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殊途到同归:简·奥斯汀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之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管人类历史是由女性和男性共同构成, 两者之间本应是相互需要, 相互依存、互补的关系, 但是, 自从进入了父权社会, 人类历史却违背了两性协调发展的关系。在父权社会里, / 人类文明的整体构架是极不完善的, 它只是一座按照男性的意志而构筑起来的大厦) ) ) 它的顶端永远飘扬着男性的旗帜, 它的钟声永远为男性鸣响, 而女性则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和文化习俗上深受男性的全面压抑。但当历史进入到18 世纪末19 世纪初, 在欧美等国家文学领域诞生了一批向这千百年来似乎不可变更的历史宿命发出挑战的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独有的视角、暗藏锋芒的笔触悄无声息地对男性霸权进行着抗争, 后人称之为女性意识或女性主义思想也随之滥觞。欧美国家的女性意识思想在20 世纪的中国女性作家当中得到继承与发展。简#奥斯汀是早期欧美国家具有女性意识的典型代表, 张爱玲则是20 世纪中国女性主义作家的集大成者。对她们的作品进行分析, 有利于我们了解早期女性主义作家与20 世纪女性主义作家对于女性意识的因承关系及其发展变化。

一、简#奥斯汀与张爱玲小说的共同旨趣女性意识

简#奥斯汀的作品在世界女性文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 其作品的影响力在她所处的时代也是独一无二的。正如女权主义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所言: / 在所有伟大作家当中, 简#奥斯汀是最难在伟大的那一瞬间捉住的。简#奥斯汀一生共创作了6 部作品:5理智与情感6 ( 1811) 、5傲慢与偏见6 ( 1813) 、5曼斯菲尔德庄园6 ( 1814) 、5 爱玛6 ( 1815) 、5诺桑觉寺( 1818) 和5劝导6( 1818) 。作为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一位观察敏锐, 感情丰富的女性, 奥斯汀对爱情、婚姻及其它各种复杂的两性关系的描写虽然琐碎, 但却从女性的视角尖锐地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 传递了女性为争取男女平等而抗争的呼声。然而, 由于历史的局限, 奥斯汀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背叛父权社会的先锋意识和她在与传统的道德交锋时所表现出来的妥协, 却又构成了她作品中含蓄、蒙昧的女性主义色彩。无独有偶, 中国作家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也多以婚恋生活为题材, 就像台湾著名学者夏志清所说: / 作者翻来覆去多吟唱的, 无非是不幸的婚姻。张爱玲婚恋题材的作品尽管没有占据当时文学第一位的位置,却拥有一支最能挖掘女性内心世界、探讨女性生存本

的笔。同是女性作家, 奥斯汀与张爱玲和其他女性作家一样在作品中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刻画人物, 文笔犀利, 女性意识鲜明。但由于她们分属于不同的时空, 女性意识的发展水平各异, 因此, 造就了她们在小说中对女性形象所表达的方式差异。

( 一) 温和与变态: 奥斯汀与张爱玲小说

女性形象对传统文本不同的颠覆方式19 世纪前后, 资本阶级虽然已经在欧洲政坛上渐露头角, 其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 自由、平等0 的思想虽然已广为传播, 但是, 源于父系社会以来的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压制关系却丝毫没有淡化, 而且那种认为女人生来就是从属于男人的观念还越来越顽固地被包括女性在内的大多数人们所接受。在传统文学文本当中, / 谦卑、/ 顺从也被描述成为当时妇女所背负的全部道德内容。但是作为西方历史上初步具有女性意识觉醒的奥斯汀, 却并不完全屈从于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我们从她的小说中可以看到, 她对于传统中的那些由男人们定下的/ 顺从0美德并不是全盘接受, 并对这些所谓的/ 美德发起了无声的抑制, 并为理想中的女性树立正面的形象。如5傲慢与偏见6中的伊丽莎白, 不顾体统, 单独步行三里路, 冒雨探望生病的姐姐。伊丽莎白为何放弃马车) ) ) 这一男权贵族认可的日常交通工具, 而选择单独步行的方式去探望姐姐? 用女性主义和解构的眼光来看,这是作者对千百年来/ 男权话语0中女性行为设置的一个重大挑战和表达女性对自我选择权利的一种诉求。同时, 奥斯汀还通过小说人物形象的叙述来建构自己的言语模式, 从而对数千百年来根植于传统文本中的父权话语的合法性进行挑战。然而, 与奥斯汀笔下从正面树立的女性形象相比较, 张爱玲则更多的是从负面来刻画无奈被动和心理变态的女性。如5金锁记小说中的曹七巧, 面对着残废的丈夫, 面对着兄弟妯娌乃至佣人们的鄙夷, 情欲的躁动,

