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大师作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
小咖啡馆里的情侣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1933
在艺术当中,摄影是侵入者,是一个扰乱其他艺术和谐性的不统一记号。
我要我的对象尽可能地觉醒, 完全知道他是在参与一件 艺术事件,一项行为。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
两个资质:即对这个世界、人与生命体的不 倦的好奇心和精致的造型感觉。” --布拉塞
爱德华.韦斯顿 Edward Weston 美国 1886-1958
一开始,爱德华.韦斯 顿将注意力集中在微观世 界,常拍摄蔬菜、昆虫、 水果、贝壳之类平凡事物 的表面质感和形态。
《青椒 第30号》
1927年,韦斯顿在访问 一个画家朋友时,他带回了 一批贝壳。他对它们进行长 时间的曝光,试验各种可能 想到的组合安排,布光,运 用背景。这些贝壳照片带着 一种强有力的形体感和神秘 的内在生命。这使得它们跟 以前出现过的静物照片具有 了显著的区别。
《市政厅前的吻》 (1950年)
《目光》
《地狱之门》
《单身汉的白日梦 》 (1952)
《往事今昔》
《心不在焉》 (1949年)
"日常生活里的奇妙情景是最动人的。你在 街道了不期而遇的事情,哪一个电影导演也不可 能在镜头前给你安排出来。"
--杜瓦洛
杜瓦诺热爱巴黎,热爱生活在他周围的平民百姓,是一 个平民摄影家。他喜欢跟普普通通的市民们在一起泡酒店, 喝咖啡,谈天。人们不但不怕杜瓦诺身边的相机,甚至还心 甘情愿地充当他某些镜头中的模特。杜瓦诺说:"我喜欢平 平常常的老百姓,尽管他们身上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但我并不在乎。我们会在一起谈得融洽,挺热乎,亲如一爱 "。在跟这些平民百姓来往和接触中,杜瓦诺挖掘出一幅又 一幅精彩的杰作。
罗贝尔.杜瓦诺 Robert Doisneau 法国 1912-1994
"我终于获得自由,可以献身 于我一心热爱的摄影事业了。 对于过去虚度的时间,现在要 努力收回。" --罗贝尔.杜瓦诺
“他总是用一种温柔的、幽默的眼光注视着 他周围的芸芸众生,用同情的态度加以刻画。 因此他的作品不但具有幽默感,同时还给人 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
女孩儿 在赫尼街和甘冈普瓦街的一角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
《夜之巴黎》
(ParisByNight)
《夜之巴黎》
(ParisByNight)
安德烈.柯特兹 Andre Kertesz 匈牙利 18941985
作为现代摄影的一个拓荒者,各种截然不同
wk.baidu.com
《统舱》1904年
奥古斯特· 桑德 (august sander,德,1876—1964)
《铁道员》1910
这些人们,从小我就熟悉他们的生活……因此一开始时,我就从个别 类型的村民当中,看到一种相同的典型,那是人类品质的记号。 --奥古斯特· 桑德
《威斯特伍德的农妇 》1912
《年轻的农民》1913
《正在演奏的音乐家 》 1918
《威斯特伍德乡下的一群孩子》 1920
《波希米亚人》1922
奥古斯特· 桑德在大部分艺术家 争着发表他们政治信念的那十年间, 宁愿描绘自己看到的非政治的世界。 他是个摄影家,决定以既不 嘲笑又 不过分推崇的客观态度,拍摄整个日 斗曼民族的众生相,作为他的终生事 业。
《漫画家雷蒙.沙维纳 》 (1950年)
《毕卡索的早餐 》 (1952年)
《不许照 》(1952年)
《还不下课!》(1956年)
《顽皮的孩子们》 (1934年)
