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析与规划
资源承载力:在特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以维持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国家和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资源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他可以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改变,因而是一个相对客观地量。

1、自然资源承载力内涵:时空内涵(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力不同,单位自然环境承载力不同)、社会经济内涵(体现在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技术能力、社会各行业的利用水平、社会对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利用结构等方面)、可持续内涵(区域的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应是:以供定需。

达到区域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规模相适配)
2、自然资源承载力特性: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旨在通过政策、经济和市场等手段,解决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增量问题和改善区域间非均衡发展问题,逐渐达到区域内平衡协调发展。

按着补偿主体可分为: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

补偿方式包括:经济补偿和非经济补偿两种。

适度人口: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的,而供人口生存的资源却是有限的。

如何使人口及其需求增长与区域资源的供给相协调,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适度人口、人口容量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也就因此而提了出来。

所谓适度人口是指:按人口平均年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人口福利)达到最大化的那种人口规模。

提出人口适度和人口承载力问题的出发点是: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

1、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2、适度人口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3、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4、适度人口因时间而异。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虚数—人文环境部分虚数。

自然环境虚数包括: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的退化、生态退化和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以及物质能量不合理利用所引起的损失等。

被扣除的人文部分虚数则涵盖了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所导致的支出,由于失业、犯罪、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等。

狭义的理解指扣除自然资产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制表。

绿色GDP可以理解为真实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为科学的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
人类发展指数:由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标准共同决定。

n该指标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层面:
1健康状况:以平均寿命为标准。

2受教育程度:具体包括:成人受教育比率(2/3的权重)和各级教育入学率(1/3的权重)。

3生活标准:以人均GDP为标准:HDP=1/3寿命预期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
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区域竞争力:区域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人们提供福利的能力。

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集聚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等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

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包括:城市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对外开放度、人口竞争力、生活质量、政府效率等八个方面。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
三、增长极效应分析
增长极:是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城市,增长极经历了由创新性经济元素到推动性企业再到经济地域综合体和中心城市的转化过程。

首先,增长极包括存在于经济区域内的一个实体;其次,它有一个自身成长壮大的过程;第三,它在上述过程中可以不断向其周围经济空间施加影响。

与增长极相关的概念:
主导部门——指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与之相适应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部门。

其中,隶属于主导部门的推动型企业是位于增长极区位的大型企业,它是增长极发挥作用的实体。

极化——指在主导部门迅速成长,引起区域内其它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的过程。

增长极通过这一过程得以成长壮大。

扩散——在一段时间内,随着增长极成长,增长极所产生的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带动作用不断在空间上传递和波及的过程。

极化效应定义:主导部门中的推动型企及其综合体,一旦配置在区域内具有优越条件的某一节点,这一节点将作为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它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这一过程及其影响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
规模经济:在一定区域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可产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区位经济:是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从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利益。

区位经济来源于企业外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这种经济合理性是随着该区位的该部门或行业的总产出量增长而产生的。

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

城市化经济来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它与一群工业部门或行业的总体规模有关,而不只与一个部门或行业的总产出量有关。

极化(集聚)效应与乘数效应的对比
A、乘数效应是指经济中某一变量的增减会导致数倍于这一变量的增减量,它是反映变量增减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大小的术语,乘数效应是通过隶属于主导产业的推动型企业来发挥作用的。

推动性企业的建立或规模扩大带动了与之有投入—产出关系的关联产业的发展(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

主导产业职工收入和购买力的增加,带动了纺织、食品等轻纺工业(综合化产业)的发展。

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综合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商业、教育、卫生等服务产业的发展。

上述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住宅、道路、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生产、生活共用)。

这种乘数效应最终导致了区域人口和地方收入的增加,同时使区域经济结构趋向多样化。

乘数效应是通过一系列的产业链条来进行传导的,在空间上有不同的地域尺度表现,它可以在城市内部发挥作用,也可以扩散到区域范围进行。

乘数效应是不同地域尺度经济地域综合体运转的内在机制。

乘数效应是由隶属于主导产业的推动型企业来推动的,而主导产业的衍生和发展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的。

主导产业的周期性更替将导致乘数效应内在机理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淀积(经济存量)是影响乘数效应运作机制的主要因素。

B、极化效应是某一节点吸引外围区域经济要素向其集中,并产生集聚经济的过程,同时也包括这种过程所产生的影响。

极化效应是通过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所产生的集聚经济来发挥作用的。

极化效应是一个外围经济要素向节点集中的空间过程,其内在机制仍是乘数效应。

其中,规模经济对应于主导产业,而城市化经济对应于主导产业引起的连锁反应过程。

乘数效应始终在发挥作用,而极化效应的强度则有时间上的变化,当集聚经济走向集聚不经济的时候,极化效应的主导地位将让位于扩散效应。

集聚经济理论和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对比
1)集聚经济理论:集聚经济包括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部分。

A、企业生产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当企业达到最佳规模,则企业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降到最低,这种现象称为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不同行业的经济技术特点决定的,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企业内部经济。

B、区位经济是某一行业的全部企业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的经济效益。

区位经济主要来自行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

C、城市化经济: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尤其是有投入—产出关系的行业或企业配置在一起而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

包括主导产业、关联产业、综合服务产业以及基础设施等配置在一起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城市化经济是集聚经济理论的核心,其本质是企业之间相互有投入产出关系和共用基础设施而产生的外部经济。

2)经济地域综合体: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辅助部门、生活服务部门以及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经济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

经济地域综合体强调: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综合发展部门包括关联产业、自给型生活服务产业等。

3)联系:集聚经济和经济地域综合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专业化产业、关联产业、生活服务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配置在一起而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

4)区别:集聚经济理论是欧美国家市场经济的产物,而综合体理论源自俄罗斯,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规划建设的结果。

