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变动及未来走势分析—2014年度日元走势分析

合集下载

二战后日元汇率走势对人民币的启示

二战后日元汇率走势对人民币的启示

二战后日元汇率走势对人民币的启示作者:宋健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21期提要自从1973年日本实施浮动汇率以来,如何应对日益升值的日元对日本经济的冲击成为政府的首要经济任务。

而2005年后随着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也面临着同样的升值压力。

本文旨在回顾日本在过去的30多年中有关汇率政策方面的经验教训来窥见目前人民币汇率走势。

关键词:日元升值;人民币升值;浮动汇率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众所周知,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排列,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强国,美元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日本也不例外,由于美国对日本经济扶植,将美元兑日元定在了1:360,因为币值比较低,而日本国内需求不多,所以日本在经济开始好转后就开始大量出口。

因为日本产品质优价廉,所以迅速占领了欧美市场,导致欧美许多产业萎缩,工人失业增加,引起了欧美特别是美国的恐慌。

国际社会强烈要求日元升值,日本在强大的压力下,被迫走上了漫长的升值之旅。

一、二战后日元升值原因分析(一)二战后日元汇率走势概述。

自1970~1988年日元经历的三轮升值和两次贬值,持续时间以及汇率变动幅度如表1所示。

(表1)(二)日元升值过程中存在的转折点及其原因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近二十年里,日元升值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转折点:首先,1971年日元战后汇率首次出现变动。

这是由于1971年8月15日,美国尼克松总统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是单方面中断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这就发生了所谓的尼克松冲击。

20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和德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而美国则陷入通胀和国际收支逆差。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于1967年将其货币升值,日本对日元的低估则未采取措施,而是不断放松资本输出管制和进口商品和劳务的管制,但这些措施不足以纠正日元的低估。

《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笔记

《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笔记

《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文献综述 (5)二、日元贬值的历史背景与现状 (5)2.1 日元贬值的历程 (7)2.2 当前日元贬值的环境与特点 (9)2.3 日元贬值的国际比较 (9)三、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10)3.1 对日本出口的影响 (12)3.2 对日本进口的影响 (13)3.3 对日本国内物价的影响 (14)3.4 对日本经济政策的调整 (15)四、日元贬值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6)4.1 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18)4.2 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19)4.3 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 (20)五、日元贬值的原因分析 (21)5.1 宏观经济因素 (22)5.2 政策因素 (23)5.3 结构性因素 (24)5.4 预期因素 (25)六、日元贬值的应对策略与政策建议 (26)6.1 货币政策调整 (28)6.2 财政政策调整 (29)6.3 结构性改革 (30)6.4 预期管理 (31)七、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结论 (34)7.2 政策启示 (35)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36)一、内容概要《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一书深入探讨了日元贬值及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因素,为读者提供了对货币制度、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深刻见解。

书中开篇即指出,日元贬值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球金融市场动态变化的一部分。

通过对比日本与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作者分析了日元贬值的历史背景和当前形势,揭示了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如贸易顺差减少、人口老龄化等。

在探讨日元贬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时,作者详细阐述了日元贬值对出口企业的利好作用,同时指出其对进口企业和整体经济的潜在风险。

作者还分析了日元贬值对亚洲其他国家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展示了日元贬值在全球经济中的连锁反应。

在货币政策部分,作者讨论了日本央行在应对日元贬值时的政策选择,包括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与调整。

日元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日元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日元汇率“跌跌”不休
据新华社东京9月10日新媒体专电,近来,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出现 新一轮跌势,东京外汇市场9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06.39日 元兑换1美元的低位,为近6年来的最低点。从2012年9月的77日元 兑换1美元的价位来看,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下跌了约29日元, 跌幅高达约37%。





黑田东彦容忍日元走弱

周四(9月11日)纽约盘中,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发表讲话称,并不认为 日元走软利空经济 ,强调不该着眼日元走低或走强 。美元兑日元迅速从 106.80附近重回107上方,不过又迅速回到该关口下方,暂报106.82。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被问及日元近期走软称,不能就特定的汇率水平 置评。并不能认为当前的日元走软尤其利空日本经济。美国经济正稳步复苏, 这将允许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但日本央行仍然保持高度宽松状态。

4.EPA(经济和财政策署)
Economic and Fiscal Policy Agency:经济和财政政策署。于2001 年 1 月 6 日正式替代原有的经济计划署 (Economic Planning Agency , EPA)。职责包括阐述经济计划和协调经济政策,包括就业,国际贸易和 外汇汇率。
日元汇率缘何“跌跌”不休?此间经济分析人士认为,多种因 素影 响日元汇率走势,其中主要原因是安倍政权实施超宽松的货币 政策;对美国即将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有可能提高美元利 率的预期,以及日本经济前景不乐观,投资者对日元缺乏信心等。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纵观目前的国际
国内经济形势,日元正处于下跌通道, 虽然不能排除中途出现出售美元购买日 元导致日元短期反弹的调整局 面,但日元对美元汇率的总趋势将进一 步走软,预计很有可能跌至109比1 的价位。

