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地质的实习报告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1 目的任务
本次实习的目的任务主要有:
(1)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地质情况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2)加强填图工作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培养观察和描述地质构造现象和分层标志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和团队分工合作、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1.2 时间安排与工作
实习总时间从9月30日—11月13日,分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数字化阶段,踏勘阶段,填图阶段,报告阶段,日程安排见表1。
表1 日程安排表
其中野外填图实习工作共14天,分为填图区外围路线踏勘、实测地层剖面、填图区内GPS定点描述、节理统计、野外能力考查等几部分。
1.3 学习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次实习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项目有:野外踏勘;填图区内地质现象的了解;数据化工具的使用;实测地层剖面;野外填图;构造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岩石、矿物及化石的观察辨别;野外资料综合整理;地质报告编写。具体的要求和内容如下所述:
1.3.1 野外踏勘
学习掌握:(1)点的记录内容和记录格式;(2)信手剖面图和素描图的绘制;(3)踏勘区的岩层的分层标志;(4)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基本特征;(5)沉积岩的分层特征及接触关系(6)岩浆岩与围岩的三种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和断层接触)关系;(7)几种劈理观察(劈理折射、层间劈理,流劈理);(8)硫化物的矿化现象等。
了解踏勘的目的及测区的区域地质概况,掌握踏勘路线的选择和踏勘方法。逐步培养对构造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踏勘范围西起海洋山九牛河油麻石,东到都庞岭林场,北起牛塘,南到农机校,东西约12千米,南北约3千米。
1.3.2 填图区内地质现象的了解
学习和掌握:(1)填图区内出露地层的主要岩性和分层标志;(2)岩石特性和表生植被的关系;(2)填图区内断层的的观察方法和确定;(4)填图区域的确定;(5)向、背斜位置的确定等
填图范围西起西山坪,东到灌阳县城,北起池家坝,南到农机校,面积约4平方公里。使同学们了解填图区内的大概情况,为后期的野外填图做好准备。
1.3.3 地学工具的使用
学习和掌握:(1)学会使用Mapinfo进行地形底图的数字化;(2) 学习GPS的基本知识及使用GPS定点;(3)使用Mapinfo进行区、线、点的绘图和编辑;(4)学习和使用RS进行辅助填图。
数字化填图方法不仅是图幅更形象直观,也提高图幅质量和填图效率。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1.3.4 实测地层剖面
学习掌握:(1)实测地层剖面的选择和测量方法;(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3)地层界面的特征及填图单位的确定;(4)岩石(化石)的识别和鉴定;(5)标志层的确定;(5)样品和标本的采集编号;(6)地层剖面资料的整理及剖面图和综合柱状图的编制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野外分工协作能力;岩石识别、鉴定能力;资料整理和制图的能力等。
1.3.5 野外填图
学习掌握:(1)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的布置原则方法;(2)观察点的确定、描述及运
用“V”字型法则勾绘地质界线;(3)认识各种构造现象的观测、描述和形成机制的分析及相互关系;(4)野外资料的整理和地图的绘制。逐步培养独立及分工合作能力和对测区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填图使用1∶1万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填图不仅采用传统填图方法,还采用了数字化填图方法和工具。定点采用GPS仪定点和传统的地形地物定点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工作工作的效率还使图面更加美观。
1.3.6 构造观测和分析
学习掌握:(1)沉积岩的原生构造;(2)地层接触关系;(3)小型褶皱的观测,褶皱几何要素的测定;(4)断层的观察、断层性质、产状、规模的确定;(5)节理的观察、统计及节理图的编制;(6)劈理、线理、劈理折射的观测;(7)掌握小构造与大构造的关系、运用小构造推测大构造的方法。巩固和提高综合观察和分析能力。
1.3.7 岩石、矿物及化石的观察
学习掌握:(1)野外主要岩石类型的肉眼鉴定、描述及定名方法;(2)了解主要化石特征、化石组合及时代意义。
1.3.8 资料综合整理、地质报告编写
学习掌握:(1)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整理;(2)地质发展史、沉积发展史的分析方法;(2)测区地质地形图、图切剖面图、构造纲要图、节理玫瑰花图的编制;(3)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培养综合分析、地质制图和专业表达的能力。
1.3.9 野外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实习使我学会了很多,也是我懂得了很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基本上完成了本次实习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获得了很多的经验教训。表2 列举了实习期间野外完成的工作量
表2 野外完成工作表
项目单位数量
野外工作天14
填图面积Km2 4
实测剖面条 1
观察点个126
岩石标本块30
化石标本块7
节理统计条120
1.4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东边缘,地处东经111°07'-111°10',北纬25°28'-25°31',属广西灌阳城关管辖。县城有公路与周边各县相通,距湘桂铁路的全州、桂林站分别为60和159km。灌(阳)—百(里)二级公路自北南通过灌阳,向北经全州石塘镇在兴安百里村与322国道相接可达湖南;向南经过栗木镇在阳朔县城与321国道相连可以抵达广东;有省道与湖南道县直接相通。各实习点均有乡、村公路通行,交通比较方便图1。
图1 灌阳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灌阳县像一片弯曲的桂花树叶,镶嵌在海洋山与都庞岭山脉之间。东面与湖南道县、江永相连,其它三面与同属于桂林市辖区的恭城、灵川、兴安、全州接壤,总面积1863平方千米。有大小河流47条,主要河流为湘江西域支流灌江,全长144.23m,由南向北流经测区东沿。江水清澈,水流较急,部分河段可通航,有利于筑坝引水,灌溉农田;江中河砂资源丰富。次要河流为南西--北东向的九牛河, 河水清澈见底,水量虽然不大,但却是沿河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之源。
由于灌江水的滋润,灌阳县建县较早。西汉文帝前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建县,始称观音县;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改称灌阳县,一直沿用至今,现属桂林十二县之一。灌阳城人口约2万,以汉族为主,兼有壮、瑶,生习无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广阔。
灌阳实习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灌阳县城周边地区,区域地质踏勘路线西至九牛河油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