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精编课件).ppt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精编课件).ppt
• 昆体良有《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 • 理》)——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
精品课件
第一位教育家,第一部教育专著(教学法)
《雄辩术原理》和昆体良
精品课件
•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哪条 原则相一致?( C )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B.学而知之 •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D.温故而知新
C.家庭教育
2. 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
精品课件
教育属性
本质属性
社会属性
质的规定性
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生产
精品课件
管理
教育属性
• 3.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 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__________的社会活动。
精品课件
教育属性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选择、 判断)
• 永恒性; • 历史性; • 相对独立性
• (一)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二)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积极)和负向功 能 (阻碍)
(三)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预期)和隐 性功能(非预期)功能区分是相对的。
精品课件
选择题
四、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 社会
古代 社会
文艺 复兴 时期 欧洲
近代 社会
二十 世纪 以后
平等 简单
内容丰富
阶级性
理论指导
体制完备
封建 社会教育特征 等级性精品宗课件教性
功能扩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 以人性反对神性 • 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 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 • 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精品课件
近代社会教育
• 近代教育的公共化(国家加强公立学校的接管) • 近代教育的世俗化(教育摆脱宗教) • 学校教育的制度化(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 近代教育的法制化(依法治教)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 理论精讲 课件
4.曰补充:需要起源-杨贤江贤江多需要
— 交往起源-叶澜 叶澜想交往
练一练
1. [2019陕西】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起源学说指的是()。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2.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学习方法
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课前 预习了解
课中 理解笔记
课后 梳理记忆
3 .教育目的
4. 教育制度
5. 学生与教
师
6 .课程
教育学
1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
7. 教学 8. 德育
9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0 .教育研究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01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02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
1 .学校: 夏:庠
国学.乡学 春秋战国:私学(稷下学宫) 汉代:太学、鸿都门学 宋朝:书院
3.教育内容: 奴隶社会-六艺 封 建社会•四书五经
2.教育特征: 学在官府: 阶级性 六学二馆:等级性 九品中正制:等级性
4选士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元明清:科举制
1 .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O
A.教材
B.教育影响
C.受教育者 D.教育者
2. [2018内蒙古】教育三要素包括:教育者、( )、教育媒介。 3 .【判断】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影响。()
、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社会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免费好资料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重点课件
@2010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考试重点考点讲义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重点: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的概念:广义:知识,技能,影响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学校教育:知识-----心体力-----身社会要求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身心)目的计划组织学校教育制度:1.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2.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 的形成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学前教育加强并与小学教育衔接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年限。
义务教育的定义两头扩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中间加强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内外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教育的发展过程:古代教育中国:夏----------校商----------序周----------痒西周: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科举制度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佛教:关心大众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职官学校:贵族文士学校:奴隶主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
重商主义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
培养军人。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近代教育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学(定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
---------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老子:一切回归自然学记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
教师招聘教育学-ppt课件
多选题: 4. 下列属于教育活动构成要素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 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答案:ABCD
一、教育概述总结
(一)关于“教育”的相关解释及定义 1.从社会角度定义 2.从个体角度定义
(二)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
二、教育的功能【单选 多选】★★
【历年真题再现】
答案:D
多选题 2.下列各选项中,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贯穿人一生的教育 B.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C.强调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体化 D.强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E.法国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被认为是终身教
育理论的代表作
【ABCDE】
3.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 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属于_______教 育的特征。
平和实际技能 4.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单选、多选、判断、简答)
(掌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 教育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单选、多选) 1.萌芽阶段 2.独立形态阶段 3.多样化阶段 4.现代化阶段(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教育学》教材整体分析
一、第一点预测 论述题、案例分析主要分布在第二章“教育的
基本规律”、第四章“教师和学生”、第六章“教 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级管理”四章 当中。
二、第二点预测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
与制度”、第五章“课程”、第九章“课外活动” 主要是判断、填空、选择以及简答题。
答案:B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 【单选 多选】★ ★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doc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 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神话(最早):朱熹生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标志着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4、教育起源心理:(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劳动:马克思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士(书吏)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辅导 ppt课件
教育的社会功能
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国民 收入和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政治功能:促进政治民主化功能 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三、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
从作用特点 操作性教育目的 终极性目的 发展性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专业发展过程
“虚拟关注阶段” 早期求生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阶段 师范教育 关注学生阶段 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新教师入职辅导 在职培训 自我教育
学习者和学者 教师职业角色 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师的职业角色和形象
五、教师和学生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教师职业的社 会地位与作用 体现依据 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 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
教师职业的权利
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
专业理想 专业知识
专业发展的内容
专业能力 专业自我
“非关注”阶段
从教前关注阶段
《教育学》概览
什么是教育
一、教育学本体论:
教育功能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二、教师与学生 三、课程 四、课堂教学 五、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 六、德育
一、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将知识和社会 价值观等传递给青少年,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 的实践活动;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重点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重点知识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重点知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1831-1902)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870-1944)(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其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
(三)教育的劳动(社会)起源说它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定义1.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广义的教育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2.狭义教育狭义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l)这种教育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实践活动。
(2)这种教育有专业的教育者。
(3)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
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教育。
(二)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三、教育的要素教育的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
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l.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3.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四、教育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教育也具有不同的形态。
(一)古代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二)近代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三)20世纪后的教育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五、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昆明市嵩明县教师招考教育学资料.ppt
育萃教育欢迎您!