日元对美元历史汇率

日元对美元历史汇率

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从85点涨的470点,最大涨幅为453%随后在1953年到1954年出现了37.8%的调整,回落至300多点;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从314点涨到1829点,最大涨幅为483%,随后在1961年到1965年的4年里调整44.2%,回落至1000多点;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从1020点涨到5350点,最大涨幅为415%,随后在1973到1974年出现了37.4%的调整,回落至3300多点;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从3350多点上涨到8000多点,上涨了2.4倍,随后在1981年到1982年,回落至6000多点;5、最后的阶段就是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从6000点直上38900点随后进入日本倒退的10年时期,最高的一天市盈率曾高达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发了严重的泡沫经济从上述数据看,即使在一波超级大牛市中,股市上涨之路也会有曲折反复日本股市前4次出现调整之前,股指的最大涨幅在415%~483%现在中国所处的阶段,与日本股市发展的第3~~4阶段颇为相似,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人民币升值是股市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影响未来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认为A股市场正在经历当年日元升值带来的牛市行情,为了搞清楚本币升值与本国股市的关系,此文中详细分析了1973年-1989年期间日元汇率和日本股市的走势,以资借鉴之所以选取1973年-1989年的走势,原因有二:一是日元汇率从1971年开始变动;二是1989年后的日本股市走势对目前A股市场的借鉴意义并不大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相关性不明显在1973-1989年期间,日元汇率有升有降,但股市整体呈上涨趋势如果将日元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定义为估值水平的提升,则除了1985-1987年外,日元汇率与日本股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本币升值能否转化为推动股市上涨的因素,还取决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长期盈利增长推动多数板块分享牛市果实在1973-1989年期间,市场平均上涨了20.23倍,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上涨64.3倍,最小的消费品也上涨了15.4倍,大多数行业涨幅位于20倍左右,与市场平均水平接近而且,除电信板块外,大多数行业板块的涨幅与其盈利增幅基本相称可见,长期而言,盈利增长仍是推动股价上涨的核心因素,板块差距并不明显短期行业板块表现差异明显尽管长期来看,板块涨幅差异并不明显,但在不同阶段,行业板块涨幅差异还是相当大的而在第三个阶段,即1985-1989年期间,由于股市上涨主要由估值水平提升推动,尽管市场涨幅惊人,但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反而不到4倍,市场呈明显的普涨特征不同阶段板块表现出轮涨特征最后,我们注意到,不同阶段的热点很少延续,而且往往在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板块,下一阶段涨幅很有可能落后于市场;而在前一阶段涨幅垫底的板块,在下一阶段跑赢市场的概率却很大一、1960年-1990年的日元汇率走势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排列,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强国,美元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日本也不例外自二战后-1970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在360:1的水平自1971年开始,日本官方公布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开始出现变动,之后日元经历了三轮明显的升值和两次轻微的贬值,详见图1自1970年-1990年日元经历的三轮升值和两次贬值持续时间以及汇率变动幅度如表1所示其中三轮升值持续时间均是3年左右,但升值幅度在逐步扩大1971年-1973年期间累计升值32.5%,年均升值9.83%;1976-1978年累计升值41.03%,年均升值12.14%;1986-1988年累计升值86.14%,年均升值23.01%经历这三轮升值后,到1988年,日元在18年间累计对美元升值幅度达180.92%,年均升值5.9%后人关注最多的是1986-1988年的升值,因为这一轮升值幅度最大,对股市和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二、日元汇率走势与日本股市比较为了弄清楚本币升值与股市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股票的定价因素和本币升值对这些定价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影响股票定价的因素无非是两个,一是企业盈利增长,二是估值提升本币升值除对少数拥有大量外币负债或原材料以进口为主的公司盈利有正面影响外,对整个经济起到的是紧缩作用,因此对整个市场的盈利应该不会有正面影响如果本币升值对股市有影响,应该是市场的估值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外部套利资金流入导致股市供求关系失衡所致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观察本币升值期间股市估值水平的变化,来判断本币升值对本国股市是否存在前后一致的影响具体到日本,在1973年-1989年期间,尽管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而且期间日元汇率也是有升有降,但日本股市整体却呈上涨趋势,详见表2我们注意到,在1973-1979年期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基本围绕20倍左右波动,市场估值水平并没有随着日元升值而得到提升,日本股市的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在1980-1984年的日元贬值期间,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股指在盈利增长的推动下继续呈上涨态势但在1985年-1987年期间,日本企业的盈利增长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动,期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从20倍迅速提升到70倍1987年-1989年由于日本企业普遍存在交叉持股,之前迅速上升的股指使许多大企业都录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据统计,丰田汽车在日本泡沫后期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占公司盈利的一半以上,因此这一阶段日经指数的估值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还有所下降,股市上升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但这种主要来自股市和地产价格上涨的投资收益,犹如垒在沙丘上的城堡,极不牢固如果我们提出的“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只能体现为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这一假设成立,那么通过观察1973-1989年期间日本股市和汇率走势可以看出,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之间并不存在前后一致的正相关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1987年间推动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得益于当时