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一解三角形

合集下载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解三角形 讲义 (解析版)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解三角形  讲义 (解析版)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模板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

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

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问题,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升学生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数学核心素养。

重点: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定理解三角形难点:能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测量与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第一课时,正弦定理及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二课时,余弦定理及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三课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选择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正弦定理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解三角形复习课的起始课,由实际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对定理及变形的回忆,提升学生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由几个典型的例题,归纳出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类型,再由定理本身出发再次分析定理可以解决的类型,提升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符号解读的能力。

再析定理,进而推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提升学生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3、你还有哪些收获?活动意图说明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提问,既检测又强化重点。

“你还有哪些收获”,希望学生能够答出:三角形面积公式、SSA 的情况可能出现两解、取舍的方法、方程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环节六:课堂检测教的活动61、 在中,已知 45,30,10A C c cm ︒︒===,求a 边. 2、 在△ABC 中,π32,6,2===B b c ,求∠A 。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之一,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定理。

解三角形是指给定一些已知条件,求解出三角形的各个属性,如边长、角度、面积等。

在解三角形中,常用的知识点包括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三角形的边长关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

一、三角形的角度关系: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度,即A+B+C=180°。

2.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其对角的两个内角之和,即∠D=∠A+∠B或∠E=∠B+∠C或∠F=∠C+∠A。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的内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三角形的内心,且与三角形的边的交点到对边的距离相等。

4.三角形的等角定理:三角形的等边的角相等,等角的边相等,等边的边相等。

5.三角形的相似定理:存在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为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

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1.三角形的直角定理: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些角是直角,则其余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边长a、b、c对应的角为A、B、C,则有c²=a²+b²-2ab*cosC,其余两个角的余弦定理类似。

3.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边长a、b、c对应的角为A、B、C,则有a/sinA=b/sinB=c/sinC。

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假设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分别为a、b、c,则其面积S可以通过海伦公式计算:S=sqrt(s*(s-a)*(s-b)*(s-c)),其中s=(a+b+c)/2为半周长。

2.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假设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a、b,则其面积S可以通过S=(1/2)*(a*b)计算。

3.正弦定理求面积:设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对应的角为A,该边对应的高为h,则三角形的面积S可以通过S=(1/2)*a*h*sinA计算。

综上所述,解三角形的问题需要运用三角形的角度关系、边长关系和面积公式进行求解。

高考数学(理)总复习:解三角形(解析版)

高考数学(理)总复习:解三角形(解析版)

