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外交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72 学分:4 适用专业:外交学
一、课程教学目标:《外交学》是外交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外交的基本概念、对外交的制约因素、从事外交的机构、外交政策的相关内容、外交礼仪、外交人员的要求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外交学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外交学专业的必修课。

课内学时数为72学时,4学分。

当今世界,我们面对着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各国之间的外交活动频繁,交往形式多种多样。

一个国家的外交活动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空间。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外交的现象;如何借鉴与吸收国外外交学的合理成份;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外交政策;这些都是摆在当前外交学研究面前的重要课题。

因此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当代外交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是开设本课的宗旨。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面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面授教学中,要将系统教授与重点教授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本课程所讲授当代外交,主要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的关系。

四、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交”的内涵;掌握外交的基本概念,当今世界对外交的制约因素,外交制度与机构,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进行外交的途径,外交人员的基本素质与外交礼仪等相关知识。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严格意义上的外交、外交与外事、领事的关系;了解外交的缘起、外交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熟悉外交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当今世界的各种外交活动。

教学重点:外交的定义;外交与外事、领事的关系。

教学难点:严格意义上的外交定义与外交泛称的关系、如何运用外交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当今的外交实践活动。

一、外交的定义:
(一)外交的定义
1、已有的外交的定义
2、外交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外交的缘起与发展:
(一)中国外交的发展
1、西周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3、中华帝国时期
(二)现代外交的缘起与发展
1、古代社会
2、近代外交的形成
3、现代外交的形成
三、外交与领事、外事的关系(一)外交与领事的关系
1、领事的产生
2、领事的定义
3、外交和领事的关系
(二)外交和外事、涉外的关系
1、何为外事
2、关于涉外问题
四、外交学研究
(一)外交学研究对象
1、外交理论研究
2、外交政策研究
3、外交实物研究
4、国际法研究
5、外交史研究
(二)与外交学相关的学科
1、国际关系学
2、国际政治学
3、国际法学
4、交际学
5、外交史
6、传播学
(三)外交学研究方法
1、阶级研究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比较研究方法
4、案例研究法
5、定量分析法
6、系统研究法
7、综合研究法
五、外交学研究的意义
1、促进国际交往
2、促使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3、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外交的定义、外交发展的简要历程、外交与领事、外事的关系、外交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与外交学相关的学科。

第二章:外交制约因素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对外交的影响,掌握文化对外交的影响,了解建交、军事、科技对外交的影响,理解国际法、国际组织对外交的影响。

教学重点:什么是文化外交,国内政治对外交的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在不强调意识形态的今天,意识形态如何影响外交。

教学难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异同,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多边外交,如何看待军事对外交的影响。

一、政治对外交的影响
(一)国内政治的影响
1、统治阶级掌管本国外交
2、政党政治左右本国外交
3、政局稳定波及本国外交
4、政治制度决定本国外交
(二)国际政治的影响
1、国际秩序直接影响各国外交
2、地缘政治密切影响各国外交
二、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二)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1、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
2、意识形态支配外交目的
3、意识形态影响外交决策
三、军事对外交的影响
1、军事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2、军事战略协调外交战略
3、军事行动与外交行动互相支持
4、军事交往有助于外交关系发展
四、经济对外交的影响
1、经济是外交的基础
2、经济是外交的主流
五、科技对外交的影响
(一)科技对外交的影响
1、科技影响外交能力
2、科技拓展外交空间
3、科技更新外交工具
(二)我国的科技外交
1、参加多边的国际科技合作的重大项目
2、积极参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3、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科技合作
4、服务中国、高技术“走出去”
5、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
六、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一)学术界对文化研究的重视
1、现实主义
2、新自由主义
3、建构主义
(二)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1、文化交流推进外交
2、文化差异阻碍外交
(三)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
1、文化外交
2、公共外交
七、国际法对外交的影响
1、国际法是外交的规范和保障
2、国际法是外交的依据
八、国际组织对外交的影响
1、国际组织扩大了外交的外延
2、国际组织规范外交行为
3、国际组织提供了外交舞台
4、国际组织协调外交行动
小结:本章重要讲述了政治、意识形态、军事、科技、经济、文化、国际法、国际组织对外交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外交,某些内容还构成了现在新的外交形式。

第三章:外交制度与机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的领导机构、领事馆机构以及大使馆的机构组成,掌握当代外交准则、外交承认、外交制裁和报复以及外交部、大使馆重要机构部门的工作职责。

教学重点:当代外交准则、外交承认、大使馆及其主要职责。

教学难点:结合当代外交准则,如何认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外交交往;如何理解外交承认在实践中的运用;国家领导机构从事外交活动与大使馆进行外交活动之间的关系。

