂量由预试验决定。
预试验的方法是在吊具内部放置剂量计,如果预定辐射剂量有效并且灭菌达到要求的同时理化性质又符合规定,则吊具外层和内层跟踪剂量计测试的结果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就是以后该物品接受辐射灭菌处理的设定剂量范围。
图1 辐照设备和辐照过程示意图(俯视)本套设备有相同灭菌吊柜尺寸:长×宽×高=88×60×240(单位cm)。
在试验前该公司辐照灭菌设备运行正常,并按公司要求进行了安装鉴定、运行鉴定和性能鉴定,均满足要求。
3、灭菌效果测试准备3.1 实验微生物:选择短小芽胞杆菌E601培养制成菌悬液,制成含菌量为107-8cfu/ml的试样,取用5-10ul滴在无菌滤纸片凉干后,置于带盖的1.5ml无菌离心管内,盖严。
另装于塑料薄膜小袋备用。
四、产品装箱、灭菌装柜及试样放置1、产品装箱篇三:5.研究资料五、研究资料5.1产品性能研究1.根据标准要求,本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以下称电子血压计)功能性能为:(1)量程:电子血压计的量程为0kPa到37.5 kPa (280mmHg);(2)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应为0.133 kPa(1mmHg);(3)可重复性:在静态状态下测量,在量程内每一点重复测量的读数之间,相差应不大于0.533 kPa(4mmHg).所有读数应符合压力传感器准确性中的要求;(4)压力传感器准确性:在量程中的任何测量点上,袖带内压力测量的最大误差应不大于±0.4 kPa(±3mmHg);(5)系统整体的有效性:制造商应提供针对自动血压测量准确性的临床评估报告。
1)按YY0670-XX中G.1.1的方法,达到平均差不超过±0.67kPa(±5mmHg),标准偏差不超过1.067kPa(8mmHg);2)按YY0670-XX中G.1.2的方法,达到G.1的要求。
详细方法和要求,请参见YY0670-XX附录G。
(6)充气源和压力控制阀的要求:1)充气源:通常情况下,充气源应能在10s内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得200cm3(12立方英寸)的容器内的压力达到40kPa(300mmHg),。
2)压力自控气阀:a.漏气:阀门关闭,在初始压力分别为33.33kPa (250mmHg)、20kPa(150mmHg)、6.67kPa(50mmHg)状态下,一个容积不超过80 cm3容器内的最大压降,在10s内应不超过0.133 kPa(1mmHg).b.气阀/袖带放气率:当气阀处于压力自控位置(使用配套的袖带)时,从33.33 kPa(250mmHg)降到 6.67kPa (50mmHg)的降压速度应不低于0.267 kPa/s(2mmHg/s)。
c.泄气:充满气体的系统在阀门全开时的快速放气,压力从34.67kPa(260mmHg)下降到2 kPa(15mmHg)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7)气囊和袖带的要求:腕式袖带尺寸的长度283±5mm,袖带的宽度75±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