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反应釜温度控制剖析

合集下载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DCS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反应。

在进行化学反应时,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质量。

因此,掌握DCS反应釜的控温技巧对于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至关重要。

一、控温传感器的选择控温传感器是实现温度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控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到反应釜的工作温度范围和精度要求。

常见的控温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热电偶适用于高温环境,热敏电阻适用于中低温环境,而红外线传感器则可以无需直接接触反应物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二、温度控制模式的选择DCS反应釜的控温模式有两种,分别是PID控制和模糊控制。

PID 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通过比较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计算出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温度的控制。

模糊控制则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非线性和时变的反应过程。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控温模式可以提高反应釜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三、控制参数的调节在进行控温时,需要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节。

常见的控制参数有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等。

比例系数决定了控制器对于偏差的敏感程度,积分时间决定了控制器对于偏差积累的敏感程度,微分时间决定了控制器对于偏差变化率的敏感程度。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使控制器的响应更加平稳和准确。

四、防止温度漂移温度漂移是指温度在长时间运行中逐渐偏离设定值的现象。

为了防止温度漂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校准控温传感器,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2.定期清洁反应釜,防止污垢堆积影响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

3.定期检查和维护控温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五、应对异常情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控温设备故障等。

为了应对这些异常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1.及时停止反应釜的加热或冷却,避免温度继续升高或降低。

2.检查控温设备的状态,及时修理或更换故障部件。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一、引言反应釜是一种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为了提高反应的效率和安全性,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反应釜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控制策略和操作流程。

二、设计原理1.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自动调节。

2. 控制系统通过与反应釜内的加热、冷却、搅拌等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对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

3. 采用人机界面(HMI)作为操作界面,方便操作人员对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和参数设置。

三、控制策略1. 温度控制:根据反应釜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加热或冷却设备的输出,使反应釜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目标温度范围内。

2. 压力控制: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反应釜内的压力数据,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压力范围自动调节排气阀的开度,以保持反应釜内的压力稳定。

3. 液位控制:利用液位传感器监测反应釜内的液位变化,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液位范围自动调节进料阀和排料阀的开度,以维持反应釜内的液位在合适的范围内。

4. 搅拌控制:根据反应釜内的搅拌器转速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搅拌器的转速,以保证反应液体的均匀混合。

四、操作流程1. 启动系统:操作人员通过HMI界面启动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进行自检并显示各个传感器的状态。

2. 设置参数:操作人员根据具体的反应要求,在HMI界面上设置目标温度、压力、液位和搅拌速度等参数。

3. 开始反应:操作人员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点击“开始反应”按钮,控制系统开始监控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液位和搅拌速度,并进行相应的调节。

4. 监控过程:操作人员可以通过HMI界面实时监控反应釜内各个参数的变化趋势,并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参数设置。

5. 反应结束:当达到预设的反应时间或达到设定的结束条件时,控制系统自动停止加热、冷却和搅拌设备,并发出相应的提示。

夹套反应釜温度控制浅析

夹套反应釜温度控制浅析

化工设备夹套反应釜温度控制浅析吴康明 李嘉斌(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150076) 摘 要:在叔十二碳乙硫醇的设计中,采用分程控制系统来保持釜温的稳定并使反应釜的起动和正常生产都能自动操作。

关键词:反应釜;分程控制;气开式;气关式中图分类号:T Q 052 文献标识码:BSimple Explanation for Stillage T emperatureWu Kangming Li Jiabin(China T ianchen Chemical Enginceing corp.Heilong Jiang Branch 150076)Abstract :During the designing of producing tert -dode -canoic E thylsulfhydrate ,we use the step control system to stabilize the stillage temperature and to operate the start and normal production of stillage automatically.K eyw ords :S tillage ;S tep control ;Air open ;Air close 在叔十二碳乙硫醇的设计中,夹套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是一个难点。

当十二烯等原料及催化剂在反应釜中配置好后,一开始时,需要对反应釜加热,以起动反应过程,反应起动后,因为此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使反应持续平稳地进行下去,就需要保持釜温的稳定,这样必须要把反应热取走。

在这种场合,若要反应釜的起动和正常生产都能自动操作,就必须要采用分程控制系统。

在简单控制系统中,一个调节器的输出只带动一个调节阀。

而所谓的分程控制系统,就是一个调节器的输出去带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节阀工作。

每个调节阀仅在调节器输出的某段信号范围内动作。

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温度控制及维护措施分析

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温度控制及维护措施分析

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温度控制及维护措施分析摘要:在社会主义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社会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设备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就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化工行业在我国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化工装置实际生产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设备就是反应釜,不过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

