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印染布料的流程及常见问题

印染布料的流程及常见问题

印染布料的流程及常见问题印染布料流程: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烧毛:烧毛是将坯布迅速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而燃烧,而坯布因为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使织物受到损伤的目的。

退浆:退浆的方法主要有酶、碱、氧化剂退浆等。

织物上的浆料主要有天然浆料(如淀粉等)、合成浆料〔如聚乙烯醇(PVA )〕及纤维素浆料〔如羧甲基纤维素(CMC)等〕煮练:煮练就是用化学方法去除棉布上的天然杂质,精练提纯纤维素的过程。

漂白:漂白就是漂白剂有还原型和氧化型两大类对棉布进行漂白。

还原型漂白剂通过还原作用破坏色素,但效果不稳定,漂白后的织物在空气中长久放置后,已被破坏的色素会重新氧化而复色,所以很少使用还原型漂白剂。

常用的氧化型漂白剂主要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亚氯酸钠等。

它们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具有氧化作用的基团,破坏织物色素中的发色基团,使其失去颜色而起到漂白作用。

丝光:丝光是棉织物在一定张力状态下,浸轧浓碱的加工工序。

织物经过丝光后,尺寸稳定性提高,缩水率下降;断裂强度提高,断裂延伸度下降;对染料、水分的吸附能力提高;具有良好的光泽。

染色:染色是使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直接在纤维上合成颜料,并使纺织品具有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值和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

各种纤维织物的染色都有其对应的染料,在整个染色过程中,染料是最基本的原料,它能上染纤维,且使纤维材料染上鲜艳坚牢的颜色。

印花:印花和染色一样,也是染料在纤维上发生染着的过程。

但印花是局部着色,为了防止染液的渗化、保证花纹的清晰精细,必须采用色浆印制,即纺织品印花是将各种染料或颜料调制成印花色浆,局部施加在纺织品上,使之获得各色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

印花色浆一般由染料或颜料、糊料、助溶剂、吸湿剂等组成。

纺织品染色常见问题及防治

纺织品染色常见问题及防治

纺织品染色常见问题及防治
纺织品染色是指将染料涂覆在纺织品表面,以增强其色彩、外观和质感,成为消费者可接受的产品的过程。

纺织品染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如染料没有完全染透、颜色差异大等。

第一,染料不能完全染透的问题。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纤维结构引起的,当纤维结构较紧密时,染料难以完全渗透;当纤维结构较松散时,染料容易渗透,但是染料渗透深度不一致,产生不一致的色彩差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严格控制纤维结构的紧密度,以保证染料的完全渗透。

此外,应使用多层染料涂装,以增强染料的渗透性。

第二,染色颜色差异大的问题。

染料染色过程中,染料可能不均匀地渗透到纺织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色彩差异。

这种问题一般是由于染料和纤维之间的反应不够均匀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筛选染料和预处理纤维的方法。

筛选染料可以解决染料弱反应的问题,而预处理纤维可以增强染料和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着色均匀的效果。

第三,染料褪色的问题。

染料可能会受到长期的太阳和气候光照,使其褪色或失去原有的色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染料涂覆前使用紫外线吸收剂或防晒剂,以提高染料的耐光性,并使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抗褪色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染料结构,使染料更耐光,从而达到改善
染料耐久性的目的。

总之,纺织品染色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其防治理论主要体现在:严格控制纤维结构、采用多层染料涂装、挑选合适染料、预处理纤维等;使用防晒剂或紫外线吸收剂;改变染料结构以增强其耐光性。

以上措施有助于提高纺织品染色的质量,确保产品的着色和耐久性。

技术棉织物染色后产生风印原因及解决办法!

技术棉织物染色后产生风印原因及解决办法!

技术棉织物染色后产生风印原因及解决办法!活性染料的“风印”问题和解决办法活性染料染色后在棉织物上产生风印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国内外广大印染工作者。

本文介绍了使用某些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对棉织物染色后可能产生风印现象的原因,也针对该原因介绍了解决该风印问题的有效方法。

活性染料染色后在棉织物上产生风印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国内外广大印染工作者。

本文介绍了使用某些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对棉织物染色后可能产生风印现象的原因,也针对该原因介绍了解决该风印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应用上海东华大学和江苏吴江桃源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高浓度液体固色剂HG,取代传统的纯碱对活性染料进行固色,在获得同样固色率的前提下,厂家生产出来的染色棉织物,至今尚未出现风印现象。

采用高浓度液体固色剂HG代替纯碱进行固色,其用量仅为纯碱用量的l/7~1/8,又由于易于被清洗掉,还可以省去2道水洗和l道酸洗,从而节约了清洗用水和清洗能耗,减少了清洗排水,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1. 概况风印问题一般是指印染厂家染色加工后的纺织品,在烘燥、存放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部分变色或出现疵点的现象。

纺织品产生风印的原因,主要与染料本身和染色工艺或所添加的助剂有关,通常绝大多数的直接染料、部分偶氮型(包括杂环偶氮型)活性染料、少数还原染料以及纳夫妥染料,由于染料本身对日晒和氧化的牢度较差,可能会产生风印。

