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砼承重地面应用传力杆、拉杆体系施工工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面积砼承重地面应用传力杆、拉杆体系施工工法

1 前言

现代工业厂房对地面的平整度、抗裂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大面积的承重工业厂房地面,应用传力杆及拉杆体系构造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承重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满足厂房内各项使用功能要求。

联合厂房工程,地面26000㎡,四周及中间部位设有承重车道,最大承重荷载20t。为了保证地面在长期动荷载下不产生裂缝,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在3mm 以内(严于5mm国家标准),项目部成立专题技术攻关小组,施工中通过合理分格、设置传力杆及拉杆构造措施并原浆机械抹压、二次抹面、养护等手段使混凝土不发生裂缝,表面平整度满足工艺要求。确保了大面积承重地面工程质量。该工法自2004年以来,已在5项以上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对厂房地面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技术保障作用。

该工法基于较好的基层构造设计,在普通施工方法之上,成功应用了传力杆、拉杆体系,提高承重地面质量,效果显著,故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2 工法特点

2.0.1 保证较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能达到较高的平整度;

2.0.2 解决长期承受动荷载工业厂房地面易产生沉降的质量难题;

2.0.3 消除和抵制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特性而在机体内产生的微观裂缝,以及温度应力产生早期开裂;

2.0.4 保证投入使用的承重地面的稳定和美观。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面层抗压强度大于25M P、厚度≤300mm的普通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或玻纤维混凝土的大面积承重混凝土工业地面。

4 工艺原理

普通砼地面依靠设置沉降缝来降低温度和湿度应力,但是沉降缝的存在破坏了路面的整体性。为保证接缝的传荷能力, 承重混凝土地面通过在横缝处设置传力杆、在纵缝处设置拉杆,将水平荷载从一块板传递到另一块板,从而改善板边

的支承状况、防止错台的出现。使用拉杆还可防止板块之间相对变位和接缝口进一步张开。传力杆使用圆钢,可以滑动,以便使接缝在板块胀缩时可以张开和闭合。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可避免拉杆从混凝土中脱出。

应用本工法通过对大面积地面合理分格、构造传力杆及拉杆的设置能够有效的解决长期承受动荷载工业厂房地面易产生沉降的质量难题,并采用原浆机械抹压、二次抹面、养护等手段使混凝土不发生裂缝,表面平整度满足验收要求。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

图5-1 承重砼地面施工工艺流程

5.2 操作要点 5.2.1 准备工作

(1)地基土和级配碎石每250mm 厚分层反复碾压,达到设计要求,消除地基下沉和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产生的隐患;

(2)混凝土垫层要进行随浇筑随抄测,一次浇注成型,充分养护。 5.2.2按照厂房地面形状尺寸及车道位置进行合理分格,应沿着车道周边及承受重力荷载较大的部位划分纵缝,横缝根据实际确定为6~7m ,非车道位置设置横缝,按照柱距一般21m*21m 分仓,分格缝尽量设在厂房内钢柱柱脚处。

5.2.3 当垫层砼强度达到1.2N/mm2时,方可铺设防潮层,采用0.1mm聚乙烯塑料布铺好,搭接宽度200-400mm,接缝处用胶带粘好。

5.2.4 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木模板,保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模板制作时钻孔充分预留传力杆及拉杆的位置。

(2)模板用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垫层上,保证位置准确、牢固,并不戳破防潮层;

(3)模板内侧涂刷隔离剂;

5.2.5 钢筋绑扎

(1)铺设钢筋时注意不要划破塑料布;

(2)钢筋的位置用铁马控制,铁马1000mm*1000mm范围内必须放置一个铁马,见图5-2;

图5-2 钢筋绑扎及防潮层

5.2.6 传力杆及拉杆设置和固定

(1)横缝中设置的圆钢传力杆,其表面应光洁无锈蚀,以便毫无阻力地自由滑动。但仅是光洁还不能保证接缝的移动不受约束,传力杆表面还应涂一层胶粘隔离剂。使用油膏、沥青、黄油或防腐套管,以降低传力杆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改善滑移效果,这将有助于发挥传力杆的性能。

(2)传力杆必须互相平行,且与混凝土板块的板边和表面也保持平行。如果设置有偏差,传力杆在接缝张开时就会弯曲(如图5-3),并导致混凝土中产生很大的拉应力,结果使板块中出现裂缝,板的承载能力或传用强度降低。施工中预设定位支架有助于传力杆定位,施工中严格控制支架定位误差在3mm以内。

图5-3 错位的传力杆随接缝张开而变弯曲

(3)传力杆的设置,参照表5-1。

传力杆尺寸和间距表5-1 面层厚度(mm)传力杆直径(mm)传力杆最大间距(mm)传力杆最小长度(mm)180 20 300 400

200 25 300 400

220 28 300 400

240 30 300 400

260 30 300 450

280 32 300 450

300 32 300 450

图5-4 施工缝处传力杆构造图

(4)传力杆穿过模板中部与模板面保持垂直,并在模板外固定牢固,见图5-5和图5-6;

图5-5 连接混凝土接缝的传力杆

图5-6 传力杆、拉杆的安装、固定

(5)传力杆在涂油膏时还要注意上下油膏不能过多,因为如果传力杆的顶部和底部涂的油膏太多,那么混凝土板块在受荷时首先得产生一定的变形(大小取决于油层的厚度),然后才能将荷载传递给相邻的板块,这样在荷载传递之前板中就已产生了较大的应力,容易产生纵向裂缝。如果传力杆与套管的顶部或底部之间存在间隙,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但同时,传力杆的侧面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因为混凝土板块在受水平荷载的情况下要前后错动,如果没有空隙传力杆直接压迫混凝土产生较大应力,使板块产生横向裂缝。

(6)拉杆不同于传力杆,它的外形要满足抗拔要求,选用螺纹钢筋或两端带锚具的铁件。拉杆的设置与安装可参照传力杆的规定,其应用于车道部分承重砼地面的纵缝位置。(见图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