因此,化工企业要对反应釜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这样才能够让其进行正常的运行。

关键词:化工生产;反应釜;温度控制;维护措施前言: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化工设备反应釜运行的效率与化工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能够让反应釜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化工企业要对反应釜进行充分的应用,企业要对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温度控制和维护,这样才能够让化工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反应釜控制难点问题(一)非线性、复杂性和延迟性在通常的情况下,化工生产在进行化学反应的时候往往会在供热系统的内部发生一些变化,再加上反应釜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同反应的变化趋势之间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异,这样就会导致反应釜系统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而无法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大多数化工企业使用的反应釜在体积和热容量方面都是比较大的,运行过程当中也会发生吸热和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采集的时候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具有延迟性。

另外,聚合反应在反应釜内部也是比较常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化工原料也会随着不断发生改变,最终就会让反应过程和物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样也就会出现吸热和放热反应,对化工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难控性在一般的化学生产过程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反应放热,在放热的时候就会导致热量分布不均匀,如果无法将这些多余的热量从反应釜内部排出就会导致温度增加,从而发生“聚爆”现象,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反应釜温控方案

反应釜温控方案

反应釜温控方案要搞定反应釜的温控,咱得这么来。

一、了解反应釜和温度要求。

首先得把咱这个反应釜摸透咯。

就像了解自己的宠物一样,知道它啥习性。

得知道这个反应釜是干啥用的,里面进行的反应是喜欢热乎点还是凉快些,能承受的最高温和最低温是多少。

比如说有些反应像个急性子,温度稍微不对就容易出乱子;有些就像慢性子,温度有点波动还能凑合。

这时候就得找资料或者问问之前用过这反应釜的老手,把准确的温度范围确定好。

二、温控设备的选择。

1. 加热设备。

如果反应釜需要加热,那选择可不少。

像电加热棒就像个小火炉,往反应釜里一放,电能转化成热能,简单直接。

不过要注意功率得选合适的,功率小了像小火苗给大象取暖,半天没效果;功率大了,又容易一下把反应釜给热过头,就像火太大把饭烧焦了。

还有蒸汽加热,这就像是给反应釜蒸桑拿。

蒸汽通过管道进去,热量就慢慢传进去了。

但是得保证蒸汽的供应稳定,要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反应釜里的反应就像坐过山车,忽冷忽热的。

2. 冷却设备。

要是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冷却,那冷却水管就像给反应釜冲凉水澡。

不过要注意水流速度,水流慢了,冷却效果不好,就像夏天用涓涓细流洗脸,不凉快;水流太快了,又可能对反应釜造成一些冲击啥的,就像拿高压水枪去冲娇嫩的花朵。

还有些制冷机组,那可是个大空调,专门给反应釜制冷的。

不过这玩意儿成本比较高,就像买个豪车,得考虑自己的钱包能不能承受得住。

三、温度监测。

1. 温度计。

普通的玻璃温度计就像个老实巴交的小兵,便宜又简单。

但是读数不太方便,得凑近了看,而且容易碎,就像个脆弱的小瓷人。

热电偶温度计就高级一些,能把温度信号变成电信号,然后传输到控制系统那里。

就像个小间谍,偷偷把温度情报送出去。

它的精度也比较高,不过也得定期检查校准,不然小间谍也可能传递错误情报呢。

2. 温度传感器。

除了热电偶,还有热电阻传感器之类的。

这些传感器就像一群小侦探,分布在反应釜的各个关键位置,把不同地方的温度都监测到。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一、引言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各种化学反应。

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和安全性,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反应釜进行控制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功能1. 温度控制:自动调节反应釜内的温度,保持温度稳定。

2. 压力控制:自动调节反应釜内的压力,保持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3. 搅拌控制:自动控制反应釜内的搅拌速度和方向,确保反应物均匀混合。

4. 进料控制:自动控制反应釜的进料量和进料时间。

5. 排放控制:自动控制反应釜的排放量和排放时间。

三、原理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组成。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和搅拌状态等参数,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通过执行器对反应釜进行控制。

人机界面提供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设置参数、监测实时数据和进行报警处理。

四、操作步骤1. 启动系统:将电源接入系统并打开电源开关,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设置参数:通过人机界面设置反应釜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和进料量等参数。

3. 开始控制:点击开始按钮,系统开始自动控制反应釜。

4. 监测数据:通过人机界面实时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和搅拌状态等数据。

5. 处理报警:如果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报警信息,确保实验安全。

6. 停止控制:实验结束后,点击停止按钮,系统停止对反应釜的控制。

7. 关闭系统:关闭电源开关,断开电源供应。

五、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反应釜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反应釜周围的环境清洁和整洁,防止杂质进入反应釜。

3. 在设置参数时,应根据实验要求合理设置温度、压力、搅拌速度和进料量等参数。

4. 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和搅拌状态等数据,确保实验安全。

5. 如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报警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化工反应釜控制温度的操作方法

化工反应釜控制温度的操作方法

化工反应釜控制温度的操作方法
化工反应釜控制温度的操作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 设定目标温度:根据反应需要和工艺要求,确定反应釜应该维持的目标温度。

