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打开数学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打开数学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摘要:初中生由于受年龄限制,往往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对应用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不熟悉,对一些专业术语不理解,结果很多学生对应用题无从下手。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来自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加强对应用题审题策略的指导。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策略

审题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后面问题的解决情况。那么如何审题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加上与其他教师的经验交流,总结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读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先读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题目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初晓这件事的经过、结果怎样,此事是否是自己比较了解(或能理解)的事情,通过朗读、轻声读、默读等形式保证感知的精确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二、划

划,就是用符号划出题目的条件、问题、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使其参与认知活动。因为学生有意注意的集中性差,他们的感知比较粗略,题目的条件、问题、情节不能自始至终准确无误地保留在头脑中参与解题全过程。因而他们经常“跑题”,找不出隐蔽条件和问题,作出错误解答。尤其是记忆力与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更为

明显。

问题一: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量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商场每天要盈利1200元,请你帮助商场算一算,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分析:这是一道有关商品求总利润的问题,学生很快就划出一些已知信息,如,“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商场每天要盈利1200元”等。可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元,然后根据总利润=单个利润×总数量=单个利润×(原来数量+增加数量)即可列出方程。(20+2x)(40-x)=1200

解得:x1=10,x2=20

“尽量减少库存”。当每件降价10元时可卖出40件,而当每件降价20元时可卖出60件,即每件衬衫应降价20元。

三、找

找,就是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等量关系。关键词句是连接应用题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桥梁,每道应用题不管条件多么隐蔽,结构多么复杂,都有其反映数量关系的关键词句,只要抓住了关键词句也就找到了分析数量关系的突破口。

问题二:“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老师把若干个苹果分给几名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个,余8个;如果每人分5个,最后一名小

朋友能得到苹果,但不足5个,求小朋友人数和苹果的个数。

分析:此题求小朋友人数和苹果的个数,有两个未知量,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能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尽量用一个,那到底设哪个好呢?由题目中可以找到“如果每人分3个,余8个”这句话,显然设小朋友的人数为x人更方便,因为苹果的个数是小朋友人数的3倍余8个,则苹果有(3x+8)个。然后从题目中“如果每人分5个,最后一名小朋友能得到苹果,但不足5个”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不是用方程来解而是用不等式组来解决。由题意得

3x+8-5(x-1)>0 解得4分析:此题是中考题,也是浙教版八年级课本中例题改编。第(1)题用列表来分析关系非常清楚,学生很容易得分;第(2)题有好多未知量,不好表示。但是第(2)题有它特别有用的信息纸板恰好用完,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用列表分析来审题呢?

(2)解法如下:同样可设做竖式纸盒x个.可列出下表:

由题意得a=4x+(162-x)×1.5=2.5x+243

因为290解得18.8

因为x为整数,所以x=19,20,21,22,23,24,25

又因为a为整数,所以x=20,22,24,此时a=293或298或303. 总之,解应用题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读、划、找、列表”四法,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按整体—局部—整体的程序对题目进行精细、反复、

有目的、有重点的感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联想,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参考文献:

朱海英,廖海蛟.2010浙江新中考·数学.济南:黄河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温州新星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