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哲学史笔记.Word打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导论
*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 中国哲学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
2. 中国哲学的特点
(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特点:
*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5 )、重了悟而不重论证( 6 )、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3. 中国哲学的历史:
*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哲学就是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
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孔子
* 孔子与儒家
* 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
一. 孔子与儒家
——陈寅恪
* 孔子其人孔子与周公孔子与六艺孔子与儒家
1. 孔子其人
*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 孔子世家》
2. 孔子与周公
*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孟子腾文公上》
*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
――《荀子解蔽》
3. 孔子与六艺
*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
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
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史记孔子世家》
4. 孔子与儒家
* 孔子与儒六经与儒家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二. 秩序与礼
*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
2. 正名
*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证,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子路》)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3. 礼
* 孔子正名的标准是“礼”,即“周礼”。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最完美的。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 要掌握周礼的思想实质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阳货》)
* 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 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张在维持周礼亲亲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作为补充。
* 孔子为了复兴周礼,对周礼的再一个补充和发展就是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
“人而不仁如礼何” (《八佾》)
三. 仁
1. 克己复礼为仁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