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通信系统的测试解决方案
通信测试方案
3.确保通信系统在各类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评估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5.为通信系统的后续升级和扩容提供技术支持。
三、测试内容
1.信号质量测试:
-测试通信系统在不同频段、不同环境下的信号覆盖范围;
-评估信号强度、信噪比等指标,确保通信质量。
5.稳定性测试:
-对通信系统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观察系统稳定性;
-在极端环境下进行测试,确保系统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
6.安全性测试:
-对通信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确保无安全风险;
-模拟攻击场景,测试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四、测试方法与步骤
1.信号质量测试:
-使用专业测试设备,如信号分析仪、场强测试仪等;
-模拟攻击场景,测试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评估系统安全性能。
五、测试团队与职责
1.项目经理:
-负责整体测试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监督测试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测试任务;
-负责与相关单位沟通,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
2.测试工程师:
-负责具体测试工作的实施,包括测试环境来自建、测试脚本编写、测试数据收集等;
-参与测试数据分析,协助优化系统性能;
-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进行测试,记录传输速率;
-对比测试数据,评估系统性能。
3.误码率测试:
-使用误码率测试仪,模拟不同信噪比、传输速率;
-记录测试数据,分析误码率;
-确保误码率满足技术要求。
4.系统容量测试:
-使用网络性能测试软件,模拟大量用户在线;
-观察系统运行情况,记录关键指标;
-评估系统容量。
5.稳定性测试:
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研究
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研究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军用无线通信系统在军事作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电子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通信系统遭受的信号干扰也愈发严重。
为了保障军事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来探讨一下军用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干扰情况。
军用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信号干扰主要包括人为干扰、自然环境干扰和敌方电子对抗干扰。
人为干扰主要指的是无线电台、雷达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无意干扰;自然环境干扰主要指的是大气电磁干扰、电离层影响和电磁波散射等影响;敌方电子对抗干扰主要包括窃听、干扰和压制对方通信信号。
这些干扰都会对军用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保密性造成威胁。
针对军用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信号干扰问题,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在信号处理方面的抗干扰技术。
通过多种信号处理算法,可以有效抑制掉干扰信号,提升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其次是在天线设计方面的抗干扰技术。
采用多天线技术可以在空间上有效抑制干扰信号,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再次是在编码调制方面的抗干扰技术。
合理设计编码和调制方案,可以提高通信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在通信系统自适应技术方面的抗干扰技术。
通过引入自适应滤波、自适应调制等技术手段,可以使通信系统更加适应复杂的电磁环境,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手段外,还可以通过对抗干扰技术进行系统的集成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军用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可以将信号处理、天线设计、编码调制和自适应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抗干扰技术体系,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干扰情况。
还可以结合无线网络安全技术,采用密钥管理、认证加密等手段,进一步提升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军用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研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仿真实验和实际测试。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验证抗干扰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军用软件系统级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军用软件系统级测试技术应用研究摘要针对目前军用软件系统级测试实施的问题和难点,从系统级测试类型、系统级测试环境构建、系统级测试充分性评价等方面提出系统级测试实施的要点和方法,为开展军用软件系统级测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系统级测试测试充分性测试方法1 引言随着装备向高度集成化、信息化方向的快速发展,型号软件体系架构日趋复杂,软件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软件密集型特征日益凸显。
虽然型号软件按标准开展了软件单元测试、软件集成测试、软件配置项测试、第三方测试,但还是存在需要各个分系统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配置项测试环境和实装环境存在差异性等因素导致配置项测试难以暴露的问题。
软件系统级测试是在真实系统工作环境或系统仿真测试环境下检验被测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研制总要求/软件总体方案及分系统软件总体方案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而实施的一系列测试活动。
