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_推销员之死_

合集下载

评阿瑟·密勒的悲剧《推销员之死》

评阿瑟·密勒的悲剧《推销员之死》

评阿瑟密勒的悲剧《推销员之死》
张金度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3(000)004
【摘要】<正>阿瑟·密勒(Arthur Miller,1915—)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社会问题剧作家.他继承世界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他的剧作中针砭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锋芒犀利;探索生活之价值,不乏良言;描写家庭之悲剧,寓意深刻,情真意切.1949年2月10日在纽约莫罗斯科剧院上演的“《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Salesman)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佳美国戏剧”,曾获得纽约戏剧评论界奖、普利策奖和安托万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张金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
【相关文献】
1.从《推销员之死》看阿瑟·密勒戏剧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J], 宋志华;赵令霞;杨志春
2.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中天使与魔鬼的妇女形象 [J], 高俊利
3.人性伦理的关怀r——解读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 [J], 田烨
4.北京味儿的美国故事——浅谈《推销员之死》阿瑟•密勒与北京人艺的艺术碰撞
[J], 李旷怡
5.阿瑟·密勒的悲剧观与《推销员之死》 [J], 邹惠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位普通美国人的悲剧原型论《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形象

一位普通美国人的悲剧原型论《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形象

一位普通美国人的悲剧原型论《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形象一、本文概述《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经典之作,它深刻揭示了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困境和心理挣扎。

威利·洛曼,作为这部悲剧的主人公,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悲剧形象。

本文旨在通过原型批评的视角,探讨威利·洛曼这一悲剧形象的深层含义和普遍价值,以期对米勒的创作意图和该作品的社会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首先概述《推销员之死》的剧情和威利·洛曼的基本形象,分析他作为一个普通美国人在社会压力和个人追求中所面临的困境。

接着,我们将引入原型批评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威利·洛曼性格特点和悲剧命运的深入剖析,揭示他作为悲剧原型的普遍性和象征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威利·洛曼悲剧形象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米勒的创作意图,以及这一形象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推销员之死》这部经典剧作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也为悲剧原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威利·洛曼的悲剧性格分析《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不仅是一个社会现象下的受害者,更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他的悲剧性格在多方面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威利·洛曼的性格中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度的乐观。

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着过高的估计,这导致他对现实世界的残酷和无情缺乏足够的认识。

这种盲目的乐观和自信,使他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往往选择逃避和否认,而不是面对和解决问题。

这种性格上的弱点,使得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威利·洛曼的性格也体现了一种顽固的执着。

他对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有着坚定的信念,但这种信念却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他无法接受现实世界的改变,也无法适应社会的变迁。

这种顽固的执着,使他在面对困境时,往往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而不是寻找新的出路。

浅析《推销员之死》中的现实主义元素

浅析《推销员之死》中的现实主义元素

浅析《推销员之死》中的现实主义元素摘要:《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最著名的代表作,被称为是“美国戏剧的良心”。

本文从人物塑造、语言特色以及舞台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这部戏剧的现实主义特色和悲剧特点,对剧中的现实主义元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经典戏剧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和强烈震撼。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现实主义;表现;元素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在1949年在美国纽约首演之后,就产生了轰动性的效应,受到了美国以及世界戏剧界和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这部被称为是象征着“美国梦的破灭”的现代戏剧,不仅成功地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悲剧的特色,还带有极强的现实主义特色。

主人公威利・罗曼坚信资本主义发家致富的梦想,却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这种强烈的悲剧性,让我们以一种客观、冷静的视角重新观察和审视了美国社会,似乎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从梦想的坚守到利欲熏心、直到最后梦想破灭的过程。

作品之所以能够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除了有比较完整的结构、情节、心理描写的主线,以及梦幻的意识流表现手法的运用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品中有很多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作品从人物塑造、语言和舞台设计上都融入了许多现实元素,给观众一种真实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的、真实的美国人,也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而那些梦幻的心理表现,反而衬托出了这部悲剧的现实幻灭感,使得现实主义元素更加突显出来,给人更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心灵震撼。

一、人物塑造上体现出的现实主义元素主人公威利这个形象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感,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美国推销员,从事着现实而普通的工作。

他没有传统西方悲剧中主人公的高尚和高大,也没有机会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因为他本身的地位就不高,他更不会有那些英雄人物和伟人的远大理想和情怀,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赚到些钱,并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另眼相看,也希望自己的两个二子能够得到殷实、富裕的生活。

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这样一个简单的小人物,让这部西方式的悲剧与观众以及每一个社会的普通成员无限地接近,也让观众们能够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现实感,并对威利的经历和心理变化感同身受。

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

这部戏剧不仅具有 深刻的社会意义, 也是一部极具艺术 价值的作品
它通过生动的人物 形象和紧张的剧情 设计,让观众深刻 地感受到了人生的 无常和社会的无情
同时,它也提醒我 们不要盲目追求所 谓的"成功"和"幸福 ",而是要思考自己 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了困境,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重振旗鼓
在家庭生活中,威利与妻子琳达的关系日益紧张。琳达对威利的困境感到无助和无奈,而威利则因为
3
工作繁忙而无法给予她足够的关注。他们的儿子比夫和哈皮也对他们的生活感到不满。比夫因为学习 成绩优秀而受到孤立,哈皮则因为追求虚荣而陷入债务危机。威利和琳达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剧的主人公,一个普通的推销员,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 但因为年老色衰和竞争激烈,业绩每况愈下。他一直抱着一 个美国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换来幸福的生活
比夫·洛曼
威利的大儿子,一个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的孩子,对父 亲的事业不屑一顾
罗曼先生
威利的老板,一个注重业务效率的企业家,对员工的困境漠 不关心
Part 1
《推销员之死》 概述
《推销员之死》概述
01
《推销员之死》 是一部两幕剧, 以威利·洛曼的 人生经历为主线
02
第一幕讲述了威 利在办公室的日 常生活,以及他 与家人和朋友的 互动
03
第二幕则着重描 绘了威利的内心 世界,展现了他 的梦想、困惑和 绝望
Part 2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
威利·洛曼
20XX
《推销员之死》
演讲者:xxx
目录
-
01 《推销员之死》概述 02 角色介绍 03 剧情梗概 04 结论

