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原理

合集下载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课件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课件
其中任一码组在传输中若发现错误,则 将变成另一码组,由于是其中的一个码组, 这时传输错误在接收端就无法发现。
若将上述8种码组选择其中的4种作为许 用码组,例如选择
000 = 晴 011 = 云 101 = 阴 110 = 雨 用来传输信息,令其余4种作为禁用码组,即 001,010,100,111。
组码的结构如图5-3所示。
图5-3 分组码的结构
(4)码组重量
分组码的一个码组中“1”的数目,称为 码组重量,简称码重。
(5)码距
两个码组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称码 组的距离,简称码距,又称为汉明(Hamming) 距离。
例如001,010,100,111这4个码组之间, 任意两个码组的距离均为2。
5.3.2 汉明码
汉明码是1950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汉明 (也译为海明)提出的,是第一个用于纠正 一位错码的效率较高的线性分组码。
目前,汉明码及其变型在数字通信系统、 数据存储系统中应用广泛。
本节以汉明码为例,介绍汉明码的构造 原理以及线性分组码的一般原理。
由于S取值有两种,因此只能代表有错和
行监督码元 ↓
0101101100
1
0101010010
0
0011000011
0
1100011100
1
0011111111
0
0001001111
1
1110110000
1
列监督码元 0 0 1 1 1 0 0 0 0 1
0
5.2.3 群计数码
把信息码元中“1”的个数用二进制数字 表示,并作为监督码元放在信息码元的后面, 这样构成的码称为群计数码。
前者主要用于发生零星独立错误的信道, 如卫星信道容易出现随机性错误;而后者则 用于对付以突发错误为主的信道,如短波信 道或存储系统。

《信息论》第五章

《信息论》第五章
(1)
=1 3
7
结论:错误概率不仅与信道的统计特性有关,而且与译 结论:错误概率不仅与信道的统计特性有关, 码规则有关. 码规则有关. 我们来定义译码规则 设信道的输入符号集为X =1, 设信道的输入符号集为X={ ai},i =1,2,…,r ; 输出符号集为Y =1, 输出符号集为Y= {bj},j =1,2,…,s. 制定译码规则就是设计一个单值函数F ),它对于 制定译码规则就是设计一个单值函数F(bj),它对于 每一个输出符号b 确定一个唯一的输入符号a 每一个输出符号bj确定一个唯一的输入符号ai与其对应 . F(bj)= ai 即 i =1,2,…,r =1, j =1,2,…,s =1, 种译码规则可供选择. 注:对于同一有噪信道共有 r s 种译码规则可供选择.
15
编码1 编码1:将每个码元重复三次 纠正任一位上的错误 设码字记为 (c8c7c6c5c4c3c2c1c0 ) 由编码方法知
c8 = c7 = c6 c5 = c4 = c3 c2 = c1 = c0
纠错: c c 位出错. 纠错:如果 8 = c6 ≠ c7,则 7位出错.在同一组中以 相同二 — ( ). 元数多的为正确 — — —大数判决法 择多译码"规则 "择多译码"
3×10-4 2×10-2 2.23×10-2 7.8×10-4 3×10-2 × × × × ×
14
错误概率与编码方法
重复发送——大数判决规则 重复发送——大数判决规则 信息数据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编码1 编码1 000000000 000000111 000111000 000111111 111000000 111000111 111111000 111111111 编码2 编码2 000000000 001001001 010010010 011011011 100100100 101101101 110110110 111111111

数字通信原理章 (5)