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资金过剩,而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后又未能为这些过剩的资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大量过剩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日本国民在巨大的财富效应的刺激下随即跟进,最终导致了那一场影响深远的股市和房市泡沫三、日本股市不同时期的行业板块走势分析在日本长达17年之久的大牛市中,不同时期板块之间的走势出现明显差异1.1973-1979年石油危机下能源一枝独秀在1973年-1979年期间,日本GDP从3047.6亿美元增长到9653.5亿美元,增长了2.17倍,名义GDP年均增长17.92%,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2843美元增长到8331美元,增长了1.93倍,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期间日本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累计贸易顺差为130.44亿美元;汇率升值38.35%,年均升值4.75%;股市累计上涨76%,年均上涨8.41%,但日经指数的估值提升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明显在这一阶段,日本股市中能源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06%,是市场平均涨幅76%的4.03倍,其他如健康医疗、消费品、公用事业、科技和电信行业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银行、地产、原材料和消费服务行业表现则明显弱于市场,详见图2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基本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价格暴涨,日本国内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停滞阶段,以及消费服务行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的产业特征2.1980-1984年电信独领风骚在1980年-1984年期间,日本GDP从9653.5亿美元增长到12544.1亿美元,增长了29.94%,名义GDP年均增长3.88%,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8331美元增长到10452美元,增长了25.46%,这一时期日本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进入工业化后期,通胀水平得到控制期间日本外贸收支出现方向性变化,在出口的推动下外贸顺差的绝对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均持续扩大,而同期美国经历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进入失落的10年,日美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为日后的日元被动升值埋下了伏笔这一时期,日元汇率贬值7.74%,日本股市却在企业盈利增长的推动下劲升117%,年均上涨16.76%在这一阶段,日本电信股涨幅最大,上涨了86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7.40倍;银行股表现也很突出,上涨了31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2.7倍;此外科技、健康医疗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能源板块在这一阶段下跌了1%,地产、消费服务、消费品、保险、原材料和公用事业等板块走势也弱于市场,详见图3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反映了投资人对新兴行业电信、科技未来高速增长的预期,以及国内货币供应增加后催生的银行资产膨胀和银行规模的扩大3.1985-1989年估值泡沫助推地产消费1985年的“广场协议”成为日本股市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日本股市由之前的经济发展和盈利推动转向估值提升,日本央行由于担心升值对经济的紧缩作用,采取了低利率的扩张政策,结果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明显增速,M2占GDP 的比重逐年上升,迅速增长的财富使广大投资人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催生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也为日后的泡沫破灭埋下了伏笔在这一阶段,日本实际GDP仅增长17.19%,但汇率升值了72.17%,股市上涨了456%,市场估值水平由20倍左右提升到70倍左右在这一阶段,具有资产属性的地产、消费服务、公用事业和保险涨幅居于前列,分别上涨了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低迷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复苏,涨幅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在前两个阶段涨幅居前的科技、电信和健康医疗行业涨幅居后;消费品和工业由于制造业地位的下降,涨幅也落后市场;能源与银行涨幅基本接近市场平均水平可以说,这一阶段行业板块的涨幅体现了明显的资产属性,详见图4四、日本股市的综合特征通过分析日本股市在1973-1989年期间长达17年的走势,我们观察到以下特征:1.盈利增长仍是推动股市上涨的核心因素如果将1973-1989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图5和图6可以看出,长期来看,推动行业板块上涨的核心因素仍是盈利增长在这17年中,除了电信板块的盈利增幅与股价增幅明显偏离外,其他行业的盈利增幅与股价增幅基上落在均线两侧附近2.长期看多少板块均能分享牛市果实由图7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长达17年的牛市后,日本股市整体上涨了20.23倍,其中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上涨了64.3倍,涨幅最小的消费品板块也上涨了15.4倍,大多数行业的涨幅在市场平均水平20倍左右可见,在一轮大牛市中,多数板块都是可以分享到的,而其中跑得最快的行业一定是在此期间增长最快的行业,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详见图73.不同阶段板块涨幅差异明显尽管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各个板块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比如从1973年-1989年期间,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的涨幅也只有涨幅最小的消费品板块的4.18倍但在不同阶段,各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要比这明显得多其中,在1973-1979年和1980-1984年两个阶段,由于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使板块之间涨幅差异尤为明显,在前一阶段达到20.4倍,在后一阶段达到867倍,即便扣除能源板块在此期间的下跌,这一阶段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依然达到了19.24倍而1985-1989年的股价上涨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动,板块之间的差距反而没那么大,涨幅最大的板块的涨幅只有涨幅最小的板块的3.93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普涨特征4.不同阶段热点很难延续除了板块之间的涨幅差异外,我们还注意到,不同阶段的热点板块很少延续,而前期涨幅居后的板块在后一阶段很有可能涨幅居前比如,在1973-1979年期间领涨的能源板块,在随后的1980-1984年期间成为惟一下跌的板块,而前期居涨幅后位的银行,在第二阶段又涨幅居前;再比如,在第二阶段涨幅居前的电信和科技板块,在第三阶段涨幅垫底,而在前两阶段表现较差的地产板块却成为第三阶段的领涨板块,详见表4美元不晓得!。