推销员之死赏析

推销员之死赏析

威利·洛曼的悲剧——《推销员之死》赏析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是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因创作《推销员之死》、《熔炉》、《不合时宜的人》等经典剧本而曾多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纽约剧评家奖”和“纽约戏剧音乐奖”,被誉为“美国得奖最多的剧作家”。

《推销员之死》是亚瑟•米勒戏剧创作上的巅峰之作,它刻画了一个家庭的各成员间令人心痛的矛盾冲突,剖析了人们因为盲目信奉“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

一、威利——切切实实的小人物剧中主人公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正如他的名字lowman暗示的,他只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人,他没有上过报纸的大的名气,没有赚过大钱发过大财,一直在干推销员的工作干了竟然有了36年。

他身上有着很多普通人都具有的特征,有点虚荣,有点自私,但虚荣爱面子也让他一直守着他可怜的自尊心,这边可以从他不断地拒绝邻居查理的好意看出。

打牌时,查理的连续几句“怎么又伤自尊了呢”可以看出查理对威利是真心的帮助,查理了解他,也想真心帮助他,但威利却宁可死撑着面子也不愿接受查理善意的帮助,因为他嫉妒查理的成功。

看到查理时,威利也会突然想起他死去的哥哥,那个十七岁时一头扎入原始丛林二十一岁成为一个大富翁出来的本,当时他已经开始产生幻觉,居然看见他死去的哥哥回来了还和他说话,早年,他的哥哥本劝他去阿拉斯加发财,但他的妻子林达说,“你在华纳公司不是干得很好吗?有希望成为股东啊。

”结果他错过了机会,连起初林达劝他求老板给他在城里的差使,他也只能拒绝,因为“他在新英格兰很重要”,而事实却是,老板把他解雇了。

二、虚幻的梦想威利·洛曼的最高梦想是成为第二个‘戴夫·辛格曼’。

戴夫84 岁时,在旅馆房间里穿着一双绿色的绒拖鞋,拿起电话就能做成一笔又一笔的买卖。

而实现这一梦想的诀窍是具有“吸引人的个人魅力”。

所以威利一直本着要想成功就要人缘好的想法,他也把这样的思想灌输给了他的儿子们,以至于他只看到中学时比夫的好人缘,却一再纵容比夫的偷窃行为,只是不停地跟比夫和哈皮传输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一家人都活在虚构的永远美好的“下个礼拜”。

《推销员之死》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推销员之死》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推销员之死》简析介绍赏析鉴赏《推销员之死》外国文学作品简析美国剧作家米勒(1915—)的成名作。

剧本描述了威利·洛曼一辈子怀着幻想而未能实现,最后撞车身亡的悲惨命运。

63岁的威利·洛曼为纽约一家公司当了34年的推销员,满以为可以勤劳致富,但工作一辈子也未能如愿,家境每况愈下,现在只能靠借债度日。

大儿子比夫中学没毕业就出门谋生,在社会上混了一、二十年,结果一事无成,现在闲散在家。

小儿子哈比与父亲同行,却又行为不正。

威利的老伴林达劝两个儿子改邪归正,不要再*** 曾多次产生自杀念头的父亲,兄弟俩有所触动,商议由比夫到老同学那里借一万元,组织个橄榄球队出外推销体育用品,可是老同学反脸不认旧情。

计划破产和失业,使威利再次在精神上受挫,与儿子发生冲突。

儿子将自己碌碌无为的命运完全归咎于父亲灌输给他的幻想。

老威利坐在厨房,自尊心受到伤害,但他仍抱幻想不放,依稀觉得在跟大哥争辩自己和儿子的前途。

在神经错乱之中,他冲出大门,死于非命。

米勒在剧中成功地塑造出一个迷恋美国幻梦的牺牲品的可怜形象,以此揭穿了大战后在美国流行的“人人都能成功”的神话。

男主人公威利·洛曼当了一辈子推销员,死到临头,还抱着戕害他的幻想不放。

他以为成功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然而终身的信仰使他成了一个失败者。

他年老体衰,老板取消他的固定薪金,只按推销商品的量付给佣金。

为此,他还不得不瞒着妻子林达,常常向老邻居商人查莱借钱,来维持生计。

他把自己的幻想灌输给两个儿子,结果他们也跟着父亲成了失败者。

陷入这种绝境,老威利还不能认识自己的失败。

儿子最后的劝慰和爱的表白反而被他看成是对他信仰的一种褒奖,因此他神志恍惚到以为幻想已传给了儿子,于是撞车身亡,他希冀这样一来,可以让他的保险金使儿子成为胜利者。

作者笔下的威利·洛曼是一个心情复杂、自相矛盾、懦弱无能、麻木轻信的人物,这一形象集中反映了美国人在大战后那种怀疑、不安和不稳定感的心理状态。

Death of a Salesman

Death of a Salesman

Death of a Salesman《销售员之死》是阿瑟·米勒所著的一部经典美国悲剧,涉及到一位不幸的销售员威利·罗曼。

威利面对着失业、心灵压抑和家庭矛盾等多重困难,不得不依靠幻想来维持自己的尊严和自尊心。

本篇文章将分析米勒如何通过这位销售员塑造出一个更深刻的人物形象,探究他所提出的有关美国社会和人性的主题。

《销售员之死》的主要人物威利·罗曼,是一位在销售行业中有着很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的中年男人。