数字通信原理章 (5)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1.2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思想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实现方法是在发送端给被传输的
信息附上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 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在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校 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发生错误, 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关系就受到破坏,从而使接收端 可以发现错误,进而纠正错误。因此,各种编码和译码方 法是差错控制编码所要研究的问题。 5.1.3 差错控制方式
距应满足
dmin≥t+e+1 (e>t)
(5-3)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图 5-2 纠错码纠错能力图示一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图 5-3 纠错码纠错能力图示二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2.3 奇偶监督码 奇偶监督码(又称为奇偶校验码)是一种最简单的检错
码,它的基本思想是在n-1位信息码元后面附加一位监督 码元,构成(n,n-1)的分组码,监督码元的作用是使码长 为n的码组中“1” 的个数保持为奇数或偶数。码组中“1” 的个数保持为奇数的编码称为奇数监督码,保持为偶数的 编码称为偶数监督码。
的一种改进形式,它不仅对每一行进行奇偶校验,同时对每 一列也进行奇偶校验。如表5-2所示的例子采用的是偶校验。
发送时,该码是按11001100、00100111、00011110、 11000000、01111011、00100111、01101001的顺序发送,而 在接收端将所接收的信号以列的形式排列,可得表5-2所示 的阵列。
(5-5)
奇偶监督码最小码距为2,无论是奇校验还是偶校验,
都只能检测出单个或奇数个错误,而不能检测出偶数个错
误,因此检错能力低,但编码效率随着n的增加而提高。

数字通信原理第5章差错控制编码

数字通信原理第5章差错控制编码
➢发送两个码组之间有停顿时间TI,影响了传输效率
第5章 差错控制编码
15
5.1 引言
② 返回重发
➢其发送端不停地送出一个个连续码组,不再等候 收端返回的ACK信号 ➢一旦收端发现错误并返回NAK信号,则发端从 下一码组开始重发前面的N个码组 ➢N的大小取决于信号传递及处理所带来的延时
第5章 差错控制编码
图5.1-7 混合纠错检错(HEC)
第5章 差错控制编码
26
5.1 引言
核心问题
❖ 发现错误 ❖ 纠正错误
第5章 差错控制编码
27
5.2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在信息码序列中加监督码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 也叫纠错编码。
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增加监督码元越多,检(纠)错能力越强。
35
编码三:
➢消息A----“000”;消息B----“111”
➢最小码距3
➢传输中产生一位即使两位错码,都将变成禁用 码组,收端判决传输有错。该编码具有检出两 位错码的能力。
➢在产生一位错码(错1位概率远远大于错2位、 3位概率)情况下,收端可根据“大数”法则进 行正确判决,能够纠正这一位错码。该编码具 有纠正一位错码的能力。例如收到110,认为是 111。
➢ 差错控制编码是在信息序列上附加上一些监督 码元,利用这些冗余的码元,使原来不规律的或 规律性不强的原始数字信号变为有规律的数字信 号。例如奇偶校验。
➢ 差错控制译码则利用这些规律性来鉴别传输过 程是否发生错误,或进而纠正错误。
第5章 差错控制编码
5
5.1 引言
1、差错控制编码分类
❖ 按功能分:检错码和纠错码 ❖ 按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关系分:线性码与非线性码 ❖ 按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关系不同分:分组 码与卷积码 ❖ 按信息码元在编码后是否保持原来的信号形式分:系 统码与非系统码 ❖ 按纠正差错的类型分:纠正随机错误的码与纠正突发 错误的码 ❖ 按码元的取值分:二进制码与多进制码