2. 开启恒温系统:打开反应釜的恒温系统,确保温度控制回路正常运行。

3. 调节加热功率:根据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异,调节反应釜的加热功率。

如果实际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增加加热功率;如果实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降低加热功率。

4. 监控温度变化:持续监控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情况。

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仪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5. 调整控制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和温度变化趋势,适时调整温度控制参数,例如调整温度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以使温度控制更加精确。

6. 考虑安全性: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要确保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超出安全限制,并采取措施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例如使用降温装置或停止加热。

7. 记录数据:及时记录温度变化和控制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化工反应釜控制温度的操作方法可能因具体工艺和设备而异,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

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

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化工反应釜作为化学反应的主要设备,在一定温度、压力和物质的条件下实现化学反应。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涉及到放热和吸热等过程,因此需要对反应釜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

为此,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一、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的构成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是由加热系统、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一套完整的系统。

加热系统:加热系统用于反应釜内物质的加热,可分为电加热、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等多种形式。

加热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反应釜内所需的温度。

压力传感器:反应釜内的压力是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要控制反应釜内的压力,就需要使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反应釜内的压力,再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来实现压力的控制。

流量传感器:反应釜内反应物料的进出口需要通过管路进行调节,而流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反应物料的流量,确保反应物料进出的平衡性和恰当性。

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反应釜的液位高度,保证反应釜内反应物料在标准液位范围内运行,以免发生溢出或过量情况。

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是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

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控制反应物料的温度,确保反应物料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反应,从而保证反应过程的有效完成。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收集和存储反应釜内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并将其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信号。

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的灵魂。

通过对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等参数,实现化学反应的精确控制。

二、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的优势化工反应釜控制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化学反应的安全性。

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反应釜内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反应物料在安全的温度、液位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化工生产中反应釜温度控制与维护措施

化工生产中反应釜温度控制与维护措施

化工生产中反应釜温度控制与维护措施摘要:现阶段,我国科技水平迅速提升,工业生产能力也在快速发展,工业产业逐渐向智能化、高效化的生产管理方向发展。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由于不同类型材料的操作条件和反应类型不同,需要各种不同样式的反应器。

反应釜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设备,是化工生产中的主反应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所以反应釜控制和维护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本文分析反应釜控制难点问题,并提出化工生产中反应釜温度控制与维护措施。

关键词:反应釜;控制难点;化工生产;反应釜温度控制;维护措施一、反应釜控制难点问题1、非线性、复杂性和延迟性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材料进行化学反应的同时,供热系统内部也会产生一定变化,并且反应釜实际运行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化学反应的变化趋势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说反应釜系统具备非线性关系,反应釜实际运行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能发挥良好的反应效果。

化工企业在运用反应釜时通常会选择体积大、热容量大的反应釜设备,并且在反应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吸热反应以及放热反应,使生产工作人员收集时间增加,具有一定的延迟性。

此外,聚合反应是反应釜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化学反应,化学原料会随着聚合反应变化而产生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以及生产材料会受到一些影响,这也会导致吸热反应和散热反应的发生,导致产品生产效果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2、难控性一般来说,化工生产运行中反应放热现象最为常见,反应放热的过程中热量分布不均匀,一旦这些多余的热量无法从反应釜中排出,反应釜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导致聚爆现象的出现,直接威胁化工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如果反应釜内部的热量释放过多,会直接影响反应釜的稳定性,影响化工生产产品质量,从而导致化工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二、化工生产中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措施从上文可知,化工生产中反应釜运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具有复杂的反应机理,同时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化工生产也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反应釜的控制方案

反应釜的控制方案

反应釜的控制方案反应釜是一种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中。

为了确保反应釜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并达到预期的反应效果,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反应釜控制方案,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和搅拌控制。

温度控制是反应釜控制中最关键的一环。

在化学反应中,温度的控制对于反应速率、产物品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采用PID控制器的闭环控制方式。

PID控制器通过不断地测量反应釜中的温度,并与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调节加热器的功率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反应釜的惯性比较大,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较为迟缓,因此需要合理设置PID控制器的参数,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温度变化。

压力控制是反应釜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反应釜在进行化学反应时,会产生一定的气体压力。

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反应釜爆炸的危险,而过低的压力则可能影响反应的进行。

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案来控制反应釜的压力。

一种常用的压力控制方案是采用PID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

PID控制器通过不断地测量反应釜的压力,并与设定的目标压力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调节进气阀的开度来实现压力的控制。

类似于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也需要合理设置PID控制器的参数,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压力的变化。

搅拌控制是反应釜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化学反应中,通过搅拌可以提高反应物的混合程度,加快反应速率,并保持反应物和产物的均匀性。

因此,搅拌控制对于反应釜的控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搅拌控制中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变频调速器控制搅拌电机的转速。

通过调节搅拌电机的转速,可以实现搅拌效果的调节。

在设计搅拌控制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反应釜和反应物的特性,合理选择搅拌电机的转速范围和变频调速器的参数。

