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的CT诊断PPT课件
脊柱CT扫描技术ppt课件
![脊柱CT扫描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eb307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f.png)
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椎旁组织的CT值改变对脊柱病变诊断 也有一定帮助。脊柱扫描中常见正常组 织CT值列表如下:
脊柱正常组织CT表
组织名称 肌肉
脊髓
椎间盘
骨
CT值范 围
50~60
10~30 60~120 500~1200
1、大小测量 脊柱扫描
颈段椎管大致为三角 形,从颈1~3逐渐变小, 颈3~7椎管大小一致。正 常颈椎椎孔前后径:颈1 为16~27mm,颈2为 12~21mm。如果小于 12mm,考虑为椎管狭窄。 颈2~7椎体之间有椎间盘, 颈段椎间盘厚度介于胸 段和腰段之间。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一、脊柱的应用解剖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颈椎
(一)概述
颈椎共有7个,其中1、
2、7颈椎形态上比较特
殊。颈1又称环椎,无椎
体和棘突,只有前、后
弓和两个侧块,侧块上
带有上、下关节凹。颈2
2、胸椎
胸椎共有12个,胸 椎椎体前后径于横径大 致相等。椎板较宽而短, 横突较粗,从关节柱伸 向后。胸椎的体表定位 点为:胸2相当于胸骨颈 切迹平面,胸4平胸骨角, 胸6相当于两乳头连线中 点,胸11平剑突。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脊柱及脊髓影像学ppt课件
![脊柱及脊髓影像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f61ec3a6c30c2258019eab.png)
-
66 66
腰椎段椎管不狭窄;腰5-骶1椎间盘变性、后突。
-
67
二.椎间盘病变
正常椎间盘:中部为随核,周围为纤维 环,上下是软骨终板(平均厚度为1cm)。
纤维环分两层,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 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
髓核为脊索的残瘤留物。依据年龄的不 同,髓核的水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正常 时水的含量可占髓核总量的75—90%)。
-
64 64
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和非骨性狭 窄两种:
骨性椎管狭窄:多见于先天性发育性狭 窄;也可见于后天性外伤、骨质增生肥大、 手术后等。
非骨性椎管狭窄:指脊膜囊狭窄。常见 于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肥厚 ,以及硬膜外除骨性以外的其它病变引起脊 膜囊受压狭窄的统称。
-
65 65
颈椎段椎管狭窄,椎间盘后突。
• 分型:(1)中央型
•
(2)侧后型
•
(3)外侧型
-
73 73
• CT直接征象: • 1、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的软
组织影。
• 2、可见钙化。 • 3、脱出的椎间盘可见髓核游离碎片 • CT间接征象: • 1、硬膜囊外脂肪间隙移位、变窄或消失 • 2、硬脊膜囊及神经根受压 • 3、脱出的髓核周围骨质硬化
1、椎体变扁 2、骨皮质不连续 3、椎旁及附件周围软组织肿胀 4、部分爆裂性骨折骨块可突入椎管
-
42 42
腰 椎 压 缩 性 骨 折
-
43
腰 椎 滑 脱
-
44
腰椎骨折
-
45 45
腰 椎 爆 裂 性 骨 折
-
46
脊椎损伤
M R 诊断要点:
1、脊椎骨质信号异常,T1稍低信号;T2稍杂高 信号;STIR(压脂序列),新近骨损伤为异常高信
脊柱损伤ppt医学课件
![脊柱损伤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38fd6731b765ce05081442.png)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2型移位超过4mm
+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谢
谢
+ 伸展暴力 – 椎体、椎间盘撕脱或断裂 – 后方附件压缩骨折
+ Hangman骨折
+ 齿状突骨折
+ 压缩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 – 前柱损伤
+ 爆裂骨折(burst fracture) – 前柱和中柱损伤 + 安全带骨折(seat belt type injuries) – 屈曲分离损伤 + 骨折脱位(fracture-dislocations) – 系三柱同时损伤,致脊柱最不稳定的损伤
CT片 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中柱均有损伤
+ 屈曲型损伤: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如
前方半脱位,不稳定损伤,将导致迟发性脊 椎畸形及脊髓损伤