高考数学(理)总复习:解三角形题型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型要点解析】关于解三角形问题,一般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余弦定理及有关三角形的性质,常见的三角变换方法和原则都适用,同时要注意“三统一”,即“统一角、统一函数、统一结构”,这是使问题获得解决的突破口.【例1】△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A +C )=8sin 2B2,(1)求cos B ;(2)若a +c =6,△ABC 的面积为2,求b .【解析】 (1)由题设及A +B +C =π,sin B =8sin 2B2,故sin B =4(1-cos B ).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17cos 2B -32cos B +15=0, 解得cos B =1(舍去),cos B =1517.(2)由cos B =1517得sin B =817,故S △ABC =12ac sin B =417ac .又S △ABC =2,则ac =172.由余弦定理及a +c =6得:b 2=a 2+c 2-2ac cos B=(a +c )2-2ac (1+cos B )=36-2×172×⎪⎭⎫ ⎝⎛+17151 =4.所以b =2.题组训练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1.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sin A =223,a =2,S △ABC=2,则b 的值为( )A.3B.322 C .2 2D .2 3【解析】 ∵在锐角△ABC 中,sin A =223,S △ABC =2,∴cos A =1-sin 2A =13,12bc sin A =12bc ·223=2,∴bc =3①,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b +c )2=a 2+2bc (1+cos A )=4+6×⎪⎭⎫⎝⎛+311=12, ∴b +c =23②.由①②得b =c =3,故选A. 【答案】 A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A sin B +sin B sin C +cos 2B =1.若C =2π3,则ab=________.【解析】 ∵sin A sin B +sin B sin C +cos 2B =1,∴sin A sin B +sin B sin C =2sin 2B . 由正弦定理可得ab +bc =2b 2,即a +c =2b ,∴c =2b -a ,∵C =2π3,由余弦定理可得(2b -a )2=a 2+b 2-2ab cos 2π3,可得5a =3b ,∴a b =35. 【答案】 353.已知△ABC 是斜三角形,内角A ,B ,C 所对的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若c sin A =3a cos C .(1)求角C ;(2)若c =21,且sin C +sin(B -A )=5sin 2A ,求△ABC 的面积.【解析】 (1)根据a sin A =c sin C,可得c sin A =a sin C , 又∵c sin A =3a cos C ,∴a sin C =3a cos C , ∴sin C =3cos C ,∴tan C =sin Ccos C =3,∵C ∈(0,π),∴C =π3.(2)∵sin C +sin(B -A )=5sin 2A ,sin C =sin (A +B ), ∴sin (A +B )+sin (B -A )=5sin 2A , ∴2sin B cos A =2×5sin A cos A . ∵△ABC 为斜三角形, ∴cos A ≠0,∴sin B =5sin A . 由正弦定理可知b =5a ,① ∵c 2=a 2+b 2-2ab cos C ,∴21=a 2+b 2-2ab ×12=a 2+b 2-ab ,②由①②解得a =1,b =5,∴S △ABC =12ab sin C =12×1×5×32=534.题型二 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题型要点解析】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分为下列四步:(1)分析题意,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尤其要理解题中的有关名词术语,如坡度、仰角、俯角、视角、方位角等;(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中标出;(3)将所求的问题归结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通过合理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正确求解;(4)检验解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对结果进行取舍,得出正确答案.【例2】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如图中的五边形区域ABCDE ,其中三角形区域ABE 为生活区,四边形区域BCDE 为教学区,AB ,BC ,CD ,DE ,EA ,BE .为学校的主要道路(不考虑宽度).∠BCD =∠CDE =2π3,∠BAE =π3,DE =3BC =3CD =910km.(1)求道路BE 的长度;(2)求生活区△ABE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 (1)如图,连接BD ,在△BCD 中,BD 2=BC 2+CD 2-2BC ·CD cos ∠BCD =27100,∴BD =3310km.∵BC =CD ,∴∠CDB =∠CBD =π-2π32=π6,又∠CDE =2π3,∴∠BDE =π2.∴在Rt △BDE 中, BE =BD 2+DE 2=335(km). 故道路BE 的长度为335km.(2)设∠ABE =α,∵∠BAE =π3,∴∠AEB =2π3-α.在△ABE 中,易得AB sin ∠AEB =BE sin ∠BAE =335sinπ3=65,∴AB =65sin ⎪⎭⎫⎝⎛-απ32,AE =65sin α.∴S △ABE =12AB ·AE sin π3=9325sin ⎪⎭⎫⎝⎛-απ32·sin α =9325⎥⎦⎤⎢⎣⎡+⎪⎭⎫ ⎝⎛-4162sin 21πα≤9325⎪⎭⎫ ⎝⎛+4121 =273100(km 2). ∵0<α<2π3,∴-π6<2α-π6<7π6.∴当2α-π6=π2,即α=π3时,S △ABE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73100km 2,故生活区△ABE面积的最大值为273100km 2题组训练二 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1.如图,为了估测某塔的高度,在同一水平面的A ,B 两点处进行测量,在点A 处测得塔顶C 在西偏北20°的方向上,仰角为60°;在点B 处测得塔顶C 在东偏北40°的方向上,仰角为30°.若A ,B 两点相距130 m ,则塔的高度CD =________m.【解析】设CD =h ,则AD =h3,BD =3h ,在△ADB 中,∠ADB =180°-20°-40°=120°,∴由余弦定理AB 2=BD 2+AD 2-2BD ·AD ·cos 120°,可得1302=3h 2+h 23-2×3h ×h 3×⎪⎭⎫⎝⎛-21,解得h =1039,故塔的高度为1039 m.【答案】 10392.如图,在第一条海防警戒线上的点A ,B ,C 处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B ,C 两点到A 的距离分别为20千米和50千米,某时刻,B 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 的一个声波信号,8秒后A ,C 同时接收到该声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千米/秒.(1)设A 到P 的距离为x 千米,用x 表示B ,C 到P 的距离,并求x 的值;(2)求P 到海防警戒线AC 的距离. 【解析】 (1)依题意,有P A =PC =x , PB =x -1.5×8=x -12. 在△P AB 中,AB =20, cos ∠P AB =P A 2+AB 2-PB 22P A ·AB=x 2+202-(x -12)22x ·20=3x +325x ,同理,在△P AC 中,AC =50,cos ∠P AC =P A 2+AC 2-PC 22P A ·AC =x 2+502-x 22x ·50=25x .∵cos ∠P AB =cos ∠P AC , ∴3x +325x =25x,解得x =31. (2)作PD ⊥AC 于点D ,在△ADP 中,由cos ∠P AD =2531,得sin ∠P AD =1-cos 2∠P AD =42131, ∴PD =P A sin ∠P AD =31×42131=421.故静止目标P 到海防警戒线AC 的距离为421千米. 题型三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问题 【题型要点】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题,其中,解决与三角恒等变换有关的问题,优先考虑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优先考虑正弦、余弦定理.【例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sin A -sin C b =sin A -sin Ba +c .(Ⅰ)求C ;(Ⅱ)若cos A =17,求cos(2A -C )的值.【解析】 (Ⅰ)由sin A -sin C b =sin A -sin B a +c 及正弦定理得a -c b =a -ba +c ,∴a 2-c 2=ab -b 2,整理得a 2+b 2-c 2=ab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 =12,又0<C <π,所以C =π3.(Ⅱ)由cos A =17知A 为锐角,又sin 2A +cos 2A =1,所以sin A =1-cos 2A =437,故cos2A=2cos 2A -1=-4749,sin2A =2sin A cos A =2×437×17=8349,所以cos(2A -C )=cos ⎪⎭⎫ ⎝⎛-32πA =cos2A cos π3+sin2A sin π3=-4749×12+8349×32=-2398.题组训练三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问题已知函数f (x )=sin ⎪⎭⎫⎝⎛+62πx +cos 2x . (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为a ,b ,c ,已知f (A )=32,a =2,B =π3,求△ABC 的面积.【解析】 (1)f (x )=sin ⎪⎭⎫⎝⎛+62πx +cos 2x =sin 2x cos π6+cos 2x sin π6+cos 2x=32sin 2x +32cos 2x =3⎪⎪⎭⎫ ⎝⎛+x x 2cos 232sin 21 =3sin ⎪⎭⎫⎝⎛+32πx . 令-π2+2k π≤2x +π3≤π2+2k π⇒-5π12+k π≤x +π3≤π12+k π,k ∈Z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ππππk k 12,125,k ∈Z .(2)由f (A )=32,sin ⎪⎭⎫ ⎝⎛+32πA =12, 又0<A <2π3,π3<2A +π3<5π3,因为2A +π3=5π6,解得:A =π4.