某些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如活性翠蓝KN-G、活性艳橙G等),由于对碱的敏感性较强,若染色、固色后布面上碱剂未除干净,也可能会产生风印。

本文主要研究和解决活性染料对棉布染色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风印问题。

大家知道,活性染料是依靠染料上的反应性基团,与棉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共价键,这是很坚牢的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方式。

该反应一般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目前学术界认为,活性染料与棉纤维反应较合适的pH值范围为ll左右,通常用的碱剂一般为纯碱,目前也有用代碱粉作为碱剂的。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

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特性: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

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1、染色性能: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

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

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

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特性: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1、亲和力的影响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2、浴比的影响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下染色。

3.2 碱剂的影响:在保证固色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PH,一般PH控制在10-11为宜。

针织衫被染色去除的小妙招

针织衫被染色去除的小妙招

针织衫被染色去除的小妙招针织衫被染色了,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不过,别急,下面这些小妙招可以帮你搞定这烦人的问题,让你的针织衫恢复如新。

1. 了解染色的原因1.1. 染料类型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染色的原因。

如果染色是因为衣物和其他有色衣物混洗,那染料一般是易溶于水的。

如果是别的原因,比如食物或化妆品污渍,那染料可能更难处理。

1.2. 纤维类型其次,针织衫的材质也很重要。

羊毛、棉花或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都不同。

了解这些能帮你选择更合适的清洁方案。

2. 去除染色的方法2.1. 家庭小妙招盐水浸泡盐水浸泡是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

将染色的针织衫放入温水中,加入一杯盐,搅拌均匀后浸泡30分钟到1小时。

盐有助于固定颜色,避免更进一步的染色。

白醋清洗白醋也是个好帮手。

将1/4杯白醋加入洗衣机的洗涤槽中,和洗衣粉一起清洗。

白醋能帮助去除一些轻微的染色。

2.2. 使用专门清洁剂氧化漂白剂对于顽固的染色,氧化漂白剂可能是你的救星。

注意使用氧化漂白剂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添加,避免损伤衣物。

专业染色去除剂市面上有专门针对染色问题的清洁剂。

选择适合针织衫的产品,按照说明书操作,效果会更好。

3. 预防染色的小贴士3.1. 分开洗涤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洗衣前分类,避免深浅色混洗。

这样可以减少染色的几率。

3.2. 使用护色剂购买一些护色剂,可以在洗衣时添加。

这类产品能有效保护衣物颜色,让你不用担心染色的问题。

总结针织衫染色确实让人烦恼,但只要掌握一些小窍门,就能轻松应对。

记得按照步骤来操作,切勿心急,慢慢处理每一步,效果才会更好。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你解决烦恼,让你的针织衫焕发新生。

活性染料染全棉织物中常见疵病及预防措施

活性染料染全棉织物中常见疵病及预防措施

活性染料染全棉织物中常见疵病及预防措施1前言棉织物尤其是高档针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十分广阔,从目前形式看高质量、低成本、快速交货是工厂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如何减少棉织物的病疵,是我们的首要考虑因素。

然而要减少疵病的产生,不仅要考虑棉织物的质量,活性染料的好坏还必须要考虑到助剂、温度、PH值等多重因素。

本文对活性染料染棉织物常出现的病庛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措施和方法[1]。

1.1活性染料的特点活性染料是在化学结构上带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染料与纤维发生反应,最终生成共价键(酯和醚键),活性染料具有水溶性和直接性,根据结构不同又可分为X型、K型、KN型等,特点如下:(1)吸湿性能优良、手感柔软、穿着舒服(2)湿态强度大于干态强度,但整体上坚牢耐用(3)染色性能好,光泽柔和,有自然美感(4)耐碱,耐高温(5)抗皱性差,缩水率大1.2棉织物的特点棉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纺织品,特点如下:(1) 吸湿性能强,缩水率比较大,约为4%~10%(2)耐酸,织物对无机酸很不稳定,即使较弱的酸也会使棉织物受到破坏,但有机酸对棉织物作用微弱,几乎起不到破坏作用。

棉织物比较耐碱,一般弱碱在常温下对棉布不发生作用,但强碱作用后,棉布强度会下降。

常利用20%的烧碱液处理棉布,可得到“丝光”棉布。

(3)耐热性能一般,在阳光与大气中棉织物会缓慢地被氧化,使强力下降。

长期高温作用会使棉织物遭受破坏,但棉织物可以耐受125℃~150℃短暂高温处理。

(4)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在棉织物不耐霉菌。

1.3活性染料的染色理论染料之所以在较短时间内会如此快速的上染,是因为在活性染料中存在可与纤维发生反应的活性基。

活性染料的结构有别于其他染料,它们的结构可用下面的通式表示:S-D-B-R式中:S是水溶性基团;D为染料母体;B为桥基;R为活性基。

活性基是活性染料的核心,染色通过它与纤维发生化学键合,这一部分决定了活性染料的反应活性、固色率、色牢度和应用条件。

织物染料染色不佳的问题分析

织物染料染色不佳的问题分析

织物染料染色不佳的问题分析在多数场合,造成棉织物耐湿摩擦牢度低下的原因不是染料的脱落,而是经深色染色后的棉的原纤维脱落,外观牢度降低。

由于湿润状态下棉的摩擦抵抗力较大,原纤维脱落后附着于沾色白布。

干燥状态时棉的摩擦抵抗力较小,原纤维的脱落也较少,因此,在干摩擦牢度上不太可能出现问题。

在确认湿摩擦牢度时,使用活性黑染料对棉纤维进行染色、皂洗后,使用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进行萃取试验。

