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苏州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走苏州河
创业艺术园区集中地
破败陈旧的老房子
没什么特别印象
提交
告诉我们您的意见
1.俄罗斯领事馆
黄浦路2号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俄罗斯驻地沪总领事馆是上海早期领事馆建筑中至今保存最好的建筑,位于外白渡桥北堍(今黄浦路20号)。
这里原来是德国领事馆与外白渡桥间的礼查公园,公园临黄浦江与苏州河汇合处,可眺望美丽的黄浦江景色。
俄罗斯领事馆原设在英租界福州路附近,1914年6月选中这块地皮建造新馆。
新馆由德国建筑师汉斯.埃米尔.里勃(Hans Emil Lieb)设计,华商周瑞记营造厂承建,1916年12月建成。
建筑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64平方米,假四层,砖石结构,设地下室。
底层为办公室和会议室,二层为领事和副领事住房,三层为总领事和副领事住房,半地下室和假四层为厨房、餐厅、储藏室和工作人员住房。
建筑立面为德国文艺复兴风格与巴洛克装饰细部掺合的折衷主义风格。
屋顶为四坡两折孟莎式,开设小圆拱天窗,有一处开设可通向室外的阳台,天窗和山墙均用巴洛克弧线装饰,顶部设六角形瞭望塔。
由于建筑处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在东、西两端设有大阳台,可眺望江河上的景色。
室内装修采用柚木、大理石等一流建材,但是朴实无华。
建筑毗邻江河边,而且筑半地下室,施工技术难度很大,周瑞记营造厂老板周瑞庭曾在杨斯盛、顾兰洲手下承包工程,掌握西方近代建筑技术,熟悉英文,先后建造过礼查饭店、杨树浦发电厂泵房等工程,对围堤打桩、解决塌方颇有经验,因此楼房基础施工质量很好,至今建筑没有出现明显的沉降和裂缝。
俄罗斯领事馆新馆建成后不久,1917年11月22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接管这幢大楼,许多俄罗斯侨民把这里作为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1924年苏联与中国建交后,这幢大楼成为苏联总领事馆。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这幢大楼几经风波。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宣布反共政策,与苏联政府断交,领事馆被迫关闭。
1932年12月,中苏恢复外交关系,次年大楼整修后开馆。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占领上海,领事馆不得不再次关闭。
建国后,这里重放光芒,但在1962年中苏关系恶化,直至撤回领事,领事馆又一次关闭。
1986年12月结束了中苏不正常的两国关系后,苏联总领事馆在原址上恢复。
1992年1月初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为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的馆舍。
2.上海邮政总局
北苏州路276号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在上海南市城隍庙右侧有一条小街,名叫馆驿街。
今天,居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很少有人能说出小街取名的由来,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上海市区最早的邮递通信机构所在地。
在中国近代邮政创办之前,上海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通信机构,既有官办,又有民办,还有外国侵办,彼此独立门户,各自为政。
古代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间,上海地区的松江、金山、青浦等地就已设置邮驿。
从元代起,松江、嘉定、崇明、宝山、南汇、奉贤等地又设立一百多处“铺递”。
邮驿和铺递都是传递官府文书和紧急军情的通信机构。
明朝永乐年间,为适应民众对通信的需求,江浙一带沿海城市开始出现民间信局。
上海最早出现的民信局是在清朝乾嘉年间的协信昌信局。
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沿海各省的信局纷纷来上海设立总号,上海地区的信局最多达90家,为全国之首。
信局经营的业务主要是传递信件、包襄、钱款、票据等。
收费的方式相当灵活,有发信人预付全部邮资的,有收信人承担全部邮资的,也有发信人先付一半邮费,另一半由收信人付的。
付老顾客的邮资还可以记帐,按月按季或按年结算,还可打折。
当时信局开展的业务中,已经有了普通邮费和邮件保险费之分,相当于今天的手信和挂号信。
除了官方和民间的通信机构,上海还出现了各国列强侵犯中国邮权。
擅自设立的通信机构。
1861年,英国擅自在上海英租界设立邮局、称为“英国驿务署”,又称“大英书信馆”。
此后,法、美、日、德、俄五国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相继在上海设立邮局,称之为“客邮局”。
这些所谓“客邮局”援引本国的邮政章程,贴用本国的邮票,盖用本国文字的中国地名戳,不仅收寄本国侨民的邮件,还公开办理中国人交寄的国际邮件。
此外,上海英租界工部局还单独设立邮务机构,名为“工部局书信箱馆”。
