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记者研究.

合集下载

课表

课表

星期五
星期六
第4节 办公自动化 刘呈龙 公共关系与礼仪 程林盛 1-17周 A601 1-17周 A304 第5节
汉语言 第6节 美学 赵欣 1-17周 A301 文学 第7节 12-2 第8节
第9节 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 第13节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中学教材教法 邹明辉 1-17周A305
外国文学2 任媛 1-17周 A305
比较文学 张绍斌 1-17周 A305
第4节 办公自动化 刘呈龙 1-17周 A601 第5节
汉语言 第6节 美学 赵欣 1-17周 中学教材教法 邹明辉 中国古代文学4 李云 A301 1-17周 A305 文学 第7节 1-17周 A304 12-1 第8节 公共关系与礼仪 程林盛
第6节
语音学基础 刘巍 1-17周 A305
英汉翻译1 靳梅林 1-17周 A304
对外汉 基础日语 诸葛瑞 第7节 芳 1-17周 A304 语12-2
第8节 第9节 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 第13节
第6节
汉字与文化 秦少康 1-17周 A202 训诂学初步 刘巍 1-17周 A301
英语口语2 catlin 1-17周 A118
星期六
第1节 职业生涯规划 邵帅 1-17周 G307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人力资 第6节 源管理 第7节 12-2 第8节
第9节 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 第13节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薪酬管理 芦嘉 1-17周 G303
社交礼仪 秦婷 9-17周 G305
社交礼仪 秦婷 9-11周 G305
第6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梁静 G407 1-17周 幼儿园双语教育 徐学强 1-17周 G405

中外名记者研究PPT课件

中外名记者研究PPT课件

2019/11/6
5
3 办报方针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 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2019/11/6
”不党“ 他说“不党云者,特声明本社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
无联带关系已耳。惟不党非中立之意,亦非敌视党系之谓,今 者土崩瓦解,国且不国,吾人安有立袖手之余地?而各党系皆 中国之人,吾人既不党,故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 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 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勉附清议之末,以彰是非之公,区 区之愿,在于是矣”。
张季鸾办报方针来源:并非心血来潮,并非灵感骤涌,而是渊源有自, 思有所本的。
张季鸾为文坦承:“我们这班人,本来自由主义色彩很浓厚的。人不 隶党,报不求人,独立经营,久成习性。所以在天津、在上海之时,往往 与检查机关小有纠纷。”
2019/11/6
8
在具体的办报活动中,张季鸾始终坚持对时局进行尽可能公正、 客观的报道和评论。有几个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摄生之时,非跳掷决斗之日也。”“对于今后猛烈之外患 ,须先图避缓以为自卫”。
直到“七·七“卢沟桥事 变,日寇大肆侵犯华北,北方局势急转直下,民族危机日益深
重,《大公报》才改弦更张,发表了张季鸾撰写的社评:《艰苦牺牲的起点》,认为
事情的性质和时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力主坚决抵抗,全面抗战。提出了”我们要
6
“不卖”
他说“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 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 。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不私”
他说“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所固有之职务外,井无私图。易言之, 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中外名记者评介 《巴黎烧了吗?》读书笔记

中外名记者评介 《巴黎烧了吗?》读书笔记

《巴黎烧了吗?》读书笔记《巴黎烧了吗?》这本书的作者是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的记者。

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全面搜集史料、深入调查研究,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全过程。

记录了1944年的巴黎那个惊心动魄的八月。

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用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来搜集资料,他们翻阅了美、法、德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共达八百多人,采用了其中五百三十六人的亲身经历,因此能使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

另一方面他们又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

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在巴黎解放二十年后推出的这部三十万字的报告文学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名篇。

这部作品的题目“巴黎烧了吗?”是希特勒的一句原话。

他在下达破坏令之后,不断向西部前线询问,“巴黎烧了吗?”1944年8月25日,希特勒问约德尔:巴黎烧了吗?希特勒打算死守巴黎,展开巷战,最后施行焦土政策,如对华沙一般,为此他撤换了巴黎大司令。

