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教学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
更精彩
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信息技术课的创新教育实践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谌莉
【摘要】
信息技术课在普通中学中一直是一门“豆芽课”,由于不被纳入会考和统考的范围,并不被学生重视。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计算机展开,而初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书本上的内容与小学所学的有一定的重复,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不浓。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引爆他们的学习热情呢?我在思索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践,发现了“创新”对信息技术课的巨大价值。
现与各位老师分享我的教学实践,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切磋探讨。
【关键字】
信息技术、创新、兴趣
【正文】
信息技术课作为初中的一门综合课程,让学生既爱又恨。
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相比,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内容做了一定的加深,但还是以了解性的理论知识为主,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寥寥无几。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学生想用电脑,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的理论不大需要他们使用电脑。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很多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感兴趣,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理解是“这是一门放松课,学不学都一样”。
有的学生到了机房就象脱缰的野马,完全不理会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甚至不如在教室使用电子白板。
那么,怎样解决学生的“不愿意学”和老师的“必须得教”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呢?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对于新的技术和动手实践比较感兴趣。
根据这一现象,我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增加了对于新技术和新技术所涉及的新闻、资料的介绍,甚至引入了一些不常见的教学器材,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七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第七课“多媒体计算机”为例,我在课堂中采用了与学生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准备阶段
一堂课好不好,准备很重要。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多媒体的概念,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并且认识常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
在备课时我发现,本课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学生平日对多媒体的接触也比较多,每天老师上课都会使用,因此很难产生新鲜感,学习的兴趣也不会太大。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学生都失去兴趣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那怎么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通过通读教材,我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寻可以吸引学生的教学点。
我发现,多媒体计算机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一说到多媒体必定离不开音频和视频的使用,我何不在上课时向学生现场展示这两种媒体呢?于是,我的教学突破点大体方向定位在了音频和视频的使用上。
可是,对于学生来说,音频和视频对于他们来讲其实并不陌生,因为很多文化课老师也会在课堂上使用这两种技术。
这时,我的着眼点又放在了“不一样”的音频视频这个问题上。
怎么做到和文化课的不一样呢?回想一下,文化课老师准备的音频视频资料大多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或者是从别的课件中复制过来的,最大的特点是这些音视频资料都是成品,没有原创的成分。
试想一下,如果在课堂上呈现的资料是原创的,而且是学生自己原创的现场版,他们该多么有兴趣啊!本着这一设计思路,我准备了一个小型带麦克风的摄像头,并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小巧的录相软件以备使用。
另外,我还设计了适合本课的教学课件,以便在讲课时能够一步步将学生引导入我的课堂教学中来。
导课阶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讲,老师在开课时的几句话经常就决定了学生对这堂课听还是不听的问题。
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关于多媒体的理论知识。
如果仅仅是就理论知识让学生记忆,四十个学生中,至少三十五个会趴下去。
对于这种理论性的知识,怎么才能让学生自愿地坐好,甚至是站起来回答问题呢?经过备课时的思考,我采用了抽丝剥茧地层层深入,扩展的方法,让学生愿意听,愿意想。
多媒体的知识点分为三个层次: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
从媒体入手,我提到了大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据某媒体报道,……”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有的提到了“狗仔队”,有的提到了小报消息,课堂气氛由学生打开的思路而变得活跃。
接着我问学生,这些消息是怎么传播的?学生马上给头头是道地告诉我:报纸、杂志、网络、视频等等
各种各样的手段。
