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抗战时期的外交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次动荡是再由低潮走向高潮(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苏联重返远东事务,中苏莫斯科谈判、签约)
• 总体来看中苏关系属于同盟关系,美国是影响中苏同盟的 重要外部因素,即具有双重作用(分离和聚合作用)
破镜重圆—日本的威胁使中苏再度结盟
• 1、九一八事变改变了国民政府的对苏关系, 也变动了苏联的对华关系,中国的危机和苏联 的危机感,需要和平力量的联合以遏制日本的 侵略,这是中苏关系“重圆”的逻辑起点
• 二、条约对雅尔塔协定的合法化,损害了中国作为缔 约国的利益,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 主义,从根本上看不是一个真正平等的互利条约
• 三、条约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双重影响。积极影响:限 制了美国势力向东北的扩张,打破了国民政府军队强 占东北的企图,有利于中共;消极影响:规定支持蒋 介石政府,东北解放后交给蒋政府,增加中共民主革 命的难度,也为中国的内战提供了助燃剂。
• 三、中苏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结盟
• 1、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和世界大战的 临近是双方政策调整根本原因
• 2、蒋介石的积极态度和行动(与苏驻华 大使会谈;蒋廷黻的莫斯科之行)
• 3、争取英美等西方支持的彻底破产
• 4、蒋介石对日态度、对中共态度的变化 扫除了中苏结盟的障碍
• 5、缔结条约类型的争议
• 6、双方的让步促成了结盟(《中苏互不 侵犯条约》1937.8.21,其核心是两国和 平友好关系)被称为初级形式的结盟
中苏结盟曲折的原因
• 一、国民党政府方面 • 其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平衡策略影响了中苏结盟进程(
联合的现实力量与对日妥协的可能) • 其二、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的干扰和蒋介石的亲英美立场 • 其三、蒋介石的“剿共”政策成为改善中苏关系的隔阂 • 二、苏联方面 • 1、苏联方面对日军东北行动“不干涉政策”(苏联的对日妥协
损害了中国的抗日斗争和民族利益,表现在:没有公正地实行 中立而是偏袒日本,如允许日本通过中东铁路运送军队;为中 国抗日设置障碍,如不许中国人从欧洲购买的抗日军火途径苏 运往中国,扣留回国抗日人士等;出售中东铁路给伪满洲国, 损害中国主权 • 2、苏方对华政策的错误根源 • 民族利己主义(为了自身国家的安全,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 ,但不能与英美的绥靖政策混同。其主流还是支持中国抗日, 寻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以结成反日联合战线。(如同意东北 义勇军苏炳文部近3000人避入苏联,包括马占山,优待避入人 员,拒绝引渡苏炳文等)
雅尔塔格局下的中苏关系
• 一、特点 • 1、大国的支配性 • 2、为苏联的战略目的服务 • 3、潜藏着蒋介石政府与苏联的对抗性因素(苏美的战
略对抗演变成了两国对华政策的对抗) • 二、同盟条约 • 1、苏联对华的双重外交(舆论和实际政策的指向问题
) • 2、中国对苏美采取了两面外交,对苏方针采取退让求
• 二、声援 • 1、新闻舆论(以《真理报》为主要阵地) • 立场鲜明:坚决谴责日本的侵华政策; • 指向性强:指出中国抗战的持久性; • 报道及时: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真相; • 反映面广:包括对日的谴责、对英美绥靖政策的批评