由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 ,得b =6,又由A =π4,B =π3可得:sin C =6+24.故S △ABC =12ab sin C =3+32.题型四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题型要点】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模型示意图如下:【例4】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cos 2C 2+c cos 2A 2=32b .(1)求证:a ,b ,c 成等差数列;(2)若∠B =60°,b =4,求△ABC 的面积. 【解析】 (1)证明:a cos 2C 2+c cos 2A2=a ·1+cos C 2+c ·1+cos A 2=32b ,即a (1+cos C )+c (1+cos A )=3b . ①由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A cos C +sin C +cos A sin C =3sin B , ② 即sin A +sin C +sin(A +C )=3sin B , ∴sin A +sin C =2sinB.由正弦定理得,a +c =2b , ③ 故a ,b ,c 成等差数列.(2)由∠B =60°,b =4及余弦定理得: 42=a 2+c 2-2ac cos 60°,∴(a +c )2-3ac =16, 又由(1)知a +c =2b ,代入上式得4b 2-3ac =16. 又b =4,所以ac =16, ④∴△ABC 的面积S =12ac sin B =12ac sin 60°=4 3.题组训练四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D =1,CD =2,AC =7.(1)求cos ∠CAD 的值;(2)若cos ∠BAD =-714,sin ∠CBA =216,求BC 的长.【解析】 (1)在△AD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CAD =AC 2+AD 2-CD 22AC ·AD =7+1-427=277. (2)设∠BAC =α,则α=∠BAD -∠CAD . 因为cos ∠CAD =277,cos ∠BAD =-714,所以sin ∠CAD =1-cos 2∠CAD =217,sin ∠BAD =1-cos 2∠BAD =32114. 于是sin ∠BAC =sin (∠BAD -∠CAD )=sin ∠BAD cos ∠CAD -cos ∠BAD ·sin ∠CAD =32114×277-⎪⎪⎭⎫ ⎝⎛-1417×217=32.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BC =AC ·sin ∠BACsin ∠CBA=7×32216=3.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1.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b 2=a 2+bc ,A =π6,则内角C 等于( )A.π6 B.π4 C.3π4D.π4或3π4【解析】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即a 2-b 2=c 2-2bc cos A ,由已知,得a 2-b 2=-bc ,则c 2-2bc cos π6=-bc ,即c =(3-1)b ,由正弦定理,得sin C=(3-1)sin B =(3-1)sin ⎪⎭⎫⎝⎛-C 65π, 化简,得sin C -cos C =0,解得C =π4,故选B.【答案】 B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已知b =2,c =22,且C =π4,则△ABC 的面积为( )A.3+1B.3-1 C .4 D .2【解析】 法一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a 2-2×2×a cos π4,即a 2-22a -4=0,解得a =2+6或a =2-6(舍去),△ABC 的面积S =12ab sin C =12×2×(2+6)sin π4=12×2×22×(6+2)=3+1,选A.法二 由正弦定理b sin B =c sin C ,得sin B =b sin C c =12,又c >b ,且B ∈(0,π),所以B =π6,所以A =7π12,所以△ABC 的面积S =12bc sin A =12×2×22sin 7π12=12×2×22×6+24=3+1.【答案】 A3.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S ,且2S =(a +b )2-c 2,则tan C 等于( )A.34B.43C .-43D .-34【解析】 因为2S =(a +b )2-c 2=a 2+b 2-c 2+2ab ,则结合面积公式与余弦定理,得ab sin C =2ab cos C +2ab ,即sin C -2cos C =2,所以(sin C -2cos C )2=4,sin 2C -4sin C cos C +4cos 2C sin 2C +cos 2C =4,所以tan 2C -4tan C +4tan 2C +1=4,解得tan C =-43或tan C =0(舍去),故选C.【答案】 C4.如图,在△ABC 中,C =π3,BC =4,点D 在边AC 上,AD =DB ,DE ⊥AB ,E 为垂足.若DE =22,则cos A 等于( )A.223B.24 C.64D.63【解析】 依题意得:BD =AD =DE sin A =22sin A ,∠BDC =∠ABD +∠A =2∠A .在△BCD 中, BC sin ∠BDC =BD sin C ,则4sin 2A =22sin A ×23=423sin A ,即42sin A cos A =423sin A,由此解得cos A =64,选C.【答案】 C5.如图所示,为测一建筑物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 ,B 两点,从A ,B 两点分别测得建筑物顶端的仰角为30°,45°,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60 m ,则该建筑物的高度为( )A .(30+303) mB .(30+153) mC .(15+303) mD .(15+153) m【解析】 设建筑物高度为h ,则h tan 30°-h tan 45°=60,即(3-1)h =60,所以建筑物的高度为h =(30+303)m.【答案】 A6.在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20aBC →+15bCA →+12cAB →=0,则三角形ABC 中最小角的正弦值等于( )A.45B.34C.35D.74【解析】 ∵20aBC →+15bCA →+12cAB →=0,∴20a (AC →-AB →)+15bCA →+12cAB →=0, ∴(20a -15b )AC →+(12c -20a )AB →=0.∵AC →与AB →不共线,∴⎩⎪⎨⎪⎧20a -15b =0,12c -20a =0⇒⎩⎨⎧b =43a ,c =53a ,∴三角形ABC 中最小角为角A , ∴cos A =b 2+c 2-a22bc =169a 2+259a 2-a 22×43×53a 2=45,∴sin A =35,故选C. 【答案】 C 二、填空题7.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若(a +b -c )(a +b +c )=ab ,c =3,当ab 取得最大值时,S △ABC =________.【解析】 因为(a +b -c )(a +b +c )=ab ,a 2+b 2-c 2=-ab ,所以cos C =-12,所以sinC =32,由余弦定理得(3)2=a 2+b 2+ab ≥3ab ,即ab ≤1,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所以S △ABC =34. 【答案】348.已知△ABC 中,AB =1,sin A +sin B =2sin C ,S △ABC =316sin C ,则cos C =________. 【解析】 ∵sin A +sin B =2sin C ,由正弦定理可得a +b =2c .∵S △ABC =316sin C ,∴12ab sin C =316sin C ,sin C ≠0,化为ab =38.由余弦定理可得c 2=a 2+b 2-2ab cos C =(a +b )2-2ab-2ab cos C ,∴1=(2)2-2×38(1+cos C ),解得cos C =13.【答案】139.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a =2,且(2+b )(sin A -sin B )=(c -b )·sin 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2+b )(a -b )=(c -b )c , 即(a +b )·(a -b )=(c -b )c ,即b 2+c 2-a 2=bc , 所以cos A =b 2+c 2-a 22bc =12,又A ∈(0,π),所以A =π3,又b 2+c 2-a 2=bc ≥2bc -4,即bc ≤4,故S △ABC =12bc sin A ≤12×4×32=3,当且仅当b =c =2时,等号成立,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3. 【答案】310.如图,△ABC 中,AB =4,BC =2,∠ABC =∠D =60°,若△ADC 是锐角三角形,则DA +D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AC 2=AB 2+BC 2-2AB ·BC cos ∠ABC =12,即AC =2 3.设∠ACD =θ(30°<θ<90°),则在△ADC 中,由正弦定理得23sin 60°=DA sin θ=DCsin (120°-θ),则DA +DC =4[sin θ+sin(120°-θ)]=4⎪⎪⎭⎫ ⎝⎛+θθcos 23sin 23=43sin(θ+30°),而60°<θ+30°<120°,43sin 60°<DA +DC ≤43sin 90°,即6<DA +DC ≤4 3.【答案】 (6,43] 三、解答题11.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a =5,c =6,sin B =35. (1)求b 和sin A 的值;(2)求sin ⎪⎭⎫⎝⎛+42πA 的值. 【解析】 (1)在△ABC 中,因为a >b ,故由sin B =35,可得cos B =45.由已知及余弦定理,有b 2=a 2+c 2-2ac cos B =13,所以b =13.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得sin A =a sin B b =31313.所以b 的值为13,sin A 的值为31313.(2)由(1)及a <c ,得cos A =21313,所以sin 2A =2sin A cos A =1213,cos 2A =1-2sin 2A =-513.故sin ⎪⎭⎫⎝⎛+42πA =sin 2A cos π4+cos 2A sin π4=7226.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AB =π3,AD ∶AB =2∶3,BD =7,AB ⊥BC .(1)求sin ∠ABD 的值;(2)若∠BCD =2π3,求CD 的长.【解析】(1)∵AD ∶AB =2∶3,∴可设AD =2k ,AB =3k .又BD =7,∠DAB =π3,∴由余弦定理,得(7)2=(3k )2+(2k )2-2×3k ×2k cos π3,解得k =1,∴AD =2,AB =3,sin ∠ABD =AD sin ∠DABBD=2×327=217.(2)∵AB ⊥BC ,∴cos ∠DBC =sin ∠ABD =217,∴sin ∠DBC =277,∴BD sin ∠BCD =CDsin ∠DBC,∴CD=7×27732=433.。