盟军打算绕过巴黎,戴高乐急于进军巴黎确立领袖地位,而法共正酝酿起义以夺取政权,问题在一旦起义全面展开,而盟军又绕过巴黎的话,希特勒的焦土政策将把这座名城变成废墟,因为巨量的炸药已埋到所有的桥梁、古迹和重要城市设施设备下面。

围绕以上的困局,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通过大量的访问调查,描绘了身处其境的人们的当时的作为,既有德军从希特勒到普通士兵,盟军艾森豪威尔到普通士兵,也有法军地下组织和法共领袖,以及许许多多巴黎人的勇敢和情感。

二战后期,希特勒严令德军在失守前彻底毁掉巴黎。

指挥官肖尔铁茨犹豫不决,到盟军入城还没有真正开始破坏行动。

中外名记者研究

中外名记者研究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050305)专业(本科)中外名记者研究考试大纲(课程代码182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OO九年十月中外名记者研究自学考试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中外名记者研究》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考试课,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外部分名记者的生平、主要作品、主要事迹,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对学习新闻的自学考试的学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中外名记者的经验和经历,都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部分中国近现代名记者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部分学习,了解中国近现代名记者的主要事迹和经历二、课程内容王韬,杰出的政治思想家、热忱的爱国者、近代报刊及报刊政论的开拓者、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者。

创办《循环日报》,并自任主笔。

黄远生,记者生涯短暂,著述甚多,创造了通讯新闻文体,并成功地运用这种文体进行报道。

邵飘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

创办《京报》,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新闻事业。

他写的新闻文章,被传颂一时,他寄希望于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林白水,我国著名报刊事业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

曾先后创办十余种报刊,是我国近代白话运动的先驱,蜚声报界的政论家。

戈公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记者中国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和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工作者。

对我国从20 年代前后和30 年代初的新闻事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瞿秋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党报工作的先驱。

他曾编辑、主编、领导过《新社会》、《人道》、《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十几种革命报刊。

他还努力于组织新闻通讯社,并领导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

他一生中在报刊中发表的著译文章近600 篇,约300 万字。

邹韬奋,以他的卓越才干和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在中国进步新闻事业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谱写了中国新闻史的光辉一页,他注意总结自己的办报经验,在新闻和实践方面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

中外名记者研究

中外名记者研究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050305)专业(本科)中外名记者研究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182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十月中外名记者研究自学考试大纲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中外名记者研究》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考试课,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外部分名记者的生平、主要作品、主要事迹,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对学习新闻的自学考试的学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中外名记者的经验和经历,都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部分中国近现代名记者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部分学习,了解中国近现代名记者的主要事迹和经历二、课程内容王韬,杰出的政治思想家、热忱的爱国者、近代报刊及报刊政论的开拓者、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者.创办《循环日报》,并自任主笔。

黄远生,记者生涯短暂,著述甚多,创造了通讯新闻文体,并成功地运用这种文体进行报道。

邵飘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

创办《京报》,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新闻事业。

他写的新闻文章,被传颂一时,他寄希望于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林白水,我国著名报刊事业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曾先后创办十余种报刊,是我国近代白话运动的先驱,蜚声报界的政论家。

戈公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记者中国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和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工作者。

对我国从20年代前后和30年代初的新闻事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瞿秋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党报工作的先驱.他曾编辑、主编、领导过《新社会》、《人道》、《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十几种革命报刊。

他还努力于组织新闻通讯社,并领导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他一生中在报刊中发表的著译文章近600篇,约300万字。

邹韬奋,以他的卓越才干和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在中国进步新闻事业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谱写了中国新闻史的光辉一页,他注意总结自己的办报经验,在新闻和实践方面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张季鸾,曾任《大公报》总编辑、总主笔,是一位著名的记者和报刊评论家。

《名记者传》教学大纲

《名记者传》教学大纲

《名记者传》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105302课程名称:名记者传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教研室:新闻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是所有新闻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