2006年日元汇率变动及未来走势分析

2006年日元汇率变动及未来走势分析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48自2005年以来受世界对日本的货币政策预期及美国经济状况的好转的影响,日元汇率结束升值态势呈现贬值趋势,进入2006年日元汇率仍呈下降趋势。

一、2006年日元汇率走势2006年日元汇率仍然持续2005年的下降趋势从年初的1¥=115.12J¥逐步下降至2006年12月的1¥=117.26J¥,下降比率约为1.86%较2005年的下降比率14.09%平缓。

其中5月日元汇率有较大的回升从2006年日元汇率变动及未来走势分析[内容摘要]日元汇率自2005年以来持续走低,进入2006年受世界对日本的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日元汇率仍保持2005年的下降趋势。

从长期来看,随着日本经济进一步复苏,所实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日元汇率将会有上升趋势。

本文分析了2006年全年日元汇率变动的原因,并结合日本经济状况及经济政策对日元今后走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日本;日元汇率;走势分析周 姗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0710004月的1¥=117.1J¥升值至1¥=111.4J¥,但是从2006年全年看日元汇率并没有回升(如图1)。

二、2006年日元汇率变动分析1、2006年影响日元汇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⑴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2006年日本年利率为0%——0.25%,与此相比,欧洲是3.5%,美国是5.25%。

国际投机资本利用利差大量借贷日元,在金融市场上兑换成高利率的美元和欧元后投资于债券等金融资产,这样就能以很小的资金成本获得高额收益。

2006年高回报率促使类似的“携带交易”在全球盛行,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动方向之一是将日元兑换成美元,致使日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供给过多,造成日元汇率下跌。

⑵国际外汇市场对日元的需求。

不少国家的中央银行近来都下调了日元的储备比率,或者减少对日元资产的投资。

另外,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异常活跃的中东和亚洲资金并不看好日元资产,纷纷把其投资资金从日本市场撤向欧美市场。

日元汇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日元汇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日元汇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选取了贸易顺差额、短期利率、股市指数、货币供应量(m2)实际gdp、外汇储备以及wit原油价格,7个引起日元汇率变动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等计量方法,得出影响日元汇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为外汇储备,其次为短期利率、货币供应量(m2)和实际gdp。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进一步探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汇率的短期和长期走势,预测日元兑美元汇率在长期中将会稳中有降,日元将会贬值。

关键词:日元汇率日本大地震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一、日元汇率的基本态势从2006年5月--2007年6月,日元处于不断贬值的过程中,由于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原因,日元兑美元汇率创下四年来的新低1美元兑123日元。

此后,自2007年5月--2011年5月以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呈波浪式形态下降形态,日元正在升值中。

2008年5月的金融危机少幅缓解日元的升值压力,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日本的出口、经济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日元继续升值。

二、日元汇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日元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十分重大,不但对日本本国的深远,对整个东亚经济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7个引起日元汇率变动的不同方面基本因素,包括:贸易顺差额、短期利率、股市指数、货币供应量(m2)实际gdp、外汇储备以及wit原油价格。

(一)相关分析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日元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为分析对象,基于最新的2010年1月--2011年2月的数据,通过相关分析等计量方法,分析日元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经计算,相关系数如下表:从表中可以得出:日本外汇储备与日元汇率的变动密切程度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9059)。

其次是短期利率和实际gdp,相关系数分为0.849、-0.8010,二者者对日元汇率的影响极为显著。

货币发行量(m2)、相关系数分别为-0.6783,与日元汇率的相关性也较强。

最后,日经指数、贸易顺差额、wit原油价格与日元汇率之间为低度相关关系,对汇率的走势影响较少。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分析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分析

日元预测2017年,2018年。

2017年一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94, 本月最高汇率5.94, 最低5.70。

平均汇率为月率5.84。

月末汇率5.79, 更改-2.53%。

2017年二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79, 本月最高汇率5.79, 最低5.58。

平均汇率为月率5.71。

月末汇率5.67, 更改-2.07%。

2017年三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67, 本月最高汇率5.67, 最低5.51。

平均汇率为月率5.61。

月末汇率5.59, 更改-1.41%。

2017年四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59, 本月最高汇率5.59, 最低5.40。

平均汇率为月率5.52。

月末汇率5.48, 更改-1.97%。

2017年五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48, 本月最高汇率5.48, 最低5.30。

平均汇率为月率5.41。

月末汇率5.38, 更改-1.82%。

2017年六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38, 本月最高汇率5.56, 最低5.38。

平均汇率为月率5.45。

月末汇率5.48, 更改1.86%。

2017年七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48, 本月最高汇率5.58, 最低5.42。

平均汇率为月率5.50。

月末汇率5.50, 更改0.36%。

2017年八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50, 本月最高汇率5.69, 最低5.50。

平均汇率为月率5.58。

月末汇率5.61, 更改2.00%。

2017年九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61, 本月最高汇率5.81, 最低5.61。

平均汇率为月率5.69。

月末汇率5.72, 更改1.96%。

2017年十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72, 本月最高汇率5.72, 最低5.55。