通信原理教程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课件

通信原理教程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课件
常见信道编码技术
总结词
线性分组码是一种通过将信息位与固定数量的冗余位进行线性组合来检测和纠正错误的编码方式。
详细描述
线性分组码将信息位和冗余位组成一个更大的分组,然后使用线性方程组来描述这些位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这些方程的满足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和纠正错误。常见的线性分组码包括汉明码和格雷码等。
差错控制
在计算机通信、网络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用于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应用场景比较
信道编码在长距离、高噪声环境下具有优势,而差错控制更适合短距离、低噪声环境。
应用场景比较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道编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LDPC码、Turbo码等新型编码技术的出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率。
奇偶校验
总结词:高效可靠
详细描述: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通过模2除法运算来检测错误的方法。发送方计算数据的CRC值并附加在数据后面,接收方通过同样的方式计算接收到的数据的CRC值并与附加的CRC值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值相等,则数据被认为是正确的;否则,数据被认为有错误。CRC是一种高效的差错控制方法,能够检测出大部分错误。
03
信道编码分类
线性编码
线性编码是指将输入信息序列映射为线性码字序列的过程。常见的线性编码包括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等。
非线性编码
非线性编码是指将输入信息序列映射为非线性码字序列的过程。常见的非线性编码包括卷积码、交织码等。
信道编码在数据传输中广泛应用,如TCP/IP协议中的差错控制机制、无线通信中的QPSK、QAM等调制方式。
01
差错控制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检测、纠正和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02
差错产生原因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第5章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第5章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
信源编码的概念和目的 差错控制编码检错与纠错原理 汉明码及编码过程(监督矩阵和生成矩 阵) 循环码的编译码方法 卷积码的编解码及图解表示
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是为了提 高通信系统传输可靠性而进行的一种信号变 换。 有的文献或书籍也称其为差错控制编码、 纠错编码、可靠性编码或抗干扰编码等。 本章着重分析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常 用纠错码、线性分组码、卷积码等的构造原 理及其应用。
系统码的性能大体上与非系统码相同, 但是在某些卷积码中非系统码的性能优于系 统码。 由于非系统码中的信息位已“面目全 非”,这对观察和译码都带来麻烦,因此很 少使用。 系统码的编码和译码相对简单些,因而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按照纠正错误的类型不同,差错控制编 码可以分为纠正随机错误的码和纠正突发错 误的码。 前者主要用于发生零星独立错误的信道, 如卫星信道容易出现随机性错误;而后者则 用于对付以突发错误为主的信道,如短波信 道或存储系统。
接收端则按照既定的规则校验信息码元 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发生差错, 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关系就受到破坏,从 而接收端可以发现错误乃至纠正错误。 研究各种编码和译码方法是差错控制编 码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差错控制编码理论的完善和数字电 路技术的发展,信道编码已经成功地应用于 各种通信系统中,并且在计算机、磁记录与 存储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按照构造差错控制编码的数学方法来分 类,差错控制编码可以分为代数码、几何码 和算术码。 代数码建立在近似代数学基础上,是目 前发展最为完善的编码。 线性码就是代数码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支。
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的数字传输系统 中,纠错编码与数字调制是各自独立设计实 现的。 目前已把编码器和调制器合成一个统一 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网格编码调制(TCM)。 限于篇幅,本书对此不作介绍。 各种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如图5-2所示。

5信道编码原理精品文档

5信道编码原理精品文档
p r jp X F ( b j) a iY b j
第5章 信道编码原理
3. 错误译码概率Pej
当信道的输入符号是ai,在信道输出端接收到某符号 bj(j=1,2,…,s)后,错误译码的概率pej为信道输出端出现 bj(j=1,2,…,s)的前提下,推测信道输入的符号是除了ai以外 的其他任何可能的输入符号的后验概率,即
第5章 信道编码原理
注: (2) 不同的译码规则会引起不同的可靠程度。
例:若已知二进制对称信道传递矩阵为
01 P0 1 3
44 131
44
其信源符号“0”和“1”的正确传递概率均为p=1/4; “0”和“1”的错误传递概率均为p=3/4。
第5章 信道编码原理
如采取译码规则(2),F(0)=0,F(1)=1,则信道输出端出 现“0”和“1”的正确译码概率分别是:
符号种数r和s可相等,也可不等。
第5章 信道编码原理
基本离散信道的信道矩阵
要完整描述信道的传递特性必须测定r×s个条件概率,并 将r×s个条件概率排列成一个r×s阶矩阵
a1 P a2

ar
b1 p(b1 a1) p(b1 a2)

p(b1 ar)
b2
bs
p(b2 a1) p(bs a1)
p ej P X eY b j
式中:e表示除了F(bj)=ai以外的所有可能的输入符号的集合。
注:
p e j1 p r j1 p F ( b j) a ib j
第5章 信道编码原理
4. 平均错误译码概率Pe
s
s
P ep (b j)p e j p (b j)1 p F (b j) a ib j