教学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名记者的生平经历和著作成就,尤其要重点掌握中外名记者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新闻业务方面的成功经验;第二,通过对中外名记者的探讨,培养学生新闻业务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门课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新闻从业技能,学会从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中外名记者的生平经历和著作成就,尤其要重点掌握中外名记者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新闻业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培养学生新闻业务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PPT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本课程考核形式为考试,综合成绩构成为: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讲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黄远生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黄远生的生平和职业生涯;掌握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掌握黄远生的经典新闻作品采写的技巧。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掌握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和黄远生的经典新闻作品采写的技巧。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黄远生的新闻思想。

教学难点是黄远生的经典新闻作品采写的技巧。

4.教学内容一、黄远生生平二、职业生涯三、新闻思想四、新闻作品赏析第二讲“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出版家——邹韬奋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邹韬奋的生平和职业生涯;掌握邹韬奋的新闻思想;掌握邹韬奋的经典新闻作品采写的技巧。

中外名记者研究复习资料

中外名记者研究复习资料

中外名记者研究复习资料(6月30日考)中外名记者研究考试分两题:第一题:评述某一位记者讲(述该位记者的生平30’对其做出评价或自己的认识20’)一、普利策 (1847-1911)1874年出生于匈牙利的马科,父亲是犹太商人;1853年举家搬迁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开始接受最好的教育;1857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不能适应新家庭,由此形成了易怒、冲动的个性;1864年离家出走,最后被美国联邦军在欧洲招募为雇佣兵,秋天到达美国;1865年雇佣兵就地解散,到圣路易斯卖苦力谋生,坚持读书、投稿1865-1868年靠稿费养活自己1868年成为《西方邮报》的正式记者1870年成为圣路易斯的“头号记者”,成为州议会议员1872年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报业资产3万美元1878年与凯特·戴维斯闪婚,开始经营《邮讯报》;1883年以34.6万买下《纽约世界报》,5月1日出刊;《世界报》经营策略:1.发起社会运动:a.为自由女神像请命;b.拥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c.内莉·布莱环球之旅;2.强调可读性和趣味性。

1887年加创《晚报》和《星期刊》,到1889年三份报纸超过100万份1890年卸任,静养。

提出遗嘱:捐资建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捐资设立“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文学奖、音乐奖、研究人员奖)1911年10月30日逝世。

评论:普利策是美国新闻理论的开创者,被称为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是揭露社会丑闻的第一人。

在他一生的新闻生涯中,他为使新闻成为社会学一门学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发动的新闻改革运动对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进步的影响。

总而言之,普利策的一生标志着美国新闻学的创立和新闻事业的兴盛发展。

但是普利策,也没能逃脱与他同时代的其他新闻业者的一般特征:大量刊登人情味新闻和煽情新闻乃至黄色新闻以吸引读者,获取利润。

贬低者甚至还认为他是黄色新闻的始作俑者,给他冠以“黄色新闻之父”的称号二、邵飘萍(1886-1926)1886年10月11日(清光绪十二年九月十四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1902年 14岁中秀才1906年秋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研究综述]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研究综述]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研究综述]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摘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与埃德加・斯诺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一起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3S”。

1984年我国还专门成立了“3S”研究机构,来研究这三位伟大的西方新闻记者。

但是这么多年来,国内对于斯特朗的研究并不多见,“3S”中关于斯特朗的中文研究资料也是最少的。

本文对已有的关于斯特朗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分析其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展开对她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3S” 新闻采访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简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1.24-1970.3.28),美国记者、作家、演讲家,1946年7月曾采访毛泽东并报道了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观点,她也因为这篇著名的采访稿入选《毛泽东选集》而闻名中国。

她一生中曾6次访华,并最终在“月亮背面”①的中国安家落户;她与埃德加・斯诺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一起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3S”。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生笔耕不辍,著作数量惊人,她“用了60年的时间从事新闻工作,报道四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写了好几十本书和无数的文章”②。