软件系统级测试对是系统所包含的所有被测软件,包括特定研制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持软件的软件集合体。
软件系统级测试是软件配置项测试的必要补充,是发现配置项之间工作不协调等系统级深层次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
2 软件系统级测试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型号软件系统级测试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和难点:由于武器装备中软件数量众多、软件规模大,依据文件种类、内容繁多,文档的描述应该覆盖哪些内容、哪个层次就是完备的缺乏技术标准指导;由于软件系统的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软件系统级测试充分性的度量和评价困难;软件系统级测试严重依赖系统专用硬件环境,系统层面的数据传输异常用例难以施加,缺乏行之有效的测试手段,测试效率和覆盖性难以保证;软件系统级接口数据类型多,参数交联复杂,各种数据组合难以遍历。
3 软件系统级测试方法软件系统级测试的方法包括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3.1 静态测试为弥补软件系统级测试缺乏有效动态测试环境。
可依据系统/分系统规格说明、接口需求规格说明、接口协议等文件,以系统/分系统为范围对所含软件进行文档审查、实施接口审查、安全性审查、时序审查、作战流程审查等专项审查。
通信系统设备调试及系统测试方案
通信系统设备调试及系统测试方案
1. 背景
为了确保通信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本文档旨在描述通信系统设备的调试与系统测试方案。
2. 调试方案
2.1 设备连接与配置
- 使用适当的连接线将通信系统设备与所需的网络连接起来。
- 根据设备手册的指导,进行设备参数的配置和调整。
2.2 硬件检测与功能验证
- 确保设备的硬件连接正常,并进行必要的功能验证。
- 检查设备的电源和供电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3 设备性能调整
- 根据系统需求,对通信系统设备进行性能调整。
- 针对设备的各种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3. 系统测试方案
3.1 功能测试
- 对通信系统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
- 确认设备的各项功能符合系统需求和设计规范。
3.2 性能测试
- 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测试。
- 测试设备的处理能力、吞吐量、延迟等性能指标。
3.3 兼容性测试
- 对设备的兼容性进行测试,确保其与其他设备的互操作性。
- 测试设备在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
4. 结论
本文档详细描述了通信系统设备的调试与系统测试方案。
通过
执行这些方案,我们可以确保通信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军事通信网络设计方案
军事通信网络设计方案一、概述军事通信网络设计是为了满足军队指挥控制需要而设计的网络系统。
本设计方案将围绕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选型、数据传输安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二、网络拓扑结构1. 军事通信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保证指挥中心与各个作战单位之间的稳定连接。
指挥中心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各个作战单位作为末端节点,通过卫星通信、光纤等方式连接,构建起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
三、网络设备选型1. 指挥中心需配备高性能路由器和交换机,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作战单位则需配备小型路由器和交换机,满足基本通信需求。
2. 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方面,应选择具有高级防护功能的设备,以确保网络安全性。
3. 数据存储设备方面,可以采用冗余存储设计,保证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可靠性。
四、数据传输安全1. 军事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加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采用VPN、IPSec等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采用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3. 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网络系统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五、实施方案1. 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逐步部署网络设备,并进行网络调试和优化。
2. 建立网络管理中心,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保障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为作战单位进行网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网络技能和应急响应能力。
六、总结本设计方案以星型拓扑结构、合适的网络设备选型和数据传输安全为核心,提出了军事通信网络设计的具体方案和实施建议。
通过精心规划和完善执行,将确保军事通信网络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满足军队指挥控制的需要。
部队通信方案
部队通信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开展,部队通信作为信息化战争的关键组成局部,对于保障军队指挥、联络、情报、保障等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部队通信方案,以满足军队在信息化作战背景下的通信需求。
2. 通信方案设计2.1 系统架构本部队通信方案的系统架构包括以下几个组成局部:•前端设备:包括通信设备、终端设备和相关传感器等。
•通信网络:构建稳定可靠的军事通信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后端效劳器:负责数据处理、存储和分发的效劳器集群。
•数据中心:存储和管理通信数据的中心化存储设施。
2.2 通信设备本方案中的通信设备分为两种类型:有线设备和无线设备。