《解三角形》全章知识复习与巩固

《解三角形》全章知识复习与巩固

《解三角形》全章知识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即: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要点诠释:(1)正弦定理适合于任何三角形,且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2)应用正弦定理解决的题型:①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它②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求其它.(3)在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求其它的类型中,可能出现无解、一解或两解,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帮助理解.要点二:余弦定理在△ABC 中,A bc c b a cos 2222-+=,B ac c a b cos 2222-+=,C ab b a c cos 2222-+=变形为:bc a c b A 2cos 222-+=,ac b c a B 2cos 222-+=,abc b a C 2cos 222-+=要点诠释:(1)应用余弦定理解决的题型:①已知三边,求各角②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求其它③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它;(2)正、余弦定理的实质是一样的,从而正弦定理能解的问题余弦定理也一定能解,反之亦然;只是方便程度有别;(3)正、余弦定理可以结合使用.要点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 111222a b c S ah bh ch ===,其中,,a b c h h h 为,,a b c 边上的高 (2)B ac A bc C ab S sin 21sin 21sin 21===(3)S =2a b c p ++= 要点四:三角形形状的判定方法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对应的三个角为A 、B 、C ,解斜三角形的主要依据是:(1)角与角关系:由于A +B +C = π,所以sin(A+B)=sinC ;cos(A+B)=-cosC ;tan(A+B)=-tanC ;2sin 2cos ,2cos 2sin C B A C B A =+=+; (2)边与边关系:a + b > c ,b + c > a ,c + a > b ,a -b < c ,b -c < a ,c -a < b ;(3)边与角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常用两种途径:(1)由正余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2)由正余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要点诠释:①化简中将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同角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等综合结合起来.②在△ABC 中,熟记并会证明:∠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60°;△ABC 是正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B ,∠C 成等差数列且a ,b ,c 成等比数列.要点五:解三角形应用的分类(1)距离问题:一点可到达另一点不可到达;两点都不可到达;(2)高度问题(最后都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3)角度问题;(4)面积问题.【典型例题】类型一:正、余弦定理的基本应用例1.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C =2B .(1)求cos B 的值;(2)若b 2=ac ,求sin A sin C 的值.【思路点拨】由题设“A+C =2B ”易知B =60°,又由边之间的关系“b 2=ac ”,如何求“sin A sin C ”的值?正、余弦定理的运用都可以求出值.【解析】(1)由已知2B =A+C ,A+B+C =180°,解得B =60°,所以1cos 2B =. (2)解法一:由已知2b ac =,及1cos 2B =, 根据正弦定理得2sin sin sin B A C =, 所以23sin sin 1cos 4A C B =-=. 解法二:由已知2b ac =,及1cos 2b =,根据余弦定理得22cos 2a c ac B ac+-=, 解得a =c ,所以A =C =B =60°,故3sin sin 4A C =. 【总结升华】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中的边、角等基本量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灵活利用三角形中的内角和定理,实现角的互化,灵活利用正、余弦定理的变形.举一反三:【变式1】在△ABC 中,a =1,b =2,41C cos =,则c = ;sinA = . 【答案】∵在△ABC 中,a =1,b =2,41C cos =, ∴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cosC =1+4-1=4,即c =2; ∵41C cos =,C 为三角形内角, ∴415C cos 1C sin 2=-= ∴由正弦定理Asin C sin a c =得:81524151C sin A sin =⨯==c a . 故答案为:2;815【变式2】在△ABC 中,若2a =,7b c +=,1cos 4B =-,则b =___________. 【答案】在ABC ∆中,得用余弦定理 22214()()47()cos 2444a c b c b c b c b B ac c c+-++-+-=⇒-==,化简得8740c b -+=,与题目条件7b c +=联立,可解得2,4,3a b c ===. 故答案为4.类型二: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例2. 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c ,已知→→BC BA ·=2,cosB =31,b =3,求:(Ⅰ)a 和c 的值;(Ⅱ)cos(B -C)的值.【答案】(Ⅰ) a =3,c =2,(Ⅱ)2723. 【思路点拨】(1)由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易求出ac=6,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出即可;(2)画出简易图,将已知条件在图上标出来,运用正弦定理求得角C 的正弦值.【解析】(Ⅰ)∵→→BC BA ·=2,cosB =31, ∴c •acosB =2,即ac =6①,∵b =3,∴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cosB ,即9=a 2+c 2-4,∴a 2+c 2=13②,联立①②得:a =3,c =2;(Ⅱ)在△ABC 中,sinB =322)31(1cos 122=-=-B , 由正弦定理C c B b sin sin =得:sinC =b c sinB =92432232=⨯, ∵a =b >c ,∴C 为锐角,∴cosC =97)924(1sin 122=-=-C , 则cos(B -C)=cosBcosC +sinBsinC =31×97+2723924322=⨯. 【总结升华】解答该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借助图形标注已知和所求;(2)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把相关条件化归到同一个三角形中;(3)注意灵活利用正、余弦定理,实施边、角互化.举一反三:【变式1】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三边的长为连续的三个正整数,且A >B >C ,3b=20acosA ,则sinA :sinB :sinC 为( )A .4:3:2 B. 5:6:7 C. 5:4:3 D. 6:5:4【答案】由于a ,b ,c 三边的长为连续的三个正整数,且A >B >C ,可设三边长分别为 a 、a-1、a-2.由余弦定理可得 222222(1)(2)5cos 22(1)(2)2(2)b c a a a a a A bc a a a +--+---===--- 又3b=20acosA ,可得33(1)5cos 20202(2)b a a A a a a --===- 解得6a =,故三边是6,5,4.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 :sinB :sinC=6:5:4【变式2】已知△ABC 中cos cos a A b B =,试判断△ABC 的形状.【答案】方法一:用余弦定理化角为边的关系 由cos cos a A b B =得22222222b c a a c b a b bc ac+-+-⋅=⋅, 整理得22222222()()a b c a b a c b +-=+-,即22222()()0a b a b c -+-=,当220a b -=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当2220a b c +-=即222a b c +=时,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综上:ABC ∆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c< p="">3、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sincos ,cos sin ,tan cot 222222A B C A B C A B C+++===4、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2sin sin sin a b c R C===A B .5、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化角为边: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②化边为角: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C C++===A +B +A B . 6、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②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三解))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12同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1)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2)倒数关系:tanα·cotα=1(3)商的关系:ααααααsin cos cot ,cos sin tan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α三角函数值304560 ?90αsin0 21 22 231 αcos1 23 2221 0 αtan3313不存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2πα+)”记忆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是指(2kπα+),k ∈Z 的三角函数值,当k 为奇数时,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也同样);当k 为偶数时,函数名不变。