– 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扭伤):脊椎后柱损伤韧带 破裂的结果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这种损伤可以有30%~50% 的迟发性脊椎畸形及四肢瘫痪发生率,属于隐匿性颈 椎损伤。
+ 依据骨折损伤部位分类
+ 按损伤机制分类 + 依据骨折稳定性分类
+ 胸腰椎骨折与脱位
+ 颈椎骨折与脱位 + 附件骨折
+ 暴力是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 + 脊柱有六种运动 – Y轴有压缩、牵拉、旋转 – X轴有屈、伸和侧 方移位 – Z轴有侧屈和前后方移位 + 脊柱有六种类型损伤
+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 仅前柱损伤,较稳定
脊柱病变的CT、MRI诊断 课件
![脊柱病变的CT、MRI诊断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22679302768e9950e7380a.png)
结 核
L1/2
结 核
L1/2
结 核
结 核
结 核
结核
五、肿瘤
转移瘤
T2WI
高神 信经 号纤
维 瘤 呈 不 均 匀
神 经 纤 维 瘤
神经纤维瘤
神 经 纤 维 瘤
T1WIGd-DTPA
T1WIGd-DTPA
神 经 纤 维 瘤
神经纤维瘤
神 经 纤 维 瘤
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
神 经 纤 维 瘤
增 强 、 神 经 纤 维 瘤
脊 膜 瘤
脊 膜 瘤
脊 膜 瘤
神经源性肿瘤与脊膜瘤的鉴别诊断
1肿瘤位于胸段背侧,矢状位肿瘤上下径大,肿 瘤出现钙化,应考虑脊膜瘤.
2若肿瘤引起椎间孔的扩大,延椎间孔向椎管 外生长,则应考虑神经纤维瘤或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
增 强 、 室 管 膜 瘤
室 管 膜 瘤
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 1室管膜瘤主要发生于30岁以后,而星形细胞 瘤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
• 2室管膜瘤多发生于下部脊髓圆锥及终丝.而 星形细胞瘤颈髓及上部胸髓多见.
• 3星形细胞瘤增强扫描不规则强化,境界欠清. 而室管膜瘤强化则显著,境界清楚.
• 4横断面MR增强扫描观察室管膜瘤常累及 整个脊髓,而星形细胞瘤常为非中心性,多位 于脊髓背侧.
压 缩 性 骨 折 、 “ 双 边 征
外伤
L1
压 缩 性 骨 折
齿间 状盘 突变 骨性 折、
突 出
、
C3/4
齿 状 突间 骨盘 折突
出 、
三、先天性颅脑发育不全
Chiari分型
Ⅰ小脑扁桃体变长变尖,进入椎管上部 Ⅱ小脑蚓部、桥脑、延髓及部分四脑室下移
脊柱脊髓损伤诊断与治疗PPT
![脊柱脊髓损伤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e4dc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f.png)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
损伤程度:损伤的严重程度会 影响预后
治疗方法:不同的治疗方法对 预后的影响不同
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可能 会影响预后
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 程度会影响预后
康复期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剧烈运动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脊柱疾病
定期检查与随访建议
定期进行脊柱X光检查,了解 脊柱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脊髓MRI检查,了解 脊髓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了解 神经功能状况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预防脊柱 脊髓损伤
提高公众对脊柱脊髓损伤的认识
脊柱脊髓损伤的定义和分类
脊柱脊髓损伤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Part Four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热敷等方法,帮助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减轻疼痛和肌肉痉 挛
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 质量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和治疗过程,提高 生活质量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脊柱稳定 性