《诗意的乞讨》(1953年)
他热爱巴黎、热爱 生活,跟普通的市民一 起泡酒店,喝咖啡,谈 天。他喜欢在平民百姓 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 趣的瞬间,总是用一种 温柔的、幽默的目光注视着周围的芸芸众生,用同情的态 度加以刻画。人们不但不怕他的相机,还甘心情愿地充当 他镜头中的模特。他的作品不但具有幽默感,而且给人一 种特别的亲切感,带有典型的法国式的人文主义烙印。
《爆炸的受害者》1930
《社会主义领导人》1929
《高中毕业生》1927
《科隆的清洁女工》1927
《科隆的中产阶级夫妇》1928
《农家女孩》1928
《的士司机》1929
《柏林的运煤者》1929
《女雕刻家》1929
《科隆的银行出纳员》1928
《码头工人》1929
桑德所拍的个人照片片几乎都有一种:“我是民族的一份子,不只是 个人而已”的意味,而他多人的照片更是加强这种“人类族谱”的特 质。
久拉.阿拉兹.布拉塞 Gyula Halasz Brassai 法国 1899-1984
“我从来就没认为摄影是一种艺术。 在艺术当中,摄影是侵入者,是 一个扰乱其他艺术和谐性的不统 一记号。摄影带给我们一些什么 呢? 是一口新鲜空气、一股强烈 的现实味道?它给予事物的几乎 是一种实体的表现,摄影完全更 新了人和宇宙的关系。在摄影发 明之前,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不是 经过无穷尽的艺术来传达给我们。 而这个世界不期然的被相机捕捉 着而泄漏给我们。”
《终点站》1894年
在终点站.他等候了几个小时,拍摄下在寒冬中奔波的 人与马的形象。真切的现场感与人的生动性以及动静结合 的瞬间形象都是摄影彰显独特而且又充满形式美感。于是 这幅作品被人们视为“摄影是独立的艺术”的标志性作品。
《终点站》1894年
斯蒂格罗茨在提出纯粹手段进行摄 影创作的主张同时,不断实践来验证自 己的主张,他认为,要使作品具备艺术 品格,不仅拍摄时要选择最佳构图、等 候最佳时机.而且在冲洗、印放、制板、 印刷等方面,都要追求高质量,绝不用 绘画手段加工.用纯粹的摄影手段去获 得具有艺术效采的照片。 这幅作品是他又一次成功的实践。 室内的光线干变万化,作者等到室内出 现一种图案式的戏剧效果时,及时地拍 摄了下来,作品展现的虽然是日常生活 的小景,但充满了沉静的美感与神秘的 诗意,因此,多次被世界各国的摄影书 刊发表.成为摄影艺术的经典。 斯蒂格罗茨深知个人的力量势单力 薄,因此他十分重视用团队精神去实现 主张。他创办了《摄影作品》杂志、发 表评论文章及有关的艺术与摄影的动向。 他还在纽约创办“291”展览厅,为年轻 的摄影家施泰肯、埃文斯、斯特兰德等 人举办展览,开一代摄影自立之风。
1927《壳》
1927《壳》
1930《洋蓟》
1931《甜菜》
1929年,韦斯顿来 到了加利福尼亚西海岸 的洛沃斯岬。在这个远 离尘嚣的地方,他发现 在大自然无比丰富奇妙 的现实中,有他拍不尽 的题材。 为了充分凝住事物 的质感,追求阳清晰、 最细腻的影纹效果,他 采用最小的光圈“F64”, 并与亚当斯等组成了 "F64"小组,倡导通过 集中精神观察事物的表 面质感与形态来触及生 命的核心。
《葆拉》1883年
《葆拉》1883年
《读信的女郎》詹纳斯 维米尔 1658
·
斯蒂格罗茨
在纯粹主义摄影主张下创作出的作 品,给人们的视觉欣赏带来一种全新感 受.令人们感觉画面像生活一样真切。同 时又令人感到,无论是构图、光影。还 是人物的布局都有绘画般的严谨。令人 在视觉中产生美感。 在旅途中,作者发现了这一个有层 次的场景。但他走到三等舱时,看到舱 上舱下拥挤的旅客被在光线照亮的甲板 分开,而人们又因身份、年龄、性格的 不同而各具姿态。于是,他选择好位置, 确定了拍摄点按动了快门。 这幅经典作品的魅力在于,首先是 向人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通生活的 一面.„真实’成为作品第一感动点。再者, 在于作者有意追求摄影造型必有的光影 表现力、构图表现力以及瞬间表现力。 从而使作品不等同于生活。 这幅经典给我们极其重要的启示- -摄影艺术是观察艺术、发现艺术。生 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热爱生 活、观察生活.就会有不尽的美供你选择. 供你拍摄。