即使是染料固着良好的被染物,在湿摩擦牢度试验时有时也仅能达到2~3级,因此,可以认为染色不佳并不是造成湿摩擦牢度不佳的直接原因。

但是,如果不彻底皂洗附着于织物表面的染料,湿摩擦牢度有时可能低于2级。

深色染色时必须对被染物进行彻底皂洗。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一般条件下的常规染色,其深色湿摩擦牢度的限度为2~3级,但一般难以达到3级。

如上所述,原纤维的脱落对纱线形态及织物组织等纤维表面状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使使用相同的染料、深度进行染色,也会产生半级左右的差。

降低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对改善湿摩擦牢度有一定的效果。

使用硅类等防水性整理剂处理也极为有效。

如果采用这些方法处理的话,有可能改变织物风格或功能性,因此不是适用于任何情况的。

此外,涤纶织物的湿摩擦抵抗力比干摩擦抵抗力小,与棉相反,其湿摩擦牢度高,干摩擦牢度低。

染料染纤维素纤维是以共价键的形式与纤维形成化学结合。

因此,从理论上讲,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共价键结合,能赋予染色物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但事实上,其染色物在测试、使用、洗涤,甚至储藏过程中常会发生褪色、变色或沾色等现象。

尤其是染深色时的湿摩擦牢度和皂洗沾色牢度,染浅色时的耐日晒牢度与耐氯漂牢度等均不尽人意。

造成其染色牢度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染料的自身问题;二是染色工艺的问题。

染整模拟试题和答案

染整模拟试题和答案

染整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烧毛:将原布平幅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损伤织物的加工过程2.脱胶率:(脱胶前织物绝对干重—脱胶后织物绝对干重)/ 脱胶前织物绝对干重3.碱减量:利用碱对涤纶的水解剥蚀作用,赋予其丝绸的风格4.热定形: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在热能和张力的作用下,使产品形态稳定的加工过程5.碱缩:指棉针织物在松弛状态下,用冷、浓烧碱溶液进行处理,使之任意收缩的过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是由亲水基和疏水基两部分构成。

2.常用退浆方法有碱退浆、酸退浆、酶退浆和氧化剂退浆。

3.煮练后棉布的吸湿性常用毛效来衡量。

4.棉织物增白主要有上蓝增白和荧光增白两种方式。

5.烘燥设备有烘筒、热风和红外线三种形式。

6.棉布丝光时烧碱的浓度一般控制在240~280g/L 。

7.棉织物的丝光是在丝光机上进行,其中以布铗丝光机应用最广。

8.麻类织物的漂白常采用氯—氧漂。

9.羊毛纤维的前处理有选毛、开松、洗毛、炭化、漂白等过程。

10.蚕丝织物的精练又称脱胶。

11.涤纶织物经碱减量后,上染率提高,表观得色量下降。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烧毛设备是(A )A.气体烧毛机B.铜板烧毛机C.圆铜烧毛机2.羊毛纤维最常用的洗毛方法是(B )A.冷冻洗毛法B. 乳化洗毛法C.溶剂洗毛法3.含有磺酸基的表面活性剂是属于下列哪一类型(A )A.阴离子B. 非离子C.阳离子4.天丝前处理中酶处理的目的是(C )A.去除浆料B.去除天然杂质C.去除绒毛5.对棉织物采用酶退浆表述错误的是(A )A.退浆率高,对纤维损伤大B.退浆率高,去除其他浆料的效果差C.退浆率高,环保无污染6.蚕丝精练加入保险粉的作用是(A )A.提高白度B.软化硬水C.吸附杂质7.蚕丝精练后处理水洗应遵循的原则是(B )A.快速降温B.逐步降温C.室温水洗8.棉织物半丝光的目的是(C )A.提高光⳽B.提高断裂强度C.提高染色性9.泡化碱作为双氧水的稳定剂,有许多优点,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下列不属于该产品缺点的是(B )A.易擦伤织物B.织物白度较差C.易沾污设备10.氯漂、氧漂、亚漂三种漂白方式,白度最佳的是(C )A.氯漂B.氧漂C.亚漂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说明原因。

针织染整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针织染整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针织染整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

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

针织分为纬编(weft knitted fabric)和经编(warp knitted fabric)。

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针织面料在印染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在各类问题。

色牢度不合格色牢度有日晒牢度、皂洗牢度、汗渍牢度、摩擦牢度、升华牢度、熨烫牢度等,这些牢度,关键在于染料结构性能,而且还与纤维、染料浓度、染整工艺、外界条件等密切相关,所以色牢度是否达标,关键是选择染料,其次是染色工艺及助剂的应用。