基本结构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 第三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第四章,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五章,受教育者。 第六章,教育与社会。 第七章,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第八章,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九章,法律责任 。 第十章,附则。
育萃教育欢迎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 1986年4月12日通过 , 同日公布 ,198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2006年6月30日最新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 1993 年 10 月 31 日通过,同日公布 ,1994 年1 月 1 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 1996 年 5 月 15 日通过 , 同日公布,199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以于1998 年 8 月 29 日通过,同日公布 ,1999年 1月 1 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 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八章 附 则(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
育萃教育欢迎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1986年开始起草,后经过八年酝酿、修改,于1993年10月 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并于1994年1月1日起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它的制定 和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有利于保障教 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对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 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法》共九章四十三条,分别对本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的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等方面作出了 规定。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最全知识点700页ppt
(3)个体与社会角度: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
真题链接
1.(14 经开多选)教育一般分为( ABE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生教育 D.终生教育 E.社会教育
2.(14 焦作示范区判断)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 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广义教育的范畴。(√)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1.教育者—— 主导地位
2.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3.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 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 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4.一对矛盾: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 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教育学
主讲
教育学 引言
宏观
中观
微观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课程
第六章:教学 第七章:德育 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 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第一章 教育概述(概念、属性、起源)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及其产生于发展 教育的基本形态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一、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 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 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1)社会角度: ① 广义: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 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 社会教育。 ②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 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 的活动。 ③更狭义:德育
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标注)
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 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的范畴.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 教育的本质: 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3. 教育的特性:社会性,永恒性,历史继承性和相互制约性.4. 学校教育构成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1. 学校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库姆斯,易丽提)正规教育的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教育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明代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精品课件
古埃及:文士(书吏)学校, “以僧为师” “以吏(书)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 西欧: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封建体系)
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贯穿神学。
。 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教师、知识、课堂三中心。
斯宾塞:《教育论》 提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这一著名论断,重视实科教育,可以说
是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锋。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 提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教育的目的:从“教育即生活”引出“教育无目的论”。 “从做中学”: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阶段性(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
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身心潜能最好的发展时期。 互补性(包括生理与生理之间的互补和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 精品课件 个别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是不能夸大的。
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 的制约作用;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环境的决 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1. 教育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 .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3. 学校有专门负责 教育工作的教师。
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发展历程: 学校出现意味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 的飞跃。 夏代:有学校的设置。 西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宋清:教育内容--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精品课件
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实验教育学:19C末20C初,(德)梅伊曼和拉伊 《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 19C末出现于德 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
实用主义教育学:19C末20C初兴起于美, 杜威、克伯屈 《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
作用、理解教学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教育过程》 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瓦﹒根舍因:(德) 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儿童》 阐述和谐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德国。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温故知新 孟子:性善论 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论”。 荀子:性恶论 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墨翟:兼爱 非攻 道家: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道法自然” 《学记》(入《礼记》)中国、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著。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学不躐等 苏格拉底:问答法 (产婆术)——西方最早启发式教育 柏拉图:《理想国》——最早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首提“教育遵循自然”,“和谐全面发展”(注意儿童心理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 精品课“件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学教学原则:西方教学史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科学)。 199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 《教育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 1999 《。。。决定》,有理、道、文、纪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 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 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 格塞尔(美)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荀子、洛克、华生等。 荀子“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洛克提出“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规律:顺序性(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
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
、巴格莱等。 两者的历史具体的统一
精品课件
2.我国的教育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 1957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教育方针(成为有觉悟文化的劳动者 1985 四有(思想,道,文,纪),两爱(祖国,社义事业),两精神(奉献、
精品课件
二、教育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
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社会政经制。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 定性因素(内因和动力);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 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
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 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精品课件
三、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性:自身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精学品生课文件 化特点:非正式性、过渡性、多样性、互补性
2、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 概念: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认识过程中 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动因: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生物起源说——动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 和(英)沛西·能 。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LOGO
精品课件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功能: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 1.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开发利用。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促进的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教育目的 概念: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作用(功能):导向、激励、评价、调控。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 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与教育方针: 分类: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确立理论: 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
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
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 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 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本质属性:教育育人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 起源:神话起源说——体现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 熹。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选择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精品课件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20C后期:终身化 (法,保罗﹒朗格——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全民化,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 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