2.2.1 有线设备有线设备通过有线网络进行通信,主要包括:•交换机:负责局域网内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路由器:负责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连接。
•光纤:提供高速、稳定的有线通信传输介质。
2.2.2 无线设备无线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主要包括:•无线路由器:提供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使终端设备能够接入无线网络。
•无线网卡:连接终端设备与无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桥梁。
2.3 通信网络本方案中的通信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局部。
2.3.1 有线网络有线网络采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具有高速和稳定的特点。
有线网络应满足军事通信对带宽、可靠性和平安性等方面的要求。
2.3.2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采用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以提供移动性和灵巧性。
无线网络应能覆盖军事基地和作战区域,满足移动通信的需求。
2.4 后端效劳器本方案中的后端效劳器集群负责数据处理、存储和分发的工作,以保障通信数据的可靠性和平安性。
2.4.1 数据处理后端效劳器对接收到的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解析、数据筛选和数据加密等。
2.4.2 数据存储后端效劳器将处理后的通信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2.4.3 数据分发后端效劳器将处理后的通信数据分发给需要的军事指挥系统、情报系统和保障系统等。
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军事作战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军事作战系统设计与开发军事作战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现代军队必须采用最先进的通信技术来设计和开发军事作战系统。
本文将从军事作战系统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设计和开发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军事作战系统。
一、军事作战系统的概述军事作战系统是指可以实现各种作战行动的相互协调、互相联系、互相支援的系统。
军事作战系统主要由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情报侦察系统、火力打击系统和防护保障系统等组成。
它们相互协同,实现任何时刻的战争需要,提供坚强的支援和覆盖面,确保战争的胜利。
通信系统是军事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依托现代通信技术来保证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在现代战争中,通信系统是实现军事指挥、控制和决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情报交换、协同作战、火力支援和保障保护的基础。
因此,通信系统的高效和准确性对军事作战系统的效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二、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作战系统中的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各种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军事领域中,现代通信技术带来了很多变革,可以实现更快、更准确和更可靠的数据传输,以及更广泛的信息交流。
所以,现代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军事作战系统之中。
1.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是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卫星通信可以弥补传统通信技术所不能实现的距离限制问题。
军用卫星通信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能够支撑战争指挥、情报侦察、信息交流、联合行动等各种军事行动。
因此,在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军事作战系统中,卫星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军事作战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可以将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军队的每个部分并实现实时通信。
而且,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快速地建立连接,保持在线和快速断开连接。
因此,在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军事作战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用通信装备通用测试诊断系统研究
Ab ta t Th e e a e ta d d a n sss s e f rmi t r o s r c eg n r l s n ig o i y t m l a y c mm u ia in e u p n sa o t d lr a i n a d g n t o i n c t q ime t d p smo u a i t n e — o z o
本 文提 出基 于“ 测试诊 断通 用平 台+装 备类 型 匹配模 块” 的军 用通 信 装 备通 用 测 试 诊 断 系统 , 采 用 模块 化和通 用 化设 计 思 路 , 用 数 据采 集 、 号 运 信 处 理 、 家系统 ( 家经 验 案 例库 ) 技术 , 专 专 等 集装 备 系统 级 、 元级 、 单 板级 、 元器件 级测 试 和故 障诊 断定 位等 功能 于一体 , 实现 通信装 备故 障 的快速 的 战争 , 以军 事信 息 技
术革命 为 核心 的新 军事 变革 , 正推 动 着 战争 的形 态 由机械化 战争 向信 息 化 战争 演 变 。随 着 科 学 技术 的 日新月 异 , 现代 通 信 技 术 和 手 段 在 不 断 推 陈 出 新 , 打赢 现代 高技 术 战争 , 别 是 打赢 未来 信 息 在 特 化 战争 中, 代通信 装备 为指挥 员 正确 决策 和 把握 现
Ca e g o Ch n Li Na ’
(n t ueo v l o mu i t nAp l ai ”,B in 1 0 4 ) N .9 9 7Tro so L Isi t f t Na a C m nc i pi t n ao c o e ig 0 8 1 ( o 1 1 o p f A ,B in 1 2 0 ) j P ei j g 0 4 1