、战况、战局的预测和中国抗日斗争的赞颂,对国内 投降主义的声讨等 • 2、利用国联和其他国际会议讲坛声援中国 • 国联18次大会(日内瓦)上坚决支持中国,呼吁有关 国家集体抗击法西斯,保卫和平; • 布鲁塞尔专门国际会议上,驳斥英法美以牺牲中国来 安抚日本的错误观点,主张爱好和平国家团结起来, 制止侵略 • 国联第100次理事会议上,再次呼吁采取集体措施,包 括给中国以财政援助问题,在国联无动于衷的情况下 ,苏联单独采取行动步骤,制止日本侵略行为
• 1、德黑兰——中苏关系的解冻点 • 原因:苏德战争形势的扭转,斯大林开始将目光投向远东;美国
向苏提出参战请求;罗斯福的中间人角色(通过两次会议来完成 );斯大林的试探性参战条件(远东不冻港问题) • 中美苏三国的出发点不同,罗斯福在缓和中苏关系起到了相当大 作用 • 2、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调整 • 原因:一是抗战中期后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而介入中国事务美国 ,担心苏联支持中共作出的一种判断,从外交官到总统普遍的认 识,为了避免战后出现不利于美国的结局,因而极力疏通中苏达 成协议(通过华莱士访华对华施压) • 二是蒋介石顺应了大势所趋采取了缓和中苏关系的政策(解决盛 世才的问题;派特使宋子文访苏谋求加快缓和中苏关系步伐) • 3、雅尔塔协定——苏联对华政策的透视 • 斯大林开出了参战条件(不冻港、中东路、外蒙问题) • 美国的权衡(陆军派与海军派之争)——秘密协定满足了苏联的 要求,这是苏美妥协的产物,更体现出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 国沙文主义,斯大林违背了列宁的对外政策原则。 • 如何评价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请思考
• 三、物质援助 • 1、军火(商定数额为5亿美元,实际贷款额为2.5亿美元,共计三期
贷款) • 军火种类:飞机(重型轰炸机、轻型轰炸机、驱逐机及发动机、配件
、全副弹药等);坦克;大炮(高射炮、反坦克炮、野炮、榴弹炮、 山炮及弹药等);枪支(机枪、步枪、机关枪);汽车(运输车、防 疫车、起动车);拖拉机及石油等军用物资 • 2、帮助中国进行基础性建设 • 修筑公路(霍尔果斯---兰州)与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线相接,成为 供养中国抗日力量的重要动脉; • 组建航空公司(哈密---阿拉木图,衔接中央航空公司的哈密—重庆 线) • 开办飞机装配厂(39年8月组建,位于乌鲁木齐市郊,对外称农业机 械厂,42年6月生产能力为年产450架) • 3、军事顾问援助 • 原因何在?请思考(1、2) • 数量300和1500之说 • 著名援华军事顾问:德拉季文、切列潘诺夫、卡恰诺夫、崔可夫 • 重要任务:训练国民政府军队和拟定和实施重大战役的作战计划 • 4、空军援助 • 空援主要是指训练飞行员和直接参战(37—41年苏向中国提供各种类 型的飞机1250架,在中国参加过战斗的飞行员达700多人,牺牲200 余人。
• 4、苏美战略格局的形成 • 二战由由原来的五强格局被代之以新的美苏两强格局
,苏美重新调整战略关系,通过雅尔塔会议解决。 • 美国的意图:争夺远东的霸主地位,是受“权力真空
论”所刺激的欲望,这一理论指导着美国的政策,通 过协定限制苏联的扩展;在亚洲,要求苏支持蒋介石 国民政府,借此束缚苏(事实上为美之“亚洲战略” ,将中国战略地位定位抵制苏在亚洲扩张的缓冲地带 );分散苏联在欧洲的力量(要求苏对日作战) • 苏联的意图:保障自己远东边境的安全(解决苏日矛 盾,消除其重新威胁苏联的能力)苏联利用雅尔塔协 定中有利条款为自己构筑了一条安全带(外蒙现状的 维持,保障苏中亚的安全;港口、铁路的优越权益可 以有效阻止美国向远东的渗透;库页岛、千岛群岛是 苏联远东的海上防线。 • 评价:协定超出既得利益的战略意义——苏美的双重 价值;由于苏美意图均与中国相关,于是成了大国外 交的牺牲品
抗战时期的外交关系
核心提示:重点讲解中苏关系,请思考中苏 关系的特殊性何在?