他把销售视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无论何时何地,都表现出对成功和财富的强烈渴望和一种狂热的追求。

他的追求并不是为了让他去享受一个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他的儿子们。

他本着一种高尚的目的来工作,那就是让他的儿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他的追求造成的结果却是他一家人的破裂和他自己的失败。

影片中,威利从一开始就显得失落和沮丧,拼命的寻找着他自己的尊严和身份。

他为自己设立了一系列的法则和价值观,但是,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是在他自己的想象中有用。

久而久之,这种虚幻性渐渐地被揭穿了,威利面对着对他在工作和家庭中的失败。

他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米勒通过威利的经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美国梦是一场失去意义的追逐。

威利一直在追逐着美国梦,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成功和财富。

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够实现这个梦想,带来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但是,当梦想化为现实时,威利发现他一无所获,他成了这场追逐的牺牲品。

此外,威利一家人也受到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尤其他的儿子们。

《销售员之死》的另一个主题是家庭矛盾。

影片描绘了威利一家日益增长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他与儿子们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并不只是一个家庭内部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家庭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危机。

米勒借助威利和他的两个儿子之间的对话来揭示这个危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对他们所在的社会和时代所持有的一些观念产生了自己的怀疑。

影片中,威利的儿子们本着他们自己的目标去生活,而非父亲期待的成为财富和地位的代表。

Death_of_a_salesman

Death_of_a_salesman

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推销员之死》《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成功剧作,它有着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1949年2月该剧在纽约百老汇公演,创造了连续上演742场的成绩,为米勒赢得了当年美国的三项大奖: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奖和美国舞台艺术成就最高奖项“托尼戏剧音乐奖”。

《推销员之死》的剧情围绕63岁的主人公———推销员威利·洛曼生命的最后24小时展开,但米勒借助表现主义的手法将威利心头的往事片断穿插进来,让观众看到了他忙碌的一生。

年轻时的威利雄心勃勃,希望通过推销这个职业发家致富;威利的两个儿子年少时也是他的骄傲,尤其是身为足球健将的长子比弗。

但命运没有让威利得偿所愿,他的事业越来越不景气,在为公司闯荡了30多年后却落得个被解雇的下场,不但没有发财,到老反而负债累累;而他的两个儿子30出头还一事无成。

失望中的威利最后选择了自杀来为儿子获得两万美元的保险金,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成功梦寄托在儿子的身上。

该剧的上演在美国引起了轰动,阿瑟·米勒对人物及其生活的描写近乎新闻记者的报道,剧中的主要人物既真实又富有个性。

而使千千万万人感动的不仅是剧本对人物生动而准确的刻画,更重要的是它所展现的美国社会和文化中一些最具深远影响的层面。

一、美国梦———美国文化永恒的主题“美国梦”是评论家们总结《推销员之死》主人公悲剧命运时最常用的词。

几百年来美国人相信在这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上只要辛勤劳动就会取得成功,而且这种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它既有庸俗的一面,又是美国人和美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就是美国梦的一个忠实追随者。

从剧情分析,威利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有关白手起家的宣传很多,比如一位名叫康威尔(Russell H. Conwell)的教长写了一本名为《无数的钻石》(Acres of Diamonds)的书,在1870年至1915年之间他就该书作了5124次的演讲,核心内容是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威廉富兰克林米勒简介

威廉富兰克林米勒简介

威廉富兰克林米勒简介范文一威廉·富兰克林·米勒是一位美国的作家和剧作家,他以揭露社会问题和描绘普通人生活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有《推销员之死》和《康涅狄格人的景象》等。

作为一名学生,我被米勒的作品所吸引,他从不回避社会上的问题,他的作品也不仅仅是为娱乐而写。

《推销员之死》揭露了商界弊端,他的作品让人们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此外,米勒的作品也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他的《康涅狄格人的景象》娓娓道来康涅狄格的农村生活和人际关系,让读者在小镇中感受到那种平凡的生活和人情味。

作为一名读者,我认为米勒的作品很接近现实生活,他将社会问题直接描绘在纸上,让读者深入思考和了解问题。

他的描写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一边读一边想要了解结局。

他的语言简洁、有力,读来顺畅而不生硬。

总而言之,米勒的作品具有现实意义和深度,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也让人们思考社会问题。

我相信他的作品将会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写作重点:阐述米勒的作品特点及含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知,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流畅。

用词分析:描绘、社会问题、接近现实生活、情节跌宕起伏、有力、思考社会问题。

范文二威廉·富兰克林·米勒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写作风格独特,作品内容丰富,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作为一位学生,我非常喜欢米勒的作品,他的作品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问题,也反映了人性的弱点。

他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就是揭示商业社会中弊病的杰作。

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也让我们了解了商业社会中的黑暗面。

不仅如此,米勒的作品还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让读者们看到了美国社会中人物的丰富多样。

他的《越狱》和《康涅狄格人的景象》描绘了美国小镇中的平凡生活和人际关系,让读者们了解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读者,我喜欢米勒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很真实,他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还将这些问题体现在人物身上,让我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成为更好的人。