国防军事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国防军事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国防军事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战争中,通信系统是实现作战目标的关键,也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因此,如何设计出高效、快速、稳定的国防军事通信系统成为了军队中极为重要的课题。
一、设计国防军事通信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军队的通信涉及到国家安全,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信息不会被非法获取。
其次,通信系统需要实现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寻找敌方或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信易受电波干扰、恶劣气候等影响,因此通信系统必须具备抗干扰和稳定的性能,确保通信的顺畅进行。
另外,通信系统应该具备高效率和快速性,能够在通讯时尽快传递信息,满足实时通信的需要。
二、如何设计出高效的国防军事通信系统?从设计的角度来看,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的选择。
军队要求通信系统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技术选择上需要挑选成熟、安全、可靠的通信技术。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拓展性,尽量把系统分成各个模块,使得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紧密但并不过度依存。
这样,在需要升级或者添加新功能时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模块化的迭代升级。
其次,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是通信系统的关键。
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都是军事通信系统的关键指标。
如何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的时间表传输,保证数据不会重复、迟缓或丢失,对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优化国防军事通信系统在优化通信系统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可以减少通信时所需的带宽,减小系统的成本。
2. 采用高速的处理器和存储设备,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确保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
3. 优化传输链路的设计和参数设置,以确保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4. 优化路径选择算法,以降低通信网络的延迟和拥堵问题。
5. 采用自适应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和负载承受能力,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6. 采用网络安全技术,加密和保护数据包,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军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试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确 保 产 品 的 电磁 兼 容 性 , 这 项 工 作
绝 不 能 含 糊 。 但 是 , 目 前 在 军 用 通 信 设 备 电 磁 兼 容 性 试 验 中 却 存 在 着
一
备 技 术 状 态 的 影 响 、 对 监 测 点 及 附
近 的 电磁环 境 的影 响 等 。
些 因素 , 影 响 着 测 试 结 果 的 有 效
●
关 键 词 : 信 设 备 ; 磁 兼 容 ; 验 通 电 试
: 7
●
中 图分 类 号 : M 30 Tg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 1 7( 0 6 0 - 0 5 0 0300 2 0)6 07-2
A bstr ot: Thi ar i e a s t cl anal yze he di or i t st t on of he m iiar t lt y com m uni i caton equi pm ent EM C estS t ’
因 此 , 我 们 需 要 通 过 测 试 来 验 证 和
磁 兼 容 试 验 中 , 如 果 军 方 在 制 定 测 试 大 纲 中 没 有 发 挥 主 导 作 用 , 测 试
前 没 有 认 真 地 准 备 和 思 考 , 极 易 出 现 监 督 者 对 测 试 过 程 心 中 无 数 , 测 试 中 盲 从 , 测 试 中 即 使 出现 不 合 理 的 情 况 也 无 从 发 现 , 成 为 试 验 真 正 的看 客 ,导 致产 品质 量 的失控 。
( 参 信 驻 地区 总 通 部 某 军
代室)
摘 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rt v oi ir ea t f; 。 i nt f e e i 。 s t。 f p 。 e 。
军 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军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军事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敌方往往会采取各种干扰手段来破坏我方的通信,从而影响作战指挥和协同。
因此,抗干扰技术成为了军事通信领域的关键研究方向。
军事通信系统面临着多种干扰形式。
其中,有意干扰包括阻塞式干扰、瞄准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等。
阻塞式干扰是通过在较大的频段范围内发射高强度的噪声信号,使我方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瞄准式干扰则是针对特定的通信频率进行集中干扰,其干扰功率相对较高;欺骗式干扰则是通过发送虚假的信号来误导我方通信设备。
无意干扰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电子设备自身的电磁辐射,如雷电、太阳活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杂波等。
为了应对这些干扰,军事通信系统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技术。
扩频技术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通过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使得干扰信号的功率在扩频后的频谱中变得相对较低,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跳频技术则是让通信频率按照预定的规律快速跳变,使敌方难以捕捉到有效的干扰频率。