避免剧烈运动和危险活动,如高空作业、 极限运动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睡眠等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 保持同一姿势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 性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肥胖和营 养不良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定义与分类
定义:脊柱脊 髓损伤是指由 于外力作用导 致脊柱和脊髓 的损伤,包括 骨折、脱位、
脊柱损伤影像诊断 课件
![脊柱损伤影像诊断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80523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a.png)
• 爆裂型
累及
• 单纯屈曲压缩型 无
• 爆裂型,安全带型
• 骨折脱位型 • 爆裂型
缩变扁为主
有 以椎体压
• 骨折脱位型 以骨折脱 位为主
综合分类优点
• 综合分类表达法:临床分型(C,B,S,F),三 柱(a,b,c),例如Ca0,Bab1,Fabc3
• 概念明确,减少描述骨折名称的混乱 • 包含了骨折类型,受累范围、程度、椎
管情况 • 对治疗方案制订,予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 简明、易于理解掌握
CT的局限性
• 椎体水平向骨折不伴有移位,棘突、椎 小关节,椎板骨折,易遗漏
• 骨折脱位型诊断主要依靠平片 • 部分容积效应出现类似骨折线的表现 • 手术金属固定器产生热病人工伪影
影像诊断手段
• X线平片 • CT • MRI
• 平片 半脱位或脱位,多发性肋骨、小 关节骨折,椎体旋转
• CT 骨折线累及三柱中任何一柱, 椎体旋转,小关节突骨折,脱位,椎管 变形变窄
脊髓受压的CT表现
• 骨性椎管变形变窄 • 骨折片或骨增生突入椎管 • 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囊受压变形
综合分类各型区别要点
• 中柱后壁 • 椎管狭窄
• 脱位
• 单纯屈曲压缩 不累及
图1 脊髓损伤分类示意图 A型:椎体骨折,B型:脊椎后壁和椎弓根骨折,C型:椎弓和各突起骨折,D 型:椎间盘韧带损伤,O表示无椎管狭窄; 1表示狭窄至1/3; 2表示狭窄
至2/3; 3表示椎管完全堵塞
单纯屈曲压缩型
• 屈曲压缩外力,前柱承受压力,后柱承受张 力,中柱为枢纽
• 平片 椎体楔形变,前部变扁,后部高度 正常
韧带断裂
• 正常韧带呈低信号带状影,断裂时为 不连续或显示不清,T2WI为稍高信号
《脊柱CT诊断》课件
![《脊柱CT诊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0c5c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6.png)
一、课程简介1.1 课件背景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已成为脊柱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本课件旨在介绍脊柱CT诊断的基本原理、扫描技术、图像解读及临床应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运用CT技术诊断脊柱疾病。
1.2 课件目标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将能够:(1)了解脊柱CT扫描的基本原理及参数设置;(2)掌握脊柱CT图像的解读方法;(3)熟悉脊柱疾病CT诊断的临床应用;(4)提高脊柱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脊柱CT扫描技术2.1 扫描原理介绍CT扫描的基本原理,包括X射线、探测器、计算机处理等,以及脊柱CT扫描的特殊性。
2.2 扫描参数详细讲解脊柱CT扫描的参数设置,如扫描范围、层厚、层距、重建间距等,以及如何根据患者情况和疾病特点进行调整。
2.3 对比剂应用介绍脊柱CT对比剂的应用原则和方法,以及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三、脊柱CT图像解读3.1 图像基本观讲解脊柱CT图像的基本观察方法,包括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面图像的阅读技巧。
3.2 正常脊柱CT表现展示正常脊柱的CT图像,讲解正常骨结构、软组织结构及脊髓的表现。
3.3 疾病CT表现分析常见脊柱疾病的CT表现,如骨折、脱位、椎间盘突出、脊柱肿瘤等,并结合病例进行讲解。
四、脊柱CT诊断的临床应用4.1 骨折与脱位介绍脊柱骨折和脱位的CT诊断方法,以及CT在评估骨折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方面的应用。
4.2 椎间盘疾病讲解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退变等疾病的CT诊断,以及CT在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方面的作用。
4.3 脊柱肿瘤介绍脊柱肿瘤的CT诊断,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鉴别,以及CT 在评估肿瘤范围、制定治疗计划等方面的应用。