这些形形色色的通信机构和通信方式随着清未中国近代邮政的创办而渐渐被撤销、淘汰或取代。
1878年,经清政府批准,上海江海关在原先兼办邮递业务的基础上,开始试办邮政,在外滩海关大楼后院设立了对外经营邮政业务的江海关书信馆,两年后改称江海关拨驷达局。
1878年6月,设在上海的海关总署造册处开始印制中国历史上第一套中国邮票。
全套邮票共三枚,分为黄、红、绿三色,面值分别为五分银、三分银、一分银,邮票表面均印有龙的图案,因而也称大龙邮票。
邮票四周还印有中英文字样。
当时五分银邮票共印制12500枚。
当年11月,海关书信馆开始向社会公开出售大龙邮票,开放邮寄业务。
当时许多中国人对预付邮资并不习惯,大龙邮票发行后,各地销量并不多。
以后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才逐渐习惯了使用邮票。
在海关试办邮政14年后,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委派海关总税务英国人赫德兼任中国大清邮政最高职位――总邮政司。
第二年正月初一,江海关拨驷达局正式改名为上海大清邮政局,地址仍在原处,并在吴淞海关开设上海第一个邮政分局。
此后在城乡陆续增设邮政机构和发展代办所,使邮政网点更加绸密。
大清邮政局及其后更名的上海邮政总局当时仍属海关管辖,直到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邮传部,正式接替海关管理全国邮政,从此邮局才与海关脱离,独立经营。
大清邮政时期,投递邮件都靠步行,直到1911年结束,才向英国购买100辆蓝苓自行车,每辆车60银元,这是上海使用自行车投递的开端。
辛亥革命后,上海大清邮政转变为中华邮政,改称上海邮务管理局。
1914年3月1日,中国加入万国邮会,上海邮务管理局被指定为国际邮件互换局,成为当时中国邮政国际通信的主要经办机构。
随着上海邮政业务的发展,原先办公用房已不敷使用,1924年11月,上海邮政部门自筹资金在四川路桥北墩建造了一幢邮政大楼。
大楼占地6400余平方米,由英商设计,华商承建,工程历时两年,总造价320万银元。
落成后的上海邮政大楼平面呈U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座用花岗石筑彻,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四楼屋顶东南转角处建一钟楼,钟楼顶部铸有两组具有交通特征的艺术雕像。
这幢英国古典式大型建筑揉合了古罗马巨柱式建筑与十七世纪意大利巴洛克钟楼建筑风格于一体,气势雄伟壮观。
邮政大楼总建筑面积为25294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187间,其中二楼营业大厅面积为1200余平方米,大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集营业、分拣、投递、转趟、运输为一体,号称“远东第一大厅”。
邮政大楼离北火车站和轮船码头都较近,邮件的水陆运输都十分便利,为当时理想的邮政枢纽。
30年代前期,上海邮政业务发展迅速,邮政经济连年盈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租界,上海邮政通邮范围缩小,业务衰落,收支重现赤字。
上海解放前夕,在中共邮局地下组织领导下,广大邮政职工积极开展护局斗争,保护邮政局房和设备不受破坏。
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功势下,护局职工对困守在邮政大楼内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劝降,终于迫使他们放下武器,使大楼完整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上海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商贸发达的商埠,作为南北邮件集散的枢纽和国际邮件互换局之一,上海邮政在我国邮政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独特地位。
然而纵观上海邮政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也饱经艰辛,历尽沧桑,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
3.百老汇大厦
上海大厦(原百老汇大厦)--在外滩建筑群最北端,矗立着一幢瞩目的高楼大厦,在外白渡桥的陪伴下,数十年以上海标志性建筑的风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这座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今为上海大厦,是解放前上海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
百老汇大厦坐落在上海外白渡桥北堍苏州河畔(今北苏州河路20号),占地面积为2017平方米,这块地皮是英商业广地产公司的产业。
业广地产有限公司由怡和洋行、嘉道利洋行出资,于1888年创办,公司设在滇池路100号,注册资本规银100万两,1937年增资为700万两。
汇丰银行是该公司的股东老板之一,拥有业广股票的1/4。
虹口一带地皮仅相隔苏州河,价格较低廉,业广地产公司第一块产业就是购进百老汇大厦周围69亩土地(约46000平方米),买进价仅39万两银子。
20世纪30年代上海地价猛涨,房地产商纷纷兴建高楼大厦。
业广地产公司于1930年7月开始筹建百老汇大厦,请公和洋行设计,由新仁记营造厂施工。
工程于1930年夏季破土动工,1934年春季竣工,同年10月启用,耗资500万两银圆。