编码技术在抗干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纠错编码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即使在受到一定程度干扰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信息的正确接收。
卷积码、Turbo 码等都是常用的纠错编码方式。
自适应滤波技术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和干扰的特征,自动调整滤波器的参数,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
此外,智能天线技术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图和增益,增强有用信号的接收,同时减少干扰信号的影响。
在军事通信系统中,还常常采用多种抗干扰技术的组合。
例如,将扩频技术与编码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军事通信的抗干扰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构建分布式的通信网络,即使部分节点受到干扰,整个网络仍能保持通信的畅通。
在实际应用中,军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需要考虑到战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例如,在山区、城市等复杂地形中,信号的传播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抗干扰的难度。
陆军五项EMC测试要求及整改对策
陆军五项EMC测试要求及整改对策中国地质大学信力新摘要:GJB151A/GJB152A中关于陆军的测试主要有五项,涵盖了传导发射,辐射发射,传导敏感度及辐射敏感度,本文简要介绍了各个测试项目的原理,分析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
关键词:传导发射;辐射发射;传导敏感度;发射敏感度;电源滤波器;屏蔽线缆;吸收磁环引言:在GJB151A和GJB152A中,对于陆军设备,其EMC测试要求主要为五项,简称陆军五项。
陆军五项的具体要求见下表测试项目要求CE102 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CS101 15Hz―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CS114 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RE102 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RS103 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1 CE102试验1.1 概述本实验用来测量设备工作时,从电源线(包括回线)上耦合出来的干扰信号,测量这些能量是否超过标准要求的界限值,从而保证在公共电网上工作的其他设备免受干扰。
1.2 CE102测试配置图电源线1.3 CE102试验失败的原因1.3.1 开关电源工作时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既有差模又有共模。
对于一般的开关电源和变换器超标点1.3.2 数字工作工作时信号是瞬变的,可能会有部分高频信号耦合到电源线上,沿电源线传导出去。
1.4 CE102试验失败的对策1.4.1 在电源线入口处安装电源滤波器是保证设备通过CE102测试的有效措施。
而且只要空间允许,安装滤波器是可以确保通过CE102测试的。
1.4.2 尽量选用军用电源滤波器,以保证更好的干扰抑制特性,温度特性以及可靠性。
1.4.3 目前我单位军用电源滤波器的合格供应商有:北京天工通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4 某设备CE102测试整改实例2kW变频电源CE102电源线传导发射超标测试曲线安装MSCP-10L电源滤波器后的测试曲线2 CS101试验 2.1 概述适用于设备和分系统的交流和直流输入电源线,不包括回线。
军用软件测试执行标准
军用软件测试执行标准
军用软件测试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验证军用软件是否满足军事作战的要求,确保其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测试范围: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各个测试级别。
3. 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安全测试等,以确保软件的功能正常、性能达标、安全可靠。
4. 测试方法:采用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的代码和设计进行审查,同时进行实际运行测试。
5. 测试管理:建立完善的测试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测试案例,确保测试工作的有序进行。
6. 回归测试:在每个版本迭代时,都要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新版本的软件与旧版本兼容且稳定。
7. 标准化要求:军用软件测试执行标准需要符合国家军用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8. 安全性要求:军用软件测试执行标准需要特别关注软件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方面,以确保软件在军事应用中的安全性。
9. 验收准则:制定明确的验收准则,以确保软件测试的结果符合预期要求,为软件的交付和使用提供保障。
10. 文档要求:编写详细的测试文档,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案例、测试报告等,以便对测试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
总之,军用软件测试执行标准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军队的相关规定,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满足军事作战的需求。
部队通信解决方案
部队通信解决方案在现代战争中,通信对于部队的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军队通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部队通信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概述部队通信解决方案旨在满足以下需求: - 提供有效的指挥与控制,以确保指挥官能够及时和准确地传达指令; - 实现实时信息共享,以便部队成员能够了解战场形势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 保障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防止敌方的干扰和窃听。
硬件要求部队通信解决方案中的硬件设备需要具备以下特性:- 高度可靠性:通信设备应经受得住战场环境的考验,能够在恶劣的气候和条件下正常工作。