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总述
• 一、代表性观点
• 苏联史学家M·贾丕才勾画近代中苏关系的曲折运行轨迹: 1924年建交—1929年断交—1932年复交—1949年断交;
• 国内学者王真认为: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出现了一种波峰 和波谷相互交替的动荡特点;
和,对美方针联美抑苏(蒋试图将中苏双边谈判变为 多边谈判,计划落空) • 3、美国控制了调整中苏关系,促成中苏谈判的主动权 ,中国只能在美国的驱使下,按照苏美在雅尔塔的既 定意图,完成与苏联的谈判及缔约。
中苏关系的尾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评价
• 一、条约的和平性质。表现在不是为战争而缔结,而 是为远东的和平签订的。苏联对日宣战,加快了战争 进程,促进和平的早日到来;条约一定程度上遏制美 日帝国主义势力
硝烟中的蜜月—抗战初期的中苏合作
• 一、寻求援助的渠道疏通 • 1、中国军事代表团访苏(杨杰率领)敲定军
事援助合同(主要是飞机、大炮、战车)首批 飞机达225架,教练及技术人员89人;高射炮 20门,防战车炮50门,战车82辆,炮弹、子弹 数万至数百万发不等以及若干教官和修理技师 等 • 2、孙科的两次访苏(1938.1;1939.4),既 是外交活动,又是争援活动,争取到了2.5亿 美元的苏方贷款 • 3、中苏通商条约(由孙科第二次访苏完成) • 双方约定了货物进出口的关税问题、禁令和限 制问题、易货守则,系平等互惠条约,使两国 关系直线上升
• 2、苏联方面的因素
• 从抗战前四年的援华政策看不存在恶化中苏关系的问 题,其错误在于处理双边关系问题表现出大国沙文主 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如强占唐努乌梁海并入苏联版图 ;与新疆地方签订锡矿条约;缔结《苏日中立条约》 等损害中国主权,这些可视为恶化中苏关系重要诱因 。
从德黑兰到雅尔塔—中苏关系解冻和复苏
中国对苏联的援助
•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中国的抗日斗 争牵制日本的兵力,使其难以发动侵苏 战争;对苏联的物资援助(矿产品和农 牧产品,虽为还债式的被动式援助, 但作用也不容低估)
• 作用:
• 1、军备物资支援了苏联的军火生产;
• 2、农副产品的援助使苏军官兵免受严寒 的威胁,以强健的体魄投入到反抗法西 斯的战斗中。
影视链接
• 日本百万关东军为何不敢进攻苏联?
冷漠期—中苏关系的逆转与恶化
• 一、中苏关系逆转历程 • 1、在苏联参战问题上两国的分歧(一方面蒋介石始终
做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工作,甚至不惜施展计谋 ;另一方面苏联坚持首先确保本国的安全,在国际上 应综合考虑苏日矛盾、同英美关系及国际条件等参战 的时机和条件)可以概括为蒋的“单相思”和斯大林 的“理性外交” • 2、国共冲突为中苏关系投下的阴影(特别是皖南事变 ,苏联表示极大的义愤,设法采取措施制止蒋的反共 活动,苏方对国民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加,认为蒋采取 了“一种愚蠢政策” • 3、《苏日中立条约》冷却了中苏关系,特别是条约声 明中苏联尊重满洲国的所谓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 本尊重蒙古所谓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是对中国主权 的严重损害 • 4、苏德战争促使中苏关系逆转 • 5、新疆问题的尖锐化(盛世才的大转弯)
• 二、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 1、国民政府方面的因素
• 对外政策的基点是“亲帝反苏”(执政党国民党的性 质决定的);对外政策的投机性(战争危机迫近、求 援英美无望、对日媾和不成的情况下选择与苏结盟) 使中苏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 台湾方面对中苏关系恶化问题误读:主要认为苏联的 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是两国关系恶化的主因 ,有悖客观事实。
• 2、中苏复交是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前提。 1932.12.12,正式对外界宣布复交;互派大使 ,苏联为鲍格莫洛夫(33.5~37.7);中国为 颜惠庆(33.3~36.3)
• 3、曲折的结盟之路(1932.4~1937.8)
• 原因何在?