该大厦是专供在沪英国
侨民和商人居住的公寓,为当时上海十大高级旅馆之一。
由于大厦地处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西端,故名为“百老汇大厦”。
大厦高22层,建筑面积为24596平方米,建筑体型呈八字形,既可使四翼的房间获得较好的朝向又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在建筑外观上雄伟挺拔。
地下室为锅炉间,底层为大堂和公共服务部分,第二至第九层设大小公寓72套,第十至第十六层为业主住所,第十九至第二十一层为设备层。
大厦立面摒弃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繁复的装饰线脚,采用几何立方体组合,第十一层起开始逐层收缩,形成近代摩天大楼风姿,仅在各层女儿墙处饰以艺术装饰主义派的花边图案。
外墙底层用暗红色花岗石贴面砖,楼层均用咖啡泰山面砖。
第十八层宽敞的大平台是鸟瞰浦江两岸景色的最佳处,许多中外知名人士曾在此极目远眺、流连忘返。
黄浦江是个泥沙冲积的软土地基,1871年建造“威尔斯桥”(外白渡桥前身)时,两根桥桩下沉地基,使桥身坍塌的事故发生后,谈起黄浦江边盖高楼常常使人谈虎色变,要盖摩天大楼更是奇迹。
百老汇大厦采用打满堂洋松长桩,现浇地下室技术处理方法,使箱形基础十分稳固,上层建筑采用铝钢框架结构,建造至今没有明显沉降。
大厦正式启用后,大部分出租给公司、商行作写字间。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强占大厦,1939年3月业广地产公司被迫将大厦产权卖给日本恒产株式会社,日本侵华将领、日本特务机构都盘踞在大厦内。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厦作为敌产被国民党政府接管,作为国民党特务机关励志社第七招待所。
解放后,大厦改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际处,1951年5月1日命名大厦为“上海大厦”,从此成为上海市接待国宾、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港澳侨胞的大宾馆之一。
4.东方汇理银行
中山东一路29号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在中山东一路29号的东方汇理银行,在外滩建筑群中是个小个子,很不显眼。
但是,建筑专家评论它是上海少见的纯正法国建筑。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占地面积为123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72平方米,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立面采用法国巴洛克风格。
正门为主轴线两边对称,入口门券上方处理成巴洛克风格特有的波浪卷涡状山花。
二、三层中间单元用爱奥尼克柱式装饰,二楼窗楣、阳台和顶部檐口处理均带有法国情调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显得匀称、典雅。
室内大厅以大理石柱装饰,楼梯居中,为了解决采光和通风,大楼中央设玻璃天棚。
室内木装修十分精制,柚木门套、窗套和壁炉,木质坚硬,线条花饰十分工整。
东方汇理银行是法国在华银行中势力最强的银行,筹建初期资本仅有800万法郎,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其资本已达1.5亿法郎。
1956年东方汇理银行申请歇业,上海市房管局接管了大楼。
后来有一段时期,它被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租用,1996年中国光大银行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使用权。
5.日本领事馆及联合国办公大楼
在苏州河北面(右侧)的地区是虹口,这是公共租界中主要由日本人占据的一部分。
这也是日本海军陆战队与中国军队不断交战的场所。
日本领事馆是中国空军好几次袭击的目标。
上海是一个充满了鲜明对比的城市。
由欧洲人在苏州河沿岸那些土屋上发展起来的外国
租界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人口。
在本期画报中好几张照片所表现的虹口是大部分在沪日本人所居住的地方。
但是与其纵横交错的闸北是在1932年淞沪战争中受到重创的、人口稠密的中国人居住区。
苏州河将虹口与公共租界的中央部分分隔开来的。
这条河可以在表现丽姝西饭店的那张照片上看得很清楚。
丽姝西饭店位于虹口的岸边上,所以在中国军队进攻日本人居住区时,它也很容易受到牵连。
著名的上海外滩是从苏州河出发,沿着黄浦江西岸建造的。
被称作上海“外滩路”的南京路在华懋饭店和汇中饭店之间与外滩相连。
这个以南京路出口为中心的高雅街区离虹口和闸北的工业区只有一英里半的距离。
这儿有已经奠定了基础的各种工厂、电灯灯具厂、沪宁铁路的终点站和总部。
除了是一个大港口之外,上海还是一个制造业的中心。
在上海的纺织厂中有十万名纺织工人。
在城东有众多的机床厂和造船厂,另外还有香烟厂和加工肉、水果和鸡蛋出口的罐头厂。
除了这些大工厂之外,还有数千个中国人开办的小工厂。
当然,还有城外那些有成千上万名住在肮脏而拥挤的简陋房屋和出租房屋内的中国人。
在公共租界里的平均人口密度是每英亩200人——而作为比较,伦敦东区的人口密度是每英亩150人。
6.礼查饭店
