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药剂学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

1.掌握错误!链接无效。

2.熟悉药用溶剂的种类

3.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及主要应用

4.熟悉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生物学性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教学

5.掌握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与稳定化方法

6.掌握药物稳定性试验的方法

7.熟悉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8.了解新药报批中稳定性实验要求。

重点与难点

重点:溶解度各参数的表示、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和使用潜溶剂、助溶剂、增溶剂等增溶方法;提高溶解速度的方法

难点:增溶与助溶的原理及区别

重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类型特点、胶束性质及增溶作用、亲水亲油平衡值及计算;药剂学中的应用

难点:温度对增溶的影响,Krafft点与昙点区别

重点: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与稳定化方法

难点:pH、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等处方因素与外界因

素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第一节溶解理论

药物的溶解

一、药物的溶解度、溶解速度

在一定温度下,药物在某溶剂(常为水)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浓度称为溶解度。

单位时间内溶解药物的量称为溶解速度。

中国药典采用近似溶解度的术语来表示。

药物的溶解过程,实为溶解扩散过程;一旦扩散达平衡,溶解就无法进行。

(一)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绝大多数药物的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故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MC等物质的溶解正相反。

1.粒子大小:对于可溶性药物,粒子大小对溶解度没有影响;对于

难溶性药物,其溶解度和粒大子小成反比(公式见P31)。

小粒子必须小于1µm,其溶解度才有明显变化。当粒子小于0.01µm 时,如再进一步减小,不仅不能提高溶解度,反而减小(因为粒子带电之故)。

2.晶型:不同晶格排列的结晶,称多晶型。

晶型不同,晶格能不同;具有最小晶格能的晶型最稳定,有较小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其他晶型的晶格能较稳定型大,称为亚稳定型,有较大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无定形由于无晶格,自由能大,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均较结晶型大。

3.溶剂化物:药物在结晶过程中,因溶剂分子加入而使结晶的晶格

发生改变,得到的结晶称为溶剂化物。溶剂化物和非溶剂化物的

熔点、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等不同,多数情况下,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按水化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排列。

4.PH:有机弱酸、有机弱碱的溶解度受PH影响很大。弱酸性药物随

着溶液PH升高,其溶解度增大;弱碱性药物的溶解度随着溶液的PH下降而升高。

两性化合物在等电点=PH时,溶解度最小。

5.同离子效应:使溶解度下降。

6.其它: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非电解质(如乙醇等),由于溶液的极性

降低,电解质的溶解度下降;非电解质中加入电解质,由于电解质的强亲水性,破坏了非电解质与水的弱的结合键,使溶解度下降。

(二)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药物的溶解符合下列方程:

dC/dt=DS(Cs-C)/Δv

从上式可知,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

1.温度: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大。

2.搅拌:搅拌可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3.粒子大小:粒子越小,溶解越快。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增溶作用

由于表面活性剂胶团的作用,增大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过程称为增

溶。

影响增溶的因素:

(1)增溶剂的性质

(2)药物的性质

(3)温度

(4)加入顺序

2.助溶作用

由于第三种物质的加入,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或复合物,从而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过程称为助溶。

常用的助溶剂有:

(1)有机酸及其钠盐: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

(2)酰胺类:乌拉坦、尿素、烟酰胺、乙酰胺等。

(3)无机盐类:碘化钾等。

3.成盐

要考虑盐的溶解性、毒性、刺激性等。

4.改变溶媒

5.改变药物分子结构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结构

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其结构中,烃链碳原子在8个以上。

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肥皂类

(1)一价皂:易溶于水,在PH9以上较稳定。加入多价金属离子生成不溶性多价皂而破坏制品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刺激性,

一般作外用。

(2)多价金属皂:有较好的耐酸性能且不溶于水,仅限外用。

(3)有机胺皂:可溶于水,对皮肤无刺激性,多用于外用乳剂制品。

2、硫酸化物

对粘膜有一定刺激性。以月桂醇硫酸钠最为常用,易溶于水,以PH6~7为宜,在硬水中仍能发挥表面活性作用,常用作湿润剂及外用乳剂的乳化剂。

3、磺酸化物

在酸性介质中不水解,对热也较稳定。常用的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商品名阿洛索OT)用作湿润剂或与其他乳化剂合用作软膏及其他外用乳剂的乳化剂。

(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弱、毒性大,杀菌力强,常用作消毒、杀菌防腐剂,很少单独用作药剂辅料。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洁尔灭等。

(三)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酸性介质中,其性质如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杀菌力;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好的起泡、去污作用。

天然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卵磷脂、脑磷脂等,毒性很小,可供静脉注射,是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制剂的主要辅料。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不解离,配伍禁忌少;毒性小,广泛用于外用制剂、口服制剂和注射剂,个别品种也可用于静脉注射。

1.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脂肪酸山梨坦):商品名为司盘,多不溶于

水,是常用的W/O型乳化剂。

2.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山梨酯):商品名为吐温,多溶

于水,常用作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

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又称泊洛沙姆,商品名普良尼克、普

流罗尼,本品具有乳化、润湿、分散、起泡和消泡等作用,但增溶能力较弱。毒性低、刺激性小、不过敏,能高压灭菌,常用于静脉注射用的脂肪乳剂中。

4.其他

卖泽、苄泽、西土马哥、平平加O等,常用作增溶剂及O/W型乳化剂。

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表面吸附、定向排列

2.胶团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