• 4、正式结盟(七七事变是中苏最终结盟的催 化剂,1937.8.21,正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 第一次动荡是两国关系由低潮走向高潮(1929年断交到 1932年复交,两国关系逐渐升温,七七事变后,签约和军 援,关系达到极盛)。
• 第二次动荡是由高潮走向低潮(1941年4月的《苏日中立条 约》是两国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苏德战争爆发和美国介 入远东和中国事务,苏中关系退次,新疆倒戈使中苏关系 恶化)。
对苏援的评价
• 抗战初期的苏联援华可以用六个字概括:积极、巨大 、有效
• 援华性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 西方谚语的表述:“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关于苏联援华动机的争论:有人认为是苏为了自身利
益而否认国际主义,这是片面的,应理解国际主义和 爱国主义之间的辩证统一 • 物质援助方面的优惠:贷款利率低3%;偿付可用农产 品和矿产品,矿产品不足时可扩大农产品比例;军火 价格低于国际价格;偿还贷款时间上有2年、3年优惠 ;在贷款协定和易货合同未签订前,先行运送物资, 打破国际惯例; • 有效性:苏方贷款全部是军火贷款(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西方给中国的贷款均为非军事贷款,不能用于购 置军火
• 总体来看中苏关系属于同盟关系,美国是影响中苏同盟的 重要外部因素,即具有双重作用(分离和聚合作用)
破镜重圆—日本的威胁使中苏再度结盟
• 1、九一八事变改变了国民政府的对苏关系, 也变动了苏联的对华关系,中国的危机和苏联 的危机感,需要和平力量的联合以遏制日本的 侵略,这是中苏关系“重圆”的逻辑起点
• 二、条约对雅尔塔协定的合法化,损害了中国作为缔 约国的利益,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 主义,从根本上看不是一个真正平等的互利条约
• 三、条约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双重影响。积极影响:限 制了美国势力向东北的扩张,打破了国民政府军队强 占东北的企图,有利于中共;消极影响:规定支持蒋 介石政府,东北解放后交给蒋政府,增加中共民主革 命的难度,也为中国的内战提供了助燃剂。
• 三、中苏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结盟
• 1、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和世界大战的 临近是双方政策调整根本原因
• 2、蒋介石的积极态度和行动(与苏驻华 大使会谈;蒋廷黻的莫斯科之行)
• 3、争取英美等西方支持的彻底破产
• 4、蒋介石对日态度、对中共态度的变化 扫除了中苏结盟的障碍
• 5、缔结条约类型的争议
• 6、双方的让步促成了结盟(《中苏互不 侵犯条约》1937.8.21,其核心是两国和 平友好关系)被称为初级形式的结盟
中苏结盟曲折的原因
• 一、国民党政府方面 • 其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平衡策略影响了中苏结盟进程(
联合的现实力量与对日妥协的可能) • 其二、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的干扰和蒋介石的亲英美立场 • 其三、蒋介石的“剿共”政策成为改善中苏关系的隔阂 • 二、苏联方面 • 1、苏联方面对日军东北行动“不干涉政策”(苏联的对日妥协
损害了中国的抗日斗争和民族利益,表现在:没有公正地实行 中立而是偏袒日本,如允许日本通过中东铁路运送军队;为中 国抗日设置障碍,如不许中国人从欧洲购买的抗日军火途径苏 运往中国,扣留回国抗日人士等;出售中东铁路给伪满洲国, 损害中国主权 • 2、苏方对华政策的错误根源 • 民族利己主义(为了自身国家的安全,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 ,但不能与英美的绥靖政策混同。其主流还是支持中国抗日, 寻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以结成反日联合战线。(如同意东北 义勇军苏炳文部近3000人避入苏联,包括马占山,优待避入人 员,拒绝引渡苏炳文等)
雅尔塔格局下的中苏关系
• 一、特点 • 1、大国的支配性 • 2、为苏联的战略目的服务 • 3、潜藏着蒋介石政府与苏联的对抗性因素(苏美的战