《推销员之死》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

《推销员之死》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

2013年5月学术交流May ,2013总第230期第5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30No.5[收稿日期]2013-02-27[作者简介]王健佳(1975-),女,山东掖县人,讲师,硕士,从事美国文学、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推销员之死》: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王健佳(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在美国现代经典戏剧《推销员之死》中,阿瑟·密勒成功地塑造了高度物质文明的美国社会里一个普通小人物的困惑、迷惘与绝望。

透过主人公老推销员威利·洛曼破碎的美国梦,揭示了以金钱万能为基础的美国社会普通人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境,威利忧愁、坎坷、凄惨的一生,成为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美国梦;价值观;悲剧[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3)05-0207-03一、引言阿瑟·密勒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其巅峰之作《推销员之死》自1949年2月10日在百老汇首演成功后连续上演了742场,为密勒赢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和纽约戏剧评论奖在内的六项戏剧大奖,被誉为美国戏剧界乃至世界剧坛上的一朵奇葩。

该剧围绕着为老板工作了34年却惨遭解雇的老推销员威利·洛曼驾车自杀、为家人骗取人寿保险金的悲剧展开,密勒以近乎新闻报导的手法真实生动地展现了美国社会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人物———推销员威利的梦想、困惑、忧愁及其坎坷悲惨的一生。

通过剧中人物洛曼的成功幻梦与无情现实间的强烈碰撞,《推销员之死》成为一面透视美国社会生活现实的多棱镜,折射出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后普通人的精神危机与生存困境。

二、推销员威利·洛曼之死:小人物美国梦的破碎1.美国梦。

美国梦是世世代代美国人的一种普遍信仰,是美国文化精神的缩影,也是美国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美国梦的兴起和发展与美国早期的历史、经济发展以及工业扩张息息相关。

推销员之死(阿瑟 米勒作品系列)

推销员之死(阿瑟 米勒作品系列)
《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作品系列)》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作品 系列)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系列
推销员
美国 年
人物
地点
戏剧
推销员
阿瑟米勒
戏剧 谈话
安魂曲
作品
剧中
阿瑟米勒
良心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人不是水果,你不能吃了橘子扔掉皮。”《推销员之死》是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的著名戏剧家阿 瑟·米勒巅峰之作。威利·洛曼是一名推销员,壮年时的他业务能力可靠,妻子琳达持家有道,两个儿子比夫与 哈皮也让他引以为傲。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好运气似乎正离他远去,他的生活也渐渐失控……作者撕碎 了“美国梦”的光鲜表象,满怀同情地洞察了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并不动声色地将其希望和痛楚呈现在戏剧舞台 之上。本剧发表于1949年,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742场,获得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纽约剧评界奖,是首部一 举囊括三大戏剧奖的剧本,让阿瑟·米勒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1985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奥斯卡影帝达 斯汀·霍夫曼主演。本书译者英若诚先生为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在阿瑟·米勒亲自导演的 《推销员之死》中国首演中担任主角。
心:阿瑟·米 勒
两幕私下的谈 2
话及一首安魂 曲
3
第一幕
4
第二幕
5
安魂曲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亚瑟·米勒(外文名:Arthur Miller,1915年10月17日-2005年2月10日),出生于纽约,毕业于密歇根 大学,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曾获普利策奖、戏剧批评家奖,奥利维尔最佳剧作奖,有《The Crucible》《完 成画面》等作品。他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为20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

《推销员之死》的异化主题解读

《推销员之死》的异化主题解读

《推销员之死》的异化主题解读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推销员汤姆·布坎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以及他最终的死亡。

该剧深刻地探讨了当代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尤其是推销员这个群体。

在威廉·福克纳看来,现代社会中的人已经被物质利益和追求成功的欲望所异化,失去了自我和人性。

具体来说,《推销员之死》的异化主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推销员汤姆·布坎南被异化为他推销的产品——汽车,他深深地爱着这辆车,但它却变成了他生命中一个不可承受之重,使他失去了自我。

其次,汤姆·布坎南在战争中的经历也使他异化成了另一个人,他失去了原来的自我,成为了一个陌生的人。

此外,该剧还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关系,例如美国上世纪 40 年代的经济繁荣和战争时期的精神状态。

总的来说,《推销员之死》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并通过主人公汤姆·布坎南的经历,呼吁人们珍惜自我和人性,反对异化和物化。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创作的两幕剧《推销员之死》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悲剧性的一生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创作的两幕剧《推销员之死》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悲剧性的一生

美国剧作家阿瑟⽶勒创作的两幕剧《推销员之死》刻画了⼀个⼩⼈物悲剧性的⼀⽣美国剧作家阿瑟·⽶勒创作的两幕剧《推销员之死》刻画了⼀个⼩⼈物悲剧性的⼀⽣。

有三⼗余年推销经历的威利,⼀直被美国商业⽂化虚幻的光晕所笼罩,幻想通过商品推销得到名望以及并不现实的美好前景,最后却以⾃⾝的毁灭换取保险赔偿才能获得价值和尊严,该剧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三⼤奖项。

舞台剧很多⼈可能不太了解,因为对⼤家的审美有⼀定的要求,⼀般年轻⼈可能不太喜欢,⼤家可能更喜欢各种电影,电视,相声,⼩品这种表演形式。

其实舞台剧和相声⼩品这些艺术,只是载体不⼀样,表达⽅式其实更加强烈,因为观众和演员直接⾯对⾯,⽽演员的表达更加突出富有艺术性,对情绪的冲击更⼤。

咱们在做这类挑战答题的时候有个⼩技巧,遇到不会的,可以⽤答题⼩管家搜索⼀下答案的。

舞台剧的观众经常会被表演感动,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上下起伏波动,或者悲伤,或者喜乐,或者忧郁,或者踌躇,或者豪情万仗。