一、外交准则
(一)、当代的外交准则
1、主权平等
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3、不干涉别国内政
4、条约必须遵守准则
(二)、新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二、外交惯例
(一)外交承认
1、国家承认
2、政府承认
3、对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的承认
(二)外交关系的建立
1、建立外交关系的资格
2、建交条件
3、外交关系的形式
(三)外交制裁与外交报复
1、外交制裁
2、外交报复
三、国家领导机构
(一)国家元首
1、人员组成
2、工作职能
(二)、政府首脑
1、人员组成:首脑及其顾问。

2、工作职能
(三)、立法部门
1、人员组成
2、职能
四、外交部
(一)、外交部的地位
(二)、外交部的职能
1、领导本国的驻外代表
2、负责本国的外交活动
3、参与本国的外交事务:
4、汇总情报,提供外交政策,外交决策建议(三)、中国外交部机构设置——“中国第一大部”
五、大使馆
(一)、人员组成
1、馆长
2、其他各级外交官
3、行政职员与当地雇员
(二)工作职能
(三)大使馆机构
1、政治处
2、武官处
3、新闻处
4、商务处
5、行政处
6、文化处
7、教育处
8、科技处
9、侨务处
10、领事处
六、领事馆
1、人员组成
2、领事馆(领事)职务
3、领事馆特点
4、领事馆的地位
小结:本章介绍了当代的外交准则、以及国际社会当前通行的外交惯例、例如承认问题、建交问题、外交制裁问题,介绍了外交机构,尤其着重介绍了驻外机构——大使馆和领事馆。

第四讲:外交政策及外交决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外交战略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外交实践中的各种策略,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变化和当代的基本特征;掌握外交决策的各种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分析当今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什么是外交政策,如何分析对外交政策、外交决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结合当代外交实践,对外交政策研究方法加以分析。

一、外交战略
(一)外交战略的定义
1、战略的概念
2、外交战略的定义
(二)外交战略的内容
1、外交思想
2、外交利益
3、外交实力
4、外交目标
5、外交政策
(三)外交战略的地位
二、外交策略
(一)外交策略的概念
1、策略的概念
2、外交策略
(二)外交策略的特征
1、计谋性
2、相沿性
3、机密性
4、灵活性
5、互动性
6、利益性
(三)几种常见的外交策略
1、均势策略
2、结盟策略
3、增加军备或进行军事演习
4、外交谈判
5、实行中立
6、强求、迁就与绥靖
7、相互制约
三、外交政策
(一)外交政策的定义
(二)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1、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外部因素
2、内部因素
(三)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四)外交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
1、理性选择分析法
2、方法——目的分析法
3、成本——收益分析法
4、刺激——反应分析法
5、官僚化分析法
四、外交决策
1、定义与方法的使用
2、决策的模式
3、决策的权力层次
4、决策与国内政治
5、心理学与决策
6、决策过程分析
7、危机决策
四、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坚持独立自主
2、开展全方位外交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1、维护世界和平
2、建立国际新秩序
(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任务
1、争取祖国统一
2、促进经济建设
(四)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1、立足点
2、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小结:本章主要讲授了外交战略、外交策略、外交政策、外交决策、新中国外交政策五大块的内容,要了解外交战略、外交策略、外交政策、外交决策的基本涵义,常见的外交策略以及外交政策的分析方法。

第五章:外交途径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外交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外交访问的特征,掌握有关条约的基本内容,国际会议的基本规则,掌握正式与非正式照会的基本格式,能够撰写简单的涉外信件。

教学重点:外交谈判的原则;国际会议的基本规则;正式与非正式照会的基本格式;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外交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如何理解当今世界就有关条约解释的矛盾性;如何撰写简单的涉外信件;
一、外交谈判
(一)外交谈判的特征与作用
1、特征
2、作用
(二)外交谈判的原则
1、实力原则
2、兼顾原则
3、尊重原则
4、自主原则
5、有限原则
6、客观原则
7、预审原则
(四)外交谈判的方式:按标准的不同有不同的划分(五)外交谈判的程序
1、谈判的准备
2、谈判的进行
3、谈判的收尾
(六)外交谈判与讨价还价
二、外交行动
(一)外交访问
1、外交访问特征
2、外交访问的意义
3、外交访问的内容
(二)外交接触
1、外交接触的形式
2、外交接触的方针
(三)国际会议
1、国际会议类型
2、国际会议的规则
3、国际会议的作用
(四)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定义
2、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3、现代国际组织的类型
4、联合国(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五)国际调处
1、国际调处的形式
2、国际调处的原则
3、国际调处的功能
三、外交文件
(一)外交文件的类型
(二)条约
1、条约的概念与特征
2、条约的结构
3、缔约程序
4、条约的加入、保留、生效
5、条约的适用与解释
6、条约的终止与无效
(三)声明
(四)外交文书
1、正式照会(formal note)
2、普通照会(verbal note)
3、备忘录
4、正式外交函件
5、外交便函
6、涉外业务信件
小结:本章主要讲授了外交谈判的特征、原则、程序、讨价还价与谈判的达成;外交访问的特征、意义、内容;外交接触的方针;国际会议的规则;条约的缔结程序、格式、解释;基本外交文书的撰写。