《通信原理》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PPT课件

《通信原理》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PPT课件

2019/6/22
3
基本内容
信道的分类 随机信道 突发信道 混合信道
2019/6/22
4
基本内容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 检错重发(简称ARQ) 前向纠错(简称FEC) 混合纠错(简称HEC)
目的:克服线路传输中出现的数据差错,实现
调制解调器至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无差错

据传送。
2019/6/22
5
基本内容
差错控制编码方法/纠错编码方法:
为了在接收端能够发现或纠正 错码,在发送码元序列中加入一些差错 控制码元(监督码元/监督位)。
加入的监督码元越多,纠/检错 的能力越强,传输效率越低,从而可以 用降低传输效率换取传输可靠性的提高。
2019/6/22
6
基本内容
差错控制编码分类:
2019/6/22
16
纠错编码
纠错编码系统的性能:
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关系:对于给定的传输系
统,其传输速率和信噪比 Eb / n0
系为
EbPsT Ps Ps n0 n0 n0(1/T) n0RB
的关
提高传输速率,采用编码以保持误
码率不变,代价是带宽增大。
2019/6/22
17
纠错编码
纠错编码系统的性能: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是在信号码元序列中增加 监督码元,并利用监督码元去发现或纠正传输 中发生的错误。
2019/6/22
2
基本内容
在信道编码只有发现错码能力而无纠正错 码能力时,必须结合其他措施来纠正错码, 否则只能将发现为错码的码元删除。这些 手段统称为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编码是一种信道编码。
位的关系由线性方程决定。 汉明码是能够纠正一个错误的效率较高的线性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

行监督码元 ↓
0101101100
1
0101010010ຫໍສະໝຸດ 00011000011
0
1100011100
1
0011111111
0
0001001111
1
1110110000
1
列监督码元 0 0 1 1 1 0 0 0 0 1
0
5.2.3 群计数码
把信息码元中“1”的个数用二进制数字 表示,并作为监督码元放在信息码元的后面, 这样构成的码称为群计数码。
表5-2
国际通用的七中取三码
5.2.5 ISBN国际统一图书编号
国际统一图书编号也是一种检错码,主 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书号在通信过程中发生误 传。图书编号的格式有统一的规定。
5.3 线性分组码
5.3.1 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 5.3.2 汉明码 5.3.3 对一般线性分组码的讨论
上一节介绍了一些简单编码,其中奇偶 监督码的编码原理利用了代数关系式,这类 建立在代数学基础上的编码称为代数码。
系。
图5-5 最小码距与检纠错能力的关系示意图
5.2 几种常用的检错码
5.2.1 奇偶监督码(奇偶校验码) 5.2.2 二维奇偶监督码 5.2.3 群计数码 5.2.4 恒比码 5.2.5 ISBN国际统一图书编号
5.2.1 奇偶监督码(奇偶校验码)
奇偶监督码(又称为奇偶校验码)是一 种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检错码,在计算机数 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5章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
5.1 信道编码基本概念 5.2 几种常用的检错码 5.3 线性分组码 5.4 循环码 5.5 卷积码 5.6 交织编码 本章内容小结
学习要点
信源编码的概念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常用的检错码 线性分组码 循环码 卷积码 交织码

通信原理教程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PPT课件

通信原理教程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PPT课件

人工智能在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中的应用
01
人工智能技术在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领域的应用逐渐
成为研究热点。
02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自动优化信道编
码方案,提高编码性能和纠错能力。
03
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用于差错控制中的信号处理和数
据恢复,例如利用神经网络进行信号去噪和恢复。
THANKS
感谢观看
包。
当接收端发现数据包丢失时, 会发送一个重传请求给发送端