平均汇率为月率5.66。

月末汇率5.63, 更改-1.57%。

2017年十一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63, 本月最高汇率5.83, 最低5.63。

平均汇率为月率5.71。

月末汇率5.74, 更改1.95%。

从日元贬值看人民币未来走势

从日元贬值看人民币未来走势

2008年8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以后,日元汇率从最低点110升值到2011年10月的最高点75。

因为日元升值严重损害日本国内企业出口竞争力,日本政府在日元升值期间,用尽各种办法也无法阻止日元的升值。

但在美国2012年9开始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以后,一直强势的日元不仅没有走强,反而开始大幅下跌,最高超过105。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实际很简单:因为日本长期低通胀导致低利率,让日元长期成为世界货币中廉价的贷款货币,国际投资者大量贷款日元对外投资。

2008年以后,美国、欧洲相继爆发危机,世界投资利润下降,风险上涨。

资本大量从欧美回流日本,导致日元不断升值。

再加上投机资本顺势做多日元,即使日本央行多次发行日元也难以阻挡日元升值。

即使日本后来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2011年日本首次出现贸易逆差320亿,2012年贸易逆差780亿美元,2013年逆差估计超过1100亿美元),日元依然无法贬值。

因为回流的资金大于日本贸易逆差的资金。

日元总体表现还是外汇兑换日元需求更多。

2012年9月,美国虽然再次进行第三次量化宽松,但欧美金融危机缓解、经济开始复苏,资本开始再次流出日本,回流欧美国家。

加上日本政府不断的货币宽松增加市场日元供应,再加上日本依然贸易逆差严重。

当然还要加上投机资本转向的推动,日元开始大幅贬值。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元的升值和贬值,不仅仅是受贸易的影响。

资本流动和投机对汇率的影响甚至超过贸易的影响。

即使在日本出现贸易逆差接近1年的时间(2011年10月--2012年9月)内,日元依然高位盘整不跌。

而后来,即使美元继续宽松的情况下,日元却狂跌不止。

日元的贬值能给人民币走势什么启示吗?我们先看今天的中国的具体情况。

1、套利热钱大量涌入;由于中国大力刺激经济引起国内通胀,导致利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香港等地区。

加上人民币长期的升值产生的升值预期。

大量存款转移到大陆进行套利。

由于中国资产泡沫不断上涨,部分追逐泡沫的热钱也涌入中国。

日元套利交易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分析

日元套利交易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分析

⽇元套利交易的影响及未来⾛势分析2019-10-29⽇元套利交易是利⽤⽇元与其他⾼息货币间利率差来获得利润的交易⽅式,⼀般表现为投资者从⾦融机构借⼊⽇元,并在外汇市场中卖出,同时买⼊⾼利率货币,从中赚取利率差。

⼀旦这⼀交易被⼤多数市场参与者认同,外汇市场将会出现⽇元被抛出、⾼息货币被抢购的局⾯,最终导致⽇元不断贬值,⽽⾼息货币则持续升值,这使投资者获取了⽇元与⾼息货币间利差和持有⾼息货币升值两⽅⾯的收益。

⽇元套利交易盛⾏的原因由于⽇元与欧元、英镑及美元等⾼息货币间的利率差较⼤,因此⽬前⽇元套利交易主要集中在⽇元与欧元、英镑及美元等⾼息货币之间。

为刺激经济复苏,⽇本央⾏于2001年3⽉开始实⾏“零利率”政策,在2001年到2006年7⽉的5年间⼀直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平,即使⽇本央⾏于2006年7⽉和2007年2⽉两次加息,但⽬前利率⽔平也仅为0.5%。

然⽽,近年来欧美经济体却频繁加息,利率⽔平不断升⾼:美联储连续17次升息后,将利率维持在5.25%的较⾼⽔平;⾃05年12⽉启动紧缩货币周期以来,欧洲央⾏连续⼋次升息,⽬前基准利率已升⾄4%;英国央⾏则将利率⽔平维持在5.5%。

在⽇元与欧元、英镑和美元间存在较⼤利差的情况下,投资者纷纷借⼊⽇元,并购买⾼息货币投资于股票、房地产等市场,或者直接购买以⾼息币种计价的⾼收益资产,以期从中获利。

与此同时,欧元汇率相对稳定、商品价格⾛⾼以及各国央⾏监管不⼒也推动了⽇元套利交易的开展:⼀是稳定的欧元汇率营造了⽇元套利交易的空间。

虽然2005~2006年欧元对美元汇率上涨了11.44%(图1),但在2006年4⽉26⽇⾄11⽉26⽇期间,该汇率仅在1.24~1.30的范围内⼩幅波动,这使因汇率剧烈波动⽽造成本⾦损失的可能性⼤⼤降低,⼀定程度上降低了⽇元套利交易的汇率风险,使⽇元与欧元之间的套利交易量激增,⽽⽇元与欧元则成为了主要的套利交易组合。

⼆是商品价格上涨为⽇元套利资⾦提供了⼜⼀投资渠道。

日本经济发展史及其汇率变动

日本经济发展史及其汇率变动

浅析日本经济发展史及日元汇率变化趋势摘要: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日元作为战后升值最快的货币之一,在外汇交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简述日本经济发展史,并分析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变化趋势。

