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之风的_才性论_成因_苗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11月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 ov .2005第21卷第11期 Journa l o f Jili n T eachers Institute o f Eng i neer i ng and T echno l ogy (Socia l Sc i ence Ed iti on)
V o l 121N o 111
[收稿日期]2005-09-20
[作者简介]苗 绿(1984- ),女,四川成都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2003级本科生。

清谈之风的/才性论0成因
苗 绿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关键词]清谈;才性;成因
[摘 要]盛行于魏晋士大夫之间的/清谈0,与汉末/清议0并无先后的承继关系,人人清谈并且清
谈易、老、庄的玄理,只是出于士子展现才性的需要。

而这样的需要,正与两汉选举乡里路线的废弃、选举之权落于名士之手密切相关。

[中图分类号]I20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042(2005)11-0074-04

/清谈之风起清议0的看法,是由近代几位学术大家定的调。

如陈寅恪先生在其5逍遥游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6和5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6两篇文章中,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大抵清谈之兴起由于东汉末世党锢诸名士遭政治暴力之摧压,一变其指实之人物品题,而为抽象玄理之讨论。

0又如汤用彤先生5读人物志6说:/魏初清谈,上接汉代之清议,其性质相差不远。

其后乃演变为玄学之清谈。

0再如唐长孺先生5清议与清探6说:/所谓清谈的意义是雅谈,,,主要部分是具体的人物批评。

0再如王仲荦先生5魏晋南北朝史6下册之5从清议到清谈6一节,也基本沿陈寅恪先生之意而来。

就笔者所见,讨论/清谈0一事能与/清议0断开来说的,早些年有宗白华5美学散步6之5论3世说新语4和晋人的美6,有钱穆5国学概论6中5魏晋清谈6之一节。

其中钱穆还以/个人自我之觉醒0作为/清谈0之起的原因。

这一说法,又为钱氏的高足余英时5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6所承继和发挥。

余英时在他的文章里还得出这样的结论:/汉末名士之清谈,除人物评论之外,固早已涉及学术思想之讨论矣。

0此外,唐翼明先生在其5关于魏晋清谈研究中的几个问题6一文中,将/清
谈0之起,推源于太学的/游谈0之风,同样显示出为/清谈0之起别寻因果的努力。

笔者既不同意占主导地位的旧说,同时对现有的新说,同样不满意。


让我们从/清议0何以不足成为/清谈0的诱因说起。

这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清议0。

所谓/清议0是后汉时期盛行的清流社会舆论,它是一种人物品题,既关乎政治,又不限于政治。

/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0(5后汉书#党锢传6)涉及的是范滂和宗资的官声,是政治性的。

/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

犯上难,摄下易0(5世说新语#品鉴第九6)也是政治性清议。

但像/天下规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弓,天下俊秀忘叔茂0,就既关涉政治,也关涉人品,而/五经无双许叔重0(5后汉书#许慎传6)则只是就一个人的学问所作的品题。

不难看出,清议所标举的是官声,是学问,是人品,儒家的色彩浓厚。

那么,照理说它能引起的,就应是人品学问方面的生活实践,为何却引起了后来以展示风流为目标的清谈呢?
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观点,是清流之士遭受汉末政治上的打击,因而由实际的人物品题转入玄理的清谈。

按这样的说法推论,应当看到两种情形:一是将原先清议的内容隐晦。

可是,这与魏晋
74
2005年11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11期
清谈的实际相违背,魏晋清谈以/三玄0和/才性四本0为主要内容,从这些清谈内容中找不出将原来人品、道德和学问的品题隐曲了的痕迹。

二是由清议走向清谈玄理,是迫不得已,非本心兴趣使然;既然是迫不得已,当迫不得已的外在压力消失后,就应恢复原状态。

可是,党祸发生没有多久,汉王朝就崩溃了,再过不久,就有陈先生所认为的司马氏/颠覆魏鼎,取而代之,尽复东汉时代士大夫阶级统治全盛之局0之事的发生了。

可是,士大夫却并未从他们/迫不得已0的/玄理之讨论0中转回来,清谈之风反而是愈演愈烈。

道家玄理的清谈高潮,不正是晋代的现象吗?
再者,从形态上说,清议是一些歌谣之类的文句,显示的是社会舆论的呼声;清谈是士大夫之间一种论辩形式。

两者差异不可以道里计,怎么可以有前后相承继的关联呢?

