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汇率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世纪80 年代末,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IM F) 主导下, 阿根廷梅内姆政府开始了一场全
面的最大胆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核心支柱之一, 是从1991 年起开始实行的以固定汇率为核心的联
系汇率制, 即“可兑换法”。
2002 年年初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 阿根廷议会通过“经济紧急状态法”, 宣布废除“可兑换法”, 使这个实行了10 年的汇率制度轰然崩溃, 比索随之大贬值。
联系汇率的崩溃, 标志着阿根廷实行了11 年的曾被誉为新自由
主义样板的经济模式正式宣告失败。
联系汇率制= 经济发展模式
阿根廷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一
是按美元和比索一比一的汇价实行固定汇率, 二
是按国际储备的数量控制货币发行量。
与其他实行这种汇率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不同, 阿根廷的联
系汇率制度是由议会立法, 以法律形式(即可兑换法) 固定下来的, 规定在该法存在的情况下, 任何
政府、银行、兑换所或个人, 均不得超限发行货币和升降汇率, 否则违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阿根廷与大多数拉美
国家一样, 本币发行实际上是以美元储备量为基
础的, 即“美元本位制”。
当外汇储备下降至不敷使用时, 本币必然贬值, 通货膨胀率上升。
20 世纪80 年代债务危机期间, 阿根廷外汇储备下降, 丧失对
外支付能力, 比索汇率大幅贬值, 通货膨胀率扶摇直上, 1989 年达到3 300%。
阿根廷的联系汇率制度规定, 在美元与比索
一比一的固定汇率下, 外汇可完全自由兑换、自由买卖和汇出, 政府或任何企业和个人在缔结交易
合同、债务协议时均可以美元结算。
储户可随意将其银行存款转换为比索、美元或其他外币。
政府在向本国银行贷款时, 大多也是美元债务。
而在实际交易中, 双方支付的可能是比索, 而不是美元。
联系汇率的实施, 保证了阿根廷本币的稳定
性, 限制了政府发行货币的权力, 进而从根本上限制了通胀率的上升, 达到了平抑通胀、恢复经济增长的目的。
对阿根廷来说, 联系汇率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汇率制度, 实际上已成为一种保持经济稳·14·
定增长的发展模式。
联系汇率的消极影响
联系汇率制度与其他汇率制度一样, 在实施
5 年后,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它的一些消极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
第一, 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 成为债务迅速增
长的原因之一。
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 是以充足的外汇储备
为基础的。
因此, 国家必须保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才能保证联系汇率制度乃至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
从1992~1999 年的情况来看, 阿根廷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必须保持在200 亿~260 亿美元的水平上, 才能保证自由汇兑的需要, 并使货币发行量保持在经济活动所需要的正常水平上。
但是, 阿根廷在外汇收入方面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出口创汇能力低下, 外汇来源不足; 二是连年财政赤字, 政府无法通过正常的财政收入渠道来补充国际储备。
因此, 它只能依靠资本项目的收入和举借外债, 来维持和补充国际储备。
事实上, 在过去10 年里, 政府举借的外债, 主要也是用在了这方面。
可以说, 阿根廷联系汇率的实施是以外债的增加为基础和代价的。
第二, 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 导致比索汇率高估, 出口成本上升, 进口激增, 挤垮了本国制造业。
实施固定汇率后, 比索与美元同步升值, 造成比索汇率高估, 致使生产和出口成本上升, 国际竞争力下降。
特别是1999 年巴西雷亚尔贬值并自由浮动后, 阿根廷比索汇率比实际价值高估20% , 加上工资和物价较高等因素, 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 阿根廷比巴西高出30% 左右。
这就引起以下后果。
(一) 出口增长缓慢, 进口增速高于出口, 造成连年贸易逆差。
在20 世纪90 年代的10 年中, 阿根廷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5% 左右, 而进口年均增长率
为28%; 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高时仅
为9% , 创汇能力低下。
同时, 从实施联系汇率的
第二年起, 阿根廷对外贸易差额由连续10 年顺差
转为逆差。
1992~1999 年8 年中有6 年为高额逆差, 造成经济项目逆差累积632 亿美元。
(二) 由于竞争力低, 出口效益差, 一些出口生产企业被迫关闭、转向本国市场或转移到其他国家。
2000~2001 年, 一些跨国公司相继把汽车制造厂等工厂迁往
巴西或其他南共市国家。
(三) 进口相对便宜, 大量廉价商品、特别是来自巴西等南共市成员国的商
品涌进阿根廷市场, 以致阿根廷本国原有的许多
工业部门在外来竞争下纷纷破产倒闭。
(四) 贸易
保护主义抬头, 导致阿根廷与南共市其他成员国
贸易争端不断。
第三, 制度僵硬, 缺乏必要的灵活性, 过度限
制了政府利用汇率和货币政策等手段进行宏观调
控经济的能力。
由于联系汇率制度是以立法形式
确定的, 政府不得有任何违反或变动, 从而使其在
汇率和货币发行方面无所作为。
特别是在危机期间, 国际储备下降, 不仅央行支持商业银行的能力
削弱, 银行体系运转困难, 而且货币发行量也随之
下降, 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而政府和央行又在“可兑换法”的束缚下, 无法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这实际上等于
丧失了货币发行权。
2001 年, 金融危机大爆发前,
随着国际储备的减少, 货币发行量不断下降, 出现
了多年未有的通货紧缩, 市场上货币供应量明显
不足, 市场销售萎缩, 经济衰退加剧, 而政府对此
却束手无策。
后来, 联邦和各省政府不得不采取发
行代币债券的方法, 用以代替比索, 但仍无济于
事。
到2002 年年底, 全国共有14 种代币债券在市
场上流通, 这些被称为“准货币”的债券面值总额
达50 亿比索, 实际上是联邦和各省政府欠的
新债。
第四, 虚假的“美元化”, 为银行危机埋下祸
根。
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后, 阿根廷政府还制订和实
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实际上美元化的措施, 如规
定, 所有债务、合同、银行存贷款都可以以美元结算; 政府向银行贷款, 用的是比索, 而结算货币却
是美元贷款; 居民或企业, 可以把其银行存款随意
转换为美元存款。
这些做法使阿根廷经济在很大
程度上“美元化”。
然而, 这种“美元化”既没有得到美国央行的同意和支持, 更谈不上在货币准备上
的基本保障, 只能靠借外债加以支撑, 因此是一种
虚假的“美元化”。
当央行的国际储备下降到无法
保证对外汇的需求时, 这种假“美元化”的气泡也
就随之破灭。
2003 年1 月初, 杜阿尔德政府强行
实施比索化, 最终使阿根廷经济和金融体系陷入
全面的灾难之中。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