趁着学生的兴奋劲儿,我及时地对他们说的进行总结:消息要传播,离不开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那么这一些,就是我们的媒体的载体。
这些载体的综合运用,就是我们的多媒体。
而将这些载体制作、播放出来的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
由这种步步递进的方式,学生非常容易地将多媒体理解了,他们的兴趣也出来了。
突破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怎么让学生识记不同的多媒体文件格式。
在讲到静态图像的文件格式时,对于BMP、JPEG这两种格式学生无法理解它们有什么不同,虽然教材中有解释,但学生还是很难理解24位位图和16位有什么不同。
在他们看来,画都是一样的。
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我使用“画图”程序,现场画了一幅简单的图片,并将其保存成BMP和JPEG格式各一份。
接着我使用看图软件将两张图片分别打开,学生告诉我没有区别。
那区别在哪里呢?我又分别调出了两张图片的属性,学生们惊讶地发现,虽然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两张图片,它们的大小却相差了将近一百倍。
此时,我适时地告诉学生,在网络上传播的图片大多都是JPEG的格式,原因就是因为它占用的空间小,色彩损失也比较小,而小的图片有利于提高我们打开网页的速度。
通过这一画、一看、一对比,学生虽然还是不能直观地看出BMP图片和JPEG图片的区别,但他们明白了为什么从网页上下载的图片大多都是JPEG的格式,从而也就记住了BMP和JPEG这两个图像格式名词,达到了教学目标中要求的“认识多媒体文件格式”这一目标。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又神秘地告诉学生:有一种文件格式既可以是静态的图片,又可以是动态的图片。
为了配合我的说法,我立马连接互联网,通过百度的搜索功能搜索图片。
学生总是对于网络以及动态的东西感兴趣,他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不出所料,百度为我们找到了很多的动态图片,我随便找了几张保存到桌面上,请学生看文件格式。
无一例外的,所有的动态图片都是GIF格式。
我又将“画图”程序打开,现场绘画,保存成GIF格式,从而印证了刚才的说法:GIF格式的图片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从动态图片这一兴奋点入手,学生又记住了一种图像文件格式:GIF。
难点之所以称之为难点,在于学生不好记,不愿记。
而我将图像文件格式的知识点与学生在网络中实际使用图片的心得体会加以结合,学生不仅很容易
地记住了,而且难以遗忘,从而在教学中突破了难点,达到了识记的教学目标。
引爆高潮
在设计阶段的摄像头是留在高潮时使用的。
时间到了后半节课,学生已经显现出疲惫状态,显然,纯粹的讲解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目光,此时他们需要的更多是参与,是“动”起来。
插上准备好的摄像头,打开操作系统自带的录音程序,我向学生们发出了邀请。
与前面的争先回答截然相反,学生们这时却是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愿上台来展示他们的声音。
虽然他们不愿意上台,但他们的行动已经告诉了我,他们都知道我在讲什么,也都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
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起来了。
当我将一位学生的现场录音放给大家听时,全班都激动得大笑。
学生在笑中放松了心情,也看到了怎么用多媒体设备实现录音和播放的功能。
趁热打铁,我用学生们自己听到的真人声音和录下来的声音作对比,介绍了不同录音设备的价位和质量对比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的思维不因情绪而“失控”,让情绪围绕教学来展开。
除了录制播放个别学生的声音,让学生们更为激动的是,我使用了摄像头工具,让全班同学都在电子白板上看到了自己,就和照镜子一样。
他们笑着,做着各种动作,班上的欢乐气氛达到了顶点。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书上的知识点,而且现场感受到了多媒体运用的趣味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上完了这堂课。
很多在课前因为没进机房报怨的学生在下课时也承认这堂课有意思,他们甚至要求我将课堂中录制的声音和视频保留下来。
从此我看出,学生们是喜欢这堂课的,他们愿意在课堂上“动”起来,参与进来。
课后反思
“多媒体计算机”这堂课的信息容量比较大,我在本课中的处理上不仅增加了一些拓展的知识和技术,而且也删减了一些部分。
教材中的第二部分“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主要是介绍硬件,由于在本书的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中已经详细地介绍过,因为这部分知识我在讲解中作了省略。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设计上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任教的五个班中,四个班的反应都非常热烈,学生的参与性和兴奋程度都是极高的。
从而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完全可以从“无奈、忍受、忽视”的怪圈中走出来,这之
中需要老师多思考、多探索、多创新。
相信一点:学生对一门课没有绝对的喜或厌,关键在于我们讲的是不是他们感兴趣的。
《百科全书》作者,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经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作为老师的我们,无论是在知识技能还是在教育理念上都是比较强的,但为何会遇到“教育无效”的情况,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去思考将这堂课变得更好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到:“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我认为,不断扶植相加深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实现他的这一愿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
”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第一动力,也是我们教学中应该始终紧紧环绕的施教出发点。
在学生充满兴趣的目光中与他们产生情感交融、心灵交流、思维碰撞,将是我们作为教师最为幸福的时刻。
【参考文献】
《给教师的建议》………………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