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2.—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立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你认为导游不应该带他们到下列哪个城市()
A.深圳市 B.珠海市 C.汕头市 D.厦门市
3.邓小平在1984年讲话中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了,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
”这段话能够用于说明()
A.“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B.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D.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4.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2.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革。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现实,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时代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意义以及影响,可能还处于模糊的认识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时代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
2.难点: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引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实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精品教案
第9课对外开放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问题: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什么时期?2.中国近代史上何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教师小结: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明朝中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
我国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就与古希腊有贸易往来,到了盛唐时期,已有了“丝绸之路”和七条国际海陆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为了躲避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进犯,采取了消极闭关政策,直到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翻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
历史证明了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5.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提示: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对外开放 学案
第9课对外开放【学习目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组织;2、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3、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
【重点难点】1.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2.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自主学习】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对外开放是___________的重大决策。
2.1980年,中央决定在 ________、________两省设立了________、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设立经济特区,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沿海城市: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________、天津、________、________、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____________也建立起来。
4.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①相继开放了、武汉等沿江城市;②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③昆明、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5.格局: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________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合作探究】1、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重大战略决策?其创建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2、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有何利弊?3、中国近代史上的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当堂达标】1.“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案设计
第九课对外开放【教学目标】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2、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
3、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
4、认识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史料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让世界来到窗口。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使近代的中国饱受列强侵略。
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要发展,就要实行对外开放。
材料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领导人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随后,中央授权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问题:1980年翁纯贤想要离开家乡,到中国大陆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去闯荡一番,她会选择哪里呢?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合作探究一1、经济特区特殊在哪儿?(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1980年来到深圳的翁纯贤要提高自己会选择去什么单位?(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深圳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港开达实业有限公司深圳蛇口凯达玩具厂)3、为什么要设立特区? (经济特区通过对外经济合作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为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成为知识、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窗口,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环节二让世界深入中国幻灯片展示深圳的变化:深圳本来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特区建立以后,“时间就是金钱。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本课选自统编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上一课对内改革相对应。
以深圳特区为例,了解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对内改革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能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不善于独立思考,能动性较差。
教学目标:唯物史观: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掌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了解重要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
时空观念:利用地图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史料实证: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理解对外开放的宏达历史意义。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了解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历史意义。
家国情怀: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并支持我国的大政方针,关心国家大事,与时俱进。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以深圳为例认识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知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巩固1、1978年,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____的召开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
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的支持下,农村逐步实现了以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为内容的_______。
城市进行以_______为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
【设计意图】本节课知识与上两节课联系性较强,设置复习巩固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前两课知识点,更容易做好衔接。
导入:(音频《春天的故事》)正在播放的这首歌曲,歌颂的是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对内改革的同时,他又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如何对外开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对外开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活动及过程】
白,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
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板书内容】:。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
本课包括三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作用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注意历史现象的前后对比,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自主学习法、师生讨论法、讲述法等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的了解,初步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通过对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的了解,掌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内容来源】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对外开放》【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人教版2018 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部分内容呈现递进关系:时间关系上的递进、开放领域的递进、开放成效的递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建立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
经济特区作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
从1984 年到1992 年,我国陆续开放了更多的沿海城市、地区及内陆城市、边境城市。
中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对外开放格局。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进一步完善了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的重大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学内容】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建立概况及意义。
2、对外开放领域扩大的进程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时间、及意义。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意义。
重点突破:对于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一重点的突破,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先自学教材,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相关的基本知识,然后,教师出示动态地图,结合地图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掌握。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无忧备课课件(统编版)
机遇
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材料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 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
挑战 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
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
总设计师·邓小平 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2.开始
1980年 ,中央决定在 广东 , 福建 两省
兴办 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4个经济特区。
深 珠圳 海
厦 门
汕 头
材料:“为什么我考虑深圳 开放?因为它面对着香港;开放 珠海,是因为它面对着澳门; 开放厦门,因为它面对着台 湾……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放沿海经济开
放区、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史实。 2、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探究我国对外开放格
局的特点。 3、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认识我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4、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D 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2024年是我国设立经济特
区( ) A.35周年 B.38周年 C.41周年 D.44周年
当堂检测
3.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在1990年设立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
() A.海南岛经济特区 B.青岛沿海城市
C.重庆沿江英城国市 D.上海浦东开发区
D
结果
4.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 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观念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wqs
【教学课题】改革开放【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的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目标】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相应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自主学习】:先阅读自学课本,完成以下自学性问题,然后小组交流疑惑性自学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
改革先从开始。
2.安徽农民首先实行,自负盈亏。
农村逐步实现以为主的责任制.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经济特区。
4.设立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和。
5.形成了———,这样一个、、、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
【合作探究】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各种责任制。
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请回答:(1)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那次会议上制定的?其目的是什么?(2)责任制在农村的突出表现是什么?(3)为了实施对外开放,我国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2、讨论分析:当今我国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对外开放有何不同?【学后感】1、收获与反思: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有何收获,感悟或认识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对外开放)教学课件
“一夜崛起的城市”地位: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有一种速度叫“深圳速度”!