染色工艺制订时,必须根据染料、纤维及客户指标合理确定,使染料在助剂帮助下,在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坚牢地上染纤维,使其充分固着,对于助剂来说,一是选用好的匀染剂和促染剂,使染料缓慢、均匀、充分上染纤维;二是加螯合剂,克服染料与水中金属离子络合而成浮色,并减少活性等染料在水中的水解;三是选择优秀的皂洗剂,去净浮色,并防浮色重新沾污织物;四是选择适当的固色剂,目前对升华牢度,日晒牢度等尚无理想的固色剂,针对皂洗牢度、汗渍牢度、摩擦牢度等各项指标均有优良的固色剂可选择。

摩擦牢度不合格摩擦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织物经过摩擦后的掉色程度,可分为干态摩擦和湿态摩擦。

摩擦牢度以白布沾色程度作为评价原则,共分5级(1~5),数值越大,表示摩擦牢度越好。

当色织物与测试白布发生摩擦时,织物掉色或摩擦物的沾色程度受多个因素影响。

导致沾色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织物上的染料脱落或褪色,沾染测试布;二是染色纤维脱落成为细小色粒,沾到测试布面。

在实践中, 主要是染料脱落。

虽然不同化学结构的活性染料和纤维素纤维共价键强度和附着力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湿牢度对染色织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当染色织物被湿摩擦时, 染料和纤维之间的共价键不会断裂而产生浮色。

浮色通常是染料分子未与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只以范德华力吸附。

棉针织物的三大常见染色方法

棉针织物的三大常见染色方法

棉针织常用三种染色方法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

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01 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特性: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

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1、染色性能: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

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2.1、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

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2.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来提高其牢度。

02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特性: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1、亲和力的影响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2、浴比的影响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下染色。

3.2 碱剂的影响:在保证固色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PH,一般PH控制在10-11为宜。

棉织物浸染活性艳绿的疵病及对策

棉织物浸染活性艳绿的疵病及对策

棉织物浸染活性艳绿的疵病及对策关键词:棉织物疵点棉织物染色活性艳绿色点,色花产生原因:食盐或纯碱过量或过早加入,将使已溶解的染料凝聚甚至沉淀析出,导致染料在织物表面及纤维内外,不能均匀分布,造成色泽不匀,甚至色点、色渍;活性嫩黄对碱敏感,在加碱初期,吸色速率很高,而且是边吸色边固色,移染性差,因此,很容易造成吸色不匀,形成色花。

应对措施:1.在常规染色深度范围内,食盐用量不宜超过70g/L;2.加料顺序:加入染色助剂(软水剂、匀染剂),走匀;升温至40~50℃,加入染料溶液,充分溶解;先少后多分批加入食盐。

切忌染料与食盐一起加入或先加盐后加染料。

3.吸色时间一定要充分,尽量提高一次吸色率,以降低碱固色前的染液浓度,有利于减少加碱后染料的凝聚程度。

4.纯碱用量宜少不宜多。

因为纯碱对pH值的缓冲能力较强,其浓度在5~25g/L,pH值在11~11.2,已足以满足染料与纤维发生键合反应的要求。

因此,只要根据所染色泽的深浅,保持染后脚水的pH值在11左右即可。

纯碱用量过多,会使染料凝聚倾向增大,活性嫩黄尤为突出。

5.纯碱用量必须是先少后多,分批加入,这对活性翠蓝与活性嫩黄拼染艳绿非常重要。

因为活性嫩黄的一次吸色率很低,在加碱固色前,染液浓度较高,加入较多纯碱,很容易造成染料凝聚而产生质量问题。

活性嫩黄对碱敏感,固色初期,纯碱加入越多,上色越快,越容易色花。

6.染浴中可加入1.5~2g/L的活性匀染剂,如上海康顿纺化的匀染剂L-800或德桑精化的匀染剂RG133,能使染料在盐碱溶液中的溶解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但用量不宜多,否则会降低上染率。

色差、缸差产生原因:活性翠蓝和活性嫩黄对浸染工艺各相关因素的依附性不同。

因此,若制订的染色工艺各相关因素不合理,或者是未按染色工艺执行,必然会造成活性翠蓝与活性嫩黄的吸色固色率不稳定,从而导致纤维上的蓝、黄染料比例波动,产生色差或缸差。

应对措施:1.温度要稳定在80~85℃。

针织棉活性浅色容易出现色渍的原因方法及避免方案

针织棉活性浅色容易出现色渍的原因方法及避免方案

针织棉活性浅色容易出现色渍的原因方法及避免方案获取最新印染资讯印染技术招聘信息活性染料染色牢度较好、色谱齐全、色泽艳丽,广泛应用于纯棉针织物的染色。

在生产中,深色(黑、深灰、藏青、咖啡等)染色发生色差的概率要比浅色大;三拼色发生色差的概率要比二拼色或单色大。

因此,色差与染料的性能及染料之间的配伍性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与染色前布面质量、工艺条件的合理性有关。

1前处理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织物的毛效、白度,以利于染料均匀快速地上染纤维。