1985年,为纪念斯特朗诞辰100周年,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了《斯特朗在中国》一书。

书前有宋庆龄女士作的序言《斯特朗的名字永远留在中国人民心里》,回忆了她与斯特朗的相识。

该书首先选译了斯特朗关于中国的部分作品,包括:斯特朗根据自己第二次访华经历所写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一书,记录了她亲历的1927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1937年第三次访华后所写的《人类的五分之一》,记载了她在中国所见的日本暴行,以及同八路军在一起的所见所闻,并特别介绍了她所见的中国妇女的变化;《中国人征服中国》则是斯特朗第五次访华,在延安的所见所闻;《西藏人民访问记》和《西藏农奴站起来》是斯特朗不顾年老体衰冒着生命危险,作为第一个前往西藏采访的外国妇女,用她手中的笔记下了西藏解放后改天换地的新面貌。

中外名记者

中外名记者

邵飘萍与普利策新闻教育观比较研究摘要:“飘萍一支笔,胜过千万军”说的是邵飘萍的文字的力量,曾把记者比作船头的瞭望者的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很少有人将两者做比较研究,但细细考量下会发现两者之间在新闻教育推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

两者都是新闻记者出身,都热爱并终身践行自己的新闻理想,并且都从自身实际出发,切身感受到了新闻教育之于新闻事业的重要性,进而大力推广新闻教育,身体力行,在各自国家的新闻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本文主要是从两者的新闻教育观入手,谈谈各自在特定时期推行的教育观,以及当时的教育观对现在的新闻教育事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邵飘萍;普利策;社会责任,新闻教育观一、邵飘萍的新闻教育观邵飘萍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事业家、新闻理论家和新闻教育家,他“以新闻记者终其身”为唯一嗜好,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为终生恪守的信条,为新闻事业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

邵飘萍(1884—1926),浙江金华人。

1905年春入浙江高等学堂,刻意学习梁启超的文章,立志献身于新闻事业,走新闻救国的道路。

毕业后在金华教书,同时担任上海《申报》的通讯员。

辛亥革命后与杭辛斋在杭州创办《汉民日报》,因言论激进曾三次被捕人狱。

1914年《汉民日报》被查封后邵飘萍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创办东京通讯社,向国内发稿,最早将日本政府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消息发回国内,让国内民众知晓了事实真相。

1916年春回国后,被《申报》聘为特约记者去北京,发回“北京特约通讯”。

1918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成为国人自办的最早的通讯社。

同年12月自办《京报》,走上自资办报的艰辛道路。

1918年10月14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研究团体“北大新闻研究会”正式成立,蔡元培任会长,北大文科教授徐宝璜主持实际工作。

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拓荒者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称该会是我国“报业教育之发端”。

邵飘萍由于其丰富的新闻实践被聘为“北大新闻研究会”的导师,主要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新闻材料的采集方法以及记者的修养要求,邵飘萍成为中国新闻教育先驱人物。

名记者研究——精选推荐

名记者研究——精选推荐

名记者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用更简明的结构,让语气和人物角色更具叙事的特征。

使用简短、具体而直接的平铺直叙的文体和完全由对话构成的场景为主要特点的写作风格。

寓于行动中的精神,即勇敢、直率以及坚定的独立精神。

创作表现出现代主义内向化的特征,重视人物内心对事件的感受,将作者的感受融于其中,重视细节描绘和气氛的渲染。

鲁豫的主持风格:鲁豫的形象定位是清新、时尚、知性的,她的主持风格亲和、自然而不失锋芒,处处表现出机敏和智慧,是“挖掘式的采访”。

这个特点在她的《鲁豫有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人物访谈中,她与嘉宾的谈话方式是聊天式,看似很平静却暗藏锋芒,引导性穿插其中,很自然地让嘉宾畅谈自己的故事。