略对抗演变成了两国对华政策的对抗) • 二、同盟条约 • 1、苏联对华的双重外交(舆论和实际政策的指向问题
) • 2、中国对苏美采取了两面外交,对苏方针采取退让求
• 二、声援 • 1、新闻舆论(以《真理报》为主要阵地) • 立场鲜明:坚决谴责日本的侵华政策; • 指向性强:指出中国抗战的持久性; • 报道及时: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真相; • 反映面广:包括对日的谴责、对英美绥靖政策的批评
、战况、战局的预测和中国抗日斗争的赞颂,对国内 投降主义的声讨等 • 2、利用国联和其他国际会议讲坛声援中国 • 国联18次大会(日内瓦)上坚决支持中国,呼吁有关 国家集体抗击法西斯,保卫和平; • 布鲁塞尔专门国际会议上,驳斥英法美以牺牲中国来 安抚日本的错误观点,主张爱好和平国家团结起来, 制止侵略 • 国联第100次理事会议上,再次呼吁采取集体措施,包 括给中国以财政援助问题,在国联无动于衷的情况下 ,苏联单独采取行动步骤,制止日本侵略行为
• 1、德黑兰——中苏关系的解冻点 • 原因:苏德战争形势的扭转,斯大林开始将目光投向远东;美国
向苏提出参战请求;罗斯福的中间人角色(通过两次会议来完成 );斯大林的试探性参战条件(远东不冻港问题) • 中美苏三国的出发点不同,罗斯福在缓和中苏关系起到了相当大 作用 • 2、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调整 • 原因:一是抗战中期后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而介入中国事务美国 ,担心苏联支持中共作出的一种判断,从外交官到总统普遍的认 识,为了避免战后出现不利于美国的结局,因而极力疏通中苏达 成协议(通过华莱士访华对华施压) • 二是蒋介石顺应了大势所趋采取了缓和中苏关系的政策(解决盛 世才的问题;派特使宋子文访苏谋求加快缓和中苏关系步伐) • 3、雅尔塔协定——苏联对华政策的透视 • 斯大林开出了参战条件(不冻港、中东路、外蒙问题) • 美国的权衡(陆军派与海军派之争)——秘密协定满足了苏联的 要求,这是苏美妥协的产物,更体现出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 国沙文主义,斯大林违背了列宁的对外政策原则。 • 如何评价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请思考
• 三、物质援助 • 1、军火(商定数额为5亿美元,实际贷款额为2.5亿美元,共计三期
贷款) • 军火种类:飞机(重型轰炸机、轻型轰炸机、驱逐机及发动机、配件
、全副弹药等);坦克;大炮(高射炮、反坦克炮、野炮、榴弹炮、 山炮及弹药等);枪支(机枪、步枪、机关枪);汽车(运输车、防 疫车、起动车);拖拉机及石油等军用物资 • 2、帮助中国进行基础性建设 • 修筑公路(霍尔果斯---兰州)与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线相接,成为 供养中国抗日力量的重要动脉; • 组建航空公司(哈密---阿拉木图,衔接中央航空公司的哈密—重庆 线) • 开办飞机装配厂(39年8月组建,位于乌鲁木齐市郊,对外称农业机 械厂,42年6月生产能力为年产450架) • 3、军事顾问援助 • 原因何在?请思考(1、2) • 数量300和1500之说 • 著名援华军事顾问:德拉季文、切列潘诺夫、卡恰诺夫、崔可夫 • 重要任务:训练国民政府军队和拟定和实施重大战役的作战计划 • 4、空军援助 • 空援主要是指训练飞行员和直接参战(37—41年苏向中国提供各种类 型的飞机1250架,在中国参加过战斗的飞行员达700多人,牺牲200 余人。
• 4、苏美战略格局的形成 • 二战由由原来的五强格局被代之以新的美苏两强格局
,苏美重新调整战略关系,通过雅尔塔会议解决。 • 美国的意图:争夺远东的霸主地位,是受“权力真空
论”所刺激的欲望,这一理论指导着美国的政策,通 过协定限制苏联的扩展;在亚洲,要求苏支持蒋介石 国民政府,借此束缚苏(事实上为美之“亚洲战略” ,将中国战略地位定位抵制苏在亚洲扩张的缓冲地带 );分散苏联在欧洲的力量(要求苏对日作战) • 苏联的意图:保障自己远东边境的安全(解决苏日矛 盾,消除其重新威胁苏联的能力)苏联利用雅尔塔协 定中有利条款为自己构筑了一条安全带(外蒙现状的 维持,保障苏中亚的安全;港口、铁路的优越权益可 以有效阻止美国向远东的渗透;库页岛、千岛群岛是 苏联远东的海上防线。 • 评价:协定超出既得利益的战略意义——苏美的双重 价值;由于苏美意图均与中国相关,于是成了大国外 交的牺牲品
抗战时期的外交关系
核心提示:重点讲解中苏关系,请思考中苏 关系的特殊性何在?