通过对进布顺序、时间、加料方式及水洗流程的合理设计,可获得均匀的毛效、白度、PH值等。

2染料由于二拼色或三拼色大多易产生色差,所以,分析染料之间的配伍性,对减少色差有重要意义。

可通过渗圈实验法对染料进行初步筛选,选择提升力相近的染料。

另外,所拼染料的上染率曲线相近与否,对色差也有一定影响,上染率曲线相近的染料,其配伍性要好一些。

3加料及升温曲线活性染料染色过程分三个阶段:吸附、扩散、固着。

4染色设备纯棉针织物的染色大多采用溢流喷射绳状染色机。

大多数染色机的主泵流量、喷嘴压力可调,每管布速可独立控制,因此,可根据不同织物的结构特点(如薄与厚、紧与疏、每管布的长与短),对流量、压力、布速进行调节,以形成最佳的染色条件。

由于染液在染色机内的循环速度决定染料分子与棉纤维的接触频率,接触频率越高越有利于匀染,所以,加快织物在染色机内循环的速度,加大主泵的流量,提高喷嘴压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色差的产生。

但这些工艺参数不可能被无限量提高,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织物强力,需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才能获得一个合适的工艺。

5染色助剂1、匀染剂染浅色时需要使用一定的匀染剂,以达到均匀染色;而染深色时,则不必加入匀染剂。

在生产中,三拼色往往以一种染料为基色(占总染料用量的80%~90%),另外两种染料为辅助色(占总染料量的10%~20%)。

若将基色去除,另外两种染料其实就是浅色用量,因此,在一些易出现色差的颜色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匀染剂,对减少色差是有帮助的。

纺织品染色常见问题及防治

纺织品染色常见问题及防治

纺织品染色常见问题及防治
1、色板样自我评价。

用灰卡对色。

原样与小样之间要求4.5级。

用测配仪对色时,一般△E小于1,考虑到系统误差,内控标准△E小于0.6,力争一次准样。

若高要求时,应将色相△H和彩度△C也考虑在内。

要充分了解染料的热敏性和光敏性。

光敏性的染料较少,如尽量不用汽巴克隆黄CR-01,尤其是汽巴克隆黄C-2R。

大多数染料或多或少都有热敏性,士林染料表现较突出,冷热干湿对色光都有影响,此类染料打样对色时,要考虑到染料色光稳定后的趋向,有意向反向偏离一点。

2、对小样的认可。

当客户意见与实际情况相差时,应考虑到可能光源问题,应与客户沟通。

当客户反应一块色板中大多数样偏深时,应考虑客户可能是双层对样,尤其是薄、透的织物,叠层看样会变深。

有些大公司对薄、透的机织物和针织物等要求叠4层对色。

而常规是单层对色。

3、大货样(头缸样)生产的确认。

大货样生产的色光要求,应严格按照客户的认可意见,以原样为基准向确认样偏,最好说服客户以确认样为基准向原样偏。

因为确认样的织物规格与大货样一致,容易看样,所用染料一致,无“跳灯”现象。

一般色光在两者之间,灰卡达4级以上,△E小于1(内控标准一般为△E小于0.8),客户都会认可。

针织物染整产品常见质量问题汇总

针织物染整产品常见质量问题汇总

针织物染整产品常见质量问题汇总1 前处理常见质量问题与助剂的选用前处理(练漂)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漂白产品成品质量,而且作为半制品,还会直接影响到染色、印花、后整理等质量。

染整产品质量问题有70%是前处理不佳造成的,有其一定的道理。

染整质量与坯布有关,与设备情况及操作有关,与工艺技术及执行有关,与染料有关,与助剂也有关,我们重点讨论助剂的影响。

1.1 白度和毛效不佳问题白度不佳包括白度不纯正、不均匀及毛效达不到8~10cm/30min以上,这与针织物坯布的质量有关,如低级棉含量多,往往白度与毛效不易做好,当然最关键的是工艺制定及助剂选用问题。

在工艺制定中:①H202及NaOH量必须充足H202:在前处理后不仅起到漂白色素的作用,而且具有去杂作用(包括去棉籽壳),H202用量不足(包括分解太快),白度不可能保证,NaOH不仅提供H202漂白所需的碱度(PH),而且与精练剂配合,起到最大的去杂作用,NaOH量不足,去杂就差,毛效首先不能达到要求,当然白度也不能达到要求,所以H202及NaOH的量可以说是保证白度和毛效的首要因素;②选用优质精练剂精练剂的净洗、乳化、分散、渗透等综合效果必须优秀,以保证将杂质去除净,保证白度和毛效,但市场上精练剂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必须选择综合效果优秀的产品而不单单只测渗透力和含固量,渗透力只是考虑的一个方面;③氧漂稳定剂及螯合分散剂这二种助剂主要是为改善水质,吸附和络合水中的Fe3+等金属离子,防止金属离子催化对H202产生快速无效的分解,如果H202快速无效分解,其白度、毛效就达不到要求,同时会造成织物脆损甚至破洞,故要达到白度和毛效,氧漂稳定剂要选择优秀的品种,在选择中要重点考虑H202的分解率。