发送端收到重传请求后,会重 新发送丢失的数据包。
ARQ通过快速重传丢失的数据 包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前向纠错(FEC)
01 FEC是一种差错纠正算法,用于在数据传 输过程中纠正错误。
02 FEC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来实现纠 错。
03
链路自适应技术
总结词
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根据信道状态自适 应地调整传输参数,以优化传输性能。
VS
详细描述
链路自适应技术是一种可以根据信道状态 自适应地调整传输参数的差错控制技术。 它通过实时监测信道状态,并根据信道质 量的好坏调整传输速率、调制方式和功率 等参数,以优化传输性能并降低误码率。 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有效地适应不同的信 道条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02
信道编码原理
线性分组码
总结词
线性分组码是一种将信息序列分成固定长度的组,然后对每组进行线性编码的 方法。
详细描述
线性分组码通过将信息序列分成固定长度的组,然后对每组进行线性编码,以 增加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线性分组码包括汉明码、奇偶校验码等。
循环码
总结词
循环码是一类具有循环特性的线性码,其编码后的码字仍具有循环移位的性质。

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编码

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编码

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编码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编码是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有密切的联系,但并非完全等同。

信道编码是一种广义的概念,而差错控制编码是信道编码的一种特殊形式。

信道编码是一种提高数字信号传输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发送端的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一定的冗余度,以增加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在接收端,利用这些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信道编码可以降低误码率,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

差错控制编码是信道编码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目的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实现差错检测和纠正。

根据差错控制方式的不同,差错控制编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 检错重发(ARQ):在发送端发送能够检测错误的码,接收端收到通过信道传来的码后,根据编码规则判断收到的码序列中有无错误。

若发现错误,则通过反向信道把这一判决结果反馈给发端。

发端根据这些判决信号,把接收端认为有错误的信息再次传送,直到接收端认为正确为止。

这种方式需要具备双向信道。

2. 前向纠错(FEC):发送端发送能够被纠错的码,接收端收到这些码后,通过纠错译码器不仅能自动发现错误,而且能够自动纠正接收码字传输中的错误。

这种方式不需要反向信道来传递重发指令,也不存在由于反复重发而带来的时延,实时性好。

纠错设备要比检错设备复杂,纠错能力越强,编译码设备就越复杂。

3. 混合纠错:信头差错校验法(HEC)是一种混合纠错方式,它结合了ARQ和FEC的优点。

在发送端,对信息码元添加一定的校验位;在接收端,首先利用校验位进行差错检测,若发现错误,则请求重发。

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传输错误,提高通信质量。

总结一下,信道编码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包括差错控制编码在内。

差错控制编码是信道编码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目的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实现差错检测和纠正。

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编码都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通信原理教程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

通信原理教程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

.
2
➢ 编码序列的参数
n - 编码序列中总码元数量 k - 编码序列中信息码元数量
r - 编码序列中差错控制码元数量 (差错控制码元,以后称为监督码元或监督位 )
k/n - 码率 (n - k) / k = r / k - 冗余度
.
3
➢ 自动要求重发(ARQ)系统 停止等待ARQ系统
以降低系统的总误码率。
.
10
10.3 纠错编码系统的性能
10-1
10.3.1 误码率性能和带宽的关系
10-2
采用编码降低误码率
10-3
所付出的代价是带宽的增大。 Pe
10-4
10-5
10-6
• 2PSK A •E
•B 编码后 • •C
D
Eb/n0 (dB)
编码和误码率关系
.
11
10.3.2 功率和带宽的关系
a5
111
a6
000
无错码
例:若接收码组为0000011,则按上三式计算得到:S1 = 0,S2 = 1,S3 = 1。这样,由上表可知,错码位置在a3。
(0,1,1)
(1,1,1)
(0,0,0)
(1,0,0) a2
a0 (0,0,1) (1,0,1)
一般而言,码距是 n 维空间中单位正多面体顶点之间的汉 明距离。
.
8
一种编码的纠检错能力:决定于最小码距d0的值。 为了能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d0 e1
01 A
e
23 B 汉明距离
d0
码距等于3的两个码组 为了能纠正 t 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ARQ和前向纠错比较:
优点 监督码元较少,即码率较高 检错的计算复杂度较低 能适应不同特性的信道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原理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原理
5.1.1 差错控制 5.1.2 信道编码 5.1.3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方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1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 ——通过某种方法,发现并纠正传输中出现的错误。 香农信道编码定理 ——在具有确定信道容量的有扰信道中,若以低于信道容量的速率传 输数据,则存在某种编码方案,可以使传输的误码率足够小。
•5.2.4 重复码
重复码 •——重复码只有一位信息码元,监督码元是信息码元的重复, • 所以仅有两个码字; •—— (3,1)重复码两个码字为000和111,其最小码距为3; •—— (n,1)重复码也只有全0码和全1码两个码字,其最小码距为n, • 却有2n-2个禁用码组,随着码长的增大,其冗余也变得很大; •—— 该码随码长增加,具有很强的纠检错能力, • 但其编码效率的急剧下降; •——重复码并不是一种优秀的编码方案, • 仅用于速率很低的数据通信系统中。
•本节内容提要:
•——本节将对线性分组码的特点、编译码规则以及应用情况作介 绍,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5.3.1 基本概念 5.3.2 线性分组码编码 5.3.3 汉明码 5.3.4 循环码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3.1 基本概念
•1.有限域
•——定义了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的有限集合; •——q个元素的有限域又称为伽罗瓦域,记作GF(q); •——对域的逆元操作又演绎出了减法“-”和除法运算 “÷”, 域具有封闭特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2.1 奇偶监督码
奇偶监督码 •——码重为奇数或偶数的(n , n-1)系统分组码