她的采访嘉宾,主体为艺术家,作家、演艺明星、学者、体育人士基本持平。

这些采访对象多是能够见证历史舞台的群体,在他们身上都撰写着传奇色彩。

她通过展示这些嘉宾的丰富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去感动观众,善于在节目营造宽松真实的气氛并用一种体贴、温柔的态度拨动嘉宾甚至观众的心弦。

作品分析:《鲁豫有约》内容主题开放,以询问口气、平等视觉对事件进行立体展示,打捞事件的各个方面,让掩盖的事实真相浮出水面,缩短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追踪社会热点,适时捕捉社会焦点满足当下受众的欲求心理,搜索最新最热最具争议的时间信息带来短肌的收拾狂潮,吸引新的受众群体的关注目光。

许戈辉的主持风格:(1)采访:通过委婉、迂回的提问方式挖掘名人内心的内心情怀,主要体现在:首先,旁敲侧击,委婉迂回的发问,自然地导入敏感话题,既避免冲突,又显示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其次及时抓住嘉宾情感波澜的刹那间调动嘉宾的情绪,对被访者的内心波动进行捕捉式提问。

(2)访谈:优雅庄重不失活泼。

她会在自己的访谈节目中针对不同的嘉宾增加新元素,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3)说话方式:充分发挥人际传播的特性,重交流重分享,体现在:善于抓住“谈”的要点,善于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善于运用非语言符号,如嘉宾在说话的时候,她会做出倾听的姿态,吸引嘉宾说下去。

大学优品精编版PPT《中外名记者研究》之人物:李普曼

大学优品精编版PPT《中外名记者研究》之人物:李普曼







3、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 然书 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 想: 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像有可能与 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 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 个事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 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 40年后,科恩继续为议程设置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指出新 闻界在告诉人们“怎样想”方面都不大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 “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的文章发表在《舆论季刊》上,议程 设置才被命名。李普曼作为最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的学 者之一,对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经典论著《舆论学》,也因为对上述传播学问题的精辟论 述而经久不衰。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传播学的贡献 1、1922年写作《舆论学》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 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 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 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 为独立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 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 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 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 李普曼的《舆论学》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 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 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普利策

普利策

• 3、普利策新闻理念的研究 这是从报人的角度来对普利策进行的研 究。一般集中于办报的宗旨、新闻的功能、 新闻人员道德以及新闻教育方面。
• 邓绍根在《将正义发扬光大 令邪恶瑟瑟发抖—普 利策的精神遗产》中,从普利策的办报活动和历 史材料入手,研究了普利策的新闻职业理想和理 念,并归纳了两点:为大众服务的办报宗旨;独 立与责任的新闻理念。 • 常民强在《从普利策的新闻观看我国大众化报纸 的办刊理念》中谈到,普利策强化了报纸的社会 监测功能,通过揭露社会弊端使编辑承担起报纸 业务和服务社会的双重职责。
• 但是,他在施展自己的新闻才能,实践自 己的新闻理想和抱负的时候的实践中,与 对手展开了黄色新闻大战,引发了美国黄 色新闻浪潮。 • 对于普利策,人们的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 他的新闻活动对当时的新闻事业发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此后的新闻业发展树 立了坐标
• 摘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美国历史上发
“我要协助训练新闻界人士成为 真正的报人,我要帮助他们了 解他们对读者的职责;他必须是 受过很好的训练,并有足够修 养的人。……你们也许会认为 这是一种新玩意儿,人们会嘲 笑报人是天生的,不是制造出 来的。我以为一个报人须在生 命中学习,他更须向他的读者 学习;任何作者都应该被教会清 晰的写作,他必须了解如何使 一则新闻出色。但一所新闻学 院的最大目的是在教学生思考。 如果一个人不学历史、文学、 科学和艺术,他要如何写社论? 而那是报纸的命脉。这些就是 我的新闻学校要教他们的。”
文献探讨:
• 根据我的资料,对普利策新闻奖的研究非 常集中,而对普利策本人研究的中文文献 并不是很多。对他的研究侧重点也不尽相 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普利策的生平经历研究 • 普利策报业经营研究 • 普利策的新闻理念研究 • 普利策与黄色新闻