4.4 其他疾病讲解脊柱感染、脊柱侧弯、脊柱畸形等疾病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
五、病例分析与实战演练5.1 病例展示展示典型脊柱疾病病例的CT图像,包括骨折、脱位、椎间盘疾病、脊柱肿瘤等。
5.2 病例分析针对病例图像,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讲解疾病诊断的关键点。
脊柱外伤影像学表现课件
![脊柱外伤影像学表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c0cb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a.png)
本课件将介绍脊柱外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常见的检查方法和诊断结果,为 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概述
1 脊柱外伤
2 影响脊柱外伤诊断的因素
了解外伤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对脊柱的影响。
探讨影响外伤诊断准确性的情况,如软组织 损伤和肿胀。
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
• 常规X线 • 侧位X线 • 体位X线
1
Hale Waihona Puke 例1 :脊柱外伤的X线表现
展示一个典型外伤患者的X线影像,解读其异常表现。
2
例2 :脊柱外伤的CT表现
通过CT扫描,展示一个不同类型脊柱损伤的清晰图像。
3
例3 :脊柱外伤的MRI表现
利用MRI技术,揭示脊柱外伤在不同序列中的特点和表现。
结论
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性
阐述脊柱外伤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的作用和价值。
CT检查
• 常规CT • 3D CT
MRI检查
• 常规MRI • T2加权成像MRI
脊柱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骨折
描述各类脊柱骨折的形态、稳定性以及临床意义。
脱位
介绍脊柱脱位的原因、表现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扭伤
讨论脊柱扭伤的检查方法、症状和处理方式。
椎间盘脱垂
阐述椎间盘脱出的原因、诊断和治疗选择。
实例分析
指导临床治疗
根据影像学表现,辅助判断脊柱外伤的类型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脊柱CT,MRI诊断ppt课件
![脊柱CT,MRI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9bb66d581b6bd97f19ead3.png)
2 在T1WI上病变区呈低信号,在T2WI上 呈高信 号,且信号不均匀
3 增强扫描肿瘤呈结节状不均匀强化,并有延迟增 强现象,有时可呈连续性多个节段增强
4 分化好的肿瘤在T1WI上可呈等信号,增强后无 明显强化
-
49
颈 段 脊 髓 内 星 形 细 胞 瘤
-
50
颈 段 脊 髓 内 星 形 细 胞 瘤
直接征象:A、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密度与 相应椎间盘一致,形态不一。B、突出的椎间盘可有大小 、形态不一的钙化,多与椎间盘相连;C、椎管内硬膜外 可见髓核游离碎片,密度高于硬膜囊;D、许莫结节表现 为椎体上(下)缘边缘清楚的隐窝状压迹,多位于椎体中 后1/3交界部,常上下对称出现。其中心密度低,为突出 的髓核及软骨板,外周为反应性骨硬化带。 间接征象:A、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B 、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移位。C、周围骨结构 改变,突出髓核周围骨质硬化。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四 脊膜瘤MR诊断
(二) MRI诊断
1 脊膜瘤常位于胸段或颈段椎管内,呈宽基底依 附 在硬脊膜上
2 肿瘤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 ,
少数可为低信号(与肿瘤易发生钙化有关)
3 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
4 邻近椎体,椎板及椎弓根因受肿瘤长期压迫而出
现异常信号
椎管内肿瘤的分类
髓内肿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
瘤
髓外硬膜内肿瘤 神经鞘瘤 脊膜瘤
硬膜外肿瘤
转- 移瘤 淋巴瘤
43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一 室管膜瘤MR诊断
(一) 概述
室管膜瘤为最常见的髓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瘤,占髓内 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CT表现
.