《差错控制编码》幻灯片

《差错控制编码》幻灯片

第5章 差错控制编码 5.2 几种常用的检错码
5.3 线性分组码 5.4 循环码
5.5 卷积码
第5章 差错控制编码
5.1 差错控制编码概述
1.过失控制编码的原理 2.信道类型 3.错误图样 4.信息码元与监视码元 5.许用码组与禁用码组 6.码重与码距
1.差错控制编码的原理
•由于实际信道存在噪声和干扰,使发送的码字与信道传输后所接收 的码字之间存在差异,称这种差异为过失。为了降低过失,提高系 统传输可靠性,需要对信号进展信道编码,也称为过失控制编码。 因而过失控制编码实际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其根本思路是根据一 定的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中参加一些多余的码元,以保证传输过 程的可靠性。主要任务就是构造出以最小多余度代价换取最大抗干
5.2 几种常用的检错码
•奇偶校验码是一种检错码。其编码方法是首先将要传送的信息码分 组,然后在每个信息码组后附加一位监视码(取“0〞或“1〞)。对 于奇校验,是在参加监视码后使每组代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个; 而对于偶校验,是在参加监视码后使每组代码中“1〞的个数为偶数 个。接收端译码时,按同样的规律检查,如发现码组中“1〞的个数 不相符就说明产生了过失,但不能确定过失的具体位置。例如,信 源发送码字01101001,采用奇校验,故在码字后面加监视码“1〞, 变成新的码组011010011〖BF〗(“1〞的个数为奇数个)〖BFQ〗, 信宿接收到码组后判断其中1的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假设为偶数,
1.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表5-10 (2,1,2)卷积编码器对10011码的卷积编码状态
2.卷积码的图解方法
(1)树图法 码树图描述在任何数据序列输入时,码字所有可能的输 出。
图5-5 (2,1,2)码的码树图

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原理

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原理

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原理1. 引言在数据通信中,差错控制和信道编码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差错控制是指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添加一些冗余信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出现的错误。

信道编码则是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在发送端添加一些冗余信息,以提高在有噪声或其他干扰的信道中的传输质量。

本文将介绍差错控制和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2. 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是一种在数据传输中检测和纠正错误的技术。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差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差错控制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方面:错误检测和错误纠正。

2.1 错误检测错误检测是指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出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

常见的错误检测方法包括纵向冗余校验(Vertical Redundancy Check,简称V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等。

在VRC中,数据在传输前会添加一个校验位,该校验位是通过对数据中每个字节进行奇偶校验得到的。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会重新计算校验位,并与接收到的校验位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是否存在错误。

在CRC中,数据在传输前会进行一系列的运算,生成一段校验码,并将该校验码添加到数据中。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会重新进行运算,生成校验码,并与接收到的校验码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错误。

