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霉菌的污染及其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中霉菌的污染及其预防
作者:李秦锋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5期
摘要:在规模化饲料生产中,霉菌对饲料造成的损失,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霉菌污染的饲料不仅会降低饲料的生物效价,营养成分损失,甚至引起动物中毒,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关键词:霉菌发霉饲料
一、污染饲料及原料的主要霉菌
饲料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真菌都可以称为霉菌。目前有记载的约有3,500~100,000种,其中大部分是非致病性的,甚至有许多霉菌对人类有益。目前已知污染饲料的产毒霉菌约100多种,可产生200多种霉菌毒素,其中只有30多种霉菌对畜禽危害最大。主要有黄曲霉、棕曲霉、杂色曲霉、烟曲霉、构巢曲霉、寄生曲霉、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红色青霉、扩展青霉、圆弧青霉、纯绿青霉、皱褶青霉、三线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等,此外还有其它菌属如单端孢菌属、木霉属、漆斑菌属、长喙菌属及麦角属等一些菌属的有害菌。
二、霉菌污染饲料的条件
霉菌及其孢子无处不在,周围环境中空气、水、土等都可能成为饲料中霉菌的污染源。饲料污染霉菌并不意味着毒素产生,而霉菌在饲料上生长繁殖是产毒的先决条件。霉菌能否在饲料上繁殖和产毒与饲料种类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1.基质
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能量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它极易在含淀粉的谷物或饲料上生长。实践证明,多种饲料都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供霉菌生长需要并成为霉菌的产毒基质。各种基质中出现的霉菌以一定的菌种为主,如玉米、大米、面粉、花生和发酵饲料中,以曲霉菌属和青霉属为主;而玉米与花生中以黄曲霉及其毒素检出率最高,小麦和玉米中以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为主。
2.环境温度
贮藏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但大部分霉菌在20~28℃之间都能生长,低于10℃和高于30℃时霉菌的生长则是显著减慢,在0℃以下时霉菌几乎不能产毒;在49℃以上,霉菌停止生长,并通常形成孢子。不同霉菌生长繁殖所需的环境温度还有差异。
3.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含水量与其饱和含水量之比。大多数霉菌在基质上生长时大约需要75%以上的相对湿度,在80~100%的相对湿度时生长更为迅速。
4.饲料含水量
各种饲料的含水量不同,霉菌繁殖和产毒能力也不同,通常情况下饲料的含水量越高则霉菌生长越旺盛,特别是当含水量为17~18%时是多数曲霉和青霉菌繁殖和产毒的最佳条件。
5.通风状况
大部分霉菌属其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通风和有氧条件。没有氧气霉菌就不能生存,是需氧性的。但有些霉菌属于厌氧性质,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繁殖和产素,如毛霉、庆绿曲霉和酵母等可耐受高浓度的CO2。同时,加强通风可降低环境温度,促进水分蒸发,降低饲料周围的相对湿度,从而限制霉菌的繁殖和产毒。
6.饲料损害及其它
饲料遭虫害、鼠咬、脱粒损伤外皮等,霉菌易于侵入繁殖,引起霉变。粉碎的谷物比完整的易受霉菌污染。另外,一种霉菌或几种霉菌可能是另一种霉菌生长和产毒的条件。
三、霉菌污染饲料的危害
实践证明饲料中污染霉菌后引起饲料变质和营养丧失。霉变饲料可导致畜禽的急性和慢性中毒或癌肿等。许多原因不明的疾病被认为与饲料食品的霉菌污染有关。
1.霉菌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由于霉菌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因此霉菌污染饲料后把饲料中的蛋白质、淀粉分解,使饲料中营养成分遭到破坏,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失调。
2.霉菌对饲料品质的影响
霉菌的有氧呼吸释放出相当多的热量使饲料温度升高,使饲料发热;堆放饲料中霉菌大量繁殖,产生代谢水分,使饲料表面潮湿,出现结块并有发热现象;在霉变的饲料中可见不同颜色的霉菌菌落,呈毛状或绒状,并有霉味出现;多数霉菌菌体是有颜色的,如许多曲霉和青霉可使饲料呈绿、黄、蓝等色,镰刀菌、单端孢霉、念珠菌等则可使小麦、玉米等呈粉红色;由于霉菌本身具有特殊气味,吸附到饲料上使饲料带有异味。
3.饲料原料的霉菌对适口性的影响
微生物在饲料上生长繁殖,使饲料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变化,造成饲料品质变劣的现象称为霉变。饲料霉变后会失去原有的味道,气味不正、脂肪酸度升高,营养成分破坏,适口性下降。
4.霉菌对饲料质量的影响
饲料原料收获后,往往从外界污染一些霉菌。它们所产生的酶,能将饲料营养成分分解,使饲用价值下降。在通常情况下,谷粒籽实整粒贮存,成分几乎没有变化。但粉碎后,霉菌则易侵入,从而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降低饲料适口性、影响饲料贮运与使用。
5.饲料中霉菌对家畜健康的危害
受到污染的饲料由于营养价值降低了,因而长期饲喂这种饲料可引起某些营养缺乏症。同时,某些霉菌能产生性质不同的毒素而导致畜禽的急、慢性中毒。霉菌及其毒素,危害动物的健康,甚至生命。
四、防止饲草、饲料发霉的措施
饲料防霉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杜绝霉菌孢子污染饲料,限制霉菌在饲料基质上生长和繁殖,并用一定的手段杀死霉菌及破坏霉菌产生的毒素。由于饲料及其原料在田间生长、收获、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可能污染霉菌,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选用和培育抗霉能力强的作物品种
不同作物甚至不同品种感染田间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某些农作物能够抵抗霉菌的感染,其抗霉能力与农作物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培育和选用抗霉的农作物品种是饲料防霉的研究方向和经济实用的防霉措施。
2.检测玉米的葡糖胺含量
如通过检测玉米的葡糖胺含量,用唑盐作花生种子的染色比较,玉米和棉籽的荧光值分析和透水性测定等手段,筛选含毒素少的作物品种,以达到防霉目的。
3.改进栽培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如实行作物的轮作倒茬、花生种在碱性土壤上、消灭病虫杂草、玉米出顶花后浇水、避免作物成熟时的高温高湿以及采用其他能提高作物品质的措施都是饲料防霉的基础。
4.改善储藏环境,控制霉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