心灵的空虚, 导致了她极度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的纠缠、挣扎逐渐使她的心灵发生了畸变, 丧失了本能的母爱, 从而主使她残酷地逼死了儿子长白的媳妇, 又费尽心机地拆散了女儿长安的婚姻。又如十八春6 中的曼璐, 为了拴住姘夫不惜设计陷害妹妹, 以毁掉妹妹的一生幸福为代价。这种物欲挤压下女性畸变的心灵还体现在小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 一个疯狂到利用亲侄女的青春去猎取年轻男子作为自己的调情对象, 以放荡、淫乱的、变态的生活方式打发时光。张爱玲就是这样以冷峻的目光展开对女性生命的内审, 不动声色地刻画出一个个没有爱的女人疯子般的心理和行为, 就女性意识的成长而言, 张爱玲更能颠覆传统文本所宣扬的安分守己、贤淑达理的女性形象。

(二) 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控诉: 奥斯汀

与张爱玲两极化的婚恋描写取向在西方话语中, 从思想到语言都始终贯穿着一种男性中心0 和/ 男性优越0 的意识, 妇女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和玩物, 缺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婚恋观上, 当时的英国社会, 父母为子女选择配偶的首要条件是家产和社会地位。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奥斯汀强烈抨击这种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 她呼吁, 女性要摆脱买卖婚姻的传统模式, 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伊丽莎白的婚姻观则充分体现了简#奥斯汀所推崇的女性自主追求幸福爱情的理想婚姻模式。在塑造伊丽莎白这一女性形象时, 奥斯汀赋予了她自觉的爱情追求, 并将其放在择偶的首要位置上我们可以从伊丽莎白的两次拒绝求婚的行动中探讨, 第一次是对表兄柯林斯的拒绝。柯林斯向她求婚时提醒她: 因为她财产很少, / 不会有另外一个人再来向你求婚了; 伊丽莎白却断然拒绝: / 你不能使我幸福, 而且我相信, 我也绝对不能使你幸福。第二次是对达西的拒绝。因为她认为达西对她的爱情不是真挚的, 只是贪恋她的美貌而已, 并没有认识到她真正的内在价值。可以说, 这是对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的嘲讽和挑战, 也是当时妇女要求自己的人格独立, 争取平等权利的呼声。同时,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奥斯汀旨在以女性的视点, 赋予笔下的/ 灰姑娘一种新意。她们已不是童话中等待王子唤醒的睡美人, 而是充满勇气和主见, 走出闺房, 大胆地直到/ 婚姻市场0 去选择丈夫, 寻找爱情, 能够/ 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张爱玲的小说更多的是通过对一个个女性现实的婚恋生活中的不幸和她们自身却安于这种不幸而不思反抗的悲凉故事, 来寄寓自己深刻清醒的女性意识的对/ 女奴0灵魂的痛苦拷问和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痛切反思, 其间蕴含着对生活在现代的女性思想中依然积淀着的传统封建思想意识的深刻批判。造成这些不幸的婚姻主要是经济因素和女性的奴性意识) ) ) 自甘依附于男性, 处处以男人为生活中心的病弱心理和奴性性格。身处20 世纪40 年代上海的独特条件下, 特殊的家庭背景, 母亲婚姻的失败, 种种际遇使张爱玲以女性内心的透彻审视对女性的理解包含着浓浓的叹息与悲哀。在她笔下, 关注了受压抑的女性对婚姻的追求和影响。婚姻与家庭中女性的传统角色, 另一方面又意识到女性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角色选择。我们从张爱玲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美好的爱情, 甚至看不到真正的爱情。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女性清醒的认知, 张爱玲对于当时社会的堕落与腐朽无可奈何, 深知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改变社会现实。她看到了现实, 却找不到出路。于是,她把对婚姻、爱情乃至对整个人类、人性的失望转归于对眼前能见的、抓得住的物质的喜爱。她悲哀地认为人性自私, 社会无可救药, 与其叛逆, 不如成为其中的一员。这就使她逐渐选取了对社会归附的价值取向。总之, 奥斯汀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只是西方女性运动早期阶段的萌芽表现, 相比较之下, 张爱玲笔下的两性关系更能挖掘人性本质, 在批判女性自身的心理误区和人格缺陷的同时, 促使女性要突破自我, 积极寻求一条自我救赎之路。可以说张爱玲的女性意识更加接近近代女权主义思想。

三、结语

在现实生活当中, 简#奥斯汀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人: 一个没有独立经济地位, 几乎终生依靠男性亲属( 父亲、兄弟) 维持生活的未婚女子。张爱玲则是一位饱尝过旧式婚姻造成父母离异所带来的家庭痛苦的女作家。她们的生活经历使得两位作者借助文学创作来抒发对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