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单元《蜀相》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活动二: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伤、叹惋 精品课件
活动三: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的宏伟业绩 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思想情感: 称颂、崇敬、仰慕
精品课件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3:结句“长使英雄泪满襟”
中的“英雄”指什么人?包括老杜 自己吗?你怎么看待?
精品课件
是指失败的英雄,这 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 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 抱负的诗人。却仕途坎 坷终遭贬谪,即便如此, 他却依然挂念国事,心 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 是非常苦痛的。
思想感情:深沉、叹惋、感伤
精品课件
思考4: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半 首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 里可以看出来?
精品课件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寻——特意去找——表现 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 仰慕之情。
• 柏森森——营造了庄严、 肃穆的氛围——象征坚贞、 挺拔、坚韧,来衬托诸葛 亮,表达崇敬之情。
沉和悲伤的? 精品课件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角度
战争频频 动荡不安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致君尧舜上,志在匡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Baidu Nhomakorabea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 六出取西蜀,定南蛮, 东和孙吴,北拒曹魏。
猜一猜,他是谁?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 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 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 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 火攻。
精品课件
死鞠 而躬 后尽 已瘁
诗圣杜甫来到诸葛亮祠时,会产生怎
样的感情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活动一:参读资料,了解诗人
你填我补: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 甫”介绍作者,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 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词组?
蜀相
杜甫
思考1: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诗歌中最能 表现出诗人
映阶碧草自春色, 感情的是前
隔叶黄鹂空好音。 半首还是后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半首?表现 出什么感情 呢?
精品课件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思考2:这两句诗塑 造了谁的形象?该 人物形象有何点?
南征 作者?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精品知课件音。
辛夷坞 作者?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谢谢大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思考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 叶黄鹂空好音”历来被认为是名句, 这里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 “尽”和“皆”?为什么?
精品课件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 入一自字、空字,便凄 清之极。
——《杜诗解》
精品课件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 字而境界全出。”
精品课件
仕途屡遭贬谪, 失意难耐。
思考8:结合全诗,诗人抒 发了怎样的情怀?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 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 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 感慨。
精品课件
找一找: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
送韩侍御之广德 作者?
昔日绣衣何足荣, 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 酣歌一夜送泉明。
——王国维
精品课件
全诗整合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相 蜀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精襟品课。件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思考6:诗人为什么会与诸 出师未捷身先死, 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共鸣?他的情感为什么是深
可怜、有才气、历经磨难、爱国、 忧国忧民、不得志……
精品课件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 ,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 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 ,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 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 ,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诗人流落蜀 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 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