- 安全性:通信设备应具备加密功能,以保障通信内容的机密性。
- 实时性:通信设备应具备实时传输信息的能力,以便部队快速作出反应。
- 灵活性:通信设备应具备适应不同作战环境的能力,如陆地、海洋、空中等。
软件要求部队通信解决方案中的软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 呼叫功能:提供部队成员之间的语音通话功能,以便指挥官与下属之间进行实时沟通。
- 数据传输功能:支持部队成员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 指挥与控制功能:提供指挥官对部队成员的指挥与控制能力,包括发布任务、下达指令和接收报告等功能。
- 通信加密功能:确保通信内容的机密性,防止敌方窃听和干扰。
- 兼容性:通信软件应具备与不同设备和平台的兼容性,以确保不同部队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作。
通信网络部队通信解决方案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部队成员之间的通信畅通无阻。
通信网络的特点如下: - 分布式结构:通信网络应具备分布式结构,以避免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
- 冗余性:通信网络应具备冗余设计,以保证在设备故障或网络中断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 高带宽:通信网络应具备足够的带宽,以满足多用户、多设备同时使用的需求。
- 抗干扰性:通信网络应具备抗干扰能力,以应对敌方的干扰行为。
- 高速连通性:通信网络应具备快速的连通性,以实现实时信息传输和共享。
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研究
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研究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军用无线通信系统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信号干扰和抗干扰技术的研究。
在战场上,敌对势力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军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干扰,影响到我军的作战指挥和战术执行。
如何有效地对抗信号干扰,保障军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已成为当前军事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干扰的表现形式1. 干扰信号:敌对势力通过发射干扰信号,使得我军通信系统接收到干扰信号而无法接收到正常的通信信号。
这种干扰信号可以是噪声干扰、频率干扰、脉冲干扰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我军通信系统进行干扰。
2. 频段占用:敌对势力占用我军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使得我军无法在原有频段上进行通信,进而导致通信中断或无法正常通信。
3. 信号欺骗:利用虚假信息对我军通信系统进行欺骗,使得我军接收到的信息为虚假信息,从而影响到作战指挥和执行。
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干扰一旦发生,将会对军事行动产生严重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中断:由于受到干扰,军用无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接收到通信信号,导致通信中断,影响到作战指挥和指挥员的指挥作业。
3. 作战效果:信号干扰会使得军用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作战指挥和战术执行的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走向。
针对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干扰的严重影响,国内外的军事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大了对信号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力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干扰算法研究:通过研究和改进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提高军用无线通信系统对抗干扰的能力,如改进自适应滤波算法、抗噪声滤波算法等。
2. 多频传输技术研究:研究多频传输技术,使得军用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在多个频段上进行频繁切换,避免频段被占用而影响通信。
3. 构建抗干扰通信系统:研究和开发具有自适应、抗干扰能力的通信系统,包括信号发射和接收端的抗干扰处理技术。
军用通信网的系统可靠性参数选择与试验验证
3 .Miia y Re r s n a i e Ro m fHe d ua e s o h n r lS afo h ltr p e e t tv o o a q r r ft e Ge e a tf ft e CCபைடு நூலகம்LA mmu i ai n t Co n c to
K e r s: mi tr o y wo d l ayc mmu iainn t r ;rla i t a a tr et g ei c t n i n c t ewok eibl yp mee ;tsi r ai o i r n v f i o
1 引 言
为满 足 网络 中心 战 的作 战需求 。我军 信息 化 建
电 子 产 品 可 靠 性 与 环 境 试 验
V L 8N . e . 2 1 o 2 o6D c 0 0 ,
军 用 通 信 网的 系统 可 靠性 参 数 选 择 与试 验 验 证
张剑 .李 进 涛 2 金 正 宇
( . 国 电子 科 技 集 团公 司第 七 研 究 所 ,广 东 ,广 州 ,5 0 1 ; 1中 1 3 0
Z HANG in , L i -a JN Z e g y Ja 。 IJn to , I h n - u
( . h R s ac n t u eo T 1 T e 7 e e rh I si t fCE C, G a gh u51 3 0,C ia; t u nz o 0 1 hn
靠 性 、任 务可 靠 性 分 析 , 同时 结 合 系 统 可靠 性 试 验 任 务 , 总结 给 出 了军 用 通 信 网 的 系 统 可 靠 性 参 数 选 择 、 测度 算 法 、试 验 过程 数据 采集 与 验 证 方 法 ;并 针 对 系统 可 靠 性试 验 提 出 了若 干 思考 与 建议 。
单兵作战通讯系统解决方案
导读:当前我国军队正处于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的阶段,现阶段我国对军事通信领域强有力的支持性产业政策,将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国际、周边政治局势的日趋复杂,我国日益重视国防建设,着重加强军队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大幅增加在军事通信领域的投入,大力发展先进的军事通信技术和装备,为军事通信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通讯方式实现:单兵作战系统解决方案,是专门为单兵执法设计,基于IP架构的多媒体通讯系统。