(完整版)高三复习: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方法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三复习: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方法归纳,推荐文档

333绵阳市开元中学高 2014 级高三一轮复习③ tan (A + B )= - tan C ;④sinA + BC = cos , ⑤cosA +B = sinC 《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与方法归纳制卷:王小凤学生姓名:7.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1)仰角和俯角2 22 2 一、知识点归纳(★☆注重细节,熟记考点☆★)1.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文的叫俯角(如图①)asin A = b sin B = c sin C=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变式:(1) a = 2R sin A , b = 2R sin B , c = 2R sin C (边化角公式)(2)sin A = a ,sin B =2Rb , sin C =c 2R 2R (角化边公式) (2) 方位角(3)a : b : c = sin A : sin B : sin C(4) a = sin A , a = sin A , b =sin B b sin B c sin C c sin C2. 正弦定理适用情况: (1) 已知两角及任一边;(2) 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 B 点的方位角为 α(如图②)注:仰角、俯角、方位角的区别是:三者的参照不同。

仰角与俯角是相对于水平线而言的, 而方位角是相对于正北方向而言的。

(3) 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图③)如: ①北偏东 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达目标方向;a 2 =b 2 +c 2 - 2bc cos Acos A =b 2 +c 2 - a 22bc②“东北方向”表示北偏东(或东偏北) 45︒ .(4) 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如图④,角 θ 为坡角)b 2 = a 2 +c 2 - 2ac cos B c 2 = a 2 + b 2 - 2ab cos Ccos B =a 2 + c 2 -b 22ac a 2 + b 2 - c 2二、题型示例(★☆注重基础,熟记方法☆★)4. 余弦定理适用情况:cos C =2ab1.在V ABC 中,若∠A =60°,∠B =45°,BC =3 2,则 AC = ()(1)已知两边及夹角;(2)已知三边.注.解三角形或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这也是正余弦定理的作用),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5. 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A.4B .2C .D . 2 2.在V ABC 中, a 2 = b 2 + c 2 + 3bc ,则∠A 等于()A .60°B .45°C .120°D .150°(1) S ∆ABC = 1 ⨯ 底⨯高;2 (2) 1 1 1 abcS = ab sin C = ac sin B = bc sin A = (R 为∆A 接BC 圆半径 )(两边夹一角);2 2 2 4R6. 三角形中常用结论(1) a + b > c , b + c > a , a + c > b (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 在∆A ,BC 即大边A 对> 大B ⇔角,a >大b 角⇔对s 大in 边A >)sin B ( (3) 在∆ABC 中, A + B + C = ,所以①sin (A + B )= sin C ;② cos (A + B )= -cos C ;3. 设V ABC 的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 b , c , 若b cos C + c cos B = a sin A , 则V ABC 的形状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4. 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sin A : sin B : sin C = 3 : 5 : 7 ,则△ABC ()3考点一: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考点二: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 3 33 3 14 15 3 14 15考点四: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角2 考点三:利用正余弦定理求三角形的面积A.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ADB =180°-(45°+30°)=105°.DBAB在△DAB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DAB =sin ∠ADB ,cos A bAB ·sin ∠DAB 5(3+\r(3))·sin 45°5. 在∆ABC 中,若cos B =a ,则△ABC 是()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6. 在∆ABC 中, AB =, AC = 1 , ∠A = 30︒ ,则∆ABC 面积为() ∴DB =sin ∠ADB = sin 105°5(3+\r(3))·sin 45°=sin 45°cos 60°+cos 45°sin 60°=2=10 3(海里).又∠DBC =∠DBA +∠ABC =30°+(90°-60°)=60°,BC =20 3(海里), 在△D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CD 2=BD 2+BC 2-2BD ·BC ·cos ∠DBCA.B.C.或 D .或 12424 2=300+1 200-2×10 3×20 3×2=900, 7. 已知∆ABC 的三边长a = 3, b = 5, c = 6 ,则∆ABC 的面积为() ∴CD =30(海里),A .B . 2C .D . 2 30∴需要的时间 t =30=1(小时).故救援船到达 D 点需要 1 小时.8. 在锐角中∆ABC ,角 A , B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 b .若2a sin B = 3b ,则角等于 ()三、高考真题赏析A.B.C.D.1.(2016 年ft 东)在△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已知tan A tan B126 4 3 2(tan A + tan B ) = + cos B .cos A9.在△ABC 中,若 a =18,b =24,A =45°,则此三角形有 ( )(Ⅰ)证明:a +b =2c ;(Ⅱ)求 cos C 的最小值.A .无解B .两解C .一解D .解的个数不确定1【解析】(Ⅰ)由2(tanA + tanB) = tanA tanB+ 得10. 在∆ABC ,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 b , c . a sin B cos C + c sin B cos A = ∠B = ()b , 且a > b ,则2 2 ⨯ sinC =sinA cosB+ sinB cosA, A.B.C. 2D. 5cosAcosB cosAcosB cosAcosB 2sin C = sin B + sin C a + b = 2c633 6所以,由正弦定理,得.a 2 +b 2 -c 2 (a + b )2 - 2ab - c32c 3c 23 1(Ⅱ)由cos C == = - 1 ≥ - 1 = - 1 = .11. 如图:A ,B 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 + 3 )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 A 点北偏东45︒ ,B 点2ab2ab2ab 2( a + b )2 2 2 2北偏西60︒ 的 D 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 B 点南偏西60︒ 且与 B 点相距20 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每小时 30 海里,该救援船到达 D 点需要多长时间?解 由题意知 AB =5(3+ 3)海里,∠DBA =90°-60°=30°,∠DAB =90°-45°=45°,1海里的 C 点的救援所以cos C 的最小值为 .22.(2016 年四川)在△ABC 中,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 ,b ,c ,且cos A + cos B = sin C. a b c3 3 5 3(\r(3)+1)3+1 考点五:正余弦定理实际应用问题(I)证明:sin A sin B sin C ;3 3 Ctan tan tan 5(II )若b 2 + c 2 - a 2 = 6bc ,求tan B .5∆ABC 中, D 是 BC 上的点, AD 平分∠BAC , ∆ABD 面积是∆ADC 面积的 2 倍.a =b =c (Ⅰ) 求sin ∠B ;(Ⅱ)若 AD = 1 , DC =2 ,求 BD 和 AC 的长.【解析】(I )证明:由正弦定理 sin A sin Bsin C 可知sin ∠C2cos A + cos B = sin C = 1原式可以化解为 sin A sin B sin C∵ A 和 B 为三角形s i 内n A 角sin , B ∴sin A sin B ≠ 0 则,两边同时乘以,可得sin B cos A + sin A cos B = sin A sin B 由和角公式可知, sin B cos A + sin A cos B = sin (A + B )= sin (- C )= sin C原式得证。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外接圆的直径,即 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变形:1)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A +B +A B . 2)化边为角: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 ;sin sin CA c a = 3)化边为角:C R c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4)化角为边:;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sin sin ca C A = 5)化角为边: Rc C R b B R a A 2sin ,2sin ,2sin ===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个角及任意—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例:已知角B,C,a ,解法:由A+B+C=180o ,求角A,由正弦定理;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B c b = ;sin sin CA c a =求出b 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边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解法:由正弦定理BA b a sin sin =求出角B,由A+B+C=180o 求出角C ,再使用正弦定理CA c a sin sin =求出c 边4.△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则①A b a sin <时,B 无解; ②A b a sin =或b a ≥时,B 有一个解;③b a A b <<sin 时,B 有两个解。