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总述
• 一、代表性观点
• 苏联史学家M·贾丕才勾画近代中苏关系的曲折运行轨迹: 1924年建交—1929年断交—1932年复交—1949年断交;
• 国内学者王真认为: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出现了一种波峰 和波谷相互交替的动荡特点;
和,对美方针联美抑苏(蒋试图将中苏双边谈判变为 多边谈判,计划落空) • 3、美国控制了调整中苏关系,促成中苏谈判的主动权 ,中国只能在美国的驱使下,按照苏美在雅尔塔的既 定意图,完成与苏联的谈判及缔约。
中苏关系的尾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评价
• 一、条约的和平性质。表现在不是为战争而缔结,而 是为远东的和平签订的。苏联对日宣战,加快了战争 进程,促进和平的早日到来;条约一定程度上遏制美 日帝国主义势力
硝烟中的蜜月—抗战初期的中苏合作
• 一、寻求援助的渠道疏通 • 1、中国军事代表团访苏(杨杰率领)敲定军
事援助合同(主要是飞机、大炮、战车)首批 飞机达225架,教练及技术人员89人;高射炮 20门,防战车炮50门,战车82辆,炮弹、子弹 数万至数百万发不等以及若干教官和修理技师 等 • 2、孙科的两次访苏(1938.1;1939.4),既 是外交活动,又是争援活动,争取到了2.5亿 美元的苏方贷款 • 3、中苏通商条约(由孙科第二次访苏完成) • 双方约定了货物进出口的关税问题、禁令和限 制问题、易货守则,系平等互惠条约,使两国 关系直线上升
• 2、苏联方面的因素
• 从抗战前四年的援华政策看不存在恶化中苏关系的问 题,其错误在于处理双边关系问题表现出大国沙文主 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如强占唐努乌梁海并入苏联版图 ;与新疆地方签订锡矿条约;缔结《苏日中立条约》 等损害中国主权,这些可视为恶化中苏关系重要诱因 。
从德黑兰到雅尔塔—中苏关系解冻和复苏
中国对苏联的援助
•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中国的抗日斗 争牵制日本的兵力,使其难以发动侵苏 战争;对苏联的物资援助(矿产品和农 牧产品,虽为还债式的被动式援助, 但作用也不容低估)
• 作用:
• 1、军备物资支援了苏联的军火生产;
• 2、农副产品的援助使苏军官兵免受严寒 的威胁,以强健的体魄投入到反抗法西 斯的战斗中。
影视链接
• 日本百万关东军为何不敢进攻苏联?
冷漠期—中苏关系的逆转与恶化
• 一、中苏关系逆转历程 • 1、在苏联参战问题上两国的分歧(一方面蒋介石始终
做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工作,甚至不惜施展计谋 ;另一方面苏联坚持首先确保本国的安全,在国际上 应综合考虑苏日矛盾、同英美关系及国际条件等参战 的时机和条件)可以概括为蒋的“单相思”和斯大林 的“理性外交” • 2、国共冲突为中苏关系投下的阴影(特别是皖南事变 ,苏联表示极大的义愤,设法采取措施制止蒋的反共 活动,苏方对国民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加,认为蒋采取 了“一种愚蠢政策” • 3、《苏日中立条约》冷却了中苏关系,特别是条约声 明中苏联尊重满洲国的所谓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 本尊重蒙古所谓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是对中国主权 的严重损害 • 4、苏德战争促使中苏关系逆转 • 5、新疆问题的尖锐化(盛世才的大转弯)
• 二、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 1、国民政府方面的因素
• 对外政策的基点是“亲帝反苏”(执政党国民党的性 质决定的);对外政策的投机性(战争危机迫近、求 援英美无望、对日媾和不成的情况下选择与苏结盟) 使中苏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 台湾方面对中苏关系恶化问题误读:主要认为苏联的 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是两国关系恶化的主因 ,有悖客观事实。
• 2、中苏复交是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前提。 1932.12.12,正式对外界宣布复交;互派大使 ,苏联为鲍格莫洛夫(33.5~37.7);中国为 颜惠庆(33.3~36.3)
• 3、曲折的结盟之路(1932.4~1937.8)
• 原因何在?
• 4、正式结盟(七七事变是中苏最终结盟的催 化剂,1937.8.21,正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 第一次动荡是两国关系由低潮走向高潮(1929年断交到 1932年复交,两国关系逐渐升温,七七事变后,签约和军 援,关系达到极盛)。
• 第二次动荡是由高潮走向低潮(1941年4月的《苏日中立条 约》是两国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苏德战争爆发和美国介 入远东和中国事务,苏中关系退次,新疆倒戈使中苏关系 恶化)。
对苏援的评价
• 抗战初期的苏联援华可以用六个字概括:积极、巨大 、有效
• 援华性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 西方谚语的表述:“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关于苏联援华动机的争论:有人认为是苏为了自身利
益而否认国际主义,这是片面的,应理解国际主义和 爱国主义之间的辩证统一 • 物质援助方面的优惠:贷款利率低3%;偿付可用农产 品和矿产品,矿产品不足时可扩大农产品比例;军火 价格低于国际价格;偿还贷款时间上有2年、3年优惠 ;在贷款协定和易货合同未签订前,先行运送物资, 打破国际惯例; • 有效性:苏方贷款全部是军火贷款(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西方给中国的贷款均为非军事贷款,不能用于购 置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