黄浦路15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外白渡桥北堍东侧的浦江饭店,是个著名的老饭店,它的前身是礼查饭店。
大约1846
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英国人阿斯多?礼查见英租界对面苏州河北岸黄浦江边,地形位置居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风景独好,以低价购进这块土地后,建造一座两层楼东印度风格的砖木结构旅馆。
除了客房外,还有弹子房、酒吧、舞厅及扑克室,楼下大厅常有歌舞、戏剧演出。
1856年外白渡木桥建成后,旅馆出现转机,外国旅客增多。
约1860年英国人史密斯将旅馆买下,经营状况良好。
1906年因修建外白渡桥钢桥,须让出部分饭店土地。
又因附近南京路外滩新建六层楼的汇中饭店,为了争取旅客,同年旅馆拆除重建。
新建的礼查饭店为五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式建筑,建筑面积为8100平方米(今金山大楼),但是它仍难以与汇中饭店媲美,于是1907年又在该楼前建造新楼。
新楼占地443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11平方米,六层钢筋混凝土与砖木结构,1910年竣工(今浦江饭店)。
礼查饭店为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设计采用文艺复兴建筑三段式处理手法。
底层门窗为拱形和平框,正立面中央主入口处装有铁架大雨蓬;中段与底层门窗相同外,在正立面三四层中央分别配置爱奥尼克立柱;上段在立面门窗上分别装饰三个弧形线条,在转角处屋顶上建塔楼一座。
饭店设客房200多套,并设有酒吧、舞厅、弹子房、棋牌室等。
1922年礼查饭店又改建底层大厅,并进行客房全面装修,成为标准的英国式旅馆,顶层大餐厅十分宽敞,可容纳500人就餐。
抗战时,英国人将饭店转让给日本人经营。
抗战结束后英国人收回,由华建地产公司租用经营。
大名路沿街改建成店铺,开设咖啡馆、酒吧等,楼上由美军俱乐部等单位租用。
解放后仍由英国人管理,直至1959年才由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接管,改建成浦江饭店。
7.河滨公寓
北苏州路340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河滨大楼建成于1933年,原址是1887年沙逊购进土地并花了9.5万元建造的宝康里。
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新中营造厂施工、沙逊的第四代维克多·沙逊投资建造,河滨大楼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当年上海最大的一座美国公寓式大楼。
当年地价183万元,建筑费368万元。
整幢大楼有8个门可出入,并有7处楼梯,9部电梯,还有暖气设备以及2.1米深的游泳池,可算是设备齐全。
8.青年协会大楼
虎丘路131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青年协会楼(现名虎丘公寓)虎丘路131号
原为青年协会大楼(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建设),砖混结构,1919-1924年建造。
现代合院是公寓。
入口立面内凹对称。
内部设施参照当时美国普通公寓,水电煤卫齐全。
9.五卅文会
虎丘路20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每次在一条小马路上发现一幢特色建筑就会有一种按乃不住的欣喜。
在虎丘路上,我就体会到了这样的心情。
这是一幢能够让人眼睛一亮的建筑。
虎丘路20号亚洲文会,他的特色,在于它是一幢中国式的建筑。
建筑的整体外观有些平淡。
其独特的魅力在于细节。
狮落平阳被犬欺阿。
10.光陆大戏院
虎丘路146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光陆大戏院位于南苏州路转角处,“老兰心大戏院”旧址的北边(今虎丘路146号)。
1925年英商斯文洋行投资,匈牙利籍建筑师鸿达设计,1928年2月25日落成。
光陆大戏院是光陆大楼的一部分,也是上海第一座将剧场放在大楼内的建筑。
光陆大楼为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923平方米,建筑面积7129平方米。
大楼上部为写字间和公寓,底部2层为剧场。
剧场分上下两层,楼下有500个座位,楼上有230个座位,左右两侧设包箱。
观众厅顶部和四周墙壁用花纹、浮雕装饰,音质良好,有冷暖设施,是当时设备完善的剧场之一。
光陆大戏院主要放映欧洲影片,偶尔作为西人话剧演出场地,但是在当时欧洲片不及美国片受欢迎,上座率不高。
1929年6月美国远东游艺公司将剧场收买,增添了有声放映机,专映美国拉蒙电影公司影片,果然剧场常常爆满。
新大光明电影院建成后,光陆大戏院面临竞争对手,两家均是拉蒙公司影片的首轮影院,因大光明市口优于光陆,又压低票价,逼得光陆无法维持,1933年8月宣告关闭。
兰心大戏院老板将其收买后,改为兰心大戏院分院,兰心首映后影片第二轮在这里放映。
抗日战争时期,剧场为汪伪中华电影公司管辖,改名“文化电影院”。
抗战胜利后,曾为美军俱乐部。
1953年上海市文化局接管后,改为曙光剧场,后来改建为专门放映新闻记录片的曙光新闻电影院。
现在为上海市国际贸易会堂。
11.银行公会大楼
虎丘路59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银行工会大楼(现名爱建大楼)香港路59号1918年现为CANON上海维修站所在地!