除了温度、压力和搅拌控制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的控制因素。

例如,反应釜的加热方式、冷却方式、进料方式等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搅拌等参数也有影响。

因此,在设计反应釜的控制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协调。

《2024年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范文

《2024年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范文

《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是关键的设备之一,而其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则是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旨在研究并设计一套高效、稳定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往往存在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质量不稳定。

因此,研究并设计一套先进的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主要由上位机监控系统和下位机控制系统组成。

上位机监控系统负责实时监测反应釜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并通过人机界面展示给操作人员。

下位机控制系统则负责根据上位机的指令,控制加热、冷却等执行机构,以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精确控制。

2. 温度传感器与执行机构选择温度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的热电偶或热电阻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执行机构包括加热器和冷却器,选用具有快速响应、稳定可靠的设备,以确保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控制策略设计本系统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结合专家系统,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精确控制。

模糊PID控制算法能够根据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自动调整PID参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专家系统则根据历史数据和工艺要求,为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四、系统实现1. 硬件实现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上位机监控系统和下位机控制系统。

上位机监控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友好的人机界面。

下位机控制系统则采用PLC或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软件实现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上位机监控软件和下位机控制软件。

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组态软件或自主开发的监控软件,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展示等功能。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一、概述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为了提高反应釜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而设计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二、功能1. 温度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加热或冷却装置的输出,保持反应釜内温度稳定。

2. 压力控制:系统能够监测反应釜内的压力,并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排气或加压装置的输出,确保反应釜内的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3. 搅拌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反应釜内的搅拌器转速,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搅拌器的转速,保证反应物料充分混合。

4. 流量控制:系统能够监测反应釜内的流量,并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进料或排料装置的输出,确保反应釜内的流量稳定。

5. 安全保护:系统具备多种安全保护功能,如过温、过压、过流等保护,确保反应釜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停止运行,避免事故发生。

三、结构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1. 硬件: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

传感器用于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执行器用于控制加热、冷却、搅拌、进料、排料等装置的输出;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信号,根据设定值控制执行器的输出。

2. 软件:包括控制算法和人机界面。

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信号和设定值进行计算,生成控制信号;人机界面提供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设置设定值、监测参数、查看报警信息等。

四、工作原理1. 温度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并将实际温度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器调节加热或冷却装置的输出,使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2. 压力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反应釜内的压力,并将实际压力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器调节排气或加压装置的输出,使压力保持在设定值范围内。

3. 搅拌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反应釜内的搅拌器转速,并将实际转速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器调节搅拌器的转速,使转速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4. 流量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反应釜内的流量,并将实际流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化学生产中反应釜温度控制与维护措施

化学生产中反应釜温度控制与维护措施

化学生产中反应釜温度控制与维护措施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化学生产行业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化学生产中,反应釜是化学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设备之一。

作为化学产品生产的主要反应器,反应釜具有很多难以预测的复杂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保证生产环境的效率,研究化学生产中反应釜温度的控制与维护措施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化工生产;反应釜;温度控制1 引言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的快速发展,工业朝着智能化、信息化和高效率的生产管理方向发展。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条件、反应类型和物料状态等各不相同,产生了不同样式的工业反应器。

其中,反应釜是一种重要的综合反应器。

但是在这个应用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的不确定性,对于反应釜的控制与维护成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2 反应釜概述反应釜广泛应用在农药、石油、化工和食品等多个行业中,主要完成中和、水解、结晶、结晶、蒸发、聚合和缩合等工艺过程。

反应釜按照材质特点可以分为钢制反应釜、玻璃反应釜和搪瓷反应釜等。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反应釜从简单的单闭环回路控制到双闭环、多回路控制;在采集上,从单一的参数检测逐渐向多参数对比检测转变,这样会大大降低由于单一采集方式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数据采集和目标参数应用的准确性。

国内外学者对于反应釜具体的生产装置和生产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通过不同模型的应用来解决聚合反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环管反应器数学模型方面,Zacca、Decbing和Ray通过大量的研究构建了聚合反应双环管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聚合物流体流动情况、混合性能和停留时间分布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丙烯聚合反应过程受催化剂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规律。

对于聚合反应釜温度控制方面,冯健、王昌军通过正交最小二乘法建立反应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糊PID控制器反应对反应釜温度进行控制,并将其与PID控制效果比较,仿真表示模糊PID控制效果较为理想。

反应釜的温度要怎么控制

反应釜的温度要怎么控制

反应釜的温度要怎么控制
反应釜一般都有搅拌器,保证反应釜内温度均匀。

反应釜温度控制分升温和降温两种(视内部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升温采用蒸汽、熔盐或者其他加热介质,降温一般是冷却水或者其他介质,不论加热或者降温都是采取加热或者冷却介质流量控制,手动开关阀门,或者用自动控制采用温度显示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冷却介质的调节阀调节流量来控制。