的表现手法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柯特兹的每张照片都充分显示了艺术与生活 融合一体的境界。他喜用多变的几何形态来 结构画面弥补着痕迹地通过各种形态的交相 辉映,强化光影的神秘效果,在人们的心中 引发一种微妙、丰富的心理感受。
柯特兹有着对伟大的摄影家来说必不可少的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
“夜晚给人们以联想,让人心绪
不宁,它使我们释放出一些在白 天被理智所驾驭的力量……我喜 欢这些能让光线自由表达的夜晚 奇异景象。”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
《夜之巴黎》 (ParisByNight)
《夜之巴黎》(ParisByNight)
韦斯顿常拍人体,只不过他的人体 照片里都没有人的情绪,连脸都不 露。美妙的胴体与造物主的其他作 品一样有着令人惊讶的质感与形态, 并吸引人长时间地注视,直到看出 外形下面不可思议的内在精神。
斯蒂格罗茨--美国摄影之父
摄影走机械写实的路被人轻视,走画意主义的路被人视为奴婢, 走自然主义的路被人看作生产“图片垃圾”,那么,摄影到底应该 走什么路? 19世纪末,在欧美,一些从事摄影的艺术家苦苦寻求出路。由 于观念的改变与科技进步提供了越来越迅速精细再现影像的可能, 一种以“纯摄影”来追求照片具有独特的、强烈的艺术效果的主张 被提出来。 在德国柏林学习后回到美国纽约的斯蒂格罗茨是这种主张的倡 导者。他面对美国的现实不仅看到了海因等摄影家所拍摄的真假与 善恶,而且认为现实中有摄影美感与形式构成的源泉。为此他在拍 摄时,十分重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他“一生都在严格地考证相机、镜头和感光剂的基本性质”, 力图“将那些献身于画意摄影的美国人松散地组织起来,通过努力 使人们认识到画意摄影不是艺术的陪衬,而是表达个人的一种独特 的手段》。”
《舞蹈演员》1929
《嘉年华上的人群 》1930
《马戏团表演者》
奥古斯特. 桑德
桑德把对别人的尊敬,视为自己最重要的原则——诚实。冷静和诚实 正是桑德洞察力的主要因素,他从不去捏造对象,他所努力的就是:要使 自己的同胞,能在脸孔上焕发出民族的血源,而不去故意使别人看起来有 特别的意识形态。 反观我们的一些摄影创作,经常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行加诸对象当中, 我们从一些照片中很明显地可以感觉到对方是多么嫌恶被摄影者任意攫夺。 这样的作品,被作者自己解释成现代人在空虚生活中的愤怒表现,是强辞 夺理的。唯有对象真确的在表现生活压力的情景,才会使作品掌握到那种 力量。摄影需要诚实的对人对己,才会成为时代生活的见证工具。
《警官》1926
《一个画家的妻子》1926
《铁匠》19226
《大篷车里的女孩》1929
桑德尽量在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当中,抓住同一血源的内涵。 他在不同的脸孔、异样的眼神、差别的姿势和互异的裁切构图当中,都表 现了日耳曼民族的骄傲、倔强、严肃、不轻易放松自己的同一品性。他们 都背负着同样的传统包袱、在压力下有着同样深沉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