有的时候,就算演出结束,情绪还会沉浸在⾥⾯,甚⾄好⼏天都恢复不过来。

阿瑟·⽶勒是美国杰出的剧作家,他创作的两幕剧《推销员之死》,刻画了⼀个⼩⼈物悲剧性的⼀⽣,在当时美国商业⽂化的背景下,深受所有观众的好评,对美国舞台剧的发展有很积极的推动作⽤,在当时的社会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威利·洛曼(WillyLoman)是《推销员之死》中的中⼼⼈物,他有三⼗余年推销经历,幻想通过商品推销得到名望以及并不现实的美好前景。

这样的愿望也代表很多民众的⼼声,他们都被美国商业⽂化虚幻的光晕所笼罩,忽略了资本社会的残酷本质,认为社会是公平的,只要努⼒付出,就⼀定会有好的成果。

在⽂学中很少有⼈扮演这样的⾓⾊。

威利(Willy)在⽂学之外的环境中充当参照点-旨在描述被美国资本主义巨⼤⼒量压垮的任何⼈。

该剧于1949年2⽉在百⽼汇⾸演,共进⾏了742场演出,并已在百⽼汇重复演出了四次,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三⼤奖项。

《推销员之死》:自我价值与社会压力的折磨

《推销员之死》:自我价值与社会压力的折磨

推销员之死:自我价值与社会压力的折磨引言《推销员之死》是一部由美国作家阿瑟·米勒创作的戏剧作品,探讨了现代社会对个人自我认同和社会压力所造成的影响。

故事聚焦于一个推销员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从他成功繁荣的外表背后所隐藏的焦虑、绝望与挣扎。

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经历来探讨自我价值与社会压力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自我认同与社会期望每个人都希望被接受和承认,追求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常常受到来自家庭、教育机构、工作场所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期望压力。

推销员这一群体在特定行业中尤其如此,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能力以获得回报。

长期以来忽视个人内心需求和价值观可能导致精神上的重负感和不安全感。

主人公形象剖析主人公是一个成功而受人尊敬的推销员。

然而,他内心深处始终感到空虚、压抑和迷失。

他利用工作成功的外表来掩盖对自己真实价值的怀疑,以及对社会期望的过度迎合。

这一代价使得他在长期适应中渐渐失去了自我,并最终导致了他精神崩溃的结局。

自我认知与社会压力主人公面临着多重身份角色上的挣扎。

工作中需要具备销售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职业领域取得成功。

然而,这种需要持续地证明自己所面临的压力使得他缺乏自主性和控制权,从而加剧了内心紧张感和焦虑情绪。

与此同时,在个人生活中,社会对于家庭、经济地位等方面的期望也给予主人公沉重负担。

迎合这些期望可能导致他忽视个人内在需求、现实快乐以及情感层面上的满足。

这种不断追求外部认同带来的压力最终破坏了主人公原有的自我认同,并使其无法找到心灵的安宁和平衡。

社会压力与心理健康社会压力可以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推销员的例子中,长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代表他人利益以及不断追求成功往往导致身心俱疲。

无法得到内在满足和自我认同的主人公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并最终导致了精神崩溃和自杀。

结论《推销员之死》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外部社会压力对个体心理健康所带来的损害。

重视自我认同和内在需求,减少过度迎合社会期望,是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外国戏剧《推销员之死》人物分析

外国戏剧《推销员之死》人物分析

分析《推销员之死》外国戏剧中的威利——09广告学李琼200903113021 《推销员之死》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悲剧,现实主义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所以从剧中的主角威利·洛曼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社会的悲剧。

威利是个巡回推销员,就像他的名字Lowman所暗示,他属于社会的低层人物,没有固定工资,只领佣金。

他们推销的只是别人的东西,他相信,人只要讨人喜欢,具有魅力,世界的大门就朝他敞开。

威利的偶像是推销员大卫·辛格曼,他活到84岁,只要在旅馆里拨个电话,就能做成交易,死后在新英格兰有许多买主和同行为他送葬,极尽哀荣。

他把自己的生活建筑在这样的梦想之上,由于他总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把幻想当作现实,所以会常常说大话。

他不顾自己推销事业已经走向下坡的事实,吹牛说自己在新英格兰如何重要,说自己的销售额如何高,他就这样陷进自己的谎言中不能自拔。

可是老威利已63岁了,干推销这一行已经34年,现在的新老板不顾及他早年立下的汗马功劳,狠心的解雇了他。

然而家里却还有零零碎碎许多开支要支付,两个儿子事业也不成功。

经济负担、精神负担加上长途驾驶,威利心力交瘁,精神错乱。

就这样威利的一生在错误的梦想中度过,也为了一个错误的梦想而死。

到快死的时候威利发现,他自己就像他分期付款购买的东西一样,等你付完款后,东西便用尽或者坏了。

他付清了最后一次房款,而他却到坟墓里安息去了。

在美国社会,人老了就象被吃光了肉的橘子一样,皮被扔掉。

主人公“威利”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美国人的二三十年代(钢丝录音机发明),那是一个牛奶和面包的递送是以利润最大化、而非效用最大化为原则的。

所以,牛奶会掺三聚氰胺,威利也会面临失业和本的诱惑。

除了经济与生存的问题。

此剧还展示了以其为基础的一系列关联的范畴:梦想与现实,父与子,夫与妻,贪婪与淡然、运气于拼搏……《推销员之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美国底层无产者的命运悲剧:威廉•洛曼劳碌一生,临近退休公司却将他开除,走投无路之下自杀换得保险金以帮助自己的儿子立业。

