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初中化学衔接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初中化学衔接问题

“现在的高一化学课不如以前得心应手: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如以往的学生。2、高一化学课时少任务重。3、化学高考时以档次划分不是以分数区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如以前。”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不十分正确的判断,都是与时代不适应的表现,对新课改精神理解不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高初中化学衔接教学处理不好。比如,有许多知识提到时学生一脸茫然。老师会发出感慨,这也不晓得那也不知道,初中一年到底学习了什么,难道还要我补你初三知识么?了解一下初中老师说是这样的,翻一下初中教材只能粗略了解大概(不可能深入研究),回头细思所一下,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再比如,有些同学初中化学很好,到了高中不知道如何学化学了,什么原因呢?今年有幸教了一回初三,有了比较精确了解,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现在的教材与旧教材有哪些差别。

初中教材的在演变、高中教材的在演变,初中教材或者高中教材,有很多方面都在变,教材、学生、目标等等都在变,教师有形无形中总把他看成不变的。

先说说现在初三鲁教版化学与以前湘教版及人教版的内容不同:

a.物质的分类只作一般了解,不是掌握内容,最起码不是考试重点、不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方面。

b.氢气的制取不是教材系统编写,只是在金属的性质内容部分

以小字形式一提而过。氢气的还原性只是一句附带的话。

c.酸碱盐的概念没有出现,更不要说酸的分类盐的分类。

d.氯化银、硫酸钡两种沉淀没有出现、氯离子的鉴定、硫酸根离子的鉴定更是不作要求。

e.溶液的导电性已经去掉。

f.原子的结构只是出现一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作要求,只是有些老师把他补充到教学里;化合价只要求记住,其余一切全免。

g.溶解度计算只要求一些特别简单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逻辑方面的复杂计算不作要求,但获取图像、直角坐标系等方面的能力比以前要求高了。

教学要求不同了,有些老师要问那现在的初三学生都学些什么,初三化学上下册都是些什么内容呢?

看一看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学生的成绩你就会得出答案,现在的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能力是以前学生不好达到的,即现在的初三化学教材侧重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能力提高,侧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侧重解决生活中问题等方面而不是侧重化学知识的编写。

再说一说现在的高中教材——苏教版与以前的人教版的不同(主要是高一):

以前的人教版高中教材有三册按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理论穿插排序,按卤素、硫族、氮族、碳族、碱金属、过渡金属、有机化学排序;现在的苏教版化学分为五个部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

一、二、三、四、五(高考以必修一、二;选修三、四、五为主),其中高一是必修一、二。必修一、二几乎把整过高中教学内容都过了一遍,高一每周2节化学课,你说它难不难?

其实,有经验的或者对新课改精神理解比较深刻的教师都能看到,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旧的高初中教材注重知识的条块、对学生的能力、兴趣、化学的趣味性等方面都有所淡薄、对信息获取能力、自学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数据处理能力都不大看重,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考试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不同。初中化学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具有一定化学素养和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具有一定知识的考生,高一化学的学习特点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一定化学基础知识同时具有更高的化学素养和能力的学生,注意两点:一、补充以前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化学知识,要有计划分步骤,这部分知识非常容易掌握,但不能没有。二、以前的高一化学知识,不能一步到位,要以现在的化学教材为主,一部分知识要在后续教材中完成尤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要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能力为主。

其次,学生不适应初高中变化。初三学生到了高中要面对许多的不同,学习目标、学习的科目、学习方法。到了高中有九门科目,面对教师比以前多了,每一门的周课时变了,以前一周要与教师接触多次,现在只有一两次且许多习题教师都没有时间讲解,都只能靠自己。更主要的是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

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低级错误:例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这样就要求教师要付出比以往更多: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增强课堂的有效性即实现高效课堂,另外要加强与学生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