12.广学大楼
虎丘路128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原为广学会大楼(1887年英国长老会传教士创建同文书会,1894年更名为广学会,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教会出版机构)。
邬达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3年竣工。
装饰艺术派风格。
13.英国领事馆
中山东一路33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该处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咸丰二年(1852年)经过翻造,同治九年(1870年)毁于火。
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即现楼)。
它是英国驻沪的领事机构。
它建成后一直到上海解放,始终是英国领事馆,在“十年动乱文革时期”改作“友谊商店”。
“文革”后,该处改作市府第二办公厅,后又改作上海对外贸易委员会、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
现使用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该处总占地百余亩,主建筑为南、北两幢2层混合结构英国式别墅建筑(即现在的1号楼、
8号楼)除此外还有一些余屋及大片花园绿地,其中有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香樟等古树多株。
现该处增建了不少建筑,共有1-13号楼。
14.真光大楼
圆明园路209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原为浸信会大楼,后改名真光大楼,邬达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0年竣工。
装饰艺术派风格。
立面以锐角状竖线条装饰,出女儿墙收头。
外墙为褐色面砖饰面。
真光大楼曾是一处学术重镇,沪江大学原为教会综合大学,其创办者在圆明园路的真光大楼里又搞起了沪江商学院。
据说上世纪30年代,路上行走的都是大学教授和学生们。
15.兰心大楼
圆明园路185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兰心大楼圆明园路185号1927年
原为兰心大楼(是外侨在上海最早的剧场兰心戏剧院旧址)。
钢筋混凝土结构,1927年竣工。
褐色面砖饰面,装饰简洁。
主入口处略前出,饰齿状偶石,顶部挑出阳台饰爱奥尼式柱和山墙花装饰,塔楼饰拱卷、颧心嵌锁石。
顶部
16.女青年会大楼
圆明园路133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外滩源曾是密集地汇聚了众多具有宗教色彩的建筑。
除了新天安堂,圆明园路上还有的基督教青年会,以及基督教女青年会都处在这片原本是条河浜的马路上。
至今只要你细心的寻找,还能在一一个临时废品堆放点旁,女青年会的墙面上找到“尔识真理,真理释尔”的会训。
17.颐中大楼
南苏州路167—175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原为颐中大楼(英美颐中烟草有限公司),砖木结构,1920年建造。
新古典主义风格。
三段式对称立面构图,清水红砖外墙带有水平凹槽线条;两翼中部排列上下贯通的卷窗。
现为海鸥照相机厂
18.四明大楼
北京东路232—240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原四明银行投资兴建的,由卢镛标工程师设计,汉协盛营造厂承包,共计建筑费261600元(各项设备费在外)
房屋建成后,除日寇占领武汉期间为日军占用外,解放前均为该行自用,楼下营业,二、三楼办公,其余作职工家属宿舍。
1952年该行合并后,人民银行留用楼下作营业部,二、三两层出租给外单位办公,四、五两层作职工住宅,1958年移交我局接管后,银行仍留楼下作金银制品厂。
抗日战争时期,房屋附近落有重磅炸弹,受震动影响甚大,从而坪台发生渗漏现象,室内卫生设备,亦被日军破坏较多。
19.上海总商会
北苏州路470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