岩征反应釜的控制法则如下:
整个液体循环是真正的全封闭的系统,打破传统,全球独家。

2、升温和降温的速度块,精确控制化学反应系统
3、低温时导热介质不会吸收水汽
4、导热介质不会被氧化,变色,或褐化
高温时没有油雾产生
6、快速响应系统的热动力学变化,不论是剧烈的吸热或者放热反应,不会有控温滞后现象。

7、一种导热介质可以用于低温和高温,可以用于-90℃—200℃的温度范围(独家)。

8、使用成本低,一劳永逸。

反应釜的控制方案

反应釜的控制方案

反应釜的控制方案摘要本文介绍了反应釜的控制方案。

首先,我们将讨论反应釜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目标。

然后,我们将介绍三种常用的反应釜控制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最后,我们将给出一个综合方案,结合了这三种方案的优点,并提供一些实施建议。

引言反应釜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反应、混合和加热。

为了确保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需要对反应釜进行控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反应釜控制方案,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反应釜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目标反应釜通常由反应器、加热装置、搅拌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

反应器是反应的主体,加热装置用于提供反应温度,搅拌装置用于混合反应物,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反应釜的各项参数。

控制目标通常包括: - 维持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 控制反应物的投加速度和比例; - 保持反应釜内搅拌的恒定速度; - 监测和控制反应釜内的压力。

常用的反应釜控制方案1. 温度控制方案温度是反应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因此,对反应釜进行温度控制是必要的。

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案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MPC)。

PID控制方案基于反应釜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误差,调节加热器的功率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PID控制方案简单易用,但对于复杂的反应过程,PID控制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MPC控制方案基于数学模型对反应釜的温度进行预测和优化。

MPC可以处理多变量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然而,MPC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复杂的模型,实施起来更为复杂。

2. 流量控制方案对于液体反应釜,流量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流量控制方案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方案通过设定进料泵的流量来控制反应釜内反应物的投加速率。

开环控制简单直观,但对于反应过程中的扰动和不确定性不敏感。

闭环控制方案则通过监测反应釜内反应物的浓度,调节进料泵的流量来实现流量的控制。

闭环控制能够对扰动和不确定性做出实时调整,但需要准确的浓度测量设备。

反应釜温控(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反应釜温控(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反应釜中温度控制摘要:反应釜作为制药生产中实现化学反应的主要设备,在制药行业温度控制领域,很多系统控制方法设计为常规PID控制方式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式,其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中,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

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因此如何对反应釜内化学反应温度进行精确、有效的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温度控制系统的过程复朵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温度系统的要求更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

矣键词:反应釜;PID控制:模糊控制;温度控制0引言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连续搅拌反应釜作为化工生产中实现化学反应的主要设备。

在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釜的温度决定了产品的产量、质量,有时其至影响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1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Minesh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来在线控制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此算法有极强的适应性;S.S.Ge提出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用多层神经网络构造隐式反馈线性控制(IFLC),其优点是跟踪误差小,对一般非线性系统有良好的控制性能;M. Jalili设计了一种基于对象神经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解决了温度大时滞问题;采用了控制效果&好的非线性PID控制器,该方法应用局部模型网络通过门处理来变换非线性模型;Fradkov提出半自适应控制,结合自适应控制与鲁棒控制,利用参数化不确定凸性来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在好的区域内采取常规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而当处于“坏”的区域时,首先冻结自适应律,接着再转换为一个鲁棒的常参数控制,这样可以减小参数不确定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现基于全状态空间的ft好控制性能【叽在国内雷佳等充分利用遗传算法的寻优特性,提出了一种与PID控制相结合的遗传寻优算法,明显地提商了控制效果叫以丄业现场实际悄况为背景,通过改进跟踪微分器,设计了一种二阶口抗扰控制方法,明显提高了工业现场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控制效果;朱学峰根拯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基于混合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此混合模型由非线性和线性两个部分组成,通过其仿真也可看出实际输出与模型输出误差较小⑶;吴伟林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有效改善了反应釜温度的大时滞问题,能够对反应釜温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叫刘士荣应用了一种模糊逆模-PID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对反应釜温度控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⑸。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

反应釜自动化控制说明一、背景介绍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化工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物质混合、溶解和加热等工艺过程。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反应釜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应釜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功能描述1. 温度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反应釜内部温度,并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加热或冷却装置,以保持反应釜内温度稳定。

2. 压力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反应釜内部压力,并通过调节进气或排气装置,控制反应釜内部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3. 搅拌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反应釜内搅拌器的转速和方向,以实现物质的充分混合。

4. 液位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反应釜内液位,并通过控制进料或排料装置,保持液位在设定范围内。

5. 数据记录与报警:系统可以记录反应釜内温度、压力、转速、液位等数据,并在异常情况下发出报警信号,以确保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三、组成部分1. 传感器:用于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2.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和控制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