关键字:经济发展史汇率趋势一、日本经济发展史日本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失败后,却出人意料地在短短不到三十年时间内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当时继美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和经济强国。

日本经济的发展大致分成以下阶段:战后复兴期、高速成长期、稳步成长期、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时期(一)战后经济复兴(1946—1955年)战争结束后的日本经济处于极度混乱和疲乏状态,工矿业生产水平只相当于1941年时的七分之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遍及全国。

当时支配日本的联合国军,以经济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目标,重点实施了解散财阀、分散少数企业对经济的控制权和确立劳动权等三项政策。

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将重点转向帮助日本重建经济。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日美军的“特需”大大激发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日本工业的潜在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尽管战后的经济恢复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无疑是取代了很大的成功。

1946-1951年度,经济增长率为9.9%,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22.8%;1951-1955年度,经济增长率为8.7%,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11.3%。

(二)经济高速增长〔1955—1972〕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成长期。

日本在50年代至60年代末约二十年的高速成长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逐步放宽了贸易和外汇管制。

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第八位条约国,即对贸易活动原则上不实行外汇管制。

随后,日本又开始着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企业开始相互兼并。

日元汇率分析及走势预测

日元汇率分析及走势预测

日元汇率分析及走势预测2011-9-8一、引言(一)日元汇率走势回顾两债危机背景下日元不断升值,迫使日本央行宣布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汇市干预。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主要货币之一,日元升值影响首先是对日本国内产生巨大的冲击,导致日本灾后经济恢复难度加大。

同时日元升值也会对周边国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加剧中国等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图1 日元兑美元汇率走势图自2000年1月1日以来,日元汇率总体呈现升值趋势,共经历过两次升值和两次贬值波动。

1、第一次贬值第一次贬值时期为2000年初至2002年初,为时两年,2000年日元汇率总体表现为阶梯式贬值趋势。

2001年1月至3月日元贬值速度加快,后经历了半年振荡调整,9月再次开始快速贬值的过程,至2001年12月25日,日元兑美元汇率收盘价为130.80,创历史新低。

美国和日本之间巨大的经济增长差异是决定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决定性因素。

此阶段美国经济由高增长逆转为衰退,2000年二季度美因GDP实际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点5.4%后,经济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快速降低。

911事件使美国由经济增长放缓转变为实质性衰退。

从日本经济情况来看,2001年后日本也重新回到衰退状态,2001年的经济增长为0.2%,三四季度GDP增长率均为负。

日本经济恶化、失业率高企、企业破产增多的同时,还面临着银行体系的巨大风险。

两国巨大的经济增长差异是支撑美元升值的基本面。

表1 2000年、2001年美国与日本季度GDP增长率2000年1季度 4.2% 3.3%2000年2季度 5.4% 2.5%2000年3季度 4.1% 3.0%2000年4季度 2.9% 2.6%2000年度 4.2% 2.9%2001年1季度 2.3% 2.0%2001年2季度 1.0% 1.0%2001年3季度0.6% -0.3%2001年4季度0.4% -1.8%2001年度 1.1% 0.2%2、第一次升值日元兑美元的第一次升值期间为2002年至2005年初,历时三年,至2005年1月12日达到此次升值的最高点,1美元兑换102.26日元,后进入第两个贬值阶段。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和德国汇率升值的比较分析--日元升值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和德国汇率升值的比较分析--日元升值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和德国汇率升值的比较分析--日元升值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师自国【摘要】很多研究者认为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果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将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通过对日本和德国20世纪80年代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日元升值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其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期刊名称】《金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6页(P97-102)【关键词】日元升值;人民币升值;广场协议;经济低迷【作者】师自国【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纪委派驻监察局,北京 10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1.6很多研究者认为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果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将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本文通过对日本和德国20世纪80年代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日元升值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

一、日本和德国的汇率大幅度升值及宏观经济表现1985年到1988年,日元和德国马克经历了大幅升值。

在著名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之后,日元汇率从1美元兑254元升值到1美元兑134元,累计升值90%,德国马克从1美元兑3.17马克升值到1美元兑1.89马克,累计升值68%(见图1)。

在此期间,两国的出口增长率下降,GDP增长率也随之下降。

两国都试图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降低汇率波动,并且增加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

1985年4月开始,日本的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并且从2.85%下降到-19.46%。

这一情况的确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GDP增长率从1985年第四季度的7.16%迅速下降1986年第三季度的1.86%。

与此同时,德国也经历相似的情况,出口增长率从1985年6月的6.59%下降到1986年8月的负4.54%,GDP增长率从1985年第二季度的4.54%下降到1987年第一季度的2.14%(见图2和图3)。

日元汇率的历史变迁和启示

日元汇率的历史变迁和启示

日元汇率的历史变迁和启示摘要:本文概述了日元自二战结束以来的变迁历程,结合相应历史环境归纳其原因。

探讨日元汇率升值的不利影响和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日元汇率;变迁;启示一、二战结束以来日元汇率的变迁二战后日元汇率的走势可以分成3 个时期。