中外名记者研究教科书评价语

中外名记者研究教科书评价语

中外名记者研究教科书评价语
以下是一些中外名记者研究教科书的评价语:
1. 《新闻学概论》 - 梁建章
这本书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教材,梁建章先生在书中阐述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一面旗帜。

2. 《新闻理论》 - 柴静
柴静的这本《新闻理论》是一本入门级别的书,介绍了新闻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让读者对新闻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传媒经济学》 - 迈克尔·哈伯曼
传媒经济学是一种新型的新闻学分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传媒经济的原理、运作方式和发展趋势,对于了解新闻产业的经济学原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国际新闻学》 - 罗杰·埃伯特
国际新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国际新闻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是国际新闻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

5. 《新闻报道与编辑》 - 雷蒙德·古斯特
新闻报道与编辑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技能,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新闻报道的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是一本实用的新闻写作指南。

以上这些教科书都是国际著名的新闻学专业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对于从事新闻工作或有志于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人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中外名记者研究.共25页文档

中外名记者研究.共25页文档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k you
中外名记者研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工作起来有两大特点:一是不管周围环境多么嘈杂,都能全神贯注 写稿;二是知识丰富,对时事了如指掌,并富有远见和预见性,国内外 的有关重要数据,不论今古,都能熟记无误。终日忙碌,工作认真细致 ,却又能游刃有余,驾轻就熟,一切井井有条,毫无手忙脚乱之态。
“张季鸾摇着鹅毛扇,到处作座上客。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
他曾在文章中“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 金钱辅助,且不接受政洽方面之人股股资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 智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他的理想就是保持大公报的相 对独立性和客观公正的立场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日起,张季鸾接受蒋介石通过于 右任转达的请大公报支持他的不抵抗政策的口谕,主张“缓抗”,认为不能轻易“一 战”,反对学生抗日请愿,反对社会上主战论点,在读者对大公报的一片斥责声中,竟然 提了“宁牺牲报纸销路,也不向社会空气低头。”张季鸾在他撰写的《自卫之策》 的社评中提出“中国,病国也。五脏俱衰损,而外感乘之,精气消耗,达于极点。此珍养 摄生之时,非跳掷决斗之日也。”“对于今后猛烈之外患 ,须先图避缓以为自卫”。 直到“七·七“卢沟桥事 变,日寇大肆侵犯华北,北方局势急转直下,民族危机日益深 重,《大公报》才改弦更张,发表了张季鸾撰写的社评:《艰苦牺牲的起点》,认为 事情的性质和时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力主坚决抵抗,全面抗战。提出了”我们要 吃了砒箱毒死老虎,以报国仇”,“擎起一支秃笔,天南地北,播迁流禽地巡回办报,和 日阀厮拼”。张季鸾执笔写了大量义正辞严的檄文,痛斥日寇暴行,呼吁团结御侮,抗 日救国,对淞沪抗战、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等热情褒扬,赞誉抗日将士可歌可泣 的英 雄业绩,对汪精卫叛国投敌的滔天罪行大张靴伐。
与梁启超纵横捭阖、跌宕起伏的文风相比,张季鸾的笔墨更注重逻 辑的严密和议论的周全。有台湾学者认为,论文笔,论影响力,他超越 了梁启超张季鸾为文为人是厚道的。但是,他的厚道,并非乡愿,并 非无原则捧场。当为了公义,他认为必须批评时,他的笔锋又是 很锐利的,曾经对吴佩孚、汪精卫、蒋介石提出批评,张季鸾骂吴、 骂汪、骂蒋之时,确实保持着不偏不倚的超然态度和立场。他是 无欲则刚, 独立不羁。