如:①已知32,2,60===O b a A ,求B (有一个解)②已知32,2,60===O a b A ,求B (有两个解)注意:由正弦定理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c3、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4、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2sin sin sin a b cR C===A B . 5、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化角为边: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②化边为角: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C C++===A +B +A B . 6、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②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三解))7、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 b c bc =+-A 等,变形: 222cos 2b c a bc+-A =等,8、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①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

②已知三边求角) 9、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C S bc ab C ac ∆AB =A ==B .=2R 2sinAsinBsinC=R abc 4=2)(c b a r ++=))()((c p b p a p p ---10、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①若222a b c +=,则90C =;②若222a b c +>,则90C <;③若222a b c +<,则90C >.11、三角形的四心:垂心——三角形的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相交于一点(重心到顶点距离与到对边距离之比为2:1)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12同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1)平方关系:sin²α+cos²α=1 (2)倒数关系:tanα·cotα=1 (3)商的关系:ααααααsin cos cot ,cos sin tan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值0 111不存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2k πα+)”记忆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是指(2kπα+),k ∈Z 的三角函数值,当k 为奇数时,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也同样);当k 为偶数时,函数名不变。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指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值的比相等且等于外接圆的直径。

即:$\frac{a}{\sin A} =\frac{b}{\sin B} =\frac{c}{\sin C} = 2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正弦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例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角$A$、$B$和一边$c$,则可以先通过三角形内角和为$180^{\circ}$求出角$C$,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出其他两边$a$和$b$。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此时需要注意可能会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

二、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对于任意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对于边$a$,有$a^2 = b^2 + c^2 2bc\cos A$;对于边$b$,有$b^2 = a^2 + c^2 2ac\cos B$;对于边$c$,有$c^2 = a^2 + b^2 2ab\cos C$。

余弦定理的应用包括: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可以直接代入余弦定理的公式求出角的余弦值,进而得到角的大小。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三、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1、$S =\frac{1}{2}ab\sin C$2、$S =\frac{1}{2}bc\sin A$3、$S =\frac{1}{2}ac\sin B$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的不同灵活选择使用。

四、三角形中的常见结论1、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即三角形中,较长的边所对的角较大,较大的角所对的边较长。

2、三角形内角和为$180^{\circ}$。

3、在锐角三角形中,$\sin A >\cos B$;在钝角三角形中,若$A$为钝角,$B$为锐角,则$\sin A <\cos B$。

专题一、二:解三角形

专题一、二:解三角形

专题一正余弦定理知识梳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常见的变形有:①::sin :sin :sin a b c A B C =;②sin sin a A b B =,sin sin a A c C =,sin sin b Bc C=;③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A B C A B C++===++;④边化角公式: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⑤角化边公式:sin 2a A R =,sin 2b B R =,sin 2c C R=;⑥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a b A BA B a b A B A B a b A B <⇔<⇔<⎧⎪=⇔=⇔=⎨⎪>⇔>⇔>⎩;2.解三角形: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 和它们的对边a,b,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两类三角形: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②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计算另一边的对角,进而计算出其他的边和角。

剖析:已知两角与一边,用正弦定理,有解时,只有一解。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用正弦定理,可能有两解、一解、或无解,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定理来验证。

3.在△ABC 中常见的公式:(如图)①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ac B bc A===②111222a b c S ah bh ch ===AcbaBCh aAcbaBC③4abcS R=(R 表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④22sin sin sin S R A B C =⑤1()2S r a b c =++(r 表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⑥海伦公式:S =,其中1()2p a b c =++.4.余弦定理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最新数学必修五复习提纲——解三角形

最新数学必修五复习提纲——解三角形

第一章 解三角形一、知识点总结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A B C变形:2.余弦定理:3.三角形面积公式:4.射影定理(了解):a=bcosC+ccosB,b=acosC+ccosA,c=acosB+bcosA5.三角形中的常用结论:二、常见题型 2sin ,2sin ,2sin sin =,sin ,sin 222::sin :sin :sin ++=2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a R A b R B c R C a b cA B C R R R a b c A B Ca b c a b c R A B A B C C C A B c >===⎫⎪⎬==>⇔>>⇔>>⎪⎭====边角互化(大角对大边:)①②③④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b a ba C ⎧=+-⎪=+-⎨⎪=+-⎩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b a c C ab 111222∆===ABC a b c S ah bh ch 111sin sin sin =2224ABC abc S ab C bc A ac B R∆===或(1),(+>-<a b c a b c 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sin sin cos cos ∆>⇔>⇔>⇔<ABC A B a b A B A B在中,(3)sin cos .0sin()sin cos sin 2222(4) C >,sin cos .20sin sin()sin cos 2222(5)A B A B A B B A B A B A A B A B A B A B A Bπππππππππ>+>⇒<-<<⇒-<⇒<<+<⇒<<-<⇒<-⇒<在锐角三角形中,和是任意两个角,则 理由:在 (文字说明:锐角三角形中,任一角的钝角三角形中,若正则弦值大于其他角的 理由:在一般三余弦值)角形中,cos cos 00cos cos()cos cos cos cos 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ππππ+>+<⇒<<-<⇒>-⇒>-⇒+> 理由:(6)222sin()sin ,cos()cos tan()tan ,A B C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πππ+++=⇒⇒=-+=+=-+=-+=-三角形中的诱导公式:,1、解三角形利用正弦定理: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AAS 、ASA ),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只有一解)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SSA ),求其他边角(无解,一解,两解) 利用余弦定理:①已知三边(SSS )求三角(只有一解)②已知两边及夹角(SAS ),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只有一解)③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SSA ),求其他边角(无解,一解,两解) 已知“SSA ”利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求解的区别:2、判断三角形形状或求值方法一:确定最大角(只要知道三边的关系,就可以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出角) 方法二:边化角(统一化成角)方法三:角化边(统一化成边)❖ 常见的形式:2222222sin ,2sin ,2sin ,2cos sin sin sin 2sin sin cos a R A b R B c R C a b c bc A A B C B C A====+-⇒=+-⋅①常用公式:222222222sin ,sin ,sin ,222cos ,cos ,cos ,222a b cA B C R R R b c a a c b a b c A B C bc ac ab===+-+-+-===①常用公式:sin =sin ()(sin sin +22)sin 2=sin 2()()2A B A B k k A B A B A B αβαβπαπβππ⇒=⎫⎪=⇔==-+⎬⇒=+=⎪⎭②常见结论:等腰三角形原理:或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222222222222229090a b c A a b c A a b c b a c c a bo o >+⇒>=+⇒=⎧<+⎪<+⇒⎨⎪<+⎩②常见结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3、构成三角形三边的问题4、周长面积问题(记得同时利用两个公式:余弦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cos cos ()()cos cos cos cos ()sin 2sin cos ())()3,sin 2sin cos ()a Ab B a bc A B C b a C A B C a b c b c a bc A B C =====+++-==①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②等边三角形③直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⑤(且等边三角形()()222121,,21.2121,2821(1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例】设为钝角三角形的三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考虑最大角:依题意,,即为钝角和两边之和大的取值范围为(于第三边2,8)2222222,3,23,32x x x x x x⎧<+⎪<<⎨<+⎪⎩【例2】已知锐角三角形边长分别为,求的取值范围.解:依题意,即的取值范围是(考虑三个角都是锐角)()22222cos =2a bc Abc b bc c++=+-()()22222220601sin ,402=20,20,2cos 220120,77.ABC A BC S bc A bc a b c b c a a b c bc A b c bc bc a a a BC ∆∠=︒=∴=++∴+=-∴=+-=+--∴=--∴=【例3】在的周长等于,面积是,边的长。