通过4G将移动、分散、独立的执法单兵进行联网,将单兵的声音、图像、GPS定位送到中心,满足在中心看到单兵的实时图像,听到单兵的声音,知道单兵所在地理位置,与单兵双向对讲,给单兵发送短信,实现跨区域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单兵的功效。
在前端采用2620工业无线路由器,通过4G基站对前端单兵进行指挥和下发作战任务等。
可以满足不同地理环境,且传输距离远,传输稳定等特点。
路由器接入到军用交换机,可以在更恶劣的环境下正常通讯,把单兵发回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更好的掌控现场状况。
当两通讯车距离相近时,使用网线作为通讯介质,随着两车不断远离通讯方式自动切换为4G,丰富的通讯方式不会受限于两通讯车的远近,从而保证了前端单兵能够进一步深入执行作战任务。
系统功能:该系统由单兵设备、通讯车、指挥分中心和指挥中心组成。
单兵的统一指挥系统:该系统能把跨区、分散、离城市较远、移动中的单兵,通过实时语音双向、实时图像、GPS定位、短信与中心互通,中心能统一指挥单兵。
总部多人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解决4G传输带宽瓶颈,满足某摄像点处于焦点时,多用户同时浏览,没有带宽瓶颈。
移动中实时指挥的系统:该系统中的移动中心,能通过4G接入中心,随时随地实时指挥单兵。
产品简介:Cronet CC-7428 机架式全千兆网管型军工交换机支持24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航空接口支持MR-Ring快速环网(自愈时间 < 20 ms),兼容STP/RSTP/MSTP生成树协议支持Port-based VLAN,IEEE VLAN和GVRP 协议支持动态和静态链路聚合支持IGMP Snooping和GMRP过滤组播封包支持基于MAC 地址的端口锁定,防止非法入侵支持SNMPv1/v2c/v3不同等级的网络管理协议多种网管方式:Web、Snmp,Telnet,console符合 GJB150 和 GJB151A-97 系列军标的要求MWP-3010 卡轨式工业无线AP全网通支持电信、联通、移动2G、3G、4G网络支持1个10/100/1000Mbps WAN接口,4个10/100Mbps LAN接口支持b/g/n,,最高速率300 Mbps支持防火墙、NAT、ACL等安全策略功能支持多种L2TP VPN通道卡轨式安装,防护等级IP40,适用于工业环境供电DC 12~36V。
军用分系统技术方案
军用分系统技术方案一、总体思路。
咱先来说说总体思路哈。
就好比搭建一座房子,得先有个整体的设计蓝图。
这个军用分系统呢,就像是一个精密的大机器,各个小部件(也就是各个子系统)得配合得严丝合缝,才能让整个系统顺畅地运转起来。
咱得考虑到各种实际的作战场景,不管是在冰天雪地的极地,还是在酷热难耐的沙漠,这系统都得稳稳当当的,不能掉链子。
而且,还得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像一个全能选手,不管遇到啥情况,都能迅速调整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
二、通信子系统。
通信这玩意儿,在军事里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就好比人的神经系统,要是通信不畅,那整个部队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了套。
咱这个通信子系统啊,得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
想象一下,战场上各种电子信号满天飞,就像在一个超级嘈杂的派对现场,咱的通信信号得能在这混乱中脱颖而出,清晰地把情报和指令传递出去。
同时,还得有多种通信方式,就像有多条通往目的地的路。
卫星通信、短波通信、光纤通信等等,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灵活切换,确保信息传递的万无一失。
而且,加密技术也得杠杠的,不能让敌人轻易截获咱们的情报,得把信息保护得像宝藏一样安全。
三、侦察子系统。
侦察子系统就像是部队的眼睛和耳朵,得时刻保持警惕,发现敌人的一举一动。
咱可以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比如说无人机侦察。
这些小家伙就像一群灵活的小间谍,悄无声息地飞到敌人的上空,把敌人的阵地、兵力部署等情报拍得一清二楚,然后迅速把情报传回来。
还有地面的侦察设备,像那些隐蔽在草丛里的传感器,就像埋伏的小侦探,一旦有敌人靠近,立马就能察觉,并把情报发送出去。
另外,卫星侦察也不能少,从太空中俯瞰大地,整个战场都尽收眼底,敌人根本无处遁形。
四、火力打击子系统。
这火力打击子系统啊,那就是咱的拳头,得足够硬,才能让敌人闻风丧胆。
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得一应俱全,导弹、火炮、战机等等。
而且,这些武器的精度得超高,就像狙击手一样,指哪打哪。
咱不能浪费弹药,每一发都得打到敌人的要害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的测试仪表能提供对射频微波,中频电路,数字电路等关键电路的独立测试平台。 Agilent能提供业内最完整的测试解决方案。测试仪表能提供与被测件匹配的物理接口
和测试功能。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Agilent 矢量信号建立平台
被测试设备
数字IQ 输出接口
硬件输出层
模拟IQ 输出接口
用户界面层
信号设置软 件界面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4
Agilent PSG系列微波信号源
E8257D PSG模拟信号源
•67GHz频率覆盖/0.01Hz步进 •-136dm~20dBm功率范围/0.8dB幅度精度 •优良的相噪性能:-95dBc/Hz@100Hz offset,10Ghz 频率 •AM,FM,PM,脉冲调制能力 •脉冲上升时间为:10ns,开关比:80dB •步进/列表/斜坡扫描功能
1.可对存储的信号进行事后重放分析 2.连接Agilent矢量信号源,将存储的信号进行恢复重建。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Agilent矢量信号分析仪配置
Agilent矢量分析仪配置
PXA宽带矢量分析仪 PXA宽带矢量分析仪+DSA9000A 示波器
N9020A信号分析仪
DSA90000A宽带示波器 DSA9008A 8 通道宽带示波器 16900B逻辑分析仪
0 dBm
-10
1 AP CLRWR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enter 1 GHz
Att 25 dB
* RBW 1 MHz VBW 3 MHz SWT 2.5 ms
1
Marker 1 [T1 ] -6.89 dBm
1.000000000 GHz
A
PRN
2 MHz/
技术特点
• 射频频段 6 GHz频率范围覆盖
• 160 MHz带宽 的IQ调制器
• 内置80MHz带宽的基带信号发生器 • 100 MSa/s 基带时钟,400M速率的DAC
Agilent E4438C 矢量信号源
• 64 MSa/1 GSa 基带数据存储空间
• 完整的矢量调制能力。支持模拟调制,数字调制,2G/3G等无线通信,WLAN/WiMax/UWB等
On or Off
