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项目深化设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项目深化设计摘要:金穗路北区地下空间项目是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集交通衔接、商业开发、城市公共广场、地下空间利用等功能融合的城市地下综合体。
本项目的设计深化过程需要重点解决立体交通系统、城市广场空间、地下商业布局以及安全消防疏散等问题,旨在建设成为与周边相邻地块的办公、商业、公建、景观、市政配套等有机结合的广州城市新形象,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效应。
关键词:珠江新城地下空间交通商业
abstract: jinsui road north district underground space projec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projects in the pearl river new city, guangzhou city.it is the urban underground complex convergence for the set of traffic, business development, urban public square,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functional integration. the design of this project to deepen the process need to focus on resolv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ffic system, urban plaza space, underground commercial layout and safety and fire evacuation issues, aimed at building the adjacent land with the surrounding office, commercial, public buildings, landscape, municipal matching combination of guangzhou city a new image to create a greater social value and effect.
key words: ground floor, pearl river new city, the space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中图分类号:u49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背景
广州市政府自2006年启动的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工程,旨在提高与完善广州市城市新中轴线上的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商
务配套服务功能;优化该区域的多层次立体交通条件;加强与塑造珠江新城中央广场的整体形象。
同时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召开的重点工程之一,广州市目前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其迫切紧张而复杂有序的设计实施过程,在规划、建筑、景观、市政等诸多层面涉及协调政府、市民、开发商、运营商等多方利益;并由于该项目的整体建设规模大,涉及城市建设地块多,各个地块设计的重点各有侧重,周边关联的建筑内容各不相同,需要采取分步骤、分阶段、分地块的详细深化设计,以确保合理完善各地段的功能布局与细致深化各设计微观要素,突显特色,最终做到整体项目的前后承接、有机统一。
二、建设概况与设计目标
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项目坐落于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上的二十一世纪中央商务区内,项目所在城市地段北起黄埔大道,南临珠江,西起珠江大道西,东至珠江大道东。
区域地面交通以东西向道路为主干线,自北向南依次为:黄埔大道、金穗路、花城大道、临江大道。
南北向道路华夏路和冼村路贯穿珠江新城核心
区。
地下轨道交通地铁三号线、五号线和城市新中轴线地下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穿过该区。
整体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为14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主要按照不同的城市功能地块、地下轨道交通站点以及与地面不同类型建筑的衔接,自南向北分为十大区块。
本次设计的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区块,位于整个项目的北部起点位置,紧邻城市东西向主干道—黄埔大道,成为面向市民大众,展示的城市地下空间中心广场景观形象的入口区域。
该区域城市地面广场、地下空间的营造,对市民观光游览的引导效应、主要商业娱乐服务项目的积聚效应以及对区域人车交通系统的疏导都将产生重要作用,并将成为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的南北有机联系与功能过渡的关键性组成部分。
该地块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约10万平方米,主要由地面景观广场与地下两层建筑组成。
内部直接设置城市回转车道,连通珠江大道东西两路;地下轨道交通站点——黄埔大道站与南侧花城大道站接驳。
复杂的地面、地下交通系统不仅可保证区域交通的衔接与顺畅,同时将与周边城市地块的主要大型公共建筑、商务办公、酒店及市政配套建筑进行“无缝化’联系,成为现代城市中以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为依托的集交通衔接、商业开发、城市公共广场、地下空间利用等功能交汇融合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
三、深化设计的重点
1、建立高效、便捷、开放的立体交通体系
高效的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不仅缓解了该地段城市交通的压力,也成为地下空间商业发展与形象展示的直接动力。
围绕地下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合理的组织人流、车流交通是本项目首要解决的问题。