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基础上的,专业化部门往往是建立在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上的。

虽然综合体理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集聚经济理论的客观规律。

区域规划的内容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

规划工作中有三个重点:1、确定区域开发方式。

2、确定重点开发区。

3、制定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

(二)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

(三)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

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

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四)基础设施规划区域规划要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五)土地利用规划—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六)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各地区应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谋求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使自然、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七)区域空间管制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层级政府与发展主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达到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格局,从而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八)区域发展政策:1、劳动力政策。

2、资金政策。

3、企业区位控制政策。

4、产业政策。

战略抉择
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一)区域的地位(市场因素)
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

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评估区域的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

评估区域地位时,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区域优势与劣势(供给因素)
区域优势与劣势在战略抉择中,既要识别区域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又要了解优势和劣势相互转化的条件,以扬己之长,补己之短。

确定区域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作两种比较:一是区内比较。

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以明确哪种因素、哪一种资源、哪一个条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

二是区际比较。

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最容易表现出强势、弱势甚至是劣势出来。

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
(三)区域容量
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区域容量研究中又集中在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两个方面。

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也成了衡量、评价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分析区域的人口承载力,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等。

在发展战略研究中分析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目的,不仅仅是探讨该区域能够养活多少人,而是要提出增加土地潜力和调控人口的对策。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目前或者将来某一时期在合理有效的管理基础上,在能够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土地可以生产出人类生活所必须的食物、纤维等物质的能力。

它是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础。

研究时经常是使用各种初始生产力模型进行计算。

(四)创新活动
区域发展战略抉择,要研究本区域创新活动条件,与创新源地的关系;要研究区域主导产业,特别是名牌产品处在社会创新和扩散活动中的地位。

飞旋镖效应:它是一个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出现的概念,它是指当某种产品在国内处于衰退期时,这种产品生产就会由母国转向拥有生产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后该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打会母国市场,使得母国不得不放弃该产品生产,输出国变成了输入国。

雁行形态学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提出。

该理论认为:后起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幼小产业,要变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出口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这三个过程类似于三只大雁,
故称雁行理论。

雁行理论揭示了后起国家实现产业高级化的进程,是创新和扩散活动富有成效的解释。

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区域不可能封闭式的孤立发展,它要受到区域外部环境的制约。

外部环境往往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巨手,左右着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总体环境: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可以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分层次进行:
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

3、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二)产业环境
1.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以及影响这些动力的决定性因素。

2.生产状况分析,如生产类型、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值、规模经济利益等。

3.产品状况分析,如产品类型、替代品等。

4.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如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况等。

5.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

(三)企业或公司环境
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分析,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

它与产业环境似乎相当接近,但也有些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

某一单独的企业或公司,对区域产业或许有可能发挥影响力,尤其是具有垄断性的公司,但个别的企业或公司毕竟只是产业中的一小部分,产业通常是由很多不同的公司和企业组成的。

三、提出战略构想
当对区域内部的发展条件和区域外部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后,就可以根据经验、凭借直觉或模仿别处的战略,提出发展战略构想方案。

提出战略构想方案,简单的说,就是将对区内发展条件和区外发展环境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思考出一条适合区域未来要走的路。

这是战略抉择过程中最困难、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富有意义的结果。

一般来说,提出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是,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

综合分析时常常是两两组合,在组合分析比较结果中挑选出较合适的方案出来。

从区域发展特性组合中可以看到,特性组合可能出现四种情况:第一种(1)可能是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区域恰好有这种优势;第二种(Ⅱ)可能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障碍,但区域在这方面仍有强势;第三种(Ⅲ)可能是环境中存在有机会,但区域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第四种(Ⅳ)可能是环境有障碍,而区域在这方面也处于劣势之中。

区域要在第一种可能的方面去努力,并且依第一种情况制订战略,提出决策。

在第二种可能方面,区域将面临不少竞争和不利的因素,制订战略的重点在于如何排除障碍,如何应付危机。

在第三种可能方面,区域必须把握一些发展的机会,或者其他周围地区的实力也不强,故应努力去争取,否则会把一个大好时机错过。

在第四种方面,区域不应去发展,不应依这种情况提出发展的努力,区域应该尽量避免。

港口规划
港口规划就是根据港口远景客货吞吐量的规模而确定的港口水域、陆域以及营运条件等规划。

1.港口类型:按港口规模分,可分为:特大型港口(年吞吐量大于3000万吨)、大型港口(年吞吐量1000~3000万吨)、中型港口(年吞吐量100~1000万吨)及小型港口(年吞吐量小于100万吨)。

2.港址选择
根据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选择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港口位置。

港址选择应考虑以下条件:港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水深等自然条件;港口总体布置(如防波堤、码头、进港航道、锚地、回转池等工程设计)的技术上可能性和施工上便利性(建材和基础设施等);建港投资和港口管理、运营的经济性。

港口选址的具体步骤为:
1)区域范围内从地理位置、集疏运系统、港口体系、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初选。

2)从自然条件、岸线状况以及城市规划等角度在城市范围内进行港址选择比较。

3、港口规划的方法
①要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

②研究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经济潜力,作出合理科学的预测,作为港口规划的基本依据。

③要从港口体系的角度选择港址,使各港口之间形成分工合理、联系密切的港口群体,避免一城一港、重复建设。

④要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条件,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⑤自由贸易港的选址应与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相结合。

岸线规划是港口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在弄清岸线条件的前提下,按“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近远结合、生产生活统一考虑,合理规划,有序开发,分段建设。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及内容
1、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以区域为整体,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

协调区域开发的空间布局和时序。

保障社会公益项目的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发展与完善的政策措施
2、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①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②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③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④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⑤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⑥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⑦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⑧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⑨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⑩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