SINAD Distortion
Average
Average On or Off
RF Spectrum
AF Spectrum
Demod waveform
Metrics (AC level)
Metrics Carrier, MR
Current, Average, Max/Min hold
Span 20 MHz
Date:
7.OCT.2007 00:11:28
FSU/Q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8
噪声系数测试功能
•可完成对各种射频器件噪声系数测试,包含放大器,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 •测试精度高 •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功能
放大器
上变频器
下变频器
测试结果显示 噪声系数,增益
测试结果不确定 度分析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Agilent PSG信号源相位噪声性能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5
矢量信号分析技术
信号分析方法
分析技术
典型测试参数
频域测试
时域测试 解调测试
分析信号包含的频率成分。各频率 分量的频率和功率参数
分析信号参数随时间变化过程
信号的调制特性,信号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精度
信号功率,信号占用频率带宽,信号带外 杂散,信号邻道功率比
示波器完成对模拟IQ信 号或多通道信号的采集
存储信号的事后恢复重建
用户仿真计算的信号波形数据
用户设备采集的信号数据
输出信号
频谱仪完成对微波射频 信号的采集
被测设备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Agilent 矢量测试仪表配置
高端配置
E8267D微波宽带矢量信号源 N9030A微波矢量信号分析仪 DSA9000A宽带示波器 测试频率范围:26GHz 矢量信号合成和分析带宽:300MHz/1GHz
定时分析带宽:1.2GHz 存储深度:256k~64M
特点
1)一体化的宽带矢量分析仪,测试功能完整 2)测试灵敏度高,测试精度高 3)内置矢量分析功能,分析带宽大 1)PXA提供宽带300M模拟输出接口,数采卡完成信号采样。 2)最大的信号分析带宽和信号存储深度
1. 微波射频信号测试应用,最高的性价比 2. IQ信号测试能力 3. 内置矢量分析功能。
Matlab计算信号波形数 据,Matlab的设计可嵌 入ADS 平台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2
Agilent 矢量信号分析系统
信号矢量分析处理
ADS信号处理软件包
矢量调制信号的IQ数据下载
各种分析仪表采集的信号数据
逻辑分析仪完成对 数字IQ信号采集
Agilent 数采卡完成高速多 通道信号采集
1.最大的分析带宽 2.可完成对两路信号的相参测试分析
完成对数字化信号的矢量分析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6
PXA微波矢量信号分析仪
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灵敏度高,相位噪声高 分析频率范围: DC~26.5G(频谱仪决定) 分析带宽: 40M /140MHz 512M采样点的存储空间 优良的带宽相频和相频的平坦度 提供宽带中频输出,最大带宽为500MHz 最高测试精度
N9063A
N6153/56A
模拟解调功能 数字电视测试功能
N9071A GSM/EDGE
89601A 灵活矢量分析功能
N9080A LTE分析功能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X系列分析仪采用全数字中频处理技术
被测信号:2 MHz频率间隔, 50 dB 功率差, RBW = 1 MHz
MXA
Ref 0
E8267D PSG矢量信号源
频率范围覆盖至44GHz 全部覆盖E8257D功能及指标 唯一的微波频段矢量调制信号源 可实时合成微波段PSK,FSK,MSK,QAM信号 内部/外部IQ存储器完成任意波信号合成 350MHz/1GHz调制带宽选择 配合软件/分析仪表非实时合成复杂信号
配合宽带任意产生器实时合成复杂信号
• 优良的幅度精度和调制信号质量
• 多径衰落及信噪比恶化等失真信号
• 完整的输出信号形式,包含模拟和数字形式
• 与ADS,Matlab 等软件的方便连接,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Agilent MXG便携式信号源
MXG系列信号源 N5181A:6GHz频段模拟调制信号源 N5182A::6GHz频段矢量调制信号源 N5183A:40GHz频段模拟调制信号源
解调信号时域波形
解调信号频谱特性
调制信号调制精度参数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11
模拟调制信号分析处理过程
软件
FFT
Average
Demod AM, FM or PM
Post-Demod Filters
HP or BP(CCITT) LPF
Single IQ Record
FFT
Average
Average & Peak hold
中心频率1.9 GHz的DANL
出色的近端相噪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Agilent MXA 数字化频谱分析仪
• 3G/6G/13G/26.5GHz频段频谱分析仪。最大 25MHz 矢量分析带宽。
• 广泛的应用领域,覆盖无线通信,数字通信,军用电子系统测试,器件测试等方面。 • 全数字中频处理技术,包含中频率滤波和检波等处理过程。使仪表具有测试动态范围大,
测试灵敏度高。测试精度高等特点。 • 采用LXI 总线接口,测试及数据传输速度达到250次/秒。超过传统频谱仪5~10倍。 • 最高性价比,适合生产线自动测试应用。 • 简便的使用界面和兼容性。 • 内置的89601A矢量分析软件,完成对复杂信号的灵活矢量分析。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7
矢量信号分析仪支持的标准
ADC
Analog
Signal
Demod
Post-Demod Filters
AM, FM or PM HP or BP(CCITT)
硬件处LP理F
Volume On or Off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相位噪声测试功能
¾ 提供12marker位置点的相位噪声测试结果。
¾ 通过积分计算得平均相位误差,时间抖动误差,剩余调频等参数。 ¾ 相位噪声测试时,仪表自动完成对调幅噪声的抑制。 ¾ 提供仪表底噪声测试和抵消运算功能。
安捷伦军用通信测试专题研讨会
9
数字调制信号合成
BPSK
Peak+, Peak(Pk-Pk)/2, RMS
Carrier Power, CR Error, Mod Rate
Metrics (Distortion)
dB or %
SINAD, Distortion/Total Vrms, THD
Analog IF
Analog IF Pre-filter
Continuous
技术性能
测试频率范围:26.5GHz 分析带宽:40MHz/140MHz 存储深度:512M 采样点
测试频率范围:26.5GHz 分析带宽:500MHz 存储深度:1G 采样点
测试频率范围:26.5GHz 分析带宽:25MHz 存储深度:128M 采样点
测试频率范围:13GHz 分析带宽:13GHz 存储深度:64MB 采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