第一个是混乱期( 1945 1949 年) 。

这一时期的汇率制度是管制汇率制度, 汇率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变化, 也未遵照某种国际规则, 而完全是政治博弈的结果。

1945 1949 年, 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5 日元/ 1 美元急剧攀升到270 日元/ 1 美元, 短短4 年飙升了17 倍。

第二个是稳定期( 1949-1971 年) 。

1949 年, 日本政府在美国授意之下将汇率设定在360 日元/ 1美元的水平之上。

此后的20 多年之中, 尽管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经常收支不断扩大, 贸易摩擦也时有出现, 但日元汇率始终未变。

第三个是螺旋式升值期( 1971 年至今) 。

布雷顿体系解体以后, 日元走向了浮动汇率制。

以360日元/ 1 美元为基点, 截至2007 年12 月31 日, 日元兑美元汇率已下降到111. 75 日元/ 1 美元, 累计升值69%, 其中在1995 年4 月19 日, 日元汇率曾达到80 日元/ 1 美元的水平, 是目前为止最低的汇率水平。

这一时期, 日元汇率的双边波动也比较显著,1973 1976 年、1980 1988 年和1994 2001 年3个时期, 日元汇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双边波动, 波动幅度分别为24. 6% 、72. 3%和24. 5% 。

二、汇率变迁的环境在混乱期和稳定期,汇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战后初期美国出于其战略构想,对日本实施的完全控制。

其中,稳定期美元对日元1/360的汇率持续22年之久,是日元汇率发展历程中尤其突出的阶段。

美国之所以实施长期的固定美元对日元汇率,是因为只有制定统一汇率来恢复日本进行自由贸易的条件, 才能使日本经济重新回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实现经济复兴,从而达到美国扶持日本,制衡中国的目的。

日本股票历史走势图

日本股票历史走势图

⽇本股票历史⾛势图⽇本股票历史⾛势图下⾯是楼市:⽇本股市从上世纪70年代的5000点开始,经过73年/74年的第⼀次⽯油危机,回调到3580点附近,⽇本完成了彻底的产业转型,之后⼜经过了两次⽯油危机,最终在1990年达到接近40000点。

⽬前中国的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同上世纪70年代的⽇本有可⽐之处,还是同其80年相似?对这⼀点我们应该有清楚的认识,因为这决定着⽬前中国的股票市场对应⽇本的是70年代的3580点还是80年代的接近40000点。

为此我们摘录了有关媒体对中国⽇本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研究员的采访,以供⼤家参考。

以下是有关采访的内容:访中国⽇本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研究员 经济发展阶段不⼀样,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不⼀样,最后导致的结果也不⼀样。

既然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和70年代初⽇本更相似,我们就更应该借鉴⽇本70年代初的⼀些经验和教训。

我们就能有⼀个明确的参照系。

编者按: 近段时间,国内许多媒体⼤量报道⽇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泡沫经济,并将其与现在的国内经济现象进⾏⽐较。

从⽇本经济发展教训中寻求借鉴是有意义的,但专家认为,经济问题的⽐较与借鉴要有正确的参照系,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较。

否则,就会开错“药⽅”,误导⼤众。

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状况来看,我国⽬前经济现状与⽇本上世纪70年代初更接近,彼时⽇本克服⽯油危机、治理通货膨胀并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本报记者申欣旺 与⽇本80年代中期泡沫经济相⽐,更多的是差异 记者:今年以来,国内对于泡沫经济问题表现了极⼤的关注,有些媒体认为和⽇本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常相似,您如何看待? 张季风:正如你所说,⽬前国内很多⼈⼠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泡沫,并且和⽇本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相似,这种判断的潜台词认为,中国如果不防⽌泡沫的出现,将可能出现类似⽇本的长期萧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元汇率变动及未来走势分析——2014年度日元走势分析
一、日元汇率的历史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经历了三个完全不同的时期,第一阶段属于政治博弈的结果,第二阶段,美日之间实行固定汇率,第三阶段,美日步入浮动汇率制度。

通过对历史走势的了解,我们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目的:了解日元走势区间;
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有历史走势作为参考
时期一:政治博弈;二战结束—1949/04
这一时期,日元兑美元的变化机制取决于政治博弈,既不遵循固定汇率制度,也不遵循浮动汇率制度。

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从15上升到270。

时期二:固定汇率;1949/04—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
第二时期,日本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美元对日元的官方汇率为360,汇率浮动范围为0.5%。

时期三: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日元兑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由于各种原因,日本实行汇率浮动制度以来,日元呈现较大的波动,以下将这一时期的走势分为六个阶段。

1)1971年—1978年
二十世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恢复并且超过战前水平。

而美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几次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相对日本较低。

另外,这一时期,日本以出口导向战略立国,美日贸易中,日本贸易顺差不断加大。

综上所述,在这一时期,日元应当升值,但由于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日元直接与美元挂钩,日元无法升值。

直道1971年,美国单方面撕毁合约,终止布雷顿森林体系,日元一直积蓄的升值力量终于爆发出来,日元迈入了高速升值的道路。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它造成了日元在这一阶段的贬值。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其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原材料尤其是能源和矿产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1973年中东产油国家大幅提高了石油价格,这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严重打击尤其是进出口。