解三角形的复习课课件

解三角形的复习课课件
解三角形的复习课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解三角形的方法与技巧 • 综合应用与解题思路 • 常见题型与解析 • 复习题与答案
01
CATALOGUE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性质
定义
三角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或者是邻边 与斜边的比值。
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这意味着三角 函数的值会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
掌握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 ,并且可以简化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证 明过程。
三角函数也具有对称性,这意味着三 角函数的图像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对称 。
02
CATALOGUE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图像
利用正弦、余弦、正切定 理解决角度问题
详细描述
通过已知条件,利用正弦 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 理,计算出三角形中未知 的角度。
示例
已知三角形ABC中,a=2, b=3, A=45°,求解B的角 度。
边长问题
总结词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 边长问题
详细描述
通过已知条件,利用正弦 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出 三角形中未知的边长。
已知三角形ABC中,a=3, b=4, A=60°,求角B的大小。
题目2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sinA=1/2, cosB=√3/2,求角C的大小。
题目3
已知三角形ABC中,a=5, b=8, C=120°,求边c的大小。
答案与解析
1 2 3
答案1
B=45°或135°。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 sinB=√3/2或-√3/2,所以B=45°或135°。
示例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解三角形向来是数学中的一个考点,那么相关的解三角形知识点又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解三角形定义:一般地,高中历史,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主要方法: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常用方法:已知一边和两角解三角形:已知一边和两角(设为b、A、B),解三角形的步骤: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该三角形的其他边角时,首先必须判断是否有解,例如在中,已知,问题就无解。

如果有解,是一解,还是两解。

解得个数讨论见下表:3.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设为a,b,C),解三角形的步骤:4.已知三边解三角形:已知三边a,b,c,解三角形的步骤:①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一个角;②由正弦定理及A +B+C=π,求其他两角.5.三角形形状的判定: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应围绕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思考,主要看其是否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要特别注意“等腰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区别,依据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判断时,主要有如下两条途径:①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边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②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B +C=π这个结论,在以上两种解法的等式变形中,一般两边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6.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思路:(1)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准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名称、术语,如坡度、仰角、俯角、视角、象限角、方位角、方向角等;(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3)将要求解的问题归结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通过合理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正确求解,演算过程要算法简练,计算准确,最后作答,。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外接圆的直径,即 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变形:1)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A +B +A B . 2)化边为角: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 ;sin sin CA c a = 3)化边为角:C R c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4)化角为边:;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sin sin ca C A = 5)化角为边: Rc C R b B R a A 2sin ,2sin ,2sin ===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个角及任意—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例:已知角B,C,a ,解法:由A+B+C=180o ,求角A,由正弦定理;s i n s i n B A b a = ;sin sin CB c b = ;sin sin CA c a =求出b 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边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解法:由正弦定理BA b a sin sin =求出角B,由A+B+C=180o 求出角C ,再使用正弦定理CA c a sin sin =求出c 边4.△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则①A b a sin <时,B 无解; ②A b a sin =或b a ≥时,B 有一个解;③b a A b <<sin 时,B 有两个解。

如:①已知32,2,60===O b a A ,求B (有一个解)②已知32,2,60===O a b A ,求B (有两个解)注意:由正弦定理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推荐文
解三角形是指已知三角形的一些边长或角度,求解其他未知边长或角度的过程。

在解三角形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方法。

一、正弦定理: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边长a、b和夹角C,可以使用正弦定理求解另外两个夹角A和B,以及未知边c的长度。

正弦定理的公式如下:sinA/a = sinB/b = sinC/c
二、余弦定理: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边长a、b和夹角C,可以使用余弦定理求解另外两个边c和未知夹角A、B。

余弦定理的公式如下:
a² = b² + c² - 2bc*cosA
b² = a² + c² - 2ac*cosB
c² = a² + b² - 2ab*cosC
三、正切定理: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边长a、b和夹角C,可以使用正切定理求解未知边c和另外两个夹角A、B。

正切定理的公式如下:
tanA = (b*sinC)/(a+b*cosC)
tanB = (a*sinC)/(b+a*cosC)
c = (a+b)/(tanA+tanB)
四、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若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a、b,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求解斜边c的长度。

勾股定理的公式如下:
c=√(a²+b²)
在解三角形问题时,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未知量选择合适的定理应用,从而得出答案。

解三角形方法与技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方法与技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方法与技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在平面几何中,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形。

解三角形就是通过已知的三角形的一些元素(如边、角),求出其他未知元素的过程。

三角形中的基本元素包括三个角(通常用 A、B、C 表示)和三条边(通常用 a、b、c 表示)。

解三角形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A + B + C = 180°)以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二、正弦定理正弦定理的表达式为:\(\frac{a}{\sin A} =\frac{b}{\sin B} =\frac{c}{\sin C}\)。