那么,清谈之风的起因是什么呢?答案只在后汉选举的规制里找寻。

清谈之风所以养成,端在选举察人之术中有引起这一风尚的因子,这可以由5人物志6这本两汉以来察人之术的总结性著作中看出,5人物志#接识第七6说:/欲观其一隅,则终朝足以识之,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后足。

何谓三日而后足?夫国体之人兼有三材,故谈不三日不足以尽之。

0 /三日之谈0实可理解为/观辞察应0的具体手段。

/三日谈0之/谈0,是考试的科目,它是指挥士子向何处努力的磁力棒。

清谈之风之所以成为士林压倒性风气,就在这/观辞察应0的/三日之谈0,它实在可以被视作一个清谈时代成就的根因。

这里,还暗藏着一个重要问题,/三日之谈0何以成为全面了解和选拔/国体0的手段呢?选举或曰察举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原选举之义,本注意乡间清议,孝子廉吏之选,依据即在乡间舆论,名声特大者又有所谓公府征辟等。

以西汉初/孝悌力田0和/孝廉0而言,如无乡里、同事的评价,根本就不能成立。

乡里的/清议0即使到东汉末世,仍保存其遗意。

汉代以乡间舆论而选举,立意在激发世人的德行,不失为一种良法美意。

然而,在官僚社会,这样的良法美意能走多远,实在是个问题。

大体而言,到东汉,特别是中后期,选举之法已经败坏了。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异居0之类的民谣即是证据。

败坏的原因之一,就是乡里路线的背弃及与此相伴的官僚阶层在选举上一手遮天。

士子脱离乡里路线,在游走中寻找机会的浮华之风的形成,也就不难理解。

选举不实的问题突出了,于是有左雄的改革,限制选举年龄以及增加考试内容等,但这并未改变选举官僚独大的现象,李膺家成为士子的/龙门0,李膺身边的符融、郭林宗以知人见长,向来是美谈,观5后汉书6所载郭林宗/知人0的那一套,或依一时奇特的行动,或依只言片语的精彩,完全是一套名士的格式。

乡里路线的背弃便是士子游走投靠之风的煽炽。

脱离了乡里路线,公卿名士察举贤才,除了可以看长相,即风神和容止)))这方面的内容5人物志6讲了许多,还能有什么呢?恐怕就剩下/谈0这一项了!
这又涉及5人物志6这部书的性质。

5人物志6何书?辨才性之书。

人们一般说它是两汉选举察人之术的总结性著作,可在这部/总结性0的书里,丝毫不涉西汉乡里清议内容的讨论,可知它所/总结0的,不过是乡里路线废弃后公卿名士察人术,而这察人之术又不外辨别才性。

如上所言,公卿的辨别才性,/谈0是个重要的方法。

于是,在5人物志6中,/谈0就是一个贯穿于/九征0、/八观0、/接识0、/才能0等各篇中的一条既粗且大的线索;不/谈0,上述的考察,都无从谈起,虽然/谈0之一字并非时常出现。

选拔人物既然要以谈为主要内容,士子们当然会将善于谈论,放在人生重要的位置上。

有人说清谈起于太学游谈。

太学的确是游谈的渊薮,但游谈之风绝不仅限于太学,而是遍布士林,这同样有士子出路上的原因。

西汉选官,有作为常制的选举,如举孝廉,也有辟召和征召等,而地方官多由/郎0出任,但从西汉后期开始,地方属吏,如功曹之类,也可以经过选举和辟召而出任地方官了。

也就是说,/郎0任地方的强势降低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地方豪强的势力增长相关。

因为许多地方属吏,多为豪强背景。

据何兹全先生研究,5汉书6中由地方属吏起家的人数占18%,而东汉则高达32%。

这是地方势力的抬头,于是到东汉后期,就出现了驱逐长吏之事。

同时,东汉规定,一般大臣去官要归回原籍,不得私归京师。

达官贵人的回乡,不能断掉他们与中央官场的联系,反而更有利于地方势力增强。

如此,像/汝南月旦评0现象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

/游谈0之风也自
75
苗绿:清谈之风的/才性论0成因
然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广阔的范围内漫延。