10
(四)枢椎骨折
▪ 齿状突骨折 ▪ 绞刑者骨折
.
11
1、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损伤机制多为屈曲型损 伤,随着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因猛烈刹 车或撞车多造成屈曲型损伤,伸展型损伤 较少见,多见于游泳跳水者。CT扫描能够 心室椎管变化,脱位及椎体附件的骨折情 况。
.
12
齿 状 突 骨 折 的
CT
表 现
.
13
2、绞刑者骨折
绞刑者骨折是枢椎最具特征性损伤;及 第2或3颈椎双侧椎弓根、椎弓板或弓部伴 枢椎向前脱位,平片90%以上可发现此骨 折,但附件骨折不能显示,CT扫描可显示 椎管附件骨折情况及椎管狭窄情况。
.
14
绞刑者骨折CT表现
.
15
(五)颈椎爆裂骨折及脱位的CT 表现
.
37
2、 CT判断脊柱骨折稳定性的标 准
CT可确诊是否存在脊柱骨折的不稳定性, 这是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诊断不稳定性 骨折的客观标准是损伤累及三柱中二柱 或二柱以上者,骨性椎管狭窄,骨折 脱位和较严重的后突畸形。
.
19
表椎 现小
关 节 突 半 脱 位 的
CT
.
20
椎小关节顶立的CT表现。
.
21
现椎 小 关 节 绞 锁 的 C T 表
.
22
(七)、椎管内积气及血肿
CT扫描能明确地显示椎管内碎骨片与硬 膜囊的关系,而且对椎管内积气和血肿能 准确诊断,但X线片均不能显示。
.
23
椎管内积气及血肿的CT表现
颈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为骨折 线累及椎体后缘及椎体后壁,骨 折块突入椎管内,压迫硬膜囊, 椎管变形狭窄;颈椎脱位时CT扫 描在同一层面可形成”双环征“。
.
16
颈 椎 爆 裂 骨 折 的
CT
表 现
.
17
颈 椎 脱 位 的 表 现
CT
.
18
(六)、椎小关节突骨折及脱位
椎小关节突骨折占全部颈椎骨折的311%,线片难以发现,但CT能够很好地显 示椎小关节的骨折及移位情况。椎小关节 脱位表现为小关节半脱位、小关节定立及 小关节绞锁三种情况。1、小关节半脱位: 小关节间隙的增宽;2、小关节顶立:表 现为关节面”裸露征“;3、小关节绞锁: 表现为裸露的下关节突后方见到裸露的上 关节突。
脊柱损伤的CT诊断和临 床联系
盘县中医院影像科 庞昌礼 谢 伦
.
1
CT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优势
传统的X线片由于椎体与附件重叠,对 于椎小关节及椎体附件显示欠佳,容易造 成漏诊。MRI扫描由于骨骼信号差,不作 为首选检查,但对于脊髓损伤有其独特的 优越性;而CT扫描能够避免椎体与附件结 构的重叠,对于显示椎体、小关节的骨折 及脱位形态及解剖关系最好,因此CT扫描 对于脊柱损伤不失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二)、寰枢关节半脱位
齿状突和寰椎后弓之间的正常平均 距离在成人为2MM,儿童为5MM,此距 离增大或寰椎两侧块明显不对称(轻度不 对称可为正常变异)即表示寰枢关节半脱 位。成人3-5MM提示寰椎横韧带断裂, 5-10MM提示翼状韧带断裂,大于10MM 提示一切韧带断裂,脊髓必然受压。
.
7
寰 枢 关 节 脱 位 的
.
24
二、胸腰椎的创伤
胸腰椎骨折中,胸腰段和上腰段骨折较 多,下腰部及胸椎骨折较少见,有时可合 并发生。胸腰椎骨折分类繁多,可以从损 伤机制及损伤后形态和按骨折的稳定性不 同角度分离。
.