《推销员之死》读书笔记

《推销员之死》读书笔记

《推销员之死》读书笔记“一个人认不清自己,就会被梦想吞噬”——作者:阿瑟∙米勒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出身,不洞悉时代的趋势,不分析自己的境遇,那就永远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最后只能被社会淘汰,被潮流拍在沙滩上。

这世上再没有比年老时回顾遗憾和反思错误更让人心碎的事情了。

因为人生只有一次,再没有了改正的机会。

上世纪20年代,美国凭借着批量生产的发达工业和大型其道的消费主义而一跃成为了世界霸。

主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财富,推销员就是在这个时候走到人前成了一份光辉的职业。

当时正当壮年的威利诺曼就是其中一员。

与传统职业不同的是,推销员只领佣金没有基本工资,且风吹日晒,不体面。

可即便这样应聘此职位的人依旧趋之若鹜,原因自然是很挣钱。

威利诺曼最风光的时候,五湖四海都是朋友,走到哪里都是殷勤的搭讪。

通过跑推销,他住了单门独户的大房子,用得起冰箱,吸尘器和洗衣机,也买得起一些新鲜好玩的东西。

在波士顿那几年,众多漂亮的女士对威利诺曼殷勤备至,也不过是得到了一个买丝袜的机会而已。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他一周赚的钱甚至是其他人几个月的工资,所以威利始终相信,只要仪表堂堂招人喜欢,到处将为他大门四开,跨出去就是一片新天地。

当然,做推销员也有坏处,那就是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常常错把幻想当成现实。

比如威利,逢人就夸奖,说自己如何重要,爱吹牛自己的销售额如何高而完全不顾真实的情况。

陷入自我编织的谎言中不能自拔。

所以威力一次次的拒绝了,要他去阿拉斯家共同发财的哥哥本的请求,也不顾邻居查理的劝解,因为成功已经近在眼前了。

在微利的意识里,真正的成功可不是仅仅有钱就成的,而是应该像他的偶像大卫辛格曼一样,不用离开街角旅馆,一通电话便能搞定所有的推销。

大为84岁离世之时,众多的买家和同行皆来为及送行,这才是一个受人爱戴的有钱人应该有的模样。

而绝不是如她的哥哥本或者邻居查理那样,虽然富有,但却忙得脚沾地,浅薄的,不懂享受生活。

《推销员之死》的异化主题解读

《推销员之死》的异化主题解读

《推销员之死》的异化主题解读《推销员之死》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一个推销员的自杀事件,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异化和人际关系的虚假。

本文将从异化主题的角度解读该作品,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推销员之死》中的异化主题在于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独和疏离感。

主人公霍尔迪曼是一个聪明但沮丧的推销员,他在社会中感到与他人的隔离和不被理解。

在他的工作中,他不断地被迫与陌生人接触和交谈,但实际上,他与这些人之间没有真实的联系和交流。

这种孤独和疏离感加剧了他内心的苦闷和绝望,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

通过霍尔迪曼的故事,塞林格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的疏离和无助。

其次,《推销员之死》中的异化主题还表现在对物质主义和虚荣心的讽刺。

塞林格通过霍尔迪曼来探讨人们追求成功和物质财富背后的虚无和空虚。

霍尔迪曼在追求成功和财富的过程中,逐渐沉溺于表面的虚荣,失去了自我和真正的价值观。

他对“阿力奇普”的崇拜和对自己身份的夸张追求,让他逐渐陷入自我迷失和精神崩溃的边缘。

通过霍尔迪曼的经历,塞林格揭示了个体物质追求的虚假和脆弱,批判了虚荣心对人性的毁灭性影响。

另外,《推销员之死》也以家庭与人际关系的异化为背景。

霍尔迪曼的家庭关系被描绘为紧张和疏离。

他与妻子的关系表现出了相互之间的冷漠和无法沟通的困境,他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无助和孤独。

与此同时,霍尔迪曼与父亲关系的描写也展示了一种代沟和疏离感,父亲对他的期望与他的内心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这些家庭关系的描绘,塞林格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虚假和疏离,以及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对于《推销员之死》异化主题的解读,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雷蒙德·威利斯,《推销员之死》及其异化表现研究,2012年2. 许铭,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人际关系异化,《文艺理论与评论》,2010年3. 张晖,《推销员之死》中的物质主义批判与异化现实,《上海外语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4. 陈若楠,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主人公命运的异化,《中华文化研究》,2017年5. 何艳玲,论《推销员之死》中的孤独与人际关系异化,《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通过以上解读和参考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推销员之死》中异化主题的意义和塞林格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阐释《推销员之死》:社会压力、失败与个人追求

阐释《推销员之死》:社会压力、失败与个人追求

阐释《推销员之死》:社会压力、失败与个人追求介绍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作家阿瑟·米勒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于1949年首次上演。

该剧以主人公威利·洛曼为中心,揭示了社会压力、失败和个人追求对一个个体形成的巨大影响。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逐一展开分析。

社会压力
社会压力在《推销员之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威利·洛曼是一个被社会定义了价值的推销员,在工作中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他必须满足公司和客户的期望,保持高销售额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因此,他经历了来自职场、家庭和社会高度竞争的巨大压力。

失败
故事中,威利·洛曼遭受到连续多次的挫折。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生活中,他都感觉自己失去了控制力。

公司不断降低他的待遇并打击其自尊心,而他也逐渐发现自己的儿子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成功。