此一端至魏晋的清谈之士亦未放弃;另一端则是/道艺0,而/道艺0即学问、人格等等主观修养方面的高低深浅,外现在他人或众人面前的直接方式,就是谈。

5后汉书6卷535申屠蟠传6载:
郭林宗见而奇之,同郡蔡邕深重蟠,,太尉黄琼辟,不就,及琼卒,归葬江夏,四方名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互相谈论,莫有及蟠者。

唯汝南一生与相酬对。

既别,执蟠手曰:/君非聘则征,如是相见于上京矣。

0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为子可言也,何意乃相拘数乐贵之徒耶!0因振手而去,不复与言。

再举有道,不就。

黄琼的葬礼有这么多的人来聚会,这样的事情5后汉书6记载不少见,是当时的风气。

这里,申屠蟠的表现只是高人的做派,汝南生那副样子则现出的是常人常态。

六七千人中高谈无偶,在一般浮华之士,正是获取声价进而获取地位的阶梯,而这样的阶梯,正是后汉以来选举法承认的方式。

像申屠蟠这样以谈获得声价的现象,观5后汉书6所记,不在少数。

选人路线既经改变,/三日谈0以/观辞旨0,则实属必然。

明乎此,即可知/游谈0内容与/清议0相去甚远。

东汉后期的/清议0也还属于健康的社会舆论,/游谈0则是选举制度败坏的结果。

那么,此时的/游谈0究竟与日后的玄理清谈有什么关联?对此,5人物志6实际也给出了答案。

5人物志#才理第四6:
夫建事立义,莫不须理而定。

及其论难,鲜能定之。

夫何故哉?盖理多品而人材异也。

夫理多品,则难通;人材异,则难诡。

情诡、难通,则理失而事违也。

夫理有四部,明有四家,情有九偏,流有七似,说有三失,难有六构,通有八能。

若夫天地之气,盈虚损益,道之理也。

法制正事,事之理也。

礼教宜适,义之理也。

人情枢机,情之理也。

四理不同,须明而章,明待质而行。

5人物志6将世间的道理归结为四种,即/道理0、/事理0、/义理0、/情理0,前此选举是否严格照此划分不得而知,但既然这样分,就一定有其依据。

毫无疑问,以各种/理0来/接识0各色士子,无非是考核其才性高下和论理能力的偏全。

人因气质才性不同而适宜不同理的言说,能兼善之者,则为/通人0。

在一般人因才性限制,对四理(亦称/四明0)各有分宜,如是便有/道理之家0、/事理之家0、/义理之家0和/情理之家0之别。

如何分别出具体之人适宜何理何家,除去选拔者与被选者间进行论难(也就是清谈)之外,就别无他法了。

所以,5人物志6在讨论对/四明0的论难时,还归结出/三失0、/六构0等失误的状况,其目的不外乎指导主选者更好地以辨理的方式来观察被选者的才性。

这里应特别注意被列为/四理0之首的/道理0,它是形而上的理,讲天地盈虚,正是道家之所长。

玄学清谈发展的最高处,也正是关于/道理0的智悟。

然而就/清谈0而言,其内容本原不止玄理。

5晋书6卷435王戎传6载:/朝贤尝上巳禊洛,或问王济曰:-昨游有何言谈?.济曰:-张华善说史汉,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王戎说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

.0说明清谈的话题很广。

然而,清谈内容最终以5易6、5老6、5庄6和才性论为其主要内容,与士大夫观念意识占据了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有关。

一部总结国家人才选规则的著作,居然以/道理0居/四理0之首,5人物志6的时代性是再清楚不过了。

同时,/四理0论难以辨才性,又与/四理0本身的难度有关。

惟其有难度,才能考验出一个人的才质和悟性。

两晋的清谈高水平的标准是/正始之音0,如5世说新语#文学第四622条载殷浩、桓温、王濛、王述、谢尚等在王导处集会,/共谈析理0,王导与殷浩/共相往反,其余诸人略无所关,既彼我相尽,丞相(王导)乃叹曰: /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至于辞喻不相负,正始之音,正当耳耳。

0而所谓的/正始之音0,正是那些具有真正的哲学才俊王弼、何晏及嵇、阮等畅发玄理的清言。

然而,何以知道刘劭以/四理0验/四明0,不是他那个时代的新创,而必定是后汉以来察人之术的总结呢?士大夫间交往,注重谈理,是早已有迹可寻的事实。

5后汉书6卷495王充传6注引5袁山松书6曰:/充所作5论衡6,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

