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的体积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邹文英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推导公式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类比猜想—验证说明”

教具:PPT课件

学具:圆柱、圆锥量杯各一个,矿泉水10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3)底面直径是6米,高是2米。

(4)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10分米。

2、说一说圆锥有哪些特征?

(1)顶部:

(2)底面:

(3)侧面:

(4)高:

3、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还认识了圆锥体,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它又是怎样推导出来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新课

1、引导学生借助圆柱,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①、猜: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大胆猜一下。

②、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呢?你有什么想法?

2、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椎的体积公式。

老师提供了实验用具,(每组有1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实验杯,一瓶矿泉水)(1)引导学生观察用来实验的圆锥、圆柱的特点:

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师板书:等底等高)

(2)、学生实验:

你想怎么做实验?小组内议一议,老师指导倒一下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注意填好实验报告表。(大屏幕出示实验报告表)A: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B: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所给的圆锥、圆柱在体积上有什么关系?

C:根据这个关系怎样求出圆锥的体积?学生汇报,完成计算公式的推导。3、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发现,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要求:小组内先交流一下,选三四名同学到前面来汇报。哪个小组同学汇报?哪个小组同学补充?(学生实验并讲解,教师纠正:实验总是不十分准确,有可能差点。)

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生:我们把圆锥装满水,倒入这个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这个圆柱的体积的,因为圆柱的体积v=sh,所以圆锥的体积v =1/3sh

(教师板书)

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积×高

等底等高V=1/3Sh(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圆锥的体积怎样求?)

4、反馈。同学们经过实验,发现了用来实验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的1/3,老师也想做实验:出示一个非常大的圆柱,一个很小的圆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V、S、h表示什么?

利用这一关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 V锥 =1/3 Sh)

三、练一练:

(一)、填空

1、一个圆柱体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2 厘米,高3厘米。

(2)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6分米。

2、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教材12页。

3、算一算:教材12页第3题。

4、运用这个公式就可求圆锥的体积了,请大家看一道题:

如果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米,高为1.5米,你能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一名学生板演并汇报)学生讲解。

答:这个小麦堆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

注意:计算公式上有无漏洞、计算上的指导(约分)、单位名称上的指导(立方)。

5、完成12页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 = 1/3×底面积×高

等底等高{ V =1/3Sh

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较好地得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来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猜想中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使学生初步建立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预设学生可能粗略地知道有“三分之一”这一关系,“那么三分之一这一关系怎样推导呢”引起以下怎样推导圆锥的体积这一过程。

2、在推导过程中,带着思考题让学生带有目标进行实验,让学生更有目的性,

也非常方便,有操作性。

3、学具准备充分,各小组选择水,增强趣味性。

4、练习题由浅入深,考察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策略,虽然没做几道题,但我觉得:解决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4、时间分配上不到位,例题的处理中,考虑到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公式并运用公式,所以没花多的时间,由于数字教大,部分学生没做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