这些连续的失败给威利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

个人追求
尽管面对压力和失败,威利·洛曼仍然怀抱着个人追求。

他追求更好的职业地位和财务状况,希望能够在家庭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然而,由于环境对他施加的压力和自身固有的缺陷,他并未能实现这些追求。

结论
《推销员之死》通过揭示社会压力、失败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复杂关系,引起了观众对于社会体系和个人发展的思考。

威利·洛曼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努力寻求成功,并且不断受到各种限制与剥夺。

该剧通过深入讨论这些议题,提醒我们反思社会价值观以及对待个人发展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推销员之死》: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

《推销员之死》: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

《推销员之死》: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
王健佳
【期刊名称】《学术交流》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在美国现代经典戏剧《推销员之死》中,阿瑟·密勒成功地塑造了高度物质文明的美国社会里一个普通小人物的困惑、迷惘与绝望.透过主人公老推销员威利·洛曼破碎的美国梦,揭示了以金钱万能为基础的美国社会普通人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境,威利忧愁、坎坷、凄惨的一生,成为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
【总页数】3页(P207-209)
【作者】王健佳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齐齐哈尔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3
【相关文献】
1.现代美国社会的悲剧——对《推销员之死》的社会批判 [J], 伍红军
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残酷竞争导致《推销员之死》——试析戏剧《推销员之死》的社会根源 [J], 谢天翊
3.《推销员之死》中的美国社会 [J], 刘瑞敏
4.扭曲了的美国梦——《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感悟 [J], 屈荣
5.扭曲的人物灵魂,美国梦的持久与幻灭——评阿瑟·米勒及其剧作《推销员之死》[J], 杨桂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5推销员之死6史立英,张 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61)摘 要:文学来源于生活,而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更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将社会的特定层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以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的名剧5推销员之死6为例,分析该剧所反映的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若干方面。

关键词:5推销员之死6;社会;文化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6)04-0054-02 5推销员之死6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成功剧作,它有着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1949年2月该剧在纽约百老汇公演,创造了连续上演742场的成绩,为米勒赢得了当年美国的三项大奖: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奖和美国舞台艺术成就最高奖项/托尼戏剧音乐奖0。

5推销员之死6的剧情围绕63岁的主人公)))推销员威利#洛曼生命的最后24小时展开,但米勒借助表现主义的手法将威利心头的往事片断穿插进来,让观众看到了他忙碌的一生。

年轻时的威利雄心勃勃,希望通过推销这个职业发家致富;威利的两个儿子年少时也是他的骄傲,尤其是身为足球健将的长子比弗。

但命运没有让威利得偿所愿,他的事业越来越不景气,在为公司闯荡了30多年后却落得个被解雇的下场,不但没有发财,到老反而负债累累;而他的两个儿子30出头还一事无成。

失望中的威利最后选择了自杀来为儿子获得两万美元的保险金,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成功梦寄托在儿子的身上。

该剧的上演在美国引起了轰动,阿瑟#米勒对人物及其生活的描写近乎新闻记者的报道,剧中的主要人物既真实又富有个性。

而使千千万万人感动的不仅是剧本对人物生动而准确的刻画,更重要的是它所展现的美国社会和文化中一些最具深远影响的层面。

一、美国梦)))美国文化永恒的主题/美国梦0是评论家们总结5推销员之死6主人公悲剧命运时最常用的词。

几百年来美国人相信在这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上只要辛勤劳动就会取得成功,而且这种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它既有庸俗的一面,又是美国人和美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5推销员之死6中的威利#洛曼就是美国梦的一个忠实追随者。

从剧情分析,威利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有关白手起家的宣传很多,比如一位名叫康威尔(Russe llH.Con we ll)的教长写了一本名为5无数的钻石6(Acres of D i a m onds)的书,在1870年至1915年之间他就该书作了5124次的演讲,核心内容是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而另一位叫霍雷肖#阿尔杰(H ora ti o A lger)的牧师一生写了100多部描述白手起家的小说,在1868至1929年之间销售了一千万册,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威利#洛曼自然成了成功梦的追随者,/赚钱0和/成功0成了威利的生活主题。

据统计,/赚钱0(make money)一词在5推销员之死6一剧中出现了9次,与/赚钱0和/成功0有关的/make 0一词竟然出现了45次。

生活中威利有两个成功的榜样,一个是他的哥哥本(Ben),另一个是戴维#辛格尔曼(Davi d Si ngl eman)的老推销员。

在威利的记忆中本17岁闯入非洲丛林并发现了钻石矿,21岁时已是腰缠万贯了。

在威利的心目中,本是个有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传奇人物。

而戴维#辛格尔曼在84岁的时候照样可以在旅馆里穿着绿绒拖鞋,从容地给客户打电话联系业务,轻松赚钱,而且在他的葬礼上有成百客户和推销员从各地赶来为他悼念。

威利本人缺乏冒险精神,没有跟哥哥一起去闯荡,他选择了推销这个在他看来最了不起的职业。

威利认为不管自己是个多么普通的小人物,只要努力干,就会成功,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然而米勒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幻灭的美国梦,威利没能发财,到后来推销出的商品越来越少,而他的老板没有念及威利的劳苦功高,眼看他年也老体也衰却把他一脚踢出门外。

除了自己对美国梦的热衷外,威利还将成功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

威利一直认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外表英俊,可比希腊神话英雄阿喀琉斯;才干卓越,将来定能成为人上之人。

他的吹捧和纵容使大儿子比弗忘乎所以,曾经是伙伴们偶像的他最终在学业上一无所成,从小偷窃成习,到三十多岁还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