CRC具有更高的错误检测能力,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中。

2.2 错误纠正错误纠正是指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出并纠正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常见的错误纠正方法包括海明码(Hamming Code)和奇偶校验码等。

在海明码中,数据会经过一系列的运算,生成一段冗余码,并将该冗余码添加到数据中。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会进行一系列的运算,检测并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海明码具有较好的纠错能力,广泛应用于存储介质和数据通信中。

在奇偶校验码中,数据在传输前会进行奇偶校验处理,生成一个校验位,并将该校验位添加到数据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3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方式
混合纠错(HEC)方式 原理 ——采用纠检错码,是ARQ和FEC方式的折衷方案
特点 •——集合了ARQ和FEC的优点,在保证系统较高的有效性的同时, 大幅度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应用 •——移动通信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2.3 恒比码
恒比码 •——该码的特点是码字中1,0数目恒定,亦即1,0数目之比恒定。 •——目前我国电传通信中普遍采用3:2码,又称5中取3码,如下所示
• ——国际上通用的ARQ电报通信系统中,采用7中取3码。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卷积码:每个A是由m (m<2k)个M联合运算得到,记作(n,k,m)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2 信道编码
系统码和非系统码 •——若A中的前k位或者后k位就是信息码组M,则称这种编码为系统 • 码,否则称为非系统码。
检错码、纠错码和纠检错码
PPT文档演模板
译码方法 •——首先将收到的码字重的信息位和监督位按对应位作模2运算, • 得到一个5位码组,若该码字中有奇数个1,则将其作为校验码 • 组,若有偶数个1,则取其反码作为校验码组。然后,按照下表 • 进行纠检错译码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2.5 正反码
正反码错误判决表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2.5 正反码
正反码 ——该码型多用于10单位码的前向纠错设备中,可以纠正一位错误,
发现全部两个以下的错误,以及大部分两个以上的错误,其本质 就是五单位码的重复;
编码规则 •——信息码组中1的数目为奇数时,监督码是信息码的重复即正码; • 信息码组中1的数目为偶数时,监督码是信息码的反码。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2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基本思想
•——将信息序列按照k位码元的长度分成若干个信息码组M,再将 信息码组输入到信道编码器,信道编码器按照一定的算法,产生 一个新的n位码字A输出,n>k; •——收端根据A中的相关性判断接收是否正确,并将其恢复成M。 •——编码效率为k/n,即所谓编码效率是指信道编码后码字中信息 码元的数目与码字总码元数目之比 。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原信理道编•回返码数据通•束信结
•学习目录
•5.1 概述 •5.2 常用的简单信道编码 •5.3 线性分组码 •5.4 卷积码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原信理道编•回返码数据通•束信结
•5.1 概 述
•本节内容提要:
•——差错控制是数据通信系统中提高传输可靠性,降低系统传输 误码率的有效措施 。本节将介绍差错控制和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差错控制的实现方式等内容。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2 信道编码
几个概念 码长 ——码字的码元数目,例如(n,k)分组码的码长为n 码重 ——指码字中“1”的数目,记作W(A)。例如W(110110)=4
码距(汉明距) ——两个等长码对应位不同的数目,记作d(A,B),
例如A=110110,B=101011,则d(A,B)=4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2 信道编码
实例分析 I 对本节开始时的例子采用(2,1)重复码: 11”---- 晴,“00” --- 雨 许用码组为:“11”和“00”,禁用码组为:“01”和“10” 此时接收端可以发现单个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 也不能发现2位错误,如下图所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2 信道编码
如此译码的原因是信道中错一位的概率远远大于错多位的概率
例如要把该(3,1)重复码在有一条误码率为10-5的信道传输,则: • ——错一位的概率为:P1 = C31 Pe (1-Pe)2 = 3×10-5 • ——错二位的概率为:P2 = C32 Pe2 (1-Pe) = 3×10-10 • ——错三位的概率为:P3 = Pe3 = 10-15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2.1 奇偶监督码
奇偶监督码 •——码重为奇数或偶数的(n , n-1)系统分组码