3.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加热、冷却、搅拌、进料、排料等装置的运行。

4. 人机界面:提供操作界面,用于设定控制参数、监视系统运行状态和接收报警信息。

四、工作原理1. 温度控制: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釜内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计算出控制信号,并输出给加热或冷却装置,以调节反应釜内温度。

2. 压力控制:传感器监测反应釜内压力,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计算出控制信号,并输出给进气或排气装置,以调节反应釜内压力。

3. 搅拌控制:传感器监测反应釜内搅拌器的转速,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计算出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搅拌器驱动装置,以调节搅拌器的转速和方向。

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它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对于化学实验以及药物制造等领域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系统的原理和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和应用价值。

一、基本原理1. 热力学原理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原理的。

通过控制循环流体(通常是液体)的温度,系统可以实现对反应釜内物体或溶液的温度进行精确调控,确保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化学反应或物质溶解过程。

2. 温度传导原理该系统通过循环流体将热量或冷量传导到反应釜内部,实现对反应环境温度的调节。

通过传感器捕捉反应釜内部温度变化,并通过控制单元实时调节循环流体的温度,从而实现对反应温度的精确控制。

3. 压力平衡原理在高温高压反应条件下,系统需要同时实现对温度和压力的精确控制。

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还必须考虑到压力平衡原理,通过调节循环流体的流动速度和压力来实现对反应环境的压力控制。

二、作用1. 温度控制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的最基本作用是实现对反应环境温度的控制。

它可以将反应环境快速升温或降温至设定温度,精确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实验或生产过程的温度要求。

2. 反应加速通过控制反应环境的温度,系统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在高温下,反应物的分子活动增强,反应速率加快;而低温下,反应速率减缓,从而实现对反应速度的调节。

3. 产品纯度控制在某些化学反应或物质分离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纯度进行精确控制。

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可以通过温度控制,促进有机物质的结晶或凝固,提高产品的纯度。

4. 能源节约该系统可以通过反馈控制循环流体的温度和流速,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能够减少反应釜内部温度波动,降低温度控制系统对能源的消耗。

5. 安全保障反应釜高低温循环控温系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为反应釜提供安全保障。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节反应环境的温度和压力,确保反应过程稳定进行,避免因温度或压力突变而导致的意外情况。

反应釜工艺制冷加热温控方案

反应釜工艺制冷加热温控方案

反应釜工艺制冷加热温控方案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化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在反应釜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制冷和加热操作,并对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反应釜内的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制冷是指降低反应釜内部温度的过程。

在某些反应中,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或控制反应的方向性。

常见的制冷方式有两种:机械制冷和液氮制冷。

机械制冷是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设备来实现的。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使得蒸发器内的温度降低,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使得制冷剂的温度升高,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使得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再次回到蒸发器中进行循环。

这样就可以实现反应釜内部温度的降低。

液氮制冷是通过将液氮注入反应釜中实现的。

液氮的沸点非常低,约为-196℃,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反应釜内部温度降低到较低的温度。

液氮制冷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需要定期补充液氮。

加热是指提高反应釜内部温度的过程。

在某些反应中,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或控制反应的方向性。

常见的加热方式有两种:电加热和蒸汽加热。

电加热是通过在反应釜外部加热器中通电来实现的。

加热器中的电阻丝会发热,将热量传导给反应釜,从而提高反应釜内部的温度。

电加热的优点是加热速度快,温度控制精度高,但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蒸汽加热是通过将蒸汽送入反应釜的夹套中实现的。

蒸汽的热量可以通过夹套传导给反应釜,从而提高反应釜内部的温度。

蒸汽加热的优点是加热效率高,但需要注意蒸汽的供应和控制。

温控是指对反应釜内部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

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制冷和加热操作的开关和参数来实现。

常见的温控方式有两种:PID控制和PLC控制。

PID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温控方式,通过调节制冷和加热操作的开关和参数,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温度稳定在设定的值附近。

PID控制根据温度的偏差、偏差的变化率和偏差的累积值来计算控制量,从而实现温度的控制。

PLC控制是一种更高级的温控方式,通过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夹套玻璃反应器的温控问题尧辉(中国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邮编201203)作者简介: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英国HEL集团全自动化学反应器事业部中国区技术支持,上海秉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化仪器研发总监,上海堪鑫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夹套玻璃反应器在国内实现生产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但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还是近两年的事,这得益于国家和民间对绿色化工与民族制药工业的大力推动。

笔者自2002年开始从事国外夹套玻璃反应器系统的引进工作,2005年开始设计并推广国产夹套玻璃反应器系统,接触了不少许多客户,反映较多的是配套温控设备的问题。

笔者结合理论以及过内外同行开发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心得,以飨读者。

一、分析温控设备对物料的升降温能力可以获得选择设备的基本依据对于用户来说,头痛的莫过于不知该选择什么样的温控设备来适合自己的试验或生产要求。

如果没有科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仅凭想象和经验,要想选择到适合自己项目的最佳性价比设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用户最常见的需求是要根据所需升温速度与降温速度来计算所需加热功率与制冷功率。