这段时期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随着石油危机的结束,日元又回归了上升的通道之中。

2)1978年—1985年
这一阶段日元呈现贬值趋势。

这一时期内,日本的经济总体来说还是要优于美国,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而日本的通胀率相对较低,美国保持着低利率而日本的存款利率和利差都较高。

综上所述,日元理应升值而非贬值,但事实上日元却出现了较长时期的贬值。

这是因为前文中提到的石油危机的冲击,导致了日本通货膨胀,日本政府随后实行了财政紧缩的政策,导致日本经济增长放缓,低于市场预期,从而使得市场对日元产生贬值的预期,再加上日本政府为了促进出口,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放任国际资本对日元的攻击,这进一步导致了日元的贬值,使得市场对日元贬值的预期更加强烈,做空日元的投机攻击更加猖獗。

因此产生了“贬值预期—投机攻击—放任投机攻击—进一步的贬值预期”的连锁反应,日元保持了较长时间的贬值。

3)1985年—1995年
这一阶段,日元呈现升值趋势。

1980s以前,美国经济增长低迷,财政赤字扩大,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而日元1978年到1985年的贬值造成了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进一步恶化。

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抬头。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的相对贬值来增加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贸易赤字,改善经常账户差额。

1985年,美、英、法、西德、日本五国在美国召开会议,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日本同意通过政府干预帮助美元贬值。

4)1995—2007年底
这一阶段,日元汇率在100-150之间上下波动。

1995年到1998年之间,日本仍处在“失去的十年”当中,而美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日本的GDP增长率要比美国低很多。

日本出于通货紧缩中,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出于4%以下的正常状态。

基于上述原因,在1995-1998年之间日元相对美元贬值。

而进入新世纪之后,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坍塌,经济增速放缓,日本经济逐渐恢复,GDP年增长率的差异缩小,再加上利率、通胀率、市场预期等各种因素的交错,使得日元兑美元之间呈现波动状态,且这种波动界限比较明确,始终处于100—150之间。

5)2007年底—2012年底
2007年底,日元突破100呈现下行趋势,日元持续升值。

主要原因是因为2007年底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随后扩散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是美国是危机的中心,受害最甚,日本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此时,日元呈现出避险功能,成为分散美元风险的主力货币。

6)2012年底—至今
2012年底,日本第96届首相安倍上台后提出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货币宽松政策,日元汇率开始持续贬值。

在随后的GDP报告中,GDP的增长表明安倍推出的一系列新刺激政策不仅给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也开始让企业和消费振作起来。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对2012年底到目前日本经济的各方面进行分析。

结论:通过对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后的阶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基本面是决定日元汇率水平及其走势的根本力量;政府的政策取向对日元产生重要影响;国际市场日元套利交易对日元走势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二、国本国内概况分析——2012年底—至今
一)宏观经济状况(基本面)—基本面是决定日元汇率水平及其走势的根本力量
1CPI(全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
3货币供应量—安倍经济学(Abeconomics)
二)政治因素(安倍经济学)—政府的政策取向对日元产生的重要影响
1)目标:提振日本经济。

安倍在提出“安倍经济学”时,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为了提振日本的经济。

2)手段:“安倍经济学”刺激经济的手段主要有三个,被称为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大主轴,
又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

主要概括起来就是:1.推动货币宽松政策,促进日元贬值(QE);2.扩大公共支出的财政政策-举债;3.刺激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

3)效果:从前文列举的日本GDP、CPI和失业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安倍推出的“安倍经济学”的确刺激了日本的经济。

4)可持续性:日元贬值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认为没有。

文章的第三部分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三、日元贬值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一)从QE的方面分析日元贬值是否具有持续性
央行调控市场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三个,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这三个手段也被称为央行调控市场的传统手段。

在08年金融危机之前,量化宽松政策被归为央行调控市场的非传统手段,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量化宽松手段的危险性。

量化宽松政策的优点,总结起来就是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流动性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量化宽松政策也具有着很大的风险,就本质而言,量化宽松政策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央央行承担了经济运行的风险,对于日本而言,经济的风险就主要集中在了日本银行上。

一旦经济无法复苏,日本很有可能会陷入一个“滞胀”的状态当中。

总而言之,潜在风险还是很大的。

所以,量化宽松政策只能作为经济的一针“兴奋剂”,不是长久的手段。

二)从负债的角度分析日元贬值是否具有持续性
日本的债务GDP比达到200%左右,这个负债率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

有人担心,日本如此高的债务率是否会发展成像希腊一样,我觉得不会,至少近期不会。

首先,在这200%的比率中,有95%的债务为本国居民所持有;第二,和希腊相比,日本的宏观经济要比希腊好很多,从第二部分列出的经济数据不难看出这点。

日本是有能力偿还债务的。

四、结论
日元在短期到中期因为量化宽松政策,日元会贬值,但由于量化宽松政策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且日本的债务因素也成为日本经济的一个隐忧,所以日元贬值之后很可能会反弹或者进入一个对美元长期波动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