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具有“语文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要具有“语文味”

摘要: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学科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语文味;解读教材;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由于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模式空前繁荣,形形色色的“新”模式层出不穷,许多教师盲目追风,对各种教学模式似懂非懂,就盲目地“引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果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成为“四不像”,语文课必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味”呢?我主要从两方面谈谈我的观点。

一、正确解读和使用教材

1.解读教材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教材里“有什么”,二是用教材“教什么”。知道“有什么”是决定“教什么”的前提。

教材里“有什么”,从两个层面解读。(1)从微观层面解读,即从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层面去解读,看课文或单元中包含着怎样的认识价值,如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价值、科普知识价值、知人阅世价值、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等。(2)从宏观层面解读,即从一个学

期、一个学年及整个学段去解读,看各种知识和技能训练编排的序列,把握教材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理解编者的意图等。

“教什么”的实质是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从两个方面考虑。(1)从文本的教育价值来考虑。(2)从学生的基础和需要来考虑。必须认清语文学科的属性、教材的价值定位,新课程的理念;拿准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与其他学科沟通的尺度;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

2.怎样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谓的教材是指一篇篇课文,作为一个个例子的课文应该怎样教,才能发挥其语文的功能呢?可从三个方面思考:(1)怎样充分运用这个例子去掌握其本身包含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实现其认识价值。(2)怎样把这个例子与其他例子(包括课外资源)有效地联系起来,通过若干例子的整合教学,达到语文学习效率的最大化。(3)怎样通过各类例子的整合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解读课文,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开始于语言,结束再回归到语言,要求“工具性”“人文性”合一,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流程学习课文,这样既能感受到可意会无须言传的美的体验,也可以感受局部的特色美,还可体验到文章的“精、气、神”之所在,从而

充分地体现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二、精心设计“语文味”

1.精心设计“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做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好读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教学整体。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要读,感悟要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中,我引导学生自读,有感情地朗读,生生比较诵读,师生比较诵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并找出文中意象藤、树、鸦、道、风、马,以及意象的特征:枯、老、昏、古、西、瘦。通过学生相互评价及朗读技巧的交流,学生就读得很有感情,而且对朗读的停顿、重音、语气、语势都能很好把握,学生会从情感的角度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酸味、苦味、涩味,读出甜味、美味、情味,学生不断地读,就会读出作者作品的真情意味。

“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品出其中蕴涵的各种味道,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精心设计“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于漪说:“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通过对语言文字理解与应用的扎扎实实的积累,提高语文能力,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德、情操。”语文课要关注语言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的感

悟。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要不断地采撷;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美,是那么引人入胜,要不断地探索,才会拥有;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彩、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靠品—品词赏句!我在上《天上的街市》时,针对“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一句,我问学生:为什么用“现了”,而不用“亮了”?学生说:“亮了”是“明星”的自然现象,“现了”是从暗到明、从隐到显的一个变化过程,蕴涵着发现光明的惊喜,蕴涵着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这样学生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相互碰撞,情感产生了共鸣。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老师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师:“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吃何首乌根并不能成仙,句中的“于是”表示上当受骗吗?为什么?

生1:不表示上当受骗。

生2:这里的“于是”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是前一事引起的。

生3:由于听了这样一种说法,出于儿童的好奇心,就去拔何首乌了。

师:“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才”“就”表示自己懂得正确的道理,从此认真学习了吗?为什么?把1、2句联系起来,你看到了什么。

生1:从全文的内容看,“我”的学习态度是比较认真的,如课文中说的“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说明“我”从早到晚都在学习。

生2:“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都好起来了”,说明先生对“我”放心了。

生3:“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说明了“我”学业上的进步。但这并不能阻止“我”的玩,比如到书屋后面的小园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

生4:在老师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生5:把1、2句联系起来看,说明儿童有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应满足儿童合理的愿望,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不应粗暴地扼杀。

在这个片段中,通过对两个句子的品析、整合,就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精心设计“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

“读味”和“品味”,是指动口动脑;语文味之获得,更需要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