在对外开放的十余年间,平均每6天就 有一座新厂房落成,每11天就有一种
新产品问世,这就是所谓的“深圳 速度”。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
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 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 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 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澳门 香港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 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 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 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 到管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 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1984年2月24日)
结合材料,说说建立经济特区有哪些作用?
满洲里1992
乌鲁木齐 1992
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 环渤海地区
1988
重庆1992
上海浦东经济 武汉1992 开发区1990
思考:我国是如何一步 步进行对外开放的?形 成了什么样的格局?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秀教案《对外开放》教学模式介绍: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的主旨。
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主学习习惯,让学⽣在⾃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种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设计思路说明:通过结合中外数据对⽐分析的形式,推出当时中国⾃⾝发展的成就以及遗憾,引出必须融⼊世界、加⼊世贸的必要性。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块:经济特区的建⽴-对外开放领域的加⼤-加⼊世界贸易组织,逐⼀进⾏讲解,以整体宏观的⾓度让学⽣去感知教材,最⼤限度地去调动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教师在讲解到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时候可以运⽤发现式教学,在⽬标导学环节后,让学⽣⼀边思考⼀边⼩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知新”的作⽤。
更重要的是让学⽣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的认知结构中进⾏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法。
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开放伟⼤政策的另⼀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涉及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平对改⾰开放所起的重要作⽤。
教学⽬标:【知识与能⼒⽬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我国加⼊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法⽬标】利⽤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的极⼤提⾼,使学⽣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2)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和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课前查阅有关对外开放的历史资料。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我国现代史的一个重要的了解,也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面的把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重要性以及深远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的具体过程和深远意义,学生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以及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2.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讲授与解读: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解读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改革开放的过程和意义。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的史实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利用历史地图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地图的能力,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因素对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开放的意识,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和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八年级下册第9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对外开放实行的两大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
重点介绍了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及其特点。
教材上一节课介绍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基本情况与成果。
而本节课介绍的对外开放的过程与影响,他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举措。
可以这么说,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也无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因此本节课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本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部分内容呈递进关系:时间关系上的递进、开放领域的递进、开放成效的递进。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介绍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外开放的初步尝试、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加入世界贸易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认识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对于本课的内容,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但对于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并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认识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变化。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对外开放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4.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与对外开放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提前布置学生查阅与对外开放相关的资料,做好预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现在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让学生对对外开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
【学习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 4个经济特区。
成为经济特区
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发展社会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年,开放了14个。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被划为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的、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三、随堂演练
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这首
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
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
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A.1991年1月
B.2001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
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哪年开始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它“特殊”在什么地方?经济特区起到了什么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
1.珠海厦门深圳
2.外资先进技术现代化事业
3.(1)1984 沿海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3)海南岛(4)1990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
二、合作探究
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后果不同: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三、随堂演练
1.D
2.B
3.C
4.D
5.D
6.深圳;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