整体项目所遵循的立体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理念为“通过下沉隧道与城市道路建立自成循环的地面车行系统;建立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地下商业空间、地面景观广场以及周边地块建筑的立体高架人行连廊相衔接的人行交通系统”。
人行交通系统中重点围绕地下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地铁与区域轨道交通的连接系统、上下班人流快速输送系统、主要周边建筑联结系统以及市民游客观光游览系统的高效整合与利用。
按照人车分离原则,提供人性、便捷、舒适的步行环境,构筑地下、地面和高架组成的中央广场立体步行系统,其中高架层主要为快速通过人流设立,连接地铁站和主要建筑,同时兼顾部分建筑的行人过街要求。
2、营造收放有致、开敞融汇、具有强烈积聚感的城市公共“会客厅”
基于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在整个地下空间项目中处于的北部起始位置,是向整个城市展现珠江新城核心区、乃至广州新城市轴线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其公共空间的营造显得格外重要。
本段地下空间的整体布局,延续了“中轴对称”的风格,在入口区以市民广场为中心拓展出东、西次入口景观广场,形成收放有致的空间对比效果。
不仅在平面意象中,暗含珠江新城核心区“宝瓶状”的规划理念,象征和谐、平安的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在空间形象中更突显出
“开放”的姿态,充分迎合了该地段凝聚、开敞的接纳氛围。
中心市民广场、东西次入口广场分别设置大尺度立体露天共享景观中庭,围绕自动游客输送步梯,将明确有序、极目通畅、开心愉悦的将人流自上而下引导进入内部空间中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地下空间带给人所带来的不适感。
3、基于游购、体验、娱乐为主导的地下商业空间设计
伴随着现代城市生活需求的日新月异,城市商业空间的营造已经从单一的“购物”,发展成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深度体验的城市生活模式。
金穗路北侧的地下商业空间,兼具了地铁快速交通、城市中央商务地段以及城市核心公共市民广场的三大区位背景优势,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凝聚力和商业潜质,其地上、地下空间的设计与利用,超越了单一商业性质的建筑空间形式,将集市民游览的观瞻性、购物体验的娱乐性、交通出行的便捷性等融为一体,成为城市公共综合体发展的新活力和生机点,形成捆绑于交通、区位、城市生活等方面的具有强劲能量的“磁力场”。
4、整合平面功能布局,通过灵活多样化的空间组合方式、实用高效的技术措施以及科学可靠的评估机制,建立安全保障的消防疏散系统
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项目的设计内容包括地下商业区、地下公共人行通道、大型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与周边建筑连接的地下
通道、区域市政设施、消防、人民防空、轨道交通枢纽及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等等。
面对如此复杂与大面积的地下空间功能开发,其消防安全疏散系统的设计需要一个由整入微、去繁化简的深化过程。
四、主要交通空间的深化设计
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的交通空间设计重点在平面和竖向两个层面上展开。
首先地面部分由北端主、次市民广场起始,向南段景观绿化廊道依次设置七个开敞立体下沉庭院,上下贯通,作为主要接纳与疏散步行人流的竖向核心,构成该地段地下空间与地面步行交通联系的骨架;然后根据不同消防分区、功能分区的疏散要求,均匀设置竖向疏散单元。
平面步行交通系统的建立则分层而置,以地下两层商业业态的最佳平面交通组织为导引,将竖向的立体交通核与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有机串联起来,成为一体。
其中地下一层部分,通过中心入口广场,直接与地下一层的南北向商业主步行街相衔接,成为平面交通的主干,进而形成枝状步行交通脉络,与品牌专柜式商铺、餐饮以及影视娱乐城相融合,脉络清晰,导向明确,充分满足地下商业空间的流线要求。
五、主要商业空间的深化设计
金穗路北侧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引入复合商业的业态模式,总体上以创造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为主的一站式、游乐式商业服务为目标,将传统的百货、超市、品牌专营等购物空间与餐饮、影视中心、城市主题景观体验等内容进行搭配组合,形成综合优势,
进而与地段南侧的地下商业空间、东西两侧的办公、酒店、展览、会议、居住等城市生活空间的功能对接, 建立起一种共生、互补的能动关系, 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功能、高效益的城市优质综合体。
在微观层次,针对地段内部不同层数、不同位置的集散人流进行商业化判断与多方案模拟,整合评价出最佳的商业业态布局模式。
将百货类商业广场居于北端两侧,针对不同消费需求,灵活布置衣帽鞋类及化妆品、家居用品、金银装饰等业态,分别设置开敞立体下沉庭院入口引导人流。
中部地下一层连通区布置传统商业铺面,将人流引导至地下空间南端,在南部地下一层布置影视中心入口,两侧布置快餐饮食服务,通过中部下沉广场连通区进入后部目的性较强的餐饮中心,南端结合入口设置商业铺面聚集人气。
地下二层集中布置日用品超市,作为目的性较强的商业业态,可使人流集中到较难到达的地下二层,保证商业空间内人流的均衡匹配。
六、结语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金穗路北侧地下空间设计,在延续与完善南端地下空间功能的基础上,面向城市公共空间展开,成为区域城市的“会客厅”。
建筑内部空间主要通过自北向南设置七个立体开敞下沉庭院,引入自然光线,消除地下相对封闭空间的不安感,与地下中央枝状商业步行街有机联系,组织垂直与水平交通空间。
从商业策划的宏观规划到内部功能的精心布局,充分利用与结合地面步行系统和地下轨道捷运系统,与人流的集散相匹配;在商业业态组成上依次形成北侧百货商业区,中部商业街区,南端电影城的业态
配置模式,与该区域周边相邻地块的办公、商业、公建、景观、市政配套共同形成了广州新核心商圈,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