螯合分散剂的加入不仅螯合铁质等,而且能螯合分散水中的各种杂质,使这些杂质不再重新沾污织物而造成白度发暗发灰等现象,故螯合分散剂不仅要考虑其对金属离子的螯合力而且还要考虑其分散力;④工艺条件:让助剂与杂质反应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的,如果条件不到,色素及杂质去除不净,白度与毛效同样无法达到:⑤洗涤:练漂后洗涤非常重要,要清洗干净去除下来的杂质,保证白度和毛效。

提高棉织物染色准确率的相关措施

提高棉织物染色准确率的相关措施

染 色加 工 中常使 用 多种 助剂 ,如 精 练剂 、匀 染
分溶胀 ,减 小大 小样染色环境的差异 。
2 1 3 剂 . .助
量 相 对多 ,得色 较深 。前 处理 后 白度 差异 对 中浅色 产 品 的色光 、鲜 艳度 会产 生直接 影 响 。因此 ,大小 样 前 处理工 艺应 一致 ,精 练或漂 白应 均匀 透彻 ,有
效 去 除织物 中 的杂质 , 白度 要均 一 。此外 ,漂 白处 理 后 必须用 除氧 酶 除去织 物上残 留的双氧 水 ,防止




V 1 3N . o. o8 3
Aug2 .01 1
提 高 棉 织 物 染 色 准 确 率 的 相 关 措 施
莫红春 贺江平 虞登 峰 肖叶群 ( 安 程 西 工 大学 陕西 西 7 0 ) 安 14 08
摘要 :织物 色差一直是 困扰生产的一大难题 ,本文探讨 了棉 织物浸染 色差的成 因和类型 ,从原料, 工艺条件, 生产设备 以及人 为因素等方 面进行分析 ;加强对 色差规律 的摸 索, 使染 色获得 良好 的重现性, 高生产效益 。 提 关键词 :染 色 大样 ;小样 ; 色差 ;调 色
前处 理对 染色 效果 好坏 起到 很重 要 的作用 ,生
产 实 践表 明 ,前处理 的毛 效 、 白度 、除杂 程度 、水 洗后p 值 ,漂 后双 氧水 残 留程 度等 都会对 染色 匀染 H 性 、透 染性 和重 现性 产 生一定 的影 响 。毛 效好 ,染 料 的扩 散渗 透 效果就 好 ,染料 吸 附速 率较 快 ,吸 附
4 5
淀 ,吸料 前用 母液 润湿 吸管 ,减 少大 小样 由于 染料
响布 面效 果 。水浑 浊 时对染 浅色 及鲜艳 色 ,漂 白棉 等影 响很 大 。因此 车 间尽量 使用澄 清度 较好 的软化 水 ,化验 室打 样用 水要 与车 间相 同 ,且 对水 质 、硬

大师说印染83篇棉织物轧染色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师说印染83篇棉织物轧染色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师说印染83篇棉织物轧染色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前言与间歇式卷染和绳状染色相比,连续轧染冈生产效率较高、适应品种较广、工艺控制相对简单而被众多染厂采用。

无论是棉织物还是涤棉织物,连续轧染时的色差问题,一直是困扰印染企业不断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难题。

特别是左中右色差和前后色差,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且很难修复。

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前处理、染色、后处理等多个加工工序,同时还包括加工设备等原因。

其中关键因素有:坯布、半制品、前处理、轧车、轧槽、预烘、预缩设备等。

在生产过程中对上述关键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对降低连续轧染产品的色差具有重要意义。

2色差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旌2.1坯布以全棉织物为例,新上机的坯布在规格上与后续生产出来的坯布总会有些区别。

如果再加上织机调试的原因,就会对坯布织造产生更大的影响。

即使是长期生产的常规品种,在织造过程中织物布边密度相对于织物中部密度也会有所区别。

上述这些情况在坯布状态下不易察觉,染成成品后就会对织物的组织密度产生直接影响,因组织密度的疏密形成布面阴影差异,容易在人们的视觉上产生浅或深的带状色差。

在轧染加工中织物回潮率对左中右色差的产生不容忽视。

实际上,把一块半漂棉织物放在烘箱中烘干一段时间,再把织物迅速取出,用电子天平称量其质量后会发现,读数无法固定。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干燥的棉织物会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而在染色过程中,织物单位面积含水量越多,浸轧过程中吸附染料量就越少,织物得色就浅。

如果织物含水量越少,浸轧过程中吸附染料量就越多,织物得色就深。

退浆和煮练不匀,棉织物的吸水性也会不均匀。

丝光不均匀也会产生吸色不均匀。

染色前烘干不均匀,也会造成棉织物含水不均匀。

凡此种种都会对染色均匀性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棉织物连续轧染加工的产品容易产生左右色差。

烘干后的半成品需要落布或打卷。

以落布为例,织物经过前处理,以甩布方式堆积到布车,布与布之间空隙较大,布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多,水分渗入布堆的速度较快,且成不规则状态。