现将英国著名玻璃反应器生产商Redleys公司选用配套温控设备功率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变量和参数:1、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1/△t)(计算单位J/S)△Q1/△t = G1 P1△T1/△tG1为反应物质重量(计算单位KG);P1为反应物质比热(计算单位J/KG/℃);△T1/△t为反应物质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2、单位时间内循环介质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2/△t),计算单位(J/S)△Q2/△t = G2P2△T2/△tG2为循环介质重量(计算单位KG);P2为循环介质比热(计算单位J/KG/℃);△T2/△t为循环介质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3、单位时间内传热介质接触物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3/△t),计算单位(J/S)△Q3/△t = G31P31△T31/△t + G32P32△T32/△tG31为反应器玻璃重量(计算单位KG);P31为反应器玻璃比热(计算单位J/KG/℃);△T31/△t为反应器玻璃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G32为循环器不锈钢储箱、不锈钢循环管道及附件等重量(计算单位KG);P32为不锈钢比热(计算单位J/KG/℃);△T32/△t为不锈钢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4、加热量及制冷量损耗率(n),计算单位%与传热介质接触物另一界面相接触的空气、设备其他部分的传热也应该考虑进去,因这一部分无法计算,只能估计,可视为冷热量损耗。

即使传热介质接触物的保温措施做得很好,损耗也不可能避免,只能降低损耗率。

5、设备输出功率PP=(△Q1/△t+△Q2/△t+△Q3/△t)/ n油槽加热功率计算:水比热:4200J/KG/℃硅油比热:1630 J/KG/℃玻璃平均比热:920J/KG/℃304不锈钢比热:460 J/KG/℃物料(以水计算)要求升温速度:80℃/3600S(从室温20℃升到100℃)物料(以水计算)量:14KG油箱装油量:15KG油管装油量:0.5KG夹套装油量:6KG20升夹套玻璃反应器重量:16 KG304不锈钢箱、泵、阀门及接头等重量:35KG根据经验,在保温措施较好和传热介质流速足够的情况下,20升反应器的物料(以水计算)达到要求温度(t℃)时,夹套平均油温约为:t+10℃;油管平均温度约为t+15℃;油槽平均温度为t+20℃。

油直接受热部位为油槽。

无加热量损耗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小功率为(4200J/KG/℃×80℃×14KG +1630J/KG/℃×100℃×21.5KG水的热量变化油的热量变化+920 J/KG/℃×90℃×16KG +460 J/KG/℃×100℃×35KG)÷3600S玻璃的热量变化不锈钢的热量变化单位时间=3095.35W考虑到保温不完全导致的损耗、设备加热温控能力的弹性、泵速促进及时充分地进行热交换的水平,功率至少应设计为4KW。

制冷设备功率计算如下:油泵制冷功率稍微要复杂一些,因为压缩机的制冷输入功率与制冷量是两个概念,而且这两项还是随不同制冷剂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而异,以本公司DL-45-20全封闭制冷恒温循环油泵(无氟制冷)采用的丹麦Danfoss NTZ048制冷压缩机(2匹)与R404A制冷剂组合为例,其在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制冷量与输入功率见下表:NTZ048 30 466 0.50 774 0.70 1160 0.90 1636 1.10 2211 1.27 2896 1.42 3700 1.54 4635 1.6235 371 0.47 655 0.67 1010 0.89 1445 1.10 1972 1.31 2600 1.49 3340 1.64 4202 1.76T o:蒸发温度(℃)T c:冷凝温度(℃)Q o:制冷量(W)P e:输入功率(kW)而且计算还应以所需最低温度时的制冷量来计算。

但计算方式与油槽加热功率基本相同。

以本公司生产的DL-45系列全封闭低温恒温循环油泵为例,油泵制冷功率(制冷量)计算如下:水比热:4200J/KG/℃硅油比热:1630 J/KG/℃玻璃平均比热:920J/KG/℃304不锈钢比热:460 J/KG/℃物料(以水计算)要求降温速度:40℃/3600S(从室温20℃降到-20℃)物料(以水计算)量:14KG油箱装油量:2KG油管装油量:0.5KG夹套装油量:6KG交换器装油量:0.5KG20升夹套玻璃反应器重量:16 KG304不锈钢箱、泵、阀门及接头等重量:20KG根据经验,在保温措施较好和传热介质流速足够的情况下,20升反应器的物料(以水计算)达到要求温度(t℃)时,夹套平均油温约为:t-10℃;油管平均温度约为t-15℃;制冷剂和油热交换器平均温度为t-20℃。

