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时代实现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新时代实现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李赛格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农林教育发展研究院,

长春

130022)

摘要:教育公平至今仍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将从我国的教育现实出发对教育公平进行讨论。文章根据教育公平的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异原则,对我国较为单一的升学途径与注重普通教育的理念、市场经济影响下的教育公平和家庭资本的代际传递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了发展社会成功的多样路径、继续缩小城乡各方面差距和注重个体间的教育公平等方面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现实;解决路径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84(2019)05-0105-04

收稿日期:2019-07-21

作者简介:李赛格(1995-),男,湖北武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农村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公平作为当代一个热点话题持续受到人

们的关注,特别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就格外凸显。[1]它不仅仅独属于教育界,

还与社会、经济、文化、法律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公平

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2]

是这一现代社会人类追求的基本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拥护和推崇。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仍然是新时代我们所要攻克的重要

课题之一。人口基数大、

幅员辽阔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是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而且我国的教育现实中有许多问题同样在制约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讨论教育公平,不能够脱离我国的现实国

情,必须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现状,在这一前提下讨论教育公平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一、教育公平理论的启示

教育公平理论,曾经有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提出最切实可行的原则和结论的是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罗尔斯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他将公平视为一种正义,并提出了两个

原则。第一是平等的自由原则,

即“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

。第二是差异原则,即“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应该符合这两个条件:一是满足最少受患者的最大利益,二是人们所属的职务和地

位应该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3]

中,第一个原则要优于第二个原则,

意味着无论如何安排社会以及经济利益,

都不可以违背每个人是自由平等的原则。在现实教育中这些原则体现为,教育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成功,

但是它保证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机会。以罗尔斯的理论为基础,

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对教育公平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例如,王善迈构建了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

标;[4]

刘复兴从政策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政策在教育公平之中的作用机制;[5]

郭元祥则提出了

探讨教育公平问题应该从教育活动的内部出发,对现实中的教育公平问题能够起到指导作用。[6]另外,教育资源分配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在现实实践中它必须符合三个合理原则,即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每个人的

受教育权以及教育机会都应该是平等的,但是根据受教育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而且要对社会2019年9月第18卷第5期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yang Polytechnic

Sep.,2019Vol.18No.5

105

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7]

二尧我国当前涉及教育公平的教育现实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定的社会性质造就了我国独特的教育环境,在长久以来形成的教育现实下,产生了推崇教育公平的理念与阻碍教育公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讨论这些教育现实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教育公平的特点与路径。

(一)较为单一的升学途径与注重普通教育的理念

我国民众自古以来都注重教育,“学而优则仕”等教育理念来源于科举制度的形成,因此从古至今都有一套符合各个时代主流价值的“普通教育”,人们通过这种普通教育作为筛选工具,从而进一步区分人们的学历、工作甚至于以后的生活。当今社会普通教育的筛选工具就是高考,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高考这条道路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原因在于,首先,自古形成的重视普通教育的理念促使人们认为“学校成功”与“社会成功”有强相关性,社会成功大多与社会资本相联系,有较多的经济资本、较高的社会地位与文化知识被视为社会成功的标志,而想要达到这样成功最直观和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高考接受高等教育,获得高学历,找到好工作,达成经济、社会、文化资本的增值。其次,我国的升学途径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人都选择高考这条升学途径。高考作为主要的升学途径,影响着人们对于其他升学途径的看法。在我国,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接受职业教育似乎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劣质”教育。相比于德国双轨制教育中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虽然完整,但是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相对普通教育而言更加劣势的地位。在我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本整体也处于劣势地位。另外,有许多接受职业教育者将职业教育当作进入普通教育的跳板,从而跻身到普通教育的行列。另外一些人则选择通过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筛选机制进入国外的教育系统。通常情况下,拥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本的人,他们更倾向也更有能力做到让下一代进入外国教育系统。因此在这一教育现实之下,当筛选机制较为单一的时候,依照这种筛选机制而进行的教育的公平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其中体现的就是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高考作为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各省都有自己的招生计划,各高校通常会采取对于省内考生有分数上的优惠,背后的原因在于高校作为社会组织享受着本地的各种资源,因此对当地考生采取优惠措施无可厚非。但是这对于外省的考生而言是一种隐性的不公平,即机会的不公平,因为外省的考生则需要取得更高的分数,才能够与本省考生获得同样的机会进入同一高校。另外,在筛选机制相对单一的情况下,教育过程中通常也充斥着不公平。高考虽然各省之间的命题不同,存在着难度上的差异,但是这是基于各省之间教材内容不同的事实之上的。倘若让全国考生参加统一命题的考试,试卷的难度越大,对于平时所学教材难度较为简单的考生来说,他们就越处于劣势,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了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虽然各省各自命题以符合各省的教育内容看似是对教育机会公平的制衡,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差异性原则,但是在高考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中,不同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高考这一筛选机制中,部分试题的难度系数可能会有弹性,平时接受难度较大的教育内容的考生在应对更难的试题的时候就会更有优势,而且,这对于进入到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拥有更加完整知识结构以及更强学习能力的人更能够适应完成高等教育的学习。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现实

我国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形势向好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带动了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市场经济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它促使人们注重公平竞争,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增强人们主体意识。有研究表明,收入分配的差距能够导致教育不平等。[8]虽然市场经济对于教育有积极影响,但是教育并不适合完全依靠市场的运行机制得以发展,它需要政府制定完整科学的发展规划,并规定适宜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但是教育领域仍有相当数量依靠市场经济运行的组织,民办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由政府统一管理、分配编制以及拨付财政资金,适龄儿童采取就近入学的方式就读于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8卷第5期2019年第5期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