锦棉交织织物染色问题及解决方法

锦棉交织织物染色问题及解决方法

锦/棉交织织物染色问题及解决方法1.前言:锦纶纤维弹性好、强度高、质轻耐磨、吸湿性也较好;棉纤维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性好,但易起皱。

锦/棉交织面料则同时兼备两种纤维的优点又互补不足,通过磨毛、涂层等后整理,使其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市场上十分流行。

本文简要介绍锦/棉交织织物染色过程中易出现的闪色和色花问题及解决方法。

2染色问题及解决方法2.1闪色问题闪色现象表面上看是棉纤维与锦纶纤维各自上染的染料色相的不一致性,即“色相不平”,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某些染棉染料对锦纶竞染所造成的。

锦纶纤维的化学结构为聚酰胺,纤维的末端带有一定量的氨基,而一些棉用染料的基团如和直接染料、硫化染料钠盐隐色体和大部分活性染料的母体中的磺酸基,都对锦纶纤维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加之活性染料的反应特性,使得在染棉时染料同时竞染锦纶纤维。

由于各种染料分子结构不同,其竞染率也不同,从而使两种纤维上得到的色相难于一致,造成闪色现象。

在实际生产中,染原色和二次色(如红、黄、蓝、桔黄等色)可充分利用竞染特性,使棉纤维和锦纶纤维上染得较纯正的颜色,色相较平、效果好。

但三次色(如军绿、铁灰、棕色)就很难同时得到相同的色相,闪色现象严重,这是我们在锦/棉交织织物染色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通过不断摸索、实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考虑。

2.1.1染料选择一般染棉的染料(如活性、直接)都对锦纶具有一定的竞染性,选择不沾染锦纶的新型染料可解决竞染问题。

通过实验,对国内外各类染料筛选,发现Clariant公司的X型高温型活性染料,不需加防染剂,几乎不沾染锦纶纤维。

2.1.2助剂选择为防止锦纶纤维的竞染,可以选用锦/棉交织物染色专用防染剂。

汽巴精化公司供用有专用染棉助剂,染色时配套使用其专用汽巴克隆FN染料,具有很好的防染效果。

其助剂有防还原剂尼露普祺(LYOPRINT)RG,分散螯合剂汽巴效(CIBACEL)DBC,防沾色剂汽巴特斯(CIBATEX)PA。

锦纶防染剂NFY与普通活性染料(如KN型、M型)配合使用,也能达到显著的防染效果,有利于锦纶用酸性染料染成同色效应,但会增加生产成本。

活性染料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活性染料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活性染料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活性染料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活性染料是棉针织物染色的最佳染料。

一般采用吸尽法与冷堆法。

前处理∶由于在编织棉针织品时使用编织油,为此精练、漂白处理时,在去除棉所含杂质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去除编织油。

使用助剂∶为了防止褶皱定形以及渗透不匀,并用浴中柔软剂是非常有效的。

此外,使用硬水染色时,有可能降低染料的溶解稳定性。

使用金属螯合剂能有效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染色配方∶与所使用的染料对应的最佳温度、pH条件有关,为此,请参照染料生产商推荐的配方。

棉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棉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棉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棉针织物染色常见的问题有;强力下降、增白织物调PH值发生黄变、色花、色点、色渍、牢度不好等。

一、强力下降1、漂白液中含铁、铜等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催化H2O2快速分解,使纤维脆损,从而使织物强力下降,甚至产生破洞。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氧漂稳定剂HOP与裂解剂HSA。

氧漂稳定剂HOP能够控制H2O2缓慢分解,即使在高Fe3+的情况下,也可使H2O2平缓释放,保护纤维,防止织物的聚合度下降、强力下降、甚至出现破洞。

裂解剂HAS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螯合性;能有效的去除前处理液中的矿物质,减少织物强力的损伤、甚至产生破洞的不稳定因素;能提高漂白织物或纱线的白度;提高毛效,提高织物的透染性,使颜色的色光纯正、鲜亮。

2、染色中和用酸或布面调PH值用酸对强力的影响解决方案:用杭州多恩的中和清洗剂WAC中和清洗剂WAC是深层中和织物布面的碱,中和后的织物放置过长时间或定型后也不会发生PH值上升的情况;不影响色光;不损伤织物强力,不腐蚀设备;没有气味,不生成盐,可以防止前处理织物上的残碱﹙前处理后中和不彻底﹚在染色时使染料水解而产生的逃色。

克服了冰醋酸缓冲性差、影响强力、冬天使用不便、刺激味大、残留酸味、与水中金属离子(如Ca2+Mg2+)等结合后留在织物上造成色光萎暗及柠檬酸影响强力与色光的缺点。

二、增白织物调PH值发生黄变市场上一般的棉用增白剂在PH小于5时,其荧光发色就会受到抑制,造成处理织物白度不够的情况。

如果用冰醋酸调节PH值,由于人工操作不标准,时常有加酸过多导致布面PH值过低而导致布面白度不够;冰醋酸渗透力不足,渗透不均匀,使布面PH值高低不同、荧光发色不一,从而产生前后及左中右色差的问题。

