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真理电影 先驱是荷兰著名电影大师尤里斯· 伊文思,他认为纪录 片除了向观众反映情况、使他们感动之外,还应当鼓励、 动员他们,让他们对影片中反映的问题采取积极态度。他
从不相信什么绝对客观的真实。
“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两者的区别(美国电影史家埃里 克· 巴尔诺): ① 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 ② 不希望抛头露面;主张参加到影片中去 ③ 不介入的旁观者的角色;挑动者的作用 ④ 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收入摄影机;人为的环境能使隐
(reconsturuction)。《锡兰之歌》、《住房问题》、《
夜邮》
来自百度文库
中国的电视专题片从形式到创作手法都与直接宣导式一 脉相承。
“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
(1)创作思维不同;
(2)表现手法不同;
(3)结构形态不同。
2、真实电影:是对20世纪60年代出现与欧美等国的“真理 电影”和“直接电影”的统称。
蔽的真实浮现出来
对“记录”和“虚构”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
3、访问式 完全由访问和谈话组成,一个访问接一个访问,整部 片子是建构在访问上面的。
《60分钟》、《新闻调查》
4、反射式
谢谢聆听!
(1)直接电影 主张摄像机和拍摄人员应该像“墙上的苍蝇”一样,不 与被摄者发生任何瓜葛,以求能拍摄出即使摄影机不存在 时同样发生的事,在不介入的长期观察中捕捉真实。《初
选》
“直接电影”绝不采用访问,一般利用同期声、无画外 解说和无操纵剪辑,尽可能忠实地呈现不加控制的世间, 让观众自己下结论,而无需任何含蓄或直率评论的带动, 给观众一种“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平衡》
中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拍摄纪录电影,早期的镜头
记录了清朝末年的一些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段 等; 《延安和八路军》、《南泥湾》等纪录片。1953年7月中央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诞生,标志着我国纪录片拍摄制作的专
业化时代的开始。
2、纪录片的本质 最初使用“纪录片”(documentaire)一词的是法国人, 用以指电影诞生初期大量出现的旅行片; 提倡使用“记录电影”一词的约翰· 格里尔逊,源自法文的 英文词汇documentary,他在评论罗伯特· 弗拉哈迪的 《摩阿纳》提出了纪录片是“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稍后
过择取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和片段来“再现”生活的原貌。
3、纪录片的轨迹 •罗伯特· 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第一部严格意义
上的纪录片;
•世界纪录片史是一部关于“真实性”理解与运用的发展史,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从诞生到确认纪 实风格却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报道型、形象化政论、重视教化,倚重解 说词和蒙太奇,几乎没有写实音响。《芦 笛岩》、《长江行》; 1966年至1976年 《丝绸之路》揭开了与国外合拍大型纪录 片的序幕。《话说长江》、《话说运河》, 电视屏幕上相继出现了专门播放纪录片的 专栏,但画面和解说词模式仍是这一时期 中国纪录片的主要样式。直到《望长城》
纪录片
一、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1、纪录片的开端 国际影视界公认,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最初的拍片活 动实际上代表着记录电影的开端,他们的两位摄影师初 步确立了两种纪录电影风格:“对现实的描述”和“对现实 的安排”;《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
1922年美国人罗伯特·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约翰· 格里尔逊,被称为纪录电影先驱,不但首次提出并使 用了“纪录片”的概念,而且在1929年发起的英国纪录电影潮 流,成为纪录电影的第一大学派。《漂海捕鱼》;
选题多元化、创作手法多样化、经营的市 场化和播出的栏目化
二、纪录片的创作模式
1、格里尔逊式 又称直接宣导式。以约翰· 格里尔逊命名,其特点是影 片内容重视社会功用,形式上依靠解说词来配合画面,强
调把电影用于教育和宣传的目的。
“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主要是指采取戏剧化手法对现实 生活事件进行“搬演”(reenactment或staging)甚至“重构”
,他还将“记录电影”更加明确地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
处理”(the creative treament of actuality);
从本体意义上把握纪录片的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无假定性的事实。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
存在的基础。这里的真实是相对于艺术的真实而言的,指客体 对象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和人物,不容许虚构事 件。“四真”是纪录片的生命,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 人真事儿; 第二,形声一体化的表现结构。早期和后期的区别。《望长城 》; 第三,情境化的叙事方式。以真实自然的生活流程为素材,通
“真实电影”的观念可追溯到1922年前苏联导演兼理论家
吉加· 维尔托夫倡导的“电影眼睛”学说,主张“无演员、无
布景、无剧本、无表演”,“出其不意地抓取生活”的影片。
“真实电影”强调对现实进行“客观”展示,对格里尔逊式以 解说为主的纪录片的反叛。甚至没有一句解说词,只是„ 客观地‟记录被摄对象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