第六章:外交礼仪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各主要国家的禁忌、我国的礼宾特点;掌握外交礼仪的规则、使用标志礼仪的注意事项、外交的日常礼仪、能在实践中运用基本礼仪与人交往。

教学重点:外交礼仪的规则;使用标志礼仪的注意事项;外交礼仪的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外交礼仪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分清外交礼仪与日常礼仪的差别。

一、外交礼仪的特征与规则
(一)外交礼仪的特征
1、限定性
2、庄严性
3、礼宾性
4、强制性
5、渐进性
(二)外交礼仪的规则:这是运用外交礼仪的基本要求
1、维护形象
2、礼宾有序
3、外交礼仪的规格对等要求
4、入乡随俗
5、不卑不亢
二、外交的仪式礼仪
(一)迎送礼仪
1、欢迎仪式
2、送别仪式
(二)庆典仪式
1、开国庆典
2、国庆庆典
3、就职庆典
(三)应酬仪式
1、履新仪式
2、授勋仪式
3、开幕仪式
4、签字仪式
5、谒陵仪式
三、外交标志礼仪(一)国旗礼仪
1、国旗的适用场合
2、升挂国旗的方法(二)国徽礼仪
(三)国歌礼仪
四、新中国礼宾的特点
1、平等相待、不卑不亢
2、主随客便、客随主便
3、细致周到,全面照顾
4、外松内紧、外圆内方
五、外交的日常礼仪:见面时的礼节(一)介绍
(二)握手
(三)致意
(四)宴请时的礼仪
(五)称呼与姓名
(六)服饰
(七)日常交往中的礼节
(八)日常卫生
(九)谈话时的礼节
六、各主要国家社交习俗
1、日本
2、韩国
3、泰国
4、马来西亚
5、印度
6、巴基斯坦
7、埃及
8、法国
9、英国
10、意大利
11、俄罗斯
12、加拿大
13、美国
14、其他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外交礼仪的基本特征与规则、外交的仪式礼仪、外交的标志礼仪、外交的日常礼仪,并且简单介绍了一些国家的基本礼仪习俗。

第七讲:外交人员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时了解外交人员的自身条件和交际能力,了解外交人员的来源与考录培训,掌握外交人员的政治规范和业务规范,掌握外交语言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外交人员的业务技能以及外交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外交实践中,不同的外交语言所反映的不同立场。

一、外交人员的个人素质
(一)外交人员的自身条件
1、国籍
2、民族
3、宗教
4、党派
5、年龄
6、性别
7、健康
8、相貌
(二)外交人员的交际能力
1、重视交际
2、善于沟通
3、待人友善
(三)外交人员的业务技能
1、要当杂家、当通才
2、擅长口才,过好语言关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4、熟悉经贸
二、外交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外交人员的政治规范
1、忠于祖国
2、坚持原则
3、执行政策
4、保守机密
(二)外交人员的业务规范
1、尽职尽责
2、廉洁奉公
3、遵纪守法
4、协同对外
三、外交人员的选拔任用
(一)外交人员的来源
1、外交专业的毕业生或其他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2、专业技术人才
3、政府官员
4、社会名流
5、王公贵族
(二)外交人员的考录和培训
1、外交人员的分类
2、任职资格的审查
3、外交人员的考试
4、培训
小结:本章主要讲述了外交人员的自身条件和交际能力,外交人员的业务技能,外交语言的基本要求,外交人员的政治规范和业务规范,外交人员的来源与考录培训。

第八章:外交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黎塞留、帕麦斯顿、威尔逊、杜鲁门、列宁、勃列日涅夫、李鸿章、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掌握戈尔巴乔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教学重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毛泽东外交思想对当时中国的指导意义,以及对今天中国外交的影响。

邓小平外交思想在今天中国外交中的地位。

一、外国的外交理论
(一)西方国家的外交理论
1、黎赛留
2、帕麦斯顿
3、威尔逊的外交理论
4、杜鲁门的外交理论
(二)苏联的外交理论
1、列宁
2、勃列日涅夫
3、戈尔巴乔夫
二、中国的外交理论
(一)旧中国的外交理论
1、李鸿章
2、孙中山
(二)新中国的外交理论
1、毛泽东
2、周恩来
3、邓小平
小结:这一章主要讲述了黎塞留、帕麦斯顿、威尔逊、杜鲁门、列宁、勃列日涅夫、李鸿章、孙中山、戈尔巴乔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我们特别要重视结合时代特点理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外交学是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交际学、国际法学、外交礼仪等课程的基础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