25
(一)、按损伤机制和损伤后形态分 类
.
26
1、单纯屈曲压缩型椎体骨折
主要为屈曲压缩外力,前柱承受压力, 后柱承受张力,以中柱为枢纽。CT表现为 骨折线位于前柱或中柱一部,但不涉及椎 体后壁。
.
35
1、脊柱的三柱划分
Ferguson分类将脊柱划分为3条纵行 柱状结构,即前柱,由前纵韧带、椎体和 椎间盘前中2|3组成;中柱:由椎体和椎 间盘的后1|3及后纵韧带组成;后柱:右 椎体附件结构(椎弓、椎板、关节突、棘 突)及后部韧带结构(关节囊、黄韧带、 棘间韧带及棘上韧带)组成。
.
36
脊柱的三柱划分的示意图和CT表 现。
.
4
(一)、寰椎爆裂骨折
寰椎爆裂骨折及Jefferson’s骨折,由 垂直暴力产生,使寰椎前后弓骨折,双侧 块分离移位;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 粉碎程度。如果两侧快超过枢椎关节面外 缘7MM以上,说明寰椎横韧带断裂,骨 折不稳定,若小于7MM则可认为骨折稳 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5
寰椎爆裂性骨折CT表现
.
6
.
2
颈椎X片与CT片比较
.
3
一:颈椎的骨折与脱位
颈椎损伤是颈髓损伤的主要原因,迅速 果断的放射学诊断对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在影像学检查中,传统的X线片由于椎体 附件重叠的原因,极易造成漏诊,MRI扫 描时间相对过长,骨骼信号差,不益作为 首选检查,多排螺旋CT扫描速度较快,可 以作任意层面的重建及三维重建,能够清 晰显示损伤情况和解剖关系,所以可作为 首选的检查方法。
.
31
图 片
表安 现全
带
型
脊
椎
骨
折
的
CT
.
32
4、骨折脱位型脊椎骨折
此型受力较为复杂,可在屈曲旋转及 剪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以脱位为主,伴 有撕脱。CT示骨折线可累及三柱中任何一 柱,椎体旋转滑脱,伴有椎管狭窄。
.
33
CT
骨
表 现
折 脱 位
型
脊
椎
骨
折
的
.
34
(二)、按骨折的稳定程度的分 类
1、脊椎的三柱划分。 2、CT判断脊柱骨折稳定性的标准。 3、椎管狭窄程度的分级。
CT
表 现
.
8
(三)、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寰枢椎旋转固定)
▪ 定义:由于韧带及小关节损伤使寰椎和枢椎在一 旋转半脱位位置上持续固定,寰椎和枢椎作为一 个整体单元参与运动。
▪ 分型:1型,寰椎侧块以枢椎齿状突为旋转中心, 一侧向前,一侧向后移位;2型,以一侧的寰枢 关节为旋转中心,另一侧侧块向前移位,齿状突 与前弓后缘距离3-5MM;3型、为2型的加重状 态,即齿状突与前弓后缘距离大于5MM;4型 较少见,枢椎两侧关节面对于寰椎两侧向后移位。
.
27
.
骨折累及前柱
折单
的纯
CT
屈
表 现
曲 压 缩
型
椎
体
骨
28
2、爆裂型脊椎骨折
爆裂型脊椎骨折主要为轴向压力,同 时伴有屈曲旋转应力。CT表现为中柱受累, 涉及椎体后壁或三柱,骨折片可突入椎管 内,椎管狭窄。
.
29
现爆 裂 型 脊 椎 骨 折 的
CT
表
.
30
3、安全带型脊椎骨折
安全带型脊椎骨折受力主要为横向极度 屈曲剪应力损伤。CT表现为椎体呈切片样 裂开,CT能很好地显示横突、椎弓根、椎 弓板和棘突的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