油直接受冷部位为热交换器即制冷设备的蒸发器。

无制冷量损耗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小功率为(4200J/KG/℃×40℃×14KG +1630J/KG/℃×60℃×9KG水的热量变化油的热量变化+920 J/KG/℃×50℃×16KG +460 J/KG/℃×60℃×20KG)÷3600S玻璃的热量变化不锈钢的热量变化单位时间=1255.59W制冷剂蒸发温度要求至少-35℃。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丹麦Danfoss NTZ048制冷压缩机(2匹)制冷剂蒸发温度-35℃、冷凝温度30℃时,制冷量为1160W。

此时该型压缩机制冷量虽接近1255.59W的数值,但考虑到保温不完全导致的损耗、设备制冷温控能力的弹性、制冷剂蒸发器热交换面积发挥压缩机制冷能力的水平、泵速促进充分及时进行热交换的水平,该型压缩机也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择使用3匹以上的制冷压缩机。

二、用户选择反应器及温控设备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反应器及保温措施1)循环介质进、出口的选择目前国内生产的夹套玻璃反应器循环介质进出口主要有宝塔头、法兰口两种,以宝塔头居多。

笔者认为宝塔头接口虽然方便,但却有许多弊端:首先,外型上呈逐渐缩小的造型容易产生阻力影响循环介质的流速,高速流动的液体还会因此形成对玻璃的冲力进而形成对夹套的压力,对玻璃反应器具有潜在的破坏力;其次宝塔形和玻璃的脆性决定了它只能与软管直接连接,因为目前软橡胶类材料的耐温能力不超过250℃,因此使用宝塔头接口意味着您选择的产品物料温度很难超过210℃,对于20升以上的中试级反应器而言,传热阻力更大,可达到的温度值只会更低;而且,使用橡胶软管还不能避免橡胶会老化的问题。

所以,笔者推荐使用法兰接口,这也是国外同行通用的接口,它可以避免宝塔头接口的许多弊端,唯一的缺点就是装卸较烦琐一些。

现在也有快开式连接,其实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快捷,比宝塔头与橡胶类软管连接还更省力些。

笔者所在公司开发的夹套玻璃反应器全部使用法兰接口,目前尚无用户提出不同意见。

2)内置耐腐蚀盘管该配件也可起到加热、冷却器的功能,还可充当支撑骨架固定柔性温度测量探头,不影响搅拌桨的尽量放大,可谓功能多多。

作为加热器时可通蒸汽、热水或热油;作为冷却器时可通水、冷的醇水混合液和冷油甚至液氮。

常见的制作方法有薄壁PTFE包被金属管道。

有不少人排斥使用内置盘管,认为它清洗不方便,其实包被薄壁PTFE的金属管道与固定在大型金属反应釜体上的盘管不一样,前者很容易拆卸和清洗,而且造价并不高,可更换使用。

须注意不锈钢喷镀PTFE的方法并不可取,不仅是因为渡层太薄易剥落而且喷镀成本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喷镀完毕后形成的是有细小网孔的网状镀层,并不能起到防止化学腐蚀的作用。

3)真空夹层其原理在于消除热传导中的空气对流因素,就象保温瓶胆抽真空。

玻璃反应容器采用三层设计时,对外层夹套抽真空并封闭形成真空夹层,这样反应保温效果好。

而且低温时,外层玻璃表面无水雾亦不会结霜,反应清晰可见;高温时外层玻璃表面不炙热,可免除烫伤危险。

但三层玻璃反应器的应力点很多,烧制成功率不高,容积越大的反应器越是这样。

4)测温套及测温点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玻璃反应器使用的是固定式温度计玻璃套管来测物料温度,套管从盖子上固定处深入釜内某一深度。

这样做的缺点很多:1)搅拌棒在某一转速段可能出现强烈的共振,可能撞击温度计玻璃套管;2)中试级的反应器(20~50升)的玻璃套管处于搅拌轴与内壁的中央,使用涡轮式搅拌桨时很容易被页片打到,致使叶片不能做到尽可能的大而影响搅拌效果;3)当物料装得多的时候,套管受力大易折裂,物料装得少的时候则套管可能接触不到物料而无法测温。

我们开发了插入深度可调的温度计套管可弥补第三种缺陷。

另外还开发了可与内置换热盘管捆绑使用的可任意弯曲的温度探头,这样就可将测温点置于靠近反应器内壁的任一深度,并且不影响使用更大搅拌半径的搅拌桨页。

当然这种应用的前提是须同时使用内置换热盘管。

另外,国外已有从底部阀门中央突出部位内置温度探头来进行温度的数字测量,一般突出部位最高点比釜底高1~2cm。

这种方式测量的是底部物料的温度,比较适合于小型反应器和应搅动混匀的液体,对于较大的反应器或粘度大的物料不合适。

而且,对于较大的反应器而言,夹套高度也大,因为高温流体密度小,低温流体密度大,一般在夹套下部循环介质温度要比上部低。

所以对大型反应器而言,底部测温的方式测得物料温度是偏低的。

如果循环介质的流速足够的快,这种偏差要小些,但高速流体也同时对反应器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恰恰是大型玻璃反应器夹套不如小型玻璃反应器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