同时,用冰醋酸调节PH值,则定型时由于冰醋酸挥发使织物PH值升高,导致织物的PH值达不到标准。

柠檬酸有同样的缺点加过多也会导致布面PH值过低而造成荧光增白剂发色受抑制且影响强力。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工艺优化剂55工艺优化剂55有很好的缓冲能力即使加入过多也不会导致布面PH值过低,可以稳定地将布面PH值控制在6~7之间,解决了织物白度不够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棉针织物染色常见的问题有;强力下降、增白织物调PH值发生黄变、色花、色点、色渍、牢度不好等。

一、强力下降
1、漂白液中含铁、铜等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催化H2O2快速分解,使纤维脆损,从而使织物强力下降,甚至产生破洞。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氧漂稳定剂HOP与裂解剂HSA。

氧漂稳定剂HOP能够控制H2O2缓慢分解,即使在高Fe3+的情况下,也可使H2O2平缓释放,保护纤维,防止织物的聚合度下降、强力下降、甚至出现破洞。

裂解剂HAS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螯合性;能有效的去除前处理液中的矿物质,减少织物强力的损伤、甚至产生破洞的不稳定因素;能提高漂白织物或纱线的白度;提高毛效,提高织物的透染性,使颜色的色光纯正、鲜亮。

2、染色中和用酸或布面调PH值用酸对强力的影响
解决方案:用杭州多恩的中和清洗剂WAC
中和清洗剂WAC是深层中和织物布面的碱,中和后的织物放置过长时间或定型后也不会发生PH值上升的情况;不影响色光;不损伤织物强力,不腐蚀设备;没有气味,不生成盐,可以防止前处理织物上的残碱﹙前处理后中和不彻底﹚在染色时使染料水解而产生的逃色。

克服了冰醋酸缓冲性差、影响强力、冬天使用不便、刺激味大、残留酸味、与水中金属离子(如Ca2
+Mg2+)等结合后留在织物上造成色光萎暗及柠檬酸影响强力与色光的缺点。

二、增白织物调PH值发生黄变
市场上一般的棉用增白剂在PH小于5时,其荧光发色就会受到抑制,造成处理织物白度不够的情况。

如果用冰醋酸调节PH值,由于人工操作不标准,时常有加酸过多导致布面PH值过低而导致布面白度不够;冰醋酸渗透力不足,渗透不均匀,使布面PH值高低不同、荧光发色不一,从而产生前后及左中右色差的问题。

同时,用冰醋酸调节PH值,则定型时由于冰醋酸挥发使织物PH值升高,导致织物的PH值达不到标准。

柠檬酸有同样的缺点加过多也会导致布面PH值过低而造成荧光增白剂发色受抑制且影响强力。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工艺优化剂55
工艺优化剂55有很好的缓冲能力即使加入过多也不会导致布面PH值过低,可以稳定地将布面PH值控制在6~7之间,解决了织物白度不够的问题。

工艺优化剂55对布面碱中和均匀、彻底,前后和左中右色差也得以解决,且不伤织物强力,无气味。

三、色花、色点、色渍
1、染料问题:染料易聚集、溶解度差,配伍性欠佳,对温度、pH太敏感均易产生色花、色点及色差。

如活性翠兰、活性艳兰等
2、水质问题:水质不佳,造成染料与金属离子结合或染料与杂质凝聚造成色花,色浅等现象。

上二条的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工艺优化剂55
工艺优化剂55有很好的缓冲性、匀染性、分散性与螯合性。

可以中和前处理带碱与元明粉带碱,保证加碱前布面呈中性或弱酸性,防止提前固色。

有很强的分散性,防止盐析。

能螯合Ca2+、Mg2+、 Fe3+防止与艳兰、翠兰大分子结合形成色点。

实践证明工艺优化剂55可以很好地解决活性染料染色出现的色花、色点、头尾差、缸差,尤其是解决用艳兰、翠兰拼色色点、色花问题以及配伍性不好产生的色花问题。

能解决紫色、军绿、艳兰、灰色、咖啡等敏感色染色的色花和头尾差问题。

3、助剂泡沫太多,泡沫与染料结合成有色泡沫,沾在织物上形成色点
4、消泡剂破乳与染料结合形成色渍或色点
3、4解决方案:使用我司除气抑泡剂RU
除气抑泡剂RU有优良渗透性、极佳的抑泡性和排气性,不含硅,不会产生破乳,不会产生硅斑,耐酸碱,耐高温高压,耐剪切。

5、洗缸不净引起的色点色渍
深色换浅色经常出现色点色渍。

主要原因是:织物上的油剂、一些助剂破乳后留下的不溶于水的物质、染料里的一些杂质与残留
染料胶粘在缸壁上,与布接触形成色点、色渍。

解决方案:使用我司的设备清洗剂WMN
设备清洗剂WMN具有高效及高力洁净特性,强劲的去污力,强力的乳化及分散性能。

在印染厂中,无论各种染料、设备和金属器材以及不易接触的机器部分,亦能快速轻松的去除。

6、前处理不匀引起的色花
浅色斑:主要原因是前处理不均匀,有些部位的毛效不佳,产生一定的拒染性
未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