➢ 张先生名士风度,为人简淡放达,不像胡政之那般精明干练,明察 秋毫,偶尔也受小人之欺。只要不是大事大非的原则问题,他也并不计较 。
战时重庆,一度流行白喉症,特效针剂奇贵,一般病家无力承担。张先生 趁去香港机会,自费买了几箱针剂带回陪都,捐赠给医院。他平生不事积 蓄,临终身边只有10元钱。胡政之说:“季鸾为人,外和易而内刚正, 与人交辄出肺腑相示。新知旧好,对之皆能言无不尽,而其亦能处处为人 打算,所以很能得人信赖。”
3 办报方针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 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不党“ 他说“不党云者,特声明本社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
无联带关系已耳。惟不党非中立之意,亦非敌视党系之谓,今 者土崩瓦解,国且不国,吾人安有立袖手之余地?而各党系皆 中国之人,吾人既不党,故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 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 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勉附清议之末,以彰是非之公,区 区之愿,在于是矣”。
➢ 张季鸾人缘极佳,又特别喜欢并善于提拔扶掖年轻人。
1940年前后,他由重庆到香港小住养病。当时,港版《大公报》由其得 意门生徐铸成主持。徐平时工作很忙。一天,徐午时方睡醒,张打来电 话,说:“叔平先生(即方振武)今午邀我吃便饭,请你作陪,你赶快来罢 。”当时,季鸾先生已经难得写文章。徐到方家时,张笑着对他说:“ 为了让你安安心心散淡半天,我今天早晨已把社评写好了。”于是徐偷 得浮生半日闲,痛痛快快玩了一下午牌。徐铸成对张先生无微不至的关 怀体贴,感到由衷的温暖和感激,垂老不忘。
季鸾先生写文章态度十分严谨,执笔前深思熟虑,文章通篇情绪饱满 ,遣词造句一丝不苟。谈论一些问题,往往能够抽丝剥茧,层层深入。 文中常有精美警策的对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他认为,写文章立意固 然要不落俗套,而文字尤其需要推敲妥切,不能留有漏洞,而为他人所 乘。他的文章无隙可乘,无懈可击。他处理新闻的态度,是力求准确、 客观、忠实、全面,并且很注意细节。
中外名记者研究之张季鸾
2020/3/20
目录
人物简介 办报荣誉
人物生平 写作风格 相关补充
办报方针 人物评价
1 人物介绍
张季鸾(1888~1942),名炽章。中国新闻家,政论 家。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1901 年,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榆林,后就读烟霞草堂, 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得到陕西学台沈卫(沈钧儒叔父) 的赏识和器重,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其间加入同盟会, 主编会刊《夏声》,鼓吹革命,走上“言论报国、新闻救 国”的道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张 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能够赢得方方面面的认可,实在是 他的独到之处。
妙笔生花
张季鸾身材不高,夏天常穿一件丝绸长衫,潇洒和蔼,从容不迫。 比较瘦弱,说话急时略有口吃,但双目炯炯有神。待人接物随随便便, 无拘无束,常常使人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根据“三巨头”的分工,张季鸾负责处理版面、指挥采访、撰写评 论。他做这一切时,得心应手,有条不紊。白天,张忙于接触各界人士 ,促膝谈心,了解社会各方面最新动态。每天午后到报馆主持编务,首 先看当天送来的经济行情,因为那时的公债涨落、外汇升降最能反映国 内政局的变化。其次是翻阅日文英文报纸,对京、津、沪出版的其他报 纸也略加批阅。然后评判长短,分配、布置工作。晚间亲自处理重要新 闻。版式安排、主要标题,他都要斟酌推敲,精益求精。重要社论往往 亲自动手,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如同“宿构”。
4 办报荣誉
《大公报》的世界性荣誉: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 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这一世界性荣誉。
1926年9月,张季鸾与昊鼎昌、胡政之组成的“三驾马车”,以5万 元资金为本钱,盘购了旧《大公报》馆,新记公司大公报就此续刊以吴 鼎昌的资金、胡政之的组织、张季鸾的文章组成的新记公司大公报 里,张季鸾主持笔政,是《大公报》实际上的台柱子和挂帅人物。《大 公报》续刊后,由于张季鸾等人毕路蓝缕,惨淡经营,使报纸渐有起色, 报纸内容丰富,版面活泼,新闻新鲜,言论犀利,独树一帜,销路日见上涨 第一年每期销数不过份,到次年猛升到份一份,同期广告收人由每月余 元增至余元,从收支平衡到略有盈余,以后逐年嵌利,添里人力,更新厂 房设备,事业日益兴旺。十数年间,成为名噪一时的报界巨擘,为中外所 瞩目。