次子哈比步了父亲的后尘,当了一名公司小职员。

哈比也想在商业#54# 第21卷第4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l 21.No .42006年12月J OURNAL OF XI NGTAI UN I VERSI TYDec .2006¹º[收稿日期]2006-08-10[作者简介]史立英(1977-),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文化对比的教学研究.E-m ai:l sh i li yi ng72@ya hoo .co m .c n .上有所成就,但他没有脚踏实地去实现梦想,而是通过些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竞争欲望,比如勾引上司的未婚妻,收受贿赂等。

他从来不告诉父母自己究竟在从事何种工作,情况如何。

全剧最后,米勒安排比弗与父亲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让威利看到了自我欺骗和父子间相互欺骗的事实,认识到他们父子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没什么特别的,成功对他们来说很遥远。

然而威利的失败不是美国梦本身的原因,因为拥有梦想没有错,错的是威利没有正确分析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

威利本来喜欢干点木匠活,在院子里种点菜,养几只鸡,而他却选择了推销,这一职业要求他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以各种手段去说服和影响别人。

另外,在威利进入推销界的时候,广告已开始在营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销员的景况已与从前大不一样了。

威利对成功如此渴望,多年来一直在家人面前吹嘘自己多么受人喜爱,事业多么辉煌,自己为公司开辟了多么大的市场,幻想自己的葬礼也会像辛格尔曼的一样隆重。

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会变为现实,威利没有能够靠推销发财,也没有赢得人们的喜爱,冷清的葬礼再一次证明了普通人成功道路的曲折以及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的残酷。

二、个人主义(i nd i vi dua lis m))))独立与尊严的双重体现美国人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我们汉语字面上所反映的那种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而是伴随着美国人对平等、自由和成功的期望一起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观念,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托马斯#杰弗逊在5独立宣言6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0,这是独立革命倡导的最为激进和强有力的思想,5独立宣言6也被看作是个人主义的宣言,使个人主义一度成为主导的社会哲学。

美国人认为,不论其出身如何、贫富如何、受教育程度如何,自己和他人同样重要,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美国人提倡人为自己而思考、判断、决策,崇尚靠自己的尊严、智慧、能力、勇气和奋斗获得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小说、电影中随处可见一些单打独斗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或靠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或在特定的任务中展示了超人般的能力和才干。

5推销员之死6中也不乏这样独立自主的人物。

80多岁的老推销员辛格尔曼,独闯天下的本,这些人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了成功的梦想,都是威利心目中的英雄,就连他的父亲当年也曾携家带口,赶着一辆马车横穿美国大陆,凭一手制作笛子的手艺赚钱。

这些人的成功使威利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成功是必然的。

在对成功的无比渴望中,他经常向儿子们吹嘘自己在各地多么受爱戴:/,,人们都认识我,孩子们,新英格兰没有人不认识我。

,,在那儿,我可以在任何街道上停车,警察会好好给我盯着,就像照看他们自己的车一样。

0正是由于这种个人主义意识,威利坚守着成功的梦想,尽管失败步步紧逼,他还在苦苦挣扎。

中国的读者或观众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威利宁可每周向邻居查理借50元钱也不接受查理提供给他的工作,那就是个人主义、个人尊严在作怪。

威利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他不愿接受梦想破灭的现实,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来拯救。

三、消费文化)))时尚与名利的产物1983年,5推销员之死6的中文版在中国上演并取得了成功。

但将该剧搬上中国舞台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许多中国人认为该剧有粉饰资本主义生活的嫌疑,因为推销员威利本来穷困潦倒,负债累累,但剧中表现的境况并不像我们中国人想象的那样家徒四壁。

相反,威利住着单门独户的房子,有洗衣机、冰箱、小汽车等,谁能相信威利是个穷光蛋,但这恰恰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消费文化。

剧中主人公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处于大规模生产和大众消费时期。

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使各类商品极大丰富,商家利用多种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如广告宣传、邮寄服务以及分期付款等。

在这一阶段,美国民众尤其是队伍越来越大的中产阶级将奋斗的重点放在个人享乐、物质享受、商品买卖上。

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消费不仅是生活的必需,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种消费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但并非人人都享受到了消费的快乐,对一些收入低微的人来说追逐这种时尚得到的是难以摆脱的负担。

5推销员之死6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种消费文化。

在广告的影响下,威利购买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和汽车,但是一笔笔维修费压得威利喘不过气来。

在第二幕中,当妻子林达告诉威利各项维修费共计120美元的时候,他焦虑的心情显而易见,/天哪!如果生意再没有起色,咱们可怎么办啊!0威利的房子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可悲的是,在房款还清的当天,威利却因走投无路自杀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利的老板霍华德,他给威利展示新买的录音机,并将所录家人的欢声笑语播给威利听,霍华德得意洋洋,几乎没有工夫搭理威利。

而威利告诉霍华德,他的汽车内安有一台收音机,但他从未有时间去听。

这种反差告诉我们,消费的潮流人人都有权利去追随,但其中的快乐却不是谁都能享受得到的。

5推销员之死6这部戏剧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它反映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引起了普通大众的共鸣,其社会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对于中国观众和读者来说,要真正体会到这一戏剧的感人魅力,了解存在于它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1]Berko w i tz,G erald M.Am erican Dra m a of the Twenti eth Cen t u ry[M].London,Ne w York:Longman,1992.[2]M iller,Art hur.Deat h of a Sal es man[M].Ne w York:Pengui n,1986.[3]孙白梅.西洋万花筒)))美国戏剧概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张耘.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5]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5#史立英,张润: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5推销员之死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