监督关系 •——假设将(n,n-1)的奇偶监督码的码字记作:an-1,an-2,…,a1,a0, • 其中a0为监督码元,其余为信息码元,则各码元满足:
ITU-T建议 •——同步数据传输使用偶监督 •——异步数据传输使用奇监督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 •——在发送端根据一定的规则,在数据序列中按照一定的规则附加一 些监督信息,接收端根据监督信息进行检错或者纠错。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1 差错控制
差错分析 随机错误 ——主要由起伏噪声引起,错误码元分布比较分散且彼此统计独立; 突发错误 ——主要由脉冲噪声引起,错误码元分布集中且彼此具有某种相关性。 错误图样
•5.1.3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方式
前向纠错(FEC)方式 原理 ——采用纠错码,收端发现错误后自动纠正。
特点 •——无需重发,实时性好 •——编码效率较低,译码设备比较复杂 •——若错误超出纠错码纠错能力,只好将其抛弃
应用 •——移动通信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 编码--数据通信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1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内容简介
•——差错控制就是通过某种方法,发现并纠正数据传输中出现的 错误。差错控制技术是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现 代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差错控制方式大都是基于信道编码技术来实 现的,本章对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案作了 比较详细的理论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原信理道编•回返码数据通•束信结
•学习要求
• 1. 理解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等; • 2. 掌握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 3. 了解常用检错码的特性; • 4. 掌握线性分组码的一般特性; • 5. 掌握汉明码以及循环码的编译码及其实现原理; • 6. 了解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2.2 行列监督码
行列监督码 •——对水平方向(共L行)和垂直方向(共M列) ,同时进行奇偶监督的码, • 记作(LM+L+M+1 , LM)。 •——该码具有很强的纠检错能力,常用于短波散射信道等信道干扰比 • 较严重的通信中。 •——(66,50)行列监督码的一个码字
校验码组的形式 错误情况判断
1 全“0”
传输正确
2
4个“1”,1个“0”
信息元有1位出错,在校验码组中“0” 对应的位置
3
4个“0”,1个“1”
监督元有1位出错,在校验码组中“1” 对应的位置
4 其它形式
传输出错,且错误位数大于1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3 线性分组码
PPT文档演模板
•E中,“0”表示正确,“1”表示错误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1 差错控制
随机错误错误图样
突发错误错误图样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2 信道编码
不可靠数据传输系统 •——在不采用信道编码的时候,进入信道的数据码元相互独立,一 旦发生错误,将无法发现。例如气象台向电视台传输气象信息。
•——一个(n,k)分组码的纠检错能力由其最小码距决定 :
•————当最小码距d0≥e+1时,能够发现e个错误码元
•————当最小码距d0≥2t+1时,能够纠正t个错误码元
•————当最小码距d0≥t +e +1时,能够纠正t个错误码元,

同时发现e个错误码元(e>t)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3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方式
反馈纠错(ARQ)方式 原理 ——采用检错码,接收端发现错误后,给发送端一个反馈信号,
要求重新发送,直到正确为止。
特点 •——编码效率比较高,对信道的适应能力强 •——重发导致信道的有效利用率较低,通信的实时性较差
应用 •——数据通信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2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冗余 •——信息码组M由k个二进制码元(即比特)组成,所以就有2k个M;
•——A长度为n,n位长度的码字共有2n个,信道编码实质是通过一
定 • 的规则,从2n个长度为n的码字中选择了其中的2k个,每个被选 • 中的码字称为许用码字; •——未被选中的2n-2k个n长的码字称为禁用码字,反映冗余大小 。
5.1.1 差错控制 5.1.2 信道编码 5.1.3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方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5.1.1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 ——通过某种方法,发现并纠正传输中出现的错误。 香农信道编码定理 ——在具有确定信道容量的有扰信道中,若以低于信道容量的速率传 输数据,则存在某种编码方案,可以使传输的误码率足够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数据通信 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