张季鸾办报方针来源:并非心血来潮,并非灵感骤涌,而是渊源有自, 思有所本的。
张季鸾为文坦承:“我们这班人,本来自由主义色彩很浓厚的。人不 隶党,报不求人,独立经营,久成习性。所以在天津、在上海之时,往往 与检查机关小有纠纷。”
在具体的办报活动中,张季鸾始终坚持对时局进行尽可能公正、 客观的报道和评论。有几个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不卖”
他说“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 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 。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不私”
他说“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所固有之职务外,井无私图。易言之, 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张季鸾一生的文章议论,铸成了他那个时代的活历史。而当 年的《大公报》,则构建了中国百年言论史上的重要篇章。
1949年9月6日,张季鸾逝世。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公葬。重庆新闻界 和各界人士隆重举行追悼会。周敷来、邓颖超联名赠送 一副挽联“忠干 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病已及身,忽轻忽重,四五 月杖鞋矢次,消磨了国士精神。”毛泽东、林伯渠等以参政员名义从延安 发来唁电“季鸾先生在国民参政会会内会外,坚持团 结抗战,力在国家,惊 闻逝世,毋胜悼念。”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人也在重庆发出唁电张 季鸾先生,文坛巨璧,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不意积 劳成疾,遗归道山,音响已沉,切磨不再。天才限于中寿,痛悼何堪夕”,是肯 定了张季鸾一生对国家的功绩的。
“不盲”
他说“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夹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 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 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寥寥八字,掷地有声。“四不主义” 一旦公诸天下,就界定了《大公报》的堂堂报格,并付诸公众明鉴,天下 监督。
形势的方法,却是当总编辑的应该学习的。”
——毛泽东
“做总编辑,要像张季鸾那样,有悠哉游哉的气概,如腾龙跃虎(一作
游龙飞虎),游刃有余。”
——周恩来
名士风度
➢ 张季鸾先生学识渊博,交游广泛,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自蒋中正以下,举 凡政坛领袖、学界名流、商业巨头、金融大鳄……皆乐与之为友,并引以为荣。
西藏的达赖和班禅,都与他互相仰慕,书来信往。而张季鸾是无神论者。戏 剧名家梅兰芳、俞振飞都把他视为高端票友。张先生病逝后,海上闻人杜月笙赶 赴重庆,扶棺痛哭,连声呼叫:“四哥!四哥!”悲痛万分。据杜老板的左右说, 从没见过他这副如丧考妣的模样。 病重期间,蒋介石曾亲往医院探望,蒋氏唁电 有“握手犹温”之句,挽联曰:“天下慕正声,千秋不朽;崇朝嗟永诀,四海同 悲。”张季鸾先生的葬礼上,蒋介石曾提笔赞誉其“文行同钦”。
张 季 鸾
2 人物生平
1908年回国,一度在于右任主办的上海《民立报》任记者。辛亥革 命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 要文件,并且发出了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第一份新闻专电。因揭露袁世凯、 段祺瑞复辟帝制、丧权辱国的罪行,因此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在上 海先后任《大共和日报》编译和《民信日报》总编辑。1916年任上海 《新闻报》驻北京记者。1916~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 总编辑。1926年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 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主持笔政长达15年 之久。1942年9月6日病逝于重庆。身后有文集《季鸾文存》传世。张季 鸾先生文笔犀利酣畅,在标题制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独到之处。他和国民 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并称为“陕西三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