0同条材料还记载着王朗也因得此书而/才进0的事。

5论衡6何书?思想之书,理论之书。

蔡邕、王朗因玩此书而清谈大进,必是得其独立思考精神之沾溉,当时谈风中有一个/理0字的事实,是可以宛然而见的。

又5后汉书6卷805郦炎传6:/言论给捷,多服其能理。

0这里标出一个/理0字,也颇可说明问题。

士大夫/道艺0相交际之时,其/谈论0如不是在/理0上争一个胜负,又能是什么呢?5人物志6/四理0之中以/道理0为先,实际上早在汉末的仲长统5乐志论6
76
2005年11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11期
那里,就已将/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

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0这样清雅之事,视为高级的生活理想了。

如此,到刘劭作5人物志6时高揭/四理0,就不是空穴来风,而必有其往事前尘。

综上可以说,清谈之风所以在汉晋之际大兴于世,是由于脱离的乡里路线的选举之术中有/三日谈0的规制;清谈之风所以向着玄理的方向延伸,也是因为/三日谈0的规制中有考核/四明0的要求。

归结为一点,就是后汉的选举有着在/谈0中辨别才性的要求。

乡里路线的察举之术,正是清谈之风兴起和特定路向的磁场。

魏晋玄学两大主题,一是以5易6、5老6、5庄6/三玄0为内容的玄谈,一是/才性四本0,即/才0与/性0的离、合、同、异关系为内容的才性论。

/三日谈0是辨才性,谈/四明0之理,也是辨才性,有意思的是居然/才性论0也成了/清谈0之一目,也出现了殷浩那样在清谈才性问题上/汤池铁城0的人物!此无他,只因/才性论0所关诸问题的抽象而玄妙。

/知人则哲0的古训,已经表明观人的难度,就在刘劭为察人之术总结着/三日谈0的经验时,才性离、合、同、异的/四本0之说,也悄然兴起,体现着人们对察人之术的反思,显示出世人对察人不易的体察。

但是,当它作为一个/清谈0之目出现的时候,实际上早已和具体的察人举人脱离关系了。

只因其具有理论上的玄妙,只是因为谈它就像辨/四理0一样可以见出人的玄智。

唐长孺先生在5清议与清谈6中因两晋清谈中有此一项,而视之为/清谈0从/清议0中出的证据,是应予商榷的。


不论是/三日谈0,还是辨/四明0,还是清谈才性论问题,都是在显示谈者的才性。

本文名/清谈之风才性论的成因0,/才性论0三字,只取/辨才性0的意思,而与/才性四本0无关。

表面看来,在两晋特别是东晋门阀政治盛行的时代里,这样的清谈都没有多大的必要。

因为绝大多数的清谈家都是当时的显贵,在政治上已牢牢地控制了政权,所谓/平流并进,坐致公卿0,他们似已无须由清谈以见其才,以取得仕进的资本了。

然而,清谈以见才性的风尚,依然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只是所谓历史的惯性作用?绝对不是。

这里有一个易于产生模糊的地方,就是世家大族的掌权,并不意味着某一家一姓永远铁定地大权在握。

实际上世家大族之间也有竞争和倾轧。

就是在东晋这一/王与马共天下0的时代里,与琅琊王分享权力的还有庾氏、桓氏、谢氏、太原王氏等等。

在一个门阀的大家族之内,也是/重门第兼重人物0,/当轴士族在择定其门户的继承人时,往往兼重人才而不专重嫡嗣0。

这是由多家门阀并存的压力造成的,它激发着一姓家族代有人才,也保证了清谈以别才性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寅恪1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M]1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21
[2]汤用彤1魏晋玄学论稿[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
[3]唐长孺1魏晋南北朝论丛[M]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社,20001
[4]王仲荦1魏晋南北朝史(下册)[M]1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01
[5]李建中,高华平1玄学与魏晋社会[M]1石家庄:河北
人民出版社,20041
[6]余英时1士与中国文化[M]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
[7]唐翼明1魏晋文学与玄学[M]1武汉:长江文艺出版
社,20041
[8]牟宗三1才性与玄理[M]1台北:学生书局,20021
[9]何兹全1中国古代社会[M]1北京:河财人民出版社,
19911
[10]田余庆1东晋门阀政治[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
[责任编辑:欧喜军]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