正弦定理可以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例如:在三角形 ABC 中,已知角 A = 30°,角 B = 45°,边 c =10,求边 a 和边 b。

首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 C = 180° 30° 45°= 105°。

然后,利用正弦定理\(\frac{a}{\sin A} =\frac{c}{\sin C}\),可得\(a =\frac{c\sin A}{\sin C} =\frac{10\times\sin 30°}{\sin 105°}\)。

同样,\(\frac{b}{\sin B} =\frac{c}{\sin C}\),\(b =\frac{c\sin B}{\sin C} =\frac{10\times\sin 45°}{\sin 105°}\)。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和其他边。

例如:在三角形 ABC 中,已知边 a = 6,边 b = 8,角 A = 30°,求角 B。

由正弦定理\(\frac{a}{\sin A} =\frac{b}{\sin B}\),可得\(\sin B =\frac{b\sin A}{a} =\frac{8\times\sin 30°}{6} =\frac{2}{3}\)。

三角形复习提纲

三角形复习提纲

第七章 三角形复习提纲知识点一:概念定义: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组成:①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外,还可以用这条边所对的角的顶点处的一个小写字母表示);②内角:在三角形中,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③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④顶点: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ABC 可表示为ABC 。

4、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不相等的三角形;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腰和底不相等的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腰和底相等的三角形)5、三角形的相关概念㈠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1)表示方法:①AD 是△ABC 的BC 上的高线. ②AD ⊥BC 于D. ③∠ADB=∠ADC=90°.(2)几何语言:①∵AD 是ΔABC 的高∴∠ADB=90°;② ∵∠ADB=90° ∴AD 是ΔABC 的高AC DABC D AB CD注释:(1)三角形的高是一条线段;(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3)三条高的交点叫做垂心;(4)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处;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㈡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1)表示方法:①AE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②BE=EC=12BC. 几何语言:① ∵AD 是三角形的中线 ∴ BD = CD ; ②∵ BD = CD ∴AD 是三角形的中线 注释:(1)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线;(3)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4)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解三角形最全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最全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平面几何图形。

它是三边相交于三个顶点而成的基本图形,常用符号Δ表示。

2.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等5种类型。

3. 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的元素包括三边、三角、三个顶点、三个内角和三个外角等。

4.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的基本性质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外角等于两个不相邻内角之和等。

二、性质定理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几何学中的经典定理之一,它指出任意三角形内角的和等于180°。

2.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是指三角形外角等于它对应内角的和,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对的两个内角之和。

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是一个内含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它的两条边相对于直角的边长满足勾股定理。

4.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边长相等的三角形,它的两条边角度相等,即底角相等。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和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它是所有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6. 中位线定理在三角形中,连接边上中点的直线称为中位线,中位线定理指出中位线的中点构成的线段等于底边的一半。

7. 外心定理外心定理是指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接圆定理指出外心是三角形三边的平分线的交点。

8. 内切圆定理内切圆定理是指三角形内切圆和三角形三边接触点构成的线段等于三角形的半周长。

9. 海伦公式海伦公式是指用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来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其中s为半周长。

10. 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三角形中用角的正弦比例来求边长的公式,可表示为a/sinA=b/sinB=c/sinC。

11. 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三角形中用边长和角度的余弦比例来求边长的公式,可表示为a²=b²+c²-2bc*cos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一)解三角形
1.熟练掌握由三角形三个元素(至少有一边)求解三角形的其它元素方法;
2.三角形的有关定理:正、余弦定理;内角和定理;
3.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一、解三角形:
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1)a = 80°,b = 100,A =30°___________
(2)a = 50°,b = 100,A =30°___________
(3)a = 40°,b = 100,A =30°___________
2、在△ABC 中,若)())((c b b c a c a +=-+,则A ∠=( )
A .090
B .060
C .0120
D .0150
3、在△ABC 中,若B a b sin 2=,则A 等于( )
A .006030或
B .006045或
C .0060120或
D .0015030或
4、在△ABC 中,::1:2:3A B C =,则::a b c 等于( )
A .1:2:3
B .3:2:1
C .2
D .
5、在△ABC 中,若B A 2=,则a 等于( )
A .A b sin 2
B .A b cos 2
C .B b sin 2
D .B b cos 2
6、在△ABC 中,若角B 为钝角,则sin sin B A -的值(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能确定
7、在△ABC 中,若8,3,7===c b a ,则其面积等于( )
A .12
B .2
21 C .28 D .36
8、若在△ABC 中,060,1,ABC A b S ∆∠===则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_______。

9、在ΔABC 中,已知sinA : sinB : sinC = 4 : 5 : 6,则 cosA : cosB : cosC =___________.
10、ΔABC 中,若AB = 1,BC = 2,则∠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1、在△ABC 中,若=++=A c bc b a 则,222_________。

二、 判断三角形形状
1、在△ABC 中,角,A B 均为锐角,且,sin cos B A >则△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2. 在△ABC 中,若2lg sin lg cos lg sin lg =--C B A ,则△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不能确定
D .等腰三角形
3.在△ABC 中,若,12,10,9===c b a 则△ABC 的形状是_________。

4.在△ABC 中,若,1cos cos cos 222=++C B A 则△ABC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

5.在△ABC 中,若,cos cos cos C c B b A a =+则△ABC 的形状是什么?
6.在△ABC 中,若)sin()()sin()(2222B A b a B A b a +-=-+,请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三、在三角形中的计算
1.在锐角△ABC 中,若2,3a b ==,则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A 为△ABC 的内角,则A A cos sin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
B .)2,2(-
C .]2,1(-
D .]2,2[-
3.在△ABC 中,若,900=C 则三边的比
c
b a +等于( ) A .2cos 2B A + B .2cos 2B A - C .2sin 2B A + D .2sin 2B A - 4.已知ABC ∆的顶点B ,C 为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的焦点,A 在椭圆上, 60=∠C ,32=∆ABC S ,AB=32,求椭圆的离心率。

5.在ABC ∆中,内角A ,B,C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a,b,c ,已知c =2,C =3
π.
(Ⅰ)若ABC ∆求a,b ;(Ⅱ)若sin sin()2sin 2C B A A +-=,求ABC ∆的面积.
6.在ABC △中,内角A B C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a b c ,,,已知2c =,3
C π=
. (1)求b a +的最大值;
(2)若sin sin()2sin 2C B A A +-=,求ABC △的面积.
7.在ΔABC 中,已知 C = 4,A = 45°,B = 60°,求a 、b ,R 和S ΔABC .
8.在△ABC 中,设,3,2π=
-=+C A b c a 求B sin 的值